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 KB
- 2021-08-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学年
文科综合能力期末测试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选择题(每个题4分,共35题)
24.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5.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C.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 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26.古代中国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尤其在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A.城市发展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 B.城市发展推动农业商品化
C.户籍制度阻滞了社会阶层流动 D.农业是工商业发展的基础
27.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这反映出
A.官商勾结是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 B.获取功名是富商大贾经商的最终目的
C.明清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的力量 D.清商帮势力强大
28.从“中体西用”到“进化论”,再到“阶级斗争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这一选择一以贯之的主题是
A.否定儒家正统思想 B.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C.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 D.弘扬科学与理性精神
29.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30.“在统筹兼顾的方针下,逐步地消灭经济中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合理地调整现有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该措施
A.有利于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 B.改变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性质
C.调动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D.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体制
31.古罗马法律规定:房屋最高不得超过70尺,以防倒塌对邻居造成损害或影响邻居的阳光,特拉雅努斯帝又降为60尺,……土地荒芜而不耕种,如由別人耕种了,经两年后,土地所有权就属于耕种的人;房屋拆除后,应建筑而不建筑的,则由在其上建筑房屋的人取得该土地的所有权。这说明,在古罗马
A.严格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B.所有权会因公共或社会利益受到限制
C.鼓励私有财产的合理流动 D.禁止因为个人私利而危及他人的利益
32.表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由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33.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多数人民专制之在美国,和皇帝之在欧洲,是一样的可怕。”由此推知,麦迪逊认为美国应该
A.限制总统权力过大以保障民主 B.实行联邦制以强化中央集权
C.限制选举权以防范民主被滥用 D.实行民主原则选举国家元首
34.1917年4月,列宁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逐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917年10月,党中央决定近期起义推翻临时政府。这一政策变化( )
A.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完成 B.受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
C.确立社会主义革命方针 D.满足了国民的和平要求
35.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阻碍就将以原速度持继运动下去; 在 1859 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价值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D.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思维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修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发展到宋代的时候达到了高峰。主要有田径、球类、射箭、摔跤、举重、游泳、马术、武术、荡秋千、放风筝、拔河、龙舟竞渡、登山与踢毽等运动。宋代体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首先,宋代的体育开始商业化发展,体育器材等作为商品进行大批量生产;其次,宋代体育注重服务普通民众,开始走入民间为广大人民服务;再次,宋代体育出现总结性的专著,如出现相扑专著《角力记》、捶丸专著《丸经》等。第四,宋代体育对身体对抗性不再热衷,而注重技巧化、观赏性。第五,宋代体育发展开始日渐规范化、制度化,如国家成立专门机构管理马球运动,社会出现专门体育社团来整顿行规、规范比赛。 ——摘编自张利华《宋代体育研究》
材料二 英国有现代体育发源国的美誉。足球、拳击、橄榄球、高尔夫球、保龄球和部分水上项目基本上都起源于英国贵族们热衷的“户外运动”。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期间,英国体育运动由野蛮残忍的混乱状态转变为理性的休闲运动;由单纯的娱乐运动发展到职业化商业化态势;由城乡同一的体育活动状态转变为以城市为主导的具备有组织、有规则、商业化、职业化的特征的现代体育运动。现代体育首先诞生于英国,其主因是英国首先自发成为具有现代特征的国家。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共同塑造了英国现代社会,城市文明最终形成。城市文明赋予体育运动一系列现代特征。
——摘编自任明慧《英国现代体育的起源》
材料三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要工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体育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是如何促进英国体育走向现代化的。(8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现实意义。(5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49年10月6日,英国驻北平总领事覆函周恩来外长,提议先行建立非正式关系,以便促进两国贸易。为此,美国国务院指责英国言而无信,破坏西方团结。日内瓦会议后,中国的外交方针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转变到“必须走出去”,1954年6月,周恩来利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访问了印度和缅甸。毛泽东和周恩来同他们进行了多次会谈,阐明中国的和平立场和谋求同东南亚人民友好合作的愿望。毛泽东说:“我们现在需要几十年的和平,至少几十年的和平,以便开发国内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1955年中国政府参加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周恩来后来给中央的报告中所说:“我们按照中央的方案,求同存异,耐心说理,尽一切努力求得一致协议,因此博得了大多数与会国家的好感”。
——据《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等人打攻西方封建的决策历程》等整理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和中国战略发展任务的转变,从建国之初沿袭而至的司法观念、审判制度、管理体制等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司法改革势在必然,主要发生了以下事件:1988年11月,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黑龙江、浙江、福建、内蒙古四省区实行在觉的领导下法院干部以上级法院管理为主的体制改革试点;199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公布了《人民法院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内容主要涉及审判方式改革、审判组织改革、法官管理体制改革、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等内容。这个阶段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刚开始审慎分析中国司法的现状,并尝试探讨本土资源、国际资源和当代国情结合的可能性。
——摘编自单忠献《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及向度分析》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司法改革的特点。(9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司法改革的历史意义。(6分)
4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14年9月,严复在给熊纯如的佶中说:“德意志联邦,乃不幸居于骄王之下,轻用其民,以与四五列强为战……顾计所不及者,英人之助比、法也,列日之致死为抗也,奥人之节节失敗也。至于今,曩所期于半月十日之目的,乃遥遥而犹未达(谓巴黎之破),而比、法乃皆迁都矣,英人則节节为持久之画,疏通后路,维持海权,联合三国,不许单独媾和。”
1917年2月,严复明确主张对德断交,并认为若坐失对德宣战良机,甚或“一无所得,两不讨好”,将貽害无穷。严复学贯中西,前期着力对西学译介工作,后期对西方文明尚武、自私的揭露。从谴责战争的罪恶走向反省西方文明的缺陷,再到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严复这些对西方文明的批评言辞,与战时在西方出现的“西方的没落”的声音相似。
——摘编自欧阳哲生《严复看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概括严复对一战形势的基本判断及其对中西方文化的反思。(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一战形势的基本判断及其对中西方文明反思的意义。(6分)
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近代规模宏大的南开系列教育体系创办者张伯苓语录:“我无天才,又无特长,我终身努力小小的成就,无非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精神是立志的表现,无论何事,无精神必归失败。诸君当知,中国近来之巨患不是来自有形之物质,而在缺少无形之精神。精神聚,虽亡非真亡,精神涣,不亡亦抵于亡。”“我之教育目的在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俾我中国民族能在世界上得到适当的地位,不至受淘汰。欲达此种目的,务须对症下药,即:注重体育,锻炼健强之国民;注重科学,培养丰富之现代知识;注意精神的修养……”“吾人为新南开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吾人所谓土货的南开,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
——《近代教育家的光辉典范——张伯苓先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伯苓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影响。(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伯苓成功创办南开系列教育的原因。(6分)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文综试题
历史参考答案
24.C 25.C 26.D 27.C 28.C 29.D
30.A 31.B 32.B 33.C 34.B 35.D
40.(1)特征:商业化;平民化;重视经验总结;注重技巧和观赏性;规范化和制度化。
原因:封建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科技先进;社会氛围相对宽松。(12分)
(2)工业革命创造巨额财富,为人们参加体育运动提供物质基础;交通工具改善大区域间体育竞技开展成为可能,也有利于大型体育活动的举办;城市化的发展为大型体育赛事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促进科技发展,有利于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体育器材的改进。(8分)
(3)意义: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增强人们的强身健体意识;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5分)
41.(12分)示例:合理的外交策略有助于改善外部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世界分裂为两大对立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加强了的对中国的封锁。中国推行“一边倒”政策,争取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使中国摆脱了外交孤立。利用英美、英法矛盾,争取了他们的承认或建立外交关系,冲击力美国的封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改善了周边环境。积极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强调新兴民族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获得了广东亚非国家的支持,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做了铺垫。20世纪70年代,积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极大地缓解了来自苏联的压力。综上所述,新中国推行了合理的外交政策,改善了中国的外界环境,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影响力。
44.(1)先试点后推广;内容具有广泛性;结合国情。(9分)
(2)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利于维护社会公正、公平;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实施。(6分)
45.(1)基本判断:指出德国轻率发兵,与多国开战为不智之举;对英、法作持久战之计乐观以待;主张中德断交,并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反思:重估中西方文明价值。(9分)
(2)意义:严复对战争走向的预测,为中国外交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对德宣战对改变中国的国际地位意义重大;重估西方文明价值,使国人对西方文明的弊病和局限有了新的认识。(6分)
46.(1)特点:注重精神意志的培养;坚持教育与国情相结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影响:有利于塑造积极健康的国民精神;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与世界的融合。(9分)
(2)张伯苓对教育的信仰及实践;近代中国对人才的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思想解放的推动。(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