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00 KB
  • 2021-08-27 发布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 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A.加强了中央的权威 B.扩大了周朝疆域 C.导致地方权力过大 D.有利于民族交融 ‎2.(2019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二中)“姓氏寻根”“族谱编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3.(2019山东省枣庄八中)《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紫绶,掌副丞相。”在秦代,御史大夫的本职是“典正法度”、“举劾非法”,还掌管制诏和公卿奏章,直接受命于皇帝。这些记载反映出 A.御史大夫地位实际高于丞相 B.汉朝对秦代官制进行了变革 C.汉代中央集权较秦有所加强 D.中央监察满足了皇权的需要 ‎4.(2019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 A.官员的选拔以血缘为标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5.(2019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秦朝设丞相辅佐皇帝,隋唐分散丞相权力,明朝废丞相。这些措施体现了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相权强化了皇权 D.中央集权的加强 ‎6.(2019山东省微山一中)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清朝沿袭明制,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这反映了明清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对地方的管理日益严密 C.政治制度不断成熟 D.地方机构办事高效 ‎7.(2019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五百人会议从10个部落的任何等级公民中,经抽签各选出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享有很大权力,并且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这样做 A.保障城邦居民的民主权利 B.铲除了贵族的等级特权 C.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8.(2019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第一中学)在罗马法演进过程中,有一个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过渡阶段,其间起主要作用的是 A.梭伦改革的实施 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自然法思想的传播 ‎9.(2019河北保定市)近代史上,英、美、法、德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政体,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A.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B.政府首脑都由选举产生 C.国家元首都无实权 D.内阁都对议会负责 ‎10.(2019安徽省皖北县)下面是有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漫画。图中信息可用来说明 A.英国的宪政在与时俱进 B.国王逐渐淡出政治舞台 C.国王的象征意义更突出 D.君主立宪适合英国国情 ‎11.(2019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二中)一些西方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维护英国的正当贸易权利而战的。对这种观点的正确评价是 A.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B.揭示了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 C.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D.是一种尊重历史事实的评价 ‎12.(2019河南省洛阳一中)190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后,光绪帝下诏说:“从前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理交涉,虽历有年所,惟所派王大臣等多系兼差,恐未能殚心职守,自应特设员缺,以专责成。”这说明外务部的设立 A.改变了总理衙门的职能 B.旨在扭转外交失败局面 C.防范大臣通过兼职专权 D.促进了外交近代化发展 ‎13.(2019湖北省沙市中学)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便于日本对华资本输出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14.(2019河南省洛阳一中)“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社会科学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15.(2019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巴黎公社成立以后,公社委员会规定:“中央委员会要在自己的机关报上公布会议记录,并以公告、法令、声明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汇报工作。”此规定主要是为了 A.便于实现人民的监督 B.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C.提高公社的行政效率 D.防止委员职务腐败 ‎16.(2019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下图是1971年3月18日《解放日报》的报头部分。这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17.(2019河南省新乡市)198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从法律上肯定了村民委员会是个群众的民主自治制度。改革开放十多年以后,党和国家重新制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工业企业法》等法规,对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性质和工作方式做了进一步的肯定,据此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 A.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工作重心由经济转向政治 C.扩大了民主政治的范畴 D.积极拓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8.(2019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了返乡运动,这一潮流产生的影响是 A.实现了政府间的直接往来 B.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C.推动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 D.直接促进了“九二共识”达成 ‎19.(2019浙江省杭州市)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两项政治制度。关于他们的相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 B.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C.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20.(2019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下表是20世纪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部分),从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 大事记 ‎1987.10‎ 台湾当局迫于形势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 ‎1993.4‎ 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首次会晤。‎ ‎2005.4‎ 国共两党领导人时隔60年首次握手。‎ ‎2008.12‎ 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2010.6‎ 两岸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2011‎ 两岸实现高等教育双向交流。‎ A.港澳回归促使两岸由隔绝走向交流 B.海峡两岸交流限制在民间交往层面 C.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联系的加强 D.“一国两制”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 ‎21.(2019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目前,利用网络犯罪的案件不断增多,国务院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一个决定草案,进一步明确对利用互联网犯罪予以惩处的刑法适用问题,并明确规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表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B.用法律维护网络安全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C.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执行机关 D.用法律维护社会安全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22.(2019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亚太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我们有责任共同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携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这表明中国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B.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C.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 D.奉行友好结盟的外交政策 ‎23.(2019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与会国家的支持,该方针产生的影响是 A.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B.成为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 C.加强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的联系 D.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 ‎24.(2019安徽省江淮十校)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图中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 中国建交国家数量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数 ‎10‎ ‎9‎ ‎1‎ ‎0‎ ‎0‎ A.取得了巨大外交成就 B.贯彻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贯彻的是“一边倒”外交方针 第II卷 本卷包括三大题,共计52分。第25题20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考生根据要求进作答。‎ ‎25.(2019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材料二 由内燃机和电动机带动的“电工技术革命”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蒸汽机带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铁路建设成为这一时期新兴工业化的中心。生产单位规模扩大,技术和投资量增长,使银行和国家在推行现代化方面发挥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期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维度分析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的表现。(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期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的原因。(10分)‎ ‎26.(2019山西省吕梁学院附中)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必修1‎ 材料三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四 指鹿为马的故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些制度?并指出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6分)‎ ‎(2)材料三中的“寡人”是谁?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他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6分)‎ ‎(3)材料四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27.(2019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开发区第三中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公元前431年雅典居民人数约为40万,而享有公民权的只有4.2万,只占总人数的1/10左右。‎ ‎——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 材料二 苏格拉底说“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之手”,“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 ‎——应克复、金太君、胡传胜《西方民主史》‎ ‎(1)在当时的雅典,哪些人被排斥在民主的殿堂之外?(4分)‎ ‎(2)材料二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什么缺陷?(4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应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8分)‎ 答 案 第Ⅰ卷 ‎1.【解析】材料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行文化渗透”说明对少数民族的融合起到促进作用,D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西周没有实现对地方政权的有效管理与控制,故无法加强中央的权威,排除A;扩大疆域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排除B。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民族的融合,而不是分封制下诸侯权力的大小问题,排除C。‎ ‎【答案】D ‎2.【解析】由材料“姓氏寻根”“族谱编修”可知指的是宗法制,B正确;分封制是一项政治制度,并不强调宗法血缘关系,排除A;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C;科举制是人才选拔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D。‎ ‎【答案】B ‎3.【解析】御史大夫直接受命于皇帝,“掌副丞相”、“典正法度”、“举劾非法”,这说明御史大夫负责监察职能,满足了皇权的需要,D正确;御史大夫地位低于丞相,丞相是百官之长,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汉朝对秦代官制的继承,排除B;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材料未提及,排除C。‎ ‎【答案】D ‎4.【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有叛人而无叛吏是指秦朝,秦朝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避免了周朝地方割据的局面的重演,但因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推翻;有叛国而无叛郡是指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朝廷;故柳宗元肯定郡县制,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官员的选拔以血缘为标准是世官制,与材料肯定郡县制不符,A项错误。君主专制用王权神授的思想和各种神化崇拜仪典来宣传麻痹人民,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汉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但与材料肯定郡县制不符,D项错误。‎ ‎【答案】B ‎5.【解析】材料的措施不是强调国家统一、中央集权,排除AD;题目的主旨是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这些措施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相权的削弱而非强化,排除C。‎ ‎【答案】B ‎6.【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明清主要是改革了地方上的官制,并没有扩大地方的行政权力,排除A;明代废除行省,设置三司,地方权力分散;‎ 清代设置固定的总督、巡抚,布政使地位下降,都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管理日益严密,B正确;题意反映的是明清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和管理的内容,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成熟,地方机构的办事效率更无从体现,排除C、D。‎ ‎【答案】B ‎7.【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五百人会议由10个部落抽签各选出50人组成,削弱了血缘部落氏族贵族的特权,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力,B正确。只有雅典公民才能享有民主权力,A项中“城邦居民”的说法错误。材料强调五百人会议的作用是铲除了贵族的等级特权,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错误。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但与材料强调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五百人会议的作用不符,D错误。‎ ‎【答案】B ‎8.【解析】梭伦改革实施于古希腊雅典,排除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开端,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在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过程中,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起了重要的作用,故选B;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背景,排除C;十二铜表法与自然法思想的传播无关,排除D。‎ ‎【答案】B ‎9.【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英、美、法、德四国的民主政体中,议(国)会都或多或少的掌握了立法权,A正确;德国的政府首脑是宰相,是由德意志皇帝任命,而非选举产生,排除B;美国的总统拥有行政权,是掌握实权的,排除C;美国的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排除D。‎ ‎【答案】A ‎10.【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历史图片的能力。图片中写到“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说明国王只作为国家的元首,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的象征,故选C。宪政在英国的表现方式是推崇议会至上,故图中不能反映 “英国的宪政在与时俱进”的信息,排除A。国王逐渐淡出政治舞台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与材料无关,排除B。图片突出的是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的象征,没有体现“君主立宪适合英国国情”的信息,排除D。‎ ‎【答案】C ‎11.【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性质是侵略战争,而西方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这没有认清战争的侵略性质,C正确;鸦片战争的实质和主要原因都是英国扩大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AB两项不符合材料信息;西方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这不是尊重历史事实的评价,D错误。‎ ‎【答案】C ‎12.【解析】由材料信息“从前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理交涉……惟所派王大臣等多系兼差……自应特设员缺,以专责成”可知,外务部设立后,办理外交事物的官职由兼任发展到专任,这说明外务部的设立促进了外交近代化发展,D正确;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后,仍然掌管外交,总理衙门的职能没有变化,排除A ‎;民族不独立、经济不发展无法扭转外交失败的局面,排除B;外务部的设立是为了与国际外交接轨,不是为了防范大臣,排除C。‎ ‎【答案】D ‎13.【解析】据题干中“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可判断出应该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便于日本对华资本输出,C正确;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签订结束了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而题干中的“新约”指的是《马关条约》,排除AB;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辛丑条约》,排除D。‎ ‎【答案】C ‎14.【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指的是资本主义,“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的“若干个小排炮”指的是空想社会主义等各种社会主义思想,“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指的是科学社会主义,故C正确;启蒙运动是在17、18世纪,排除A;生物进化论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制度,排除B;空想社会主义是“小排炮”,排除D。‎ ‎【答案】C ‎15.【解析】材料“中央委员会要在自己的机关报上公布会议记录,并以公告、法令、声明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汇报工作”中的措施便利了人民群众对公社委员会的监督,A正确;材料显示的做法不能体现人民的决策权力,起不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效果,排除B;材料显示的做法与提高行政效率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C;材料中的决定有利于防止决策的人为性失误,但是不能防止委员职务腐败,排除D。‎ ‎【答案】A ‎16.【解析】根据报头内容“一百周年”可知纪念的是1871年3月18日发生的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纪念巴黎公社,故选择B。宪章运动发生于1836—1848年,排除A。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排除C。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排除D。‎ ‎【答案】B ‎17.【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暂行条例》、《工业企业法》等法规在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故D项正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暂行条例》、《工业企业法》等法规不是人大制度,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后,工作重心一直在经济领域,故B项错误;基层民主制度同样属于社会主义民主范畴,故C项错误。‎ ‎【答案】D ‎18.【解析】本题考查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大陆与台湾两地政府尚未实现直接往来,排除A;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是在1984年,中英两国在北京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排除C;台湾民众的返乡运动主要是打破了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与“九二共识”的达成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选B。‎ ‎【答案】B ‎19.【解析】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是在新中国建立的,国家的统一是前提,这两种制度都属于我国的地方管理制度,它们的实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所以A、B、D的说法都是正确的,故排除。特别行政区额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民族自治区则没有高度的自治权,所以C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 ‎【答案】C ‎20.【解析】从材料“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首次会晤”“国共两党领导人时隔60年首次握手”“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实现高等教育双向交流”中可以分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联系的加强,C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就由隔绝走向交流,排除A;“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实现高等教育双向交流”说明海峡两岸交流不局限于民间交往,排除B;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一国两制”的发展,排除D。‎ ‎【答案】C ‎21.【解析】根据材料“进一步明确对利用互联网犯罪予以惩处的刑法适用问题”,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知,国家以法律维护网络安全,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B正确。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决定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其部分职权,排除A。材料只涉及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草案,并未体现其执行机关的职能,排除C。法律维护社会安全是依法治国的目的之一,而不是根本目的,排除D。‎ ‎【答案】B ‎22.【解析】习近平主席的发言是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没有体现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排除A;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所以中国并不是仅仅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排除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排除D。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国际组织,习近平主席的发言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故选C。‎ ‎【答案】C ‎23.【解析】本题考查了求同存异方针。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是日内瓦会议,排除A;成为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B;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推行和平外交政策,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排除D;亚非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与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与会国家的支持,加强了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的联系,故选C。‎ ‎【答案】C ‎24.【解析】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是非常稀少的,新中国外交并未取得巨大成就,排除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4年提出,排除B。打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1971年26届联大,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我国贯彻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客观上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主要建交的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数量较少,D正确。‎ ‎【答案】D 第II卷 ‎25.(20分)‎ ‎【解析】(1)根据材料“光荣革命创造了”可以确定大致的时间,根据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政治上回答光荣革命后英国代议制的发展过程。经济方面回答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思想方面回答英国在近代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 ‎(2)根据材料“19世纪后期”“电工技术革命”“银行和国家在推行现代化方面发挥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等信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的产生、国家的作用、国际交流的增强等方面概括原因。‎ ‎【答案】(1)政治上: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或资本主义代议制);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思想上,牛顿力学促进了近代科学形成、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 ‎(2)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②垄断组织(或者跨国公司)的出现;③银行、国家的作用;④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世界市场逐渐成熟或最终形成)。‎ ‎26.(16分)‎ ‎【解析】(1)通过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分封制度,材料二反映的是宗法制度。联系教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相关知识点概括作答两者的关系。‎ ‎(2)依据材料中“初并天下”等字眼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寡人”是秦始皇。判断依据为材料中“初并天下”、“六王咸伏其辜”等信息;并依据教材中秦朝统一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等内容指出秦始皇创建的政治制度。‎ ‎(3)依据材料四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的内容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相关所学内容可知这体现了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联系明朝时期的政治特征相关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通过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等措施解决这一矛盾。‎ ‎【答案】(1)分封制、宗法制。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2)秦始皇;依据:他自称皇帝;创建了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度、“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三公九卿和郡县制。‎ ‎(3)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明: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 ‎27.(16分)‎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当时的雅典,妇女、奴隶、外邦人不享有政治权利。‎ ‎(2)根据材料“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之手”“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和消极性两个方面来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答案】(1)妇女、奴隶、外邦人。‎ ‎(2)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3)积极:①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②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消极:①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②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