• 258.24 KB
  • 2021-08-27 发布

高考历史考点2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士”阶层受到各诸侯重用,他们 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各自的主张。 (3)思想文化:“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学者,为 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2.影响 (1)“百家争鸣”为封建社会提供了多种思想范式。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 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 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学& (2)“百家争鸣”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如中庸(“过犹不及”)、安贫乐道(“不义而 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重亲情等。 (3)“百家争鸣”对后代文化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道德经》《论语》《韩非子》等经典著作滋养 着一代代中国人,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二、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派别 代表 核心主张 评价 老子 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某些思想具有消极影响道家 庄子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孔子 “仁”“礼” 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孟子 实行“仁政” 调整阶级矛盾,有利于封建统治 儒家 荀子 实行仁义、王道;主张礼法并用; “制天命而用之”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了新兴地 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朝气和 信心 法家 韩非子 加强君主专制,实行“以法治国”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的 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 2 望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 反映了广大小生产者要求和平、稳定 的愿望 考向一 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观点的相同之处 1.三者的思想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从三位思想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孔子以维 护奴隶制统治为目的,孟子和荀子则是为了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3.三者都提出民本思想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则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 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4.三者都对人性进行了研究 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提出“性本善”,荀子提出“性恶论”。 【典例引领】孔子说:“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说: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上述义利观 A.是先秦儒学批判现实的产物 B.体现先秦儒学对利的完全否定 C.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 D.直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答案】A 3 考向二 儒家和法家在治国理念上的不同之处及儒学 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1.治国理念上的不同 (1)儒家主张以德治民,实行“仁政”。 (2)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君主要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2.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重视的原因 儒学在战国后期已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却没有被统治者重视。可以从客观(主要从历史发展 趋势、生产力发展)和主观需要等方面分析原因: (1)儒学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当时,诸侯、士大夫兴起,阶级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再谈恢复周礼已经不合时宜。 (2)儒学不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儒家思想倡导“爱人”“为政以德”,对醉心于争霸的诸侯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 【典例引领】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 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A.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 C.春秋时期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儒学思想。材料反映了春秋晚期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希望以其“仁”、“礼”思想影响 诸国的历史进程,但由于当时诸侯争霸,各国统治者力图实现富国强兵、变法图强,从而使孔子的政治理 念破灭,表明春秋时期孔子儒学思想与当时的时代不相适应,故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故选 C。A 项所述属 于孔子提出其政治理念的社会原因,故排除;B 项不符合史实,D 项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排除。.网 考向三 儒家学派的历史观 4 1.“春秋笔法” 儒家思想家只重视政治变迁而忽略社会经济基础,这就导致了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封建王朝的治乱兴衰 的真正原因——经济运行。因此他们只能用他们那套陈腐的仁义道德观念去剪裁历史事实。所以一旦王朝 兴盛,他们便齐声赞皇上英明,大臣贤良,是施行儒家仁义礼教的结果;一旦王朝灭亡,他们便咒骂皇帝 昏庸,奸臣当道,是仁义不施的结果。因此,儒家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是经过裁剪的历史,是不完整的。 2.厚古薄今 孔子主张“厚古薄今”,他们要求人们效法夏商周的奴隶制“法先王”,要人们“克己”以恢复夏商周 三代的“礼”。 3.道德理想主义 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以“内圣外王”为君主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 虽然,它严重脱离了社会实际,无法实现,但是,它却为一代代儒家知识分子提供了批判现实的精神力量, 使中国古代君主制带有“开明”的色彩。 【典例】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这说明诸子学派 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 B.共有相似的政治诉求 C.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 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 【答案】A 1.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 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宣扬复古守礼 B.肯定汤武革命 C.追求仁政德治 5 D.主张重构秩序 2.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 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家崇尚空谈的形象 B.儒者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 C.儒者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儒家推动社会转型的努力 3.肖云儒在《秦文明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一文中认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 观,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孟子说天下一家;在韩非子的著作中,强天 下、治天下、取天下的用法很多。这种天下观 A.起源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实施 B.使古代中国没有民族的观念 C.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 D.塑造出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 4.韩非子认为,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同时,选拔一批 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这些思想“铸造了韩非子管理(治世)思想的独到价值”。体现其这一 价值的思想是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B.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5.儒学的核心体现是“仁”和“礼”。历史上,儒学常常被视为“周孔之道”,后者的实质内容即“仁” 和“礼”;“周”即周公,其文化层面的历史活动主要与制礼作乐相涉;“孔”则是孔子,其思想与“仁” 的观念无法分离。这表明“周孔之道” A.是历史传统文化与春秋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B.开创者强调用礼维护周朝秩序 C.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期不为统治阶级所重视 D.就是对周公思想的完全的继承 6 6.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如《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 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这种写法被称为“春秋笔法”。儒家认为“孔子成《春秋》, 而乱臣贼子惧”。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孔子编写《春秋》来维护君主专制 B.“春秋笔法”有利于历史记录的客观性 C.《春秋》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 D.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评判和教化功能 7.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 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 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 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8.在治国思想方面,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而 荀子则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材料主要反映了 A.荀子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从德治角度完整论述君民关系 C.体现以德治国以礼育民的思想 D.儒家思想法治充实礼治的转折 9.春秋晚期,孔子(前 55l~前 479 年)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分歧而分化成两个阵营:以颜回等为代表的德治 派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道德而不在政治,主张以周礼为手段重建社会秩序;以冉求等代表的事功派 认为政治应高于道德,主张打破礼制束缚,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这表明 A.不同政见的争论丰富了儒学的思想内容 B.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C.儒家与法家的争鸣导致了儒家学派分化 D.儒家学派开始主动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 7 10.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 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 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1.(2018 年北京卷)“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 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 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 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3.(2015 年安徽卷)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 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 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8 【考点冲关】 1.【答案】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思想。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学思想没有被各国统治者采纳, “碰壁”后,孔子发出“苟用我者”在数月及三年将有所成效的言论,孟子认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可见儒学家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故选 B。材料并不能反映儒者崇尚空谈的形象,也没有体现其重构伦理道 德的思想,故 A、C 错误;D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学& 3.【答案】D 【解析】“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天下一家”“强天下、治天下、取天下”等为国家统一的实现 提供了思想基础,故 D 项正确。“天下、九州的称呼”出现于西周以前,A 项错误;“用空间方位定位自 己的幅员”“天下一家”弱化了民族之间的区分,但不等于古代中国没有民族观念,B 项错误;秦国完成国 家统一的基础是强大的经济实力,C 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主流文化。A 项是儒家的思想;题干主张君主应该剥夺奴隶主贵 族的世袭特权,选拔有执政能力的官吏管理国家,即主张加强君主权力,B 项说法体现题干主旨,故 B 项 正确;C 项说法律应公平公正,一视同仁,D 项说事情因为保密而获成功,说话由于泄密而遭失败,C、D 两项均不是题干信息,排除。 5.【答案】A 6.【答案】D 9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君主专制在秦朝才建立,孔子维护的是周礼,排除 A 项;“孔子把他的 爵位从公降为伯”与“客观性”不符,排除 B 项;《史记》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排除 C 项;《春 秋》是儒家经典著作,孔子的“春秋笔法”使“乱臣贼子惧”,这反映了“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评判和教 化功能”,故 D 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儒学思想。材料中孔子倡导仁人君子不仅要具有忠信、仁恕等美德,而且还应具 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可见上述君子之道将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相结合,主要是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动荡不安 的现实,故选 B。A、C、D 三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思想。材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反映了孔子儒学的 以德、礼治国的思想;而荀子提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表明战国时期儒学发展出礼法 结合的思想;上述材料体现儒家思想法治充实礼治思想的转折,故选 D。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学思想的代表 人物之一,继承发展了儒学思想,故 A 项错误;B、C 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材料体现的是儒家内部分化成两大派别,以颜回等为代表的德治派努 力维护周礼,以冉求等代表的事功派主张打破礼制束缚,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说明当时的社会处于转型 时期,不同的政治主张影响儒学分化成不同的派别,故 B 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是指道家,“专制君主 的参谋集团”是指法家,“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是指墨家,“拥有仁爱之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是指儒家, 故 D 项正确。 【直通高考】 1.【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 排除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 B。“以力假仁者 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 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 C。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 排除 D。 10 2.【答案】C 3.【答案】A 【解析】据“《史记》”“魏”可以判定是战国时期,“太子”首先向“新贵”“文士”致意,这一行为反映了魏国对 田子方的敬重,而田子方解释自己失礼的原因是“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从侧面反映了士人受 重视是普遍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士”阶层崛起的原因之一就是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故 A 项正确;“新 贵”的身份、对自己可能的未来工作的预想,都不能表明对功名利禄的轻视,故 B 项错误;太子率先致意、 “贫贱者”未回礼并自信地给予解释,不能证明等级森严,故 C 项错误;忠君思想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 D 项错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