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00 KB
  • 2021-08-27 发布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4.西周以前,丝织品主要被人们用作奉献给鬼神的礼物。到了西周时期,丝织品更多地成为贵族相互赠送的礼物,亦被用于国家举行的各种仪式的道具上,这反映了 A.丝织品失去等级意义 B.西周贵族破坏礼制 C.桑蚕文化起源于礼制 D.政治观念发生变化 ‎25.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6.先秦时期,粮食加工方式非常简单,人们多以粒食为主,且多为两餐制。秦汉时期,人们由两餐制逐渐向三餐制过渡,且随着石磨的广泛应用,磨制面粉越来越容易,面食的品种也更加丰富。由此可知,秦汉时期 A.农作物的种类大大增加 B.生产工具出现根本变革 C.农业发展推动饮食变迁 D.民众温饱问题得以解决 ‎27.内藤湖南在评价中国某一时代的中枢机构时认为:“(中枢要员)皆系贵族出身,而贵族并不完全服从皇帝的命令。因而天子对臣下的奏章批示时,所用的文字,都很友好温和,决不用命令的口吻。”据此可知,他评价的最有可能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8.19世纪70年代,日本在前源一诚任兵部大辅时期,兵部省给陆军经费为12万石,海军经费10万石。而同时期中国海军仅是陆军军费的4.1%,且建设经费多数是沿江沿海几省的地方大员筹措。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近代前期的清帝国 A.中央集权削弱 B.财政危机凸显 C.沿海经济发达 D.海防呕需强化 ‎29.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 B.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 C.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30.下列文字是出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是 A.“军阀、地主、资本家、富农等……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 B.“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保证农民的人权、政权……借以改善农民生活。” C.“汉奸、卖国贼及内战罪犯……其家庭未参与犯罪者分给与农民同样的土地及财产。” D.“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31.下表是甲午战后出现的兴办各类教育的主张。这些主张 类别 主要主张 人才教育 强调政治人才教育 实业教育 强调算术、理化、西文,以利实业发展 国民教育 提高国民素养,懂得支持立宪 女子教育 重视女学,男女平等,享有立宪国民资格 师范教育 兴办师范教育是近代教育的前提 留学教育 重视政法(服务立宪政治)与师范(服务国民教育)‎ A.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 B.表明立宪成为国人共识 C.推动了维新思潮的兴起 D.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 ‎32‎ ‎.1936年9月17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认为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及其军队有转向抗日运动的可能,改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为民主共和国。这一决议 A.顺应了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 B.缓和了国共对峙的紧张局势 C.改变了苏维埃政权的性质 D.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33.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主张:儿童根据年龄要参加生产劳动,但禁止10岁以下儿童受雇做工,10岁以上儿童的劳动时间限制在6小时内。这一主张 A.影响了马克思的教育思想的产生 B.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贪婪本质 C.推动了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D.揭示了普遍使用童工的社会现象 ‎34.1657年,荷葡战争时,荷兰搬岀格劳秀斯的《海洋自由论》,驳斥当时西葡认为“航道属于西葡”的主流观点,称公海应如空气般拥有航行自由。这反映了 A.西葡仍是海上殖民强国 B.海洋是国家自由的保障 C.自由贸易已经成为主流 D.航行自由逐渐国际法化 ‎35.1958年苏联作家的《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美国用俄文大量印刷该书籍并偷运到东欧及苏联,以让这里的人民读到该作品。美国的做法旨在 A.利用名著效应获得商业利益 B.推动与苏联的思想文化交流 C.以文化冷战为武器对抗苏联 D.借助民间力量缓和美苏关系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国内外政局的变化促使南京国民政府把主要精力移到国内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来。1935年4月,蒋介石在贵阳发表谈话,提出要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同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他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适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 ‎——摘编自龚泽琪、董连泽《中国军事经济全史》‎ 材料二 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促使经济通货膨胀的措施,缓解由大萧条引起的饥饿状况。他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很久。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大规模的军费开支对结束美国范围内和其他地区的大萧条起到了比新政策或者类似的措施更加重要的作用。——摘编自《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罗斯福新政背景.(9分)‎ ‎(2)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归纳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罗斯福新政作用。(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美经济政策的共同特征,分析造成两者不同结果的原因。(10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光绪帝:‎ ‎1898年6‎ ‎→‎ 孙中山:‎ ‎①1912年颁布《临时约法》。‎ ‎②1924年制定《建国大纲》:‎ ‎→‎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①颁布五四宪法。‎ ‎②‎ ‎→‎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①‎ 月颁布《定国是诏》等上谕:鼓励官民上书言事;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私人开办工厂,奖励创新发明;鼓励商办铁路、矿业。‎ 强调政府与人民协力解决食衣住行问题;政府应当训练人民行使民权。‎ 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实行五年计划,进行工业化建设,实行三大改造,建立公有制。‎ 重建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②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④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史实,自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A](15分)‎ 材料一 唐朝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谏官系统,谏官以皇帝为监察对象,把皇帝当作国家最高官吏,对传统的以法治官,不失为一项重大突破。谏官,职能为对君主言行等违失进行直言直谏,劝使其改正错误。……谏官系统作为皇帝的监察镜,及时纠正不少决策错误,避免祸国殃民之政。虽受到皇帝和谏官自身政风的局限制约,但其监察功能是无容置疑的。‎ ‎——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明清时,对官员的监察制度达到了顶峰。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独立于六部。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同时设督抚,各省的提刑按察司也有监察权,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可谓严密。清朝,科道合一,地方依明制。同时,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监察法典《钦定台规》。至此,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了顶峰。‎ ‎——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唐朝和明清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监察制度发展到顶峰的原因。‎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战以后,英国的和平主义思想严重,许多人对战争造成的巨大苦难刻骨铭心,希望和平永久保留,反对一切战争。但纳粹党在德国掌权后,战争的阴云正在聚集,英国是否要重整军务、防范侵略?这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大多数政治家此时坚持和平主义立场,他们虽然反对纳粹的黩武政策,却希望用经济手投来安慰希特勒,因此,反对重整军务。对于时局的变化,保守党从1935年起开始进行有限度的重整军备。尽管保守党重整军备是半心半意的,其政策重心是经济主义,但这些半心半意的的军备措施仍然发挥了作用,在二战初期帮助英国度过了难关。‎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前英国备战“半心半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绥靖主义的影响。‎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名机,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他自幼嗜好医学,少年时曾跟随同郡张伯祖学医。东汉末年,南阳一带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张仲景钻研《内经》《难经》等古代医书,博采众方,并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该书序中写道“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在其著作中,理、法、方、药齐备,使中医学辩证论治的法则趋于完善。《伤寒杂病论》经晋王叔和整理,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自宋至今,注解、阐述、发挥其书者数百家。历代医家推崇张仲景为医圣,其理论、经验、医方等,至今仍是治疗传染病、内科杂病的准绳,甚至被奉为医学经典。‎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成书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仲景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历史参考答案 ‎24-28:DACBD 29-33:DADAA 34-35:BC ‎41:(1)背景: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权威加强。美国受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人们对于自由放任政策不满。 (2)作用: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国防力量;影响了后来的政策;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统治;开创了国家干预的新模式;恢复了经济,改变了原有的经济运行机制。 (3)共同点:国家干预。原因:中国长期战乱的破坏;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新政措施得力;完备的法治;雄厚的经济基础。 42:示例一 :‎ 论题:国家治理理念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 阐述:甲午战争后,光绪帝为挽救清朝统治,实行戊戌变法,其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因光绪帝无实权,支持力量维新派过于弱小,其“富国强兵”的治国理念因变法失败而无法实现。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提出《建国大纲》,有利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孙中山“法治化、民主化”的治国理念也无法实现。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制定1954年宪法,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特色民主制度,实行五年计划,完成三大改造,建立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其“制度创新”“公有化”“计划经济”的治国理念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特色论”“市场化”的治国理念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力推动着中国的发展和大国崛起。‎ 结论:可见,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示例二 ‎ 论题:(近)现代化的实现取决于道路选择。‎ 阐述: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为避免做亡国之君,光绪帝在维新派支持下实行戊戌变法,但由于未真正实行制度变革,近(现)代化努力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借鉴美法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临时约法》,但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集团篡夺,政治民主化进程严重受挫。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借鉴苏联经验,制定五四宪法,创立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建立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分)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进行民主法制建设,创造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新奇迹。‎ 结论: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表明,只有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化。‎ ‎ 示例三    ‎ 论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阐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实行计划经济犯“左”倾错误,而走自己的路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表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戊戌变法的“救亡图存”,到辛亥革命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建国初的“独立自主、两弹一星、自力更生”,再到改革开放,表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也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因没有发动中国广大群众而失败,而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取得革命的成功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表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也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示例四 :‎ 论题:近现代中国国家治理理念的演变。‎ 阐述:(围绕论题,结合材料,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新时期四个时期阐述,具体表述略)‎ 结论:总之,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只有沿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道路,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示例五  ‎ 论题:中国(近)现代化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阐述:(围绕论题,结合材料,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新时期四个时期阐述,具体表述略)‎ 结论:总之,近现代中国现代化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独立,坚持走自己的路,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化。‎ 示例六    ‎ 论题: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 阐述:(围绕论题,结合材料,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新时期四个时期阐述,具体表述略)‎ 结论:总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45:(1)唐朝监察包括对皇帝的约束。明清监察针对的是官员;形成完备的监察体系,严密的监察网络;制定了专门的完备的法律。 (2)明清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借鉴之前监察制度的经验;封建社会发展到晚期,政治腐败,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势力,稳定社会秩序。 46:(1)原因:一战对英国的创伤;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英国对德实行绥靖政策;英国对欧洲大陆采取“均势”政策。 (2)影响: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使欧洲局势进一步恶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苏联对英法失去信任感,与德国签署条约,使希特勒更加有恃无恐;英法白食其果,也损害了其自身利益。 解析:(1)二战前英国备战”半心半意”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一战以后,英国的和平主义思想严重,许多人对战争造成的巨大苦难刻骨铭心”“他们虽然反对纳粹的黩武政策,却希望用经济手投来安慰希特勒”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英国绥靖主义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苏联对英法失去信任感和英法自食其果等方面来回答。 ‎ ‎47:(1)东汉末年疫病流行;继承前代中医学成果;长期从事医学研究;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 ‎(2)张仲景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医学理论和经验对后世仍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