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MB
- 2021-08-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二学期高二历史(5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
知 识 技 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内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解析
卷面整洁
100分
分数
100分
35分
3—5分
第Ⅰ卷 基础题(共80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秦能完成统一的历史原因有( )
①秦国经商鞅后日益强大;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诸候国数目减少;③长期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2.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 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 选官须注重才学
C.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 选官应注重品行
3、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游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台湾府志》)以上材料说明
①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②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③当时台湾主要出产糖类和粮食;④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 479 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 ,公元 492 年北魏孝文帝遵 奉孔子为“文圣尼父” ,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 年元成宗封谥孔子 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A. 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B. 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C.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 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5.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 B. 克伦威尔军队威望较高
C.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D. 托利党力量单薄
6.拿破仑帝国与反法联盟的战争,以拿破仑帝国的失败而告终,它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这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落后的法国的胜利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严重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失去了国内支持
C.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区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
D. 在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战胜封建主义的力量
7. 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 族政治两大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不可 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 步。”由此可见( )
A. 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 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主要
C. 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 实现民生主义先要铲除封建土地制度
8. 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的胸怀,革命家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 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
A. 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B. 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C. 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D. 印度出现盐荒
9.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 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 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10.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 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 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11.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 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易混易错题组:解题关键是知识点的对比记忆,毛泽东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回答以下问题。
12. 1920 年 12 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 水尽你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 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 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13.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 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 情。……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 没有”上面材料引自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联合政府》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易混易错题组:解题关键是知识点的对比记忆,邓小平理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回答以下问题。
14. 邓小平在 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后第二天高兴地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下列属于材料所说
“新话”的是
①增强企业活力 ②设立经济特区③运用价值规律 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5.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 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 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 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 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 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 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二、材料题 共70分.
关键环节题组:解答历史材料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6、阅读下列材料(26分)
华盛顿的主要活动
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1773年,援助波士顿
1775年,任大陆军总司令
1776年,指挥波士顿、特伦顿等战役 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1781年,约克镇战役胜利
1787年,被推选为制宪会议主席
1789年,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1793年,再次被推选为总统
1796年9月,发表告别辞
1894年,创立兴中会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底,武昌起义爆发后回国
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组织发动“二次革命”
1915年,参加护国运动
1917、1920年,发起两次护法运动
1924年,促成国共合作;抱病北上
材料一 华盛顿、孙中山主要活动列表
——根据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整理
材料二 华盛顿认为宪法所赋予的政府权力是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政府需要通过人民给它的这种权力来进行政治统治,要受到宪法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在一个自由的 国家里人们一定要习惯去思考如何在宪法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不要越过宪法的范围也不要侵犯到他人的权利。
——赵天越《华盛顿的宪政思想及影响述评》
材料三 他当时是没有必要离开总统宝座的。他可以轻易地赢得第三任。……华盛顿的让权使得总统选拳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在他的赞许下举行。他的让权之举明确无误地指出,民众和宪法是这个新生国家里的惟一主人。
——[关]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
材料四 ……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
(1)人们往往把孙中山比作“中国的华盛顿”。根据材料一,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8分)(注意在革命实践和民主政治实践等角度进行分析)
(2)据材料二,概括华盛顿宪政思想的主要内涵。(6分)
(3)据材料三,分析华盛顿对美国民主政治作出的贡献。(6分)
(4)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较之欧美政治有何新发展。(6分)(注意根据材料提取信息时分三点进行做答)
信息筛选题:解答历史材料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联系作答。
17. 阅读下列材料(2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材料三
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
(1)材料一的图一的创立者是谁?它的发表有何意义?(6分)(注意准确阅读图片信息,正确作答)
(2)材料一的图二是什么事件?其指导理论是什么?(4分)(注意解读图片信息时注意区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两个凡是”思想的错误本质。(6分)
(4)材料二和材料四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以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8分)
第Ⅱ卷 提高题(共20分)
18、方法与规律提炼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相关问题:
材料一 子路在卫国出私财救贫,孔子止之曰:“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事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贞观二年(628年)四月,尚书左丞戴胄上言曰:“今丧乱之后,户口凋残,每岁纳租,未实仓廪。随时出给, 才供当年,若有凶灾,将何赈恤?……自王公以下,爰及众庶,计所垦田稼穑顷亩……各纳所在,为立义仓。若年谷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 ——《旧唐书》
材料三 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暴涨,漂六百余家。……十三日,诏曰:“
暴雨为灾,大水泛滥,……诸司供进(进奉的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量事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 ——《旧唐书》
材料四 华洋义赈会是由在华外籍人士与上海部分著名绅士组成的慈善团体,……民国成立前后,各地灾情不断……1912年1月22日,华洋义赈会就赈灾问题向临时大 总统孙中山递交了一份报告书,报告指出当时受灾的地区共有7各省,人口约270万元。……义赈会已为救灾募集到55543.73美元,与需求的总数相差甚 远。孙中山看到报告后极为重视,尽力筹款予以支持。
——杨琪《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最能体现孔子哪一思想主张?(4分)
(2)材料二中,就预防灾害而言,戴胄向唐太宗做出了怎样的建议?其依据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应对灾害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采取上述举措的原因。(6分)(按角度回答)
(4)材料四反映的救济方式有何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孙中山看到报告后“极为重视”的主要原因。(6分)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二学期高二历史(5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
答 题 纸
得分框
知 识 技 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16、(1)
(2)
(3)
(4)
17、(1)
(2)
(3)
(4)
第Ⅱ卷 提高题(共20分)
18、(1)
(2)
(3)
(4)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5月)月考答案
1—5 ADAAC 6—10 DCABB 11-15ACCBD
材料题
(1)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当选总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主持制定资产阶级宪法;主动辞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8分)
(2)宪法体现人民主权;宪法应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任何人都要遵守宪法.(6分)
(3)为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创立范例;维护了总统共和制;巩固了宪法至上地位.(6分)
(4)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制度相结合;实行五权宪法:直接民权(6分)
17、1)马克思、恩格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6分)
(2)俄国十月革命。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4分)
(3)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实质是继续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思想。(6分)
(4)共同点: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8分)
18、(1)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济。
思想:仁:礼(4分)
(2)建议:国家设立义仓
依据:国家每年所征收粮食只能满足正常年份需要,无法应对荒年(4分)
(3)措施:减省诸司进奉;减轻徭役;救济灾民
原因:吸取隋亡教训;存百姓思想(6分)
(4)特点:既重视政府救济,又注重社会力量的救济
原因:巩固政权的需要;民生主义的要求(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