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6.00 KB
  • 2021-08-27 发布

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潭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表格中或用2B铅笔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下列节日中与宗法制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端午 B.清明 C.七夕 D.元宵 ‎ ‎2.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    )‎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3.右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及其铭文 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 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4.《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即宗法制的“宗”本意是指宗庙,由此可见西周宗法制是以什么关系为纽带 A.血缘     B.财产   C.信仰    D.地域 ‎5.“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B.周天子把权力下放给诸侯 C.周王室文化衰败军事落后    D.诸侯国帮助周王室巩固统治 ‎ ‎6.“(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7.《史纪》卷六《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臣等(李斯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 ‘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些记载说明秦朝建立了 ‎ A.皇帝制度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三公九卿制 ‎8.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拍板裁决。这一做法使(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9. 《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说明宗法制 A.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B.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C.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 D.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 ‎10.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二版)中指出,中央 ‎ 机构确立了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行 ‎ 政机制。尚书省各部分工也进一步明确和固定。如图所 ‎ 示。这样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其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 A.世卿世禄制的废除 B.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 ‎ 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 ‎1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13.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4.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 ‎①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秦始皇在中央同时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削弱地方权力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 ‎16. (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召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 A.施恩与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17.按唐制,中男(16至21‎ 岁的男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的男丁)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兵部 ‎18.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 ‎19.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20.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甲: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A.乙丙对,甲丁错B甲丙对,乙丁错C 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 ‎21.《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说明 ‎ A.明朝的内阁实际上就是丞相 B.明朝的宰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 C.明朝内阁实际上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22.圆明园劫后遗址残破现象最早发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 C.中法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23.“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是指 ‎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宝岛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 D.提出“二十一条”‎ ‎24、下列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的是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鸦片贸易合法化 D、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25、在《马关条约》诸内容中,反映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要求的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 C、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D、 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二、非选择题(三个大题,共50分。要求:要点齐全,层次分明;观点明确,逻辑严密;文字表述科学准确,史论结合;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26.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后,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 ‎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材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卷1‎ 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承旨书谕,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可谓抓住了军机处的实质。‎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6分)‎ 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假如中国唐朝时对高丽用兵,运作当时这种体制将有何历史作用? (4分)‎ ‎(2)据材料三,清代军机处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军机大臣的职责是什么?(2分)试引材料三中能反映清代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的内容。(2分)‎ ‎27.制度创新对古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地方长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 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与“秦”分别建立了什么制度,各有何优越性?(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创新”的一个表现,并说明其历史作用。(8分)‎ ‎(3)据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 ‎28.阅读材料(14分)‎ 材料一: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 材料二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 材料三:3 1995年4月,中国台湾百人团来到日本,在当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的春帆楼举行纪念会,说《马关条约》让台湾脱离中国是台湾人不幸中的大幸。‎ ‎1. 材料一这个规定对日本最大的经济作用是什么?(2分)材料二这篇檄文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史实?(2分)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表现有什么不同?(4分) ‎ ‎2.试结合《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及当代史实,谈谈你对材料3的认识。(6分)‎ 历史试卷答案 ‎1—15:BBBAA/DADAB/CAACD,16-25:DCDBB/CBCDC ‎26. (16分)(1)措施:①.汉武帝:设置中朝为决策机构,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2分)‎ ‎②.唐太宗:设三省六部制,规定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2分);‎ ‎③.宋太祖:设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2分)‎ 作用: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4分)‎ ‎(2) 用兵西北,为了保密而设置军机处。(2分) 承旨书谕(跪受笔录)。(2分) 军机大臣只供承旨书谕(跪受笔录),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2分)‎ ‎27.(20分) (1)周:分封制,优越性:扩大了周朝疆域,有利于巩固周朝统治。(4分)‎ 秦:郡县制,优越性: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4分)‎ ‎(2)突破性创新:创立科举制度。(2分)‎ 作用:科举制度采取公开考试的方式(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才能作为录取的标准;扩大了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选拔了高素质的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6分)(任意三点得6分)‎ 或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2分)作用: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分割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6分)‎ (3) 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清朝设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4分)‎ ‎28.答案:(14分) ‎ ‎1.有利于日本对华进行资本输出(2分) 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导致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岛给日本(2分). 材料2反映了台湾人民对于清朝统治者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岛给日本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一种爱国主义情怀; 材料3反映了百年百人团分裂祖国、要求“台独”的丑恶行经。(4分)‎ ‎3.①台湾等大片领土被割占,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②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国防。台湾在国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台湾被割占,破坏了中国的海防,更便利了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沿海。‎ ‎③给台湾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④台湾被割占,造成台湾与祖国的分离,为今天“台独”分子提供了所谓的历史依据。(符合意思,任意一点给2分,满分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