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6.00 KB
  • 2021-08-27 发布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长春实验中学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29题,共7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图1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①、②、③、④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图1‎ ‎ A.①:社会稳定、思想发展、疆域广阔 B.②: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 ‎ C.③: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 D.④: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 ‎ 2.中国历史悠久,古都众多。以下古诗词描绘的古都与图2标号对应一致的是 图2‎ ‎ A.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 B.流求大食更天表,舶交海上俱朝宗。势须至此少休息,乘风径集番禺东。‎ ‎ C.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 D.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3.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 4.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民水君舟 B.天行有常 C.礼法并重 D.人性本恶 ‎ 5.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谥法被追封为庄襄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谥法。秦始皇此举意在 ‎ A.弘扬三纲五常 B.维护皇权尊严 C.废除宗法制度 D.取消分封制度 ‎ 6.汉代的冀州是燕赵故地,并州为三晋故地,益州为巴蜀故地,荆州为荆楚故地,豫州为中州故地。这种地方区划有利于 ‎ A.延续汉初地方行政制度 B.加强中央政府权威 ‎ C.削弱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D.增强区域文化传承 ‎ 7.《龙门二十品》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如图3所示。其字体的基本特征是 图3‎ ‎ A.因形立意,体正势圆 B.扁方严整,朴拙雄浑 ‎ C.状似连珠,绝而不离 D.轻转重按,笔断意连 ‎ 8.对秦汉和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概括得较为准确的是 ‎ A.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鼎盛与革新 B.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经世与玄思 ‎ C.创新与再造、传承与新变、集成与转型 D.倾覆与再建、辉煌与成熟、经世与玄思 ‎ 9.隋唐时期,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就食”。682年关中地区饥荒,唐高宗让太子留守长安,自己率宫廷到洛阳“就食”。因为情况紧急,出行仓促,随从人员竟有半途饿死者。这种现象客观上 ‎ A.导致了唐朝社会经济由盛转衰 B.使政府加强了对黄河下游的管理 ‎ C.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中心东移 D.加速了经济重心向南转移的过程 ‎10.唐代三省制确立后,先是三省长官各自在本署办公,武德年间于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使三省合署办公,高宗时又将政事堂迁到中书省。这说明唐代 ‎ A.三省职权间的矛盾长期存在 B.注重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 ‎ C.皇权专制体制得到不断强化 D.尚书省的职权日益得到扩大 ‎11.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12.儒家提倡土葬、厚葬,认为人死应入土为安。但宋代却出现“贫下之家,送终之具,唯务从简,是以从来率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遽革。”由此可知 ‎ A.经济发展推动丧葬习俗变化 B.宋代儒家伦理体系受到冲击 ‎ C.传统习俗受到现实因素制约 D.土葬习俗在宋代以后被放弃 ‎13.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丁”系制度性词汇,具有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表1直接反映出清代 表1 “人丁”一词在《清实录》中出现次数的统计 年代 出现次数 次/年 康熙朝 ‎120‎ ‎1.97‎ 雍正朝 ‎46‎ ‎3.54‎ 乾隆朝 ‎64‎ ‎1.07‎ 嘉庆朝 ‎10‎ ‎0.40‎ ‎ A.赋役制度的改革 B.人身关系的变化 C.土地制度的变革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4.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资本主义的萌芽 ‎ C.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D.商业经济的发展 ‎15.读表2,苏州与松江两地市镇数量迅速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表2 苏州、松江市镇数量统计表 时间 苏州府 松江府 ‎1551-1722年 ‎128‎ ‎113‎ ‎1723-1861年 ‎157‎ ‎167‎ ‎1862-1911年 ‎264‎ ‎369‎ ‎(摘编自范毅军《明中叶以来江南市镇的成长趋势与扩张性质》)‎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 B.经济重心南移的深远影响 ‎ C.政府经济职能的强化 D.地缘经济因素的强大助力 ‎16.曾国藩十分推崇王夫之和魏源的思想,曾全力支持《船山遗书》的大规模刊刻,又多次研读魏源著作,并于1868年专折奏请魏源入祀江南名宦祠。据此可知,曾国藩主张 ‎ A.中体西用 B.经世致用 ‎ C.师夷长技 D.世道必进 ‎17.1844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谕”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督抚,要他们设法大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并特别强调“官为经理,不如任民自为开采”,可使“民生国计,两有裨益”。这一做法旨在 ‎ A.缓解西南地区的社会矛盾 B.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 C.应对白银外流带来的危害 D.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 ‎18.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图4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虎门销烟 金陵制造局 天津小站的新军士兵 图4‎ ‎ A.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B.中国军民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 C.晚清中国军事现代化之路 D.统治阶级自救运动的不懈探索 ‎19.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皇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20.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21.在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农业合作运动已具萌芽,至20世纪20年代,其鼓吹与试验者日见增多。1927年国民党中常会作出决议,在全国推广农业合作运动。这反映了 ‎ A.小农经济转向社会化经营趋势 B.小农经济逐步走向解体 ‎ C.共同富裕成为人们的理想追求 D.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22.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 ‎ A.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B.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的分歧 ‎ C.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D.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已经成熟 ‎23.理论就是旗帜,道路决定命运。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和宝贵财富。下列思想中形成于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是 ‎ A.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他们的革命大方向始终没有错。‎ ‎ B.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曰人民民主独裁,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 ‎ C.如果说,民主革命没有自己的一定任务,没有自己的一定时间,而可以把只能在另一个时间去完成的另一任务,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 ‎ D.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 ‎24.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下面的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A 内外朝制 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掌握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根本大法,体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等原则,为推翻清王朝奠定法律基础,加速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D ‎《齐民要术》‎ 北朝贾思勰所著,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极为广泛,涉及林业、园艺、畜牧和其他手工业等。‎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7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漕运是中国古代政府征收来的粮食中的一部分,通过水路,水路不通之地辅以陆运,将它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所形成的一整套组织和管理制度。汉武帝时,由于京师每年需从关东运输大量粮食等物资以满足贵族、官吏和军队的需求,漕运逐渐发展成为常制。魏晋南北朝时,军阀割据,京师所需粮食基本上从本地区取给,漕运处于低落时期。唐宋以来,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漕运粮额扩大,唐朝政府曾组织数千漕船,年运百余万石江淮漕粮北上。元代形成的海运与河运相结合的格局,是元代漕运的一大特色。明清时期,漕粮除征收正米和耗米外,还有名目繁多的附加税,粮户的负担加重。漕粮征收的本是粮食,但明清时期也有以现银折纳的情况,称之为“改折”。嘉庆四年(1799年),政府规定,交银交粮听民自便。乾隆中期以后,伴随吏治腐化,漕政逐渐败坏,漕运走向衰落。‎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由于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因河政废弛年久失修而到处淤滞,清政府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部分地区实行海运,并取得了成绩。但由于南方粮食生产的相对衰落,以及漕粮“改折”收银在南方地区的广泛推行,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颁布了停漕令。沿袭千年的漕运,到此终结。漕运既停,因征运漕粮而设置的各衙门、卫所等机构逐渐停革,其中的积弊亦不复存在。‎ ‎——摘编自江太新、苏金玉《漕运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废止漕运的原因。(13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图5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图示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图5‎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在3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27.【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6分)‎ ‎(2)概括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9分)‎ ‎28.【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围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溃败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9分)‎ ‎29.【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结合右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1928年秋)‎ 材料二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材料三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将“西江月”后□□□处省去的内容填写完整并指出该词创作的历史背景。(6分)‎ ‎(2)上述毛泽东诗词展现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场景。从材料二、三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并以此论证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9分)‎ 长春实验中学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A C D B D B B C A C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D D B C D D B A B C A 二、非选择题 ‎25.(25分)‎ ‎(1)水运为主,陆运为辅;以首都为中心;以中央集权为基础;漕运方向由“东-西”向到“东南-西北”向,再到“南-北”向;从河运到河海兼运;从运粮到粮银兼运。(12分)‎ ‎(2)河道淤塞及海运的不便;太平天国运动对南方农业生产的破坏;南方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广泛种植经济作物;漕粮改折收银更为便捷;商品经济的发展及交通工具的进步,京师商品粮供应充足;为了节省开支,增加收入;为了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13分)‎ ‎26.(12分)‎ ‎【答案示例】‎ 观点:中华文化创新精神源远流长 角度一:文化理念的达变求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派站在不同角度提出了新的思想,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系;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角度二:制度建构的济世经邦: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角度三:技术创新的独具匠心: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并且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角度四:文明气度的纳新接远: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日本等国交流频繁,兼收并蓄,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面对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华文化自古至今富有创新精神,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27.(15分)‎ ‎(1)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6分)‎ ‎(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3分)‎ 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6分)‎ ‎28.(15分)‎ ‎(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6分)‎ ‎(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 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9分)‎ ‎29.(15分)‎ ‎(1)井冈山;秋收起义后,创建革命根据地,击退敌军进剿。(6分)‎ ‎(2)军阀重开战(蒋桂战争)——军阀混战,为红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分田分地真忙——土地革命,唤起民众。路隘林深苔滑(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直指武夷山下等)——偏远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红军有回旋余地。(9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