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50 KB
  • 2021-08-27 发布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二中(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二中(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齐国的邹忌、秦国的张仪等,都是执掌大权、声名卓著,但却出身寒微的卿相,并且这些新起者亦不再被分封。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已确立                    D.人才的流动比较频繁 ‎2.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 ‎ 西汉初年 ‎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长沙王吴芮 ‎ 刘邦晚年 ‎ 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 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  )‎ A.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            D.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3.隋唐以前,政府规定,“兄弟均分”和“子承父分”是标准的财产继承原则,唐中期以后,在室女、出嫁女、归宗女对户绝财产已有一定的继承权,且在无宗室继承人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宗法血缘关系的根深蒂固                    B.商品经济冲击家庭伦理 C.国家对财产私有权的保护                    D.均田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4.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这一变化(  )‎ A.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B.促使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 C.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5.“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椹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表明中国古代(  )‎ A.区域农业比较发达                                B.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 C.政府提倡精耕细作                                D.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 ‎6.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国内市场流通的主要商品,第一位是粮食,约占42%;第二位是棉布,约占24%;第三位是盐,约占15%。这反映了该时期(  )‎ A.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B.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农业技术仍领先于世界 ‎7.唐朝中后期,长安城内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庙会开始兴起,寺庙和道观等地成为长安城 ‎ 内便利的经济交流场所,进而成为官府开场的便要处。这反映出(  )‎ A.坊市制逐渐被打破                                B.政府不再监管商品交易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宗教传播促进经济发展 ‎8.《史记》记载,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亲与舍人共饮食,“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魏国贵族信陵君魏无忌“为人仁而下土,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致食客三千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贵族势力影响诸侯争霸的结局            B.社会阶层的分化明显加剧 C.权力下移成为诸侯的无奈抉择            D.对士阶层的倚重之风盛行 ‎9.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这说明他(  )‎ A.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B.主张治国应外儒内法 C.继承了儒家重教化的传统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10.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这揭示了古代雅典(  )‎ A.公民大会权力最大                                B.审判流程公开公正 C.公民是城邦的主体                                D.具有权力制约思想 ‎11.罗马法规定,在婚姻存续期间,丈夫是嫁资名义上的所有人,对嫁资享有管理使用权。在离婚时,妻子享有请求返还嫁资的绝对权利。这表明罗马法(  )‎ A.促使婚姻更稳定                                    B.以习惯法为基础 C.彰显了公平正义                                    D.实现了男女平等 ‎12.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真正的法律,其神圣性不可能被贬低,其合法性不可能被扭曲,其效力不可能被废止;我们不能通过元老院抑或公民大会的命令来驱逐它,我们无须诉诸任何人来确定和解释它;谁若违背之,哪怕他逃避了对他的行为做出的其他相应惩罚,也将受到最严厉的处罚。”说明当时罗马(  )‎ A.法律极其复杂严苛                                B.坚持法律至上原则 C.法律代表所有人的利益                        D.法律由权威法学家解释 ‎13.1689年英国议会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威廉三世立即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他才签署了此案。这反映了(  )‎ A.议会至上的原则被破坏                        B.君主专制的传统被继承 C.政府的立法作用增强                            D.英国民主进程的艰难性 ‎14.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了参议院很大的权力,如它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但参议院的议员却是由地方代表和地方政治家间接选举产生。这样规定可能主要是(  )‎ A.实行精英政治的需要                            B.满足共和政体的需要 C.调和不同势力的利益                            D.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15.巴黎公社的部分会议采取公开的形式,将制定的各项决策都及时地刊登在公社主办的《公报》上,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也全部公布于众,使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的活动在人们的掌握之中。这一措施(  )‎ A.有效地抑制了权力的集中                    B.保障了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C.有利于对自身权力的监督                    D.体现了现代民主思想的本质 ‎16.《申报》1894年8月4日报道:“中国之地虽十倍于日本,中国之人虽数十倍于日本,而中国不见甚强,日本不见甚弱,何也?以日本之能专心西法,一切政教号令皆一遵夫泰西之所为,自维新以来,寝寝乎称雄于东海,而泰西诸国亦皆喜其能拜下风也。”这种观点(  )‎ A.为清廷妥协派提供依据                        B.揭示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 C.主张学习日本变法维新                        D.反映了国人示弱怯战心理 ‎17.在1927年8月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上,中共明确提出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规定党当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有计划、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内准备农民的总暴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工作重心将发生变化 B.开始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C.已放弃城市工人运动 D.开始关注农民革命问题 ‎18.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十月革命“不仅是由于仍然保留的半农奴制和等级制的社会关系的不成熟性所决定的,而且是由于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的任务主要是完成反封建 B.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导致革命的发生 C:十月革命可以化解俄国发展的问题 D.俄国革命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1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内阁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可能存在的不足是(  )‎ A.因人设法违反了宪政的本意                B.总理制约总统各国没有先例 C.两者牵制无法体现三权分立                D.人民主权却无人民真正参与 ‎20.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  )‎ A.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B.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C.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D.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21.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加资、合股、接管、国营等各种方法,实现了对沿海地区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控制和垄断。同时,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大批重工业厂矿,如钢铁工业、飞机制造业、电工电料业、化学工业、钨锑等矿产业。这些做法(  )‎ A.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B.平衡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C.实现了中国经济布局的平衡                D.使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 ‎22.1961年国家征购粮食的数量是4050万吨,与1959的6740万吨义务交纳粮食相比,这个数字大大下降了,农村保留的产量份额上升到82.5%。由此可见(  )‎ A.“大跃进”客观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二五计划”实施加剧了农业的劣势 C.农村的消费急剧下跌的态势得以缓解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倾向于以农业为重 ‎23.1958年到1961年,国家财政连年出现大量赤字。与之相伴随,出现了货币发行过多,市场不稳定的现象。为了消灭财政赤字,并稳定市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的有:一是努力增产日用工业品,扭转企业亏损,以增加商品供应,增加财政收入。二是大幅度压缩基本建设投资,以及其他各项事业费和国防费用,以减少财政支出。三是在保持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稳定的同时,对针织品、自行车、钟表、茶叶、酒类及某些糖果、糕点等消费品实行高价政策,以回笼货币。这种作法(  )‎ A.实质是中央对“左”倾错误的纠正    B.说明中共停止了大跃进运动 C.表明政府利用市场调节作用恢复经济D.中共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24.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B.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C.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                    D.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二、材料题 ‎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区分了公法与私法,公法涉及国家和公共权力,私法则调整个人权利义务。罗马法给予私权完备的保护。而中国思想家则倡导家国一体、公权至上。这种对法律属性的分类和对公私权关系的认识,导致了中西法律进化之路开始循着不同方向发展,即中国法律走的是一条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国家的集团本位道路,公权始终优于私权;西方法律则走的是从氏族到个人再经上帝到个人的个人本位道路,逐渐形成尊重私权的传统。‎ ‎ ——摘编自张锐智、田大川《罗马法学家关于公法私法划分的意义与启示》‎ ‎ 材料二 中国封建法律的集团本位不仅普遍存在于国家法律中,而且还广泛寓含在有别于国法的家族或宗族法中。……宗族法以维持既定的宗族秩序为直接目的,因而起到维持国家政权,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作用,是封建国法的重要补充形式,与国法一起构成了封建的法律体系。‎ ‎ 中国传统法律的本位在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冲击下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基础之一的家族制度随着清末变法修律而丧失了原先在国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只遗留下残余的影响。剩下的国家本位却随着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与战争动员的推动以及实际需要而更加强化了,以致在民国诸政府的法律中,国家主义远远凌驾在个人主义和其他各种主义之上,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 ‎ ——摘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国传统法律”呈现哪些特点?到近代又有何变化?(8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西法律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9分)并分析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 非选择题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从而,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交换的激励。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深化方式。因而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不同经济的长期绩效差异从根本上受制度深化方式的影响,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摘编自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 ‎27.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都有着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公元前3世纪统一中原的秦王朝,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材料二 内阁是政府高级官员代表政府各部门商议政策的行政机构。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永历十六年(1662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在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单独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最初始于英国,由英王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 材料三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英国和秦王朝都曾经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请举例说明。(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英国内阁与明朝内阁在权限、性质方面的不同。(7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4分)‎ 历史答案 ‎1.【答案】B ‎ ‎2.【答案】D ‎ ‎3.【答案】C ‎ ‎4.【答案】D 【解析】“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不是导致唐灭亡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藩镇割据主要是由于节度使制度所致,故B项错误;“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军、政、监察集于一身,不利于防范贪腐、渎职等行为,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军、政、监察权集于一身,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出依据农时种植相应的农作物,没有反映出农业的区域化,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农民依据农时种植相应的农作物,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政府的提倡,故C项错误;材料小麦、大豆都属于传统农作物,种类没有明显增加,故D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私营手工业关涉手工业及商品经济发展,材料并未体现,故A项错误;中国国内市场流通的商品,主要是用来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第一位是粮食,约占42%;第二位是棉布,约占24%;第三位是盐,约占15%”,耕织结合的农耕经济占据生活中的主导,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中国农业在世界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寺庙和道观等地成为长安城内便利的经济交流场所,进而成为官府开场的便要处”,逐渐突破了严格的坊市界限,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成为官府开场的便要处”,仍存在政府的监管,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唐代都市商业发展状况,不涉及农业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宗教场所与商业发展的联系,不涉及宗教传播问题,故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贵族对士阶层的重视,但没有体现出诸侯争霸的结局,故A项错误;士仍然属于统治阶层,士阶层的崛起与社会阶层的分化无关,故B项错误;贵族利用士阶层巩固统治,权力没有下移,故C项错误;材料战国时期贵族对士阶层的重视,对士阶层的倚重之风盛行,故D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材料不涉及汉代教育与秦代的关系关联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 ‎,强调仁和礼,带有鲜明的儒家色彩,不体现法家信息,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以教于国……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体现了儒家的教化特色,故C项正确;同理,材料突出教育的教化作用,故D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由材料“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可知公民大会权力受到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大会、议事会权力的制约而非审判流程,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雅典政体权力分配而非公民,故C项错误;由材料“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可知雅典具有权力制约思想,故D项正确。‎ ‎11.【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婚姻期间和离婚后财产的处置问题, 促使婚姻更稳定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婚姻期间和离婚后财产的处置问题,没有涉及习惯法,故B项错误;据材料“在婚姻存续期间,丈夫是嫁资名义上的所有人,对嫁资享有管理使用权。在离婚时,妻子享有请求返还嫁资的绝对权利”得出罗马法彰显了公平正义,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婚姻期间和离婚后财产的处置问题, 实现了男女平等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材料表现的法律的地位,并未体现出当时罗马法律复杂严苛,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没有任何权力可以超过它,因此法律至上,故B项正确;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并非代表所有人的利益,故C项错误;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无需诉诸任何人来确定和解释他,故D项错误。‎ ‎13.【答案】A ‎14.【答案】C ‎ ‎15.【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政务公开,与权力集中无直接关联,故A项错误;同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部分会议采取公开的形式,将制定的各项决策都及时地刊登在公社主办的《公报》上,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也全部公布于众”,有利于民众对权力的监督,故C项正确;民主本质上讲,它是由阶级性、时代局限性的,故D项错误。‎ ‎16.【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中“(日本)自维新以来,寝寝乎称雄于东海,而泰西诸国亦皆喜其能拜下风也”,可以得知《申报》对日本采取的是膜拜态度,这就为清政府中的妥协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故A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申报》对日本的膜拜,但没有涉及向日本学习的内容,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反映出中国人的怯战心理,故D项错误。‎ ‎17.‎ ‎【答案】B【解析】洪秀全、杨秀清的矛盾不属于制度范畴上权力间的制衡,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洪秀全……居于第一位,处于教主地位……杨秀清取得了代天父言的权力,神权日益集中于杨秀清”,二者在权力争夺上出现矛盾,为后来天京变乱埋下伏笔,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最初就是靠宗教发起的,故C项错误;基督教不属于西方先进文化的范畴,故D项错误。‎ ‎18.【答案】C ‎ ‎19.【答案】A 【解析】据材料“内阁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说明总理对总统的限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限制袁世凯实行责任内阁制,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故A项正确;据所学,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责任内阁制,故B项错误;据材料“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可知是行政权内部牵制不会影响三权分立,故C项错误;据材料“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体现了民主选举,故D项错误。‎ ‎20.【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而非解放战争时期,故A项错误;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反抗侵略者的决心,故B项正确;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北伐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映山红反映的是工农武装割据时期,故D项错误。‎ ‎2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35年……实现了对沿海地区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控制和垄断……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大批重工业厂矿”,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故A项正确;中国近代始终都是轻重比例失调,轻工业发展迅速,故B项错误;中西部建大批重工业工厂,并不能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东强西弱的工业格局,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故D项错误。‎ ‎22.【答案】C 【解析】“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破坏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二五计划”仍然以重工业为中心,加剧了农业的劣势,但没有反映出材料中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的调整,故B项错误;材料“农村保留的产量份额上升”,农村的消费急剧下跌的态势得以缓解,故C项正确;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农轻重的比例,使之协调发展,并不是以农业为重,故D项错误。‎ ‎23.【答案】A 【解析】材料主要论述为消灭1958—1961年的财政赤字现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证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这是与1960年冬的“八字方针”相联系的,其实质就是中央对“左”倾错误的及时纠正,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是纠正财政赤字现象,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不是停止了大跃进运动,故B项错误;材料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市场调节的方面,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针对财政赤字,政府进行调整,不等于中共放弃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24.【答案】A 【解析】本题材料主要反映了农业的发展在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克服了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工业化的开展。‎ 第25题(25分)‎ ‎(1)(8分)‎ 特点:集团本位突出;公权优于私权;存在国家法和民间法的二元性法律秩序;法律以君主 ‎ 意志为主;(答出1点给2分,任答3点给6分)‎ 变化:家族本位影响的削弱;国家本位强化,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任答1点给2分)(2)(17分)‎ 原因(9分):‎ ‎ 中国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血缘宗族的影响;专制统治的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3分,答出1点给2分,任答2点给3分)。受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影响; 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政府政策等(3分,答出1点给2分,任答2点给3分)‎ ‎ 西方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人文精神的影响;自然法思想的影响。(3分,答出1点给2分,任答2点给3分)‎ 积极影响(8分):‎ ‎ 中国法律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在近代推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强化民族国家观念。(4分,任答出2点给4分)‎ 西方法律有利于个人权利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欧美各国法律和革命都产生深远影响;(4分,答出2点给4分)‎ ‎26.(12分)‎ 示例一:‎ 观点:制度变迁促进中国近代化。(3分)‎ 论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促进政治民主化;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临时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创办近代企业的热情,加速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工业化;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理性化;民国政府推行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社会习俗日趋近代化。(9分)‎ 示例二:‎ 观点:新制度的确立促进了英国国家全面发展。(3分)‎ 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议会成为国家权利的中心,促进了英国政治的民主化;随着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地位的壮大,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使英国逐渐成为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随着新制度的确立,国人的思想得到的进一步的解放,民主思想成为社会的潮流,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这新制度的确立,摆脱了封建束缚。(9分)‎ 评分说明:观点提炼3分,从中外国家新制度的确立引起社会的发展来举例说明均可。论述9分,要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符合第一等要求每方面各记3分。其他答案依等次递减记分。)‎ 第一等(12—9分):‎ ‎①观点明确;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8~5分):‎ ‎27.(16分)‎ ‎(1)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设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等。(2分)‎ 英国: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责任制内阁等。(2分)‎ ‎(2)权限:英国内阁掌握行政大权,对议会负责;明朝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意志,供咨询,掌票拟权。(4分)‎ 性质: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明朝内阁是君主的内侍顾问机构,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4分)‎ 美国:联邦制原则体现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妥协;国会参众两院议席的分配体现了大小州之间的妥协;宪法关于黑人公民权的规定体现了南方与北方的妥协。(任答两个方面即可)(4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