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00 KB
  • 2021-08-27 发布

2017-2018学年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34小题,每题1.5分,共51分)‎ ‎1. 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虽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这一变化 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B. 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政治 C.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 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国 ‎【答案】A ‎【解析】“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的信息说明天子加强了对于地方的管理,A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集权统治,B错误;C属于宗法制的特点;D属于分封制的影响,排除。‎ ‎2. 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这说明 A. 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 B. 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加强 C. 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 D. 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 ‎【答案】C ‎【解析】春秋五霸须得到周天子的认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也须得到天子认可,这实质上说明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已经成为共识,故C项正确;春秋争霸和三家分晋等说明此时的分封制已经走向崩溃,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对地方已经没有什么控制可言,故B项错误;材料和宗法制无关,故D项错误。‎ ‎3. ‎ 唐初建立起专门的谏官以规正皇帝的过失,唐太宗编写《贞观政要》确立了一系列关于君主的行为准则,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也规定了权力运行方式。但这些努力都无法约束后代君主的言行,不久就被破坏殆尽。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缺少对官僚政治的有效约束 B. 宋代用分化事权加强了君权 C. 中国封建制度本身固有缺陷 D. 儒家等级观念导致专制强化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古代中国的一些企图限制君权的措施,往往都收效甚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源自于君主专制制度本身赋予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C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对君主的约束,A不正确;材料所述为唐代的史实,B与材料时间不符;D与题干“主要原因”不符。‎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点的认识。‎ ‎4.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安》:“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已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种做法 A. 使中书省地位超越尚书省 B. 有利于防范宰相的擅权 C. 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能 D. 说明监察机构日益完善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说明唐代通过程序性分权削弱了相权,这有利于加强皇权,即防范宰相的擅权,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三省地位的高低,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三省的职能,故C项错误;三省六部不是监察机构,故D项错误。‎ ‎5.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故C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是现代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表现为主要为中央收权,同时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承上启下和代朝廷统摄节制的作用,但是在官吏的任免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这也是行省的特点,权大而不专,从而防止了行省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使命的减弱和向地方割据势力的转化,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使行省具有一定的地方权力。‎ ‎6. 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A. 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 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 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 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良歹分明,情甘帖服”等信息可以看出,清政府官员对夹带鸦片的人依法加以惩处,对夹带鸦片的船货尽数没收,体现了清政府禁止鸦片流毒,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清政府官员要求外商的具结承诺,无法得出得到各国政府的公认,故B项排除;材料中禁止外国商人带鸦片来华,可得出鸦片贸易在当时是不合法的,故C项排除;是否“享有治外法权”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具结是旧时对官署提出表示负责的文件,即对自己的行为愿意承担法律责任的表示。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在广州采取了“缴烟、具结”的外贸政策,旨在断绝外来鸦片,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于禁烟态度的坚决,究其原因是清政府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通过题干中的具结分析当时政府官员的态度,即可获取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试题以清政府官员坚决禁烟态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弘扬了民族精神,是对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考查。‎ ‎7.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风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 ‎8.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答案】D ‎【解析】题干中地方督抚上奏的内容中认为,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清朝的地方督抚已经注意按照国际法来处理中日之间的交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近代的外交观念,故选D;题干中没有说到日本是借助于西方列强侵害中国的权益,故A与题意不符;由“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可知,当时琉球国还在向中国进贡,维持着朝贡关系,故B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地方督抚的上奏只是在行使其职权,对政府提出建议,而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故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名师点睛:中国外交近代化是指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中,中国一方面试图通过自身的力量赶走外国侵略者获取独立,另一方面认同接受西方文明,外交上从消极排斥与抵抗、蒙昧无知中丧失主权,转变为接触与适应、尝试改变弱势处境,再到主动争取国际社会主体权资格、追求建立平等新型外交的历史演变过程。‎ ‎9.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答案】C ‎【解析】由“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可知孙中山认为国民党之所以在革命之后十二年还没有成功,而俄国革命六年就成功了,是因为俄国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所以选C;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所以不可能走苏俄革命道路,也没有放弃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所以排除A、B;孙中山把原因归结为领导核心不够好,而没有改变斗争目标,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综合理解材料意思的能力。题干材料中外关联,综合性较强,孙中山的话涉及俄国、法国、美国革命成功的历史经验,而又对俄国与法美存在不同的态度,需要考生综合中外历史知识全面考量,才能深刻理解孙中山讲话的内在含义,一定程度上考查到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 ‎10.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的“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说明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使得农民摆脱了原来“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的处境,农民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就获得了农民的拥护,并激发了他们抗日的热情,故选A;由“是否减租减息”可以看出地租还要交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由题干中的“抗日根据地”可以得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而国民革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故排除C;D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 名师点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赢得民众的支持,是与其一直把民族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有直接关系的,这一题考查了“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这一时政热点。考生在做题时充分利用“抗日根据地”这一信息,然后确定时间,再结合所学与材料信息,就可以排除掉三个选项,也可以直接选,所以这一题还考查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 ‎11.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民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容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答案】C ‎【解析】‎ ‎“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说明平民和贵族之间有矛盾,结合所学可知,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一开始贵族是享有很多特权的,而平民没有,所以平民就为了追求平等的权利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达到“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最终确定了双方平等的地位,故选C;“贵族的特权被取消”本身说法错误,A排除。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标志是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写的《民法大全》,而题干讲的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故B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排除;自由民不仅仅包括罗马公民,而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故D不符合题意,排除。‎ 名师点睛:古代罗马为人类文明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其法律,既体现了法律的权威,也反映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一种理念,这是通过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长期与贵族进行斗争才逐渐实现的。法律表面看来是冰冷的,但所蕴含的却是人们对理性的追求。它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体现的是对人权和人道的尊重,这是古罗马法律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一题就考查了罗马法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属于主干知识,涉及到了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个重要的历史核心素养。‎ ‎12.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遼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依据关键信息“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解答。君主专制下,君主是世袭的.终身的;实行官僚政治,中央与地方官员一概由皇帝任免,而封建社会是家国同构的,B项正确。A.B.D三项无从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度 ‎13. 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 A. 注重实际不崇尚理论 B. 主要是私法而非公法 C. 奠定近代欧洲法律基础 D. 需要不断发展完善 ‎【答案】A ‎【解析】罗马法规定了各种法律行为和各种权能,但是没有提出法律的概念和定义,这说明罗马法注重实际轻视理论,故A项正确;罗马法既有私法也有公法,故B项错误;材料未说明罗马法的意义,故C项错误;D项是材料的影响,不是本质,故错误。‎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时要分清本质、现象、原因、结果、影响等。本题的D项是影响,不是本质,故不选。‎ ‎14. 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 A. 法律必须维护人民的利益 B. 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 C. 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 D. 法律必须与民主政治相适应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塞罗更强调法律的公正和正义,故C符合题意;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贵族的利益,故A错误;自然法不是保护自然的法律,而是指不用证明的自然界自然存在的法则,故B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民主政治的问题,故D错误。‎ ‎15.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本质认识是 A. 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巩固 B. 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C. 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D. 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0年已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法国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明显增强,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法国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故选D;法国直到1875年才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所以材料不能说明是法国共和政体的巩固,故排除A;1870年9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各派政治力量就建立什么样的政体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故C的说法违背史实,可排除;材料并没涉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所以C的说法不符合材料内容,故可排除。‎ ‎16.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 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B. 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 C. 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 D. 政府强化国民共和意识 ‎【答案】D ‎17. 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 A.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 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 C. 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D. 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 ‎【答案】B ‎【解析】材料“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说明巴黎公社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巴黎公社的性质,故AC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得到马克思的指导,故D 项错误。‎ ‎18. 1892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指出:“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这一论断表明《共产党宣言》‎ A. 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B. 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大联合 C. 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D. 顺应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工人阶级社会主义运动扩大,对《共产党宣言》的需求就越增长,越需要《共产党宣言》对工人运动进行指导,这说明了《共产党宣言》为社会主义运动提高了思想武器,D项正确。1848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来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会议上提出全世界无产者大联合的口号,排除B。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19.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间口岸……四、浙江省杭州府。”该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胶澳租界条约》‎ ‎【答案】B ‎【解析】材料开放“四、浙江省杭州府”可知,此条约开放杭州为通商口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开放了苏州、杭州、沙市和重庆为通商口岸,故B项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信息是是“浙江省杭州府”。‎ ‎20. “联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A. 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 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近畿及山东等省”可以看出战争发生在北方。香港岛、广州在地理位置上不符合,排除A、B两项;C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发生在朝鲜海域的丰岛海战,并非在中国境内,也不符合“五尺童子”参战的史实,C项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要发生在京津地区,符合材料中“近畿及山东等省”,且“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也符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义和团的抗争史实,所以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到:“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大革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可知是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曾国藩创办的湘军、李鸿章创办的淮军,镇压运动。从此以后,地方汉族地主掌握军务。在这之前,从未有过。故答案选A。镇压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八国联军,排除B;CD与“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不符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名师点睛】《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不同 项目 ‎ ‎《天朝田亩制度》 ‎ ‎《资政新篇》 ‎ 背景 ‎ 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 ‎ 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 经济主张 ‎ 消灭剥削,平均分配土地和财物 ‎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 群众基础 ‎ 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得不到农民的拥护 ‎ 作用 ‎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 没能实施 ‎ 特点 ‎ 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 ‎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 ‎22.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评价为“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一些学者认为这次大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这次会议 A.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 B. 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 C. 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 D. 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中共七大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故A项错误;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故B项正确;井冈山的斗争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故C项错误;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二大 ‎23. 蒋介石曾在1925年演讲中说:“民生主义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论断 A. 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B. 推动了轰袭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兴起 C. 奠定了国共之间第二次合作的理论基础 D. 明确显示蒋介石掩盖反动面目的欺骗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民生主义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倡导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目标基本一致, A项正确。国民革命兴起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故B项错误,排除。第二次国共合作出现于抗战时期,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相关,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蒋介石掩盖反动面目的欺骗性,而是强调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排除D。‎ ‎24. 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B. 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 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可知此时应该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故B项正确;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属于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关注农民是不符合史实的,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是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始的,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 ‎25.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A. 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 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C. 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D. 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质通道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民党司令长官卫立煌写给朱德的信,并提到“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抗战,故B项正确。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是在1942年到1944年,与材料时间1940年不符,排除A项。徐州会战发生在1938年,且没有日方为“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的内容,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本上是敌后战场的抗战,海外援华物质通道的打通主要得益于国民党,排除D项。‎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1940年8月26日”“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国共合作抗战的史实,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6. 1763年4月,英国议员威尔克斯发表匿名文章,谴责国王乔治三世凌驾于议会之上的专横行为。乔治三世下令逮捕威尔克斯。被少数贵族控制的下议院迎合国王旨意,不顾议员享有逮捕豁免权的规定,宣布取消威尔克斯的议员资格。在1768年议会选举中,威尔克斯再次当选为议会代表,下议院蛮不讲理地拒绝承认他的议员资格。这一事件的发展表明 A. 议会选举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B. 国王执政的合法地位受质疑 C. 下议院权力呈日益扩大趋势 D. 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 ‎【答案】D ‎【解析】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国王和议员之间的斗争,体现了英国民主政治下,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民主政治还不够完善,D正确;材料体现的不是议会选举的不完善,而是议员和国王之间的斗争,A不正确;材料所述国王行为存在着不合法,B不正确;从材料叙述看,不能得出下院权力扩大,C不正确。‎ ‎27. 在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过程中,一次华盛顿与杰斐逊共进早餐,杰斐逊问为什么要设参议院?华盛顿反问道,你为什么把咖啡倒进浅碟里?杰斐逊说是为了使咖啡凉下来。华盛顿说,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这则小故事反映设立参议院是为了 A. 暂时调和宪法制定中政党矛盾 B. 完善立法程序来防止决策谬误 C. 扩大国会立法权强化中央集权 D. 建立国会内部的三权分立体制 ‎【答案】B ‎28. 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 B. 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 C. 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D. 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 ‎【答案】D ‎【解析】“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说明面对民族危机,政府注重社会变革,D正确;A是洋务运动意义;B中发展经济不符合材料政治变革信息;C属于戊戌变法主张。‎ ‎29. 毛泽东指出:孙中山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叫我们反抗帝国主义,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使中国人民自立于统治地位。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使中国大事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革命的三民主义 A. 成为了辛安革命的理论指导 B. 奠定了《临时约法》的思想基础 C. 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D. 推动国民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答案】C ‎【解析】材料所述为毛泽东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解,由材料可知,所述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任务和方向,C符合题意;A是旧三民主义;B与史实不符;国民大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D不正确。‎ ‎30. ‎ 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的曾纪泽认同“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他还主张“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下列史实能体现该思想的是 A. 预备立宪与五四运动 B. “体用之争”与辛亥革命 C.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 D. 禁烟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保护商会、自讲商务”,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均有商会、商务方面的内容,但五四运动、“体用之争”以及禁烟运动等均无类似的内容,所以本题答案只有选C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故本题选C。‎ ‎31. 表1八路军电报(‎1937年9月27日)‎ 发送与接收者 歼敌数 我军伤亡 有无俘虏 林彪致中央军委 ‎1000余人 我军伤亡三四百名 无 朱德、彭德怀致毛泽东 至少四五百人 未提 ‎300余人 表2日本士兵日记(昭和‎12年10月3日)‎ 死亡(人)‎ 负伤(人)‎ 失踪(人)‎ 合计(人)‎ 步21联队主力 ‎86‎ ‎112‎ ‎3‎ ‎201‎ 步21联队111平岩大队 ‎94‎ ‎226‎ ‎320‎ 步22联队 ‎85‎ ‎131‎ ‎218‎ ‎……‎ ‎……‎ ‎……‎ ‎……‎ ‎……‎ 合计 ‎519‎ ‎969‎ ‎18‎ ‎1506‎ 表1、表2是关于平型关战役的史料。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表1中两份电报的内容不完全一致,证据力不够充分 B. 表2是日军士兵的个人日记,主观性强,可信度不高 C. 表1是八路军给中央军委的电报,史料价值高于表2‎ D. 表1的电报与表2的日记可相互佐证,史料价值都高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的说法不正确,两份电报出自不同人之手,不一定不可信;BC说法均比较片面和绝对;历史研究中应该讲各种史料综合运用,相互印证,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了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史料的运用,应该要将各种史料综合运用,相互印证,以寻求历史的真相,不能偏信,也不能全信,尤其对于文字史料在使用中更应该多加考证。‎ ‎32. 1927~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益成熟的十年。这种“成熟”表现在 ‎①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②妥善处理了党内矛盾和分歧 ‎③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④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①指毛泽东在1927年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②指1935年的遵义会议;③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是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的纲领中的最低纲领;④指1937年的国共第二次合作。所以按照题意选择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十年对峙时期 ‎33. “(某-事件)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只要提一下,大众福利国家和社会,也就是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一事件 A. 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B.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答案】C ‎【解析】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与材料中“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不符,故A项错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是指巴黎公社,与材料中“社会主义革命”不符,故B项错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与材料中“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相符,故C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与材料中“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几乎是史无前例的”不符,故D项错误。‎ ‎34. 2015年《大刀进行曲》入选网络“十大我最喜欢歌曲”之一。该歌曲创作于1937年7月,欧词第二句先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后改为“全国武装的兄弟们“。这一变化表明 A. 国民党改变“攘外安内”的政策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全民族抗战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D. 国共两党矛盾得以基本化解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先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后改为‘全国武装的兄弟们’”可以得出,全民族抗战已经成为社会共识,C符合题意;A是局部抗战时期蒋介石的对内外政策,早于卢沟桥事变;B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D说法与史实不符。‎ 点睛: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第二句先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后改为‘全国武装的兄弟们’”的理解和掌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满分49分)‎ ‎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且、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发生动摇。王朝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甲午战争后,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族国家观念,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欲立于民族国家之林。就必须获得广大民众认可,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并在中国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实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答案】(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 背景: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联;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护国家统。‎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例如,材料一中的“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体现的是构建尊孔崇儒文化认同的措施等。至于原因则要从政治方面、思想文化方面以及民族关系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2)‎ 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主要从国家认同建构同挽救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相结合、同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相结合、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相结合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至于意义主要从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民主革命进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例如,思想方面要从增强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促进中国人思想解放等角度分析。‎ 点睛:此类材料解析题在解题时要注意紧扣试题设问去阅读理解材料,然后获取材料中利于解题的有效信息并联系相关史实说明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时特别需要注意表述的规范性。‎ ‎36.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普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 ‎【答案】(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 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 ‎(3)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信息“‎ 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可知,其准备主要有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等。第二小问,依据材料的时间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从日本侵华、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等角度分析。‎ 第(2)问,依据材料二信息“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可以得出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等举措。‎ 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对抗日战争、区域开发、工业布局以及民族经济等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本题以国民政府抗战的经济举措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国民政府抗战的全面把握。抗日战争是全国卷和各地方高考试卷命题的高频考点,该考点彰显了家国情怀,因此也是高考命题的长效热点,这启示我们复习备考时,一定注意高考的高频考点和长效热点,高考考查从不回避高频考点。从能力上说,本题主要是全面考查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素养上看,本题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来描述,第(3)问的“评价”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年9月,清政府处决“六君子”后发布上谕:“康有为首倡邪说,而霄小之徒,群相附和,乘变法之际,隐行其乱法之谋。又闻该乱党私立保国会,言保中国不保大清,其悖逆情形,实堪发指”。‎ ‎1901年1月,慈禧、光绪避难西安发布《变法上谕》:“著军机大臣等,参酌中西政要,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通限两个月,详悉杀议以闻。再斟酌尽善,切实施行”。‎ ‎1906年9月,清廷发布《宣示预备立宪谕》“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惟有仿行宪政,大积统干进行,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著内外臣工,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于下”。‎ ‎——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等 解读材料,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示例1:‎ 论题:清政府由反对政治体制变革逐步转变为主动推行政治变革,程度逐步加深。‎ 分析:从背景上看,甲午战争后,列强的侵略加剧以及国内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推动清政府对政治改革态度的转变;从过程上看,由“戊戌政变”反对政治改革到清末新政主动推行改革,并且1906年实施“预备立宪”,表明清政府的改革逐步深入;从程度上看,清政府的改革经历由“新政”的器物为主发展到“预备立宪”的立宪改革,清政府的改革程度逐步深入;从结果上看,清政府的政治改革,虽然失败,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示例2:‎ 论题:清政府学习西学主要是应对统治危机,而非真正建立民主政治。‎ 分析:甲午战后列强的侵略和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加重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迫使其推行改革;清政府改革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应对统治危机;清末戊成变法和“新政”,虽涉及到政治体制方面改革,但未触及专制皇权;清末的两次改革均未实现真正的政治民主化。‎ ‎【解析】材料分别反映了1898年、1901年、1906年清政府对待西学的不同态度:1898年在百日维新失败时清政府明确称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宣传的西学为“邪说”;1901年初清朝最高统治者提出“参酌中西政要”实施新政图强;到1906年清政府发布“预备立宪”的上谕,仿行宪政。解题时首先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与理解材料中反映的主要内容及主张;其次,依据审题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即依据所学知识、对材料中“清政府与西学”的中心内容概括总结出任一主题性的论题观点、然后加以阐释,或清政府由反对政治体制变革逐步转变为主动推行政治变革、程度逐步加深,或清政府学习西学主要是应对统治危机、而非真正建立民主政治;再次,结合相关的所学知识对上述任一论题分析阐明其原因、态度及结果或影响,表述成文。本题是历史小论文类型的试题,要求史论结合、层次清晰、语言准确等。‎ ‎38.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完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 ‎【答案】(1)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 ‎(2)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 ‎【解析】第(1)问,“原因”,依据材料信息“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两方面分析。‎ 第(2)问,“不同”,依据材料信息“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在因素、创办形式、职能以及管理等角度分析即可。‎ 点睛: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通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伟大实践,也是思想解放和社会习俗变革的运动。解答时必须依据材料的有效信息,紧扣题干的关键词,进行归纳分析和概括。如对本题第(1)问原因的回答,可以调用平时掌握的解题通法套用解题,原因可以从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层面入手,也可以从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层面入手,这样解题就不容易漏掉必答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