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 MB
- 2021-08-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黄冈市2020届高三年级9月新起点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19年9月5日下午15:50-17:20
本试卷共6页,35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距今(2019年)5300—4000年、分布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拥有陶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A. 证明了长江流域已进入青铜文明
B. 代表了高度发达的早期中原文化
C. 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智慧
D. 反映了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从材料中“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拥有陶器石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可知,当时的良渚先民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故C符合题意;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华文明从夏朝才进入青铜文明,故A不符合题意;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显然不属于中原文化范围,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故D不符合题意。
2.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说:“经数百年之蓄积滋长,而我族文化,乃从各地方为多元的平均发展。至春秋战国间,遂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壮观,皆封建之赐也。”该观点认为
A. 西周疆域扩张传播了先进文化
B. 分封制推动了区域特色发展
C. 民族融合促进大一统意识形成
D. 宗法制不断强化了血缘纽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从材料中“从各地方为多元的平均发展。至春秋战国间,遂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壮观,皆封建之赐也”可知,梁启超认为分封制促进了地方多元文化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西周疆域问题,材料无关民族融合的信息,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故ACD不符合题意。
3.春秋时期史书《左传》曾有记载:“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这表明当时
A. 天命观左右人们的思想观念
B. 利用天人感应思想巩固统治
C. 社会秩序混乱促进神灵崇拜
D. 中国人文理性思想已然萌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思想文化。《左传》的记载虽然将国家的兴亡与神建立联系,但是明确解释判断国家兴亡的是“德”与“恶”,同时人世的重心已经转到了“民”上,表明此时期对道德观念的重视和早期民本思想产生,体现出春秋时期人文理性观念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商代统治者特别重视天命,周代商后,“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观念盛行: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命观进一步受到冲击,可见A项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故A不符合题意;“天人感应”为董仲舒提出,强调自然现象可以显示人世灾祥,不符合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民众对神灵的崇拜与否,故C项不符合题意。
4.西汉永光四年,汉元帝采纳丞相韦玄成和御史大夫郑弘等人的建言:“《春秋》之义,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不祭于臣仆之家,王不祭于下土诸侯”,罢除了西汉高、文、武三帝郡国庙。这一举措
A.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B. 反映了宗法观念明显淡化
C. 引发了诸侯国的叛乱
D. 违背了中枢权力运行程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西汉中央集权的发展。汉元帝罢除郡国庙的措施,是在汉武帝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基础上,进一步从宗法制度上打击地方郡国,通过收回宗庙祭祀特权,树立中央的信仰权威,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的举措是规范混乱的庙制,并非宗法观念的淡化,故B项不符合题意;“七国之乱”发生于西汉景帝时期,汉武帝之后,地方诸侯国失去了叛乱的经济基础,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违背了中枢权力运行机制,故D项不符合题意。
5.北魏太武帝“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北魏孝文帝“复以河阳为牧场,恒置戎马十万匹,以拟京师(洛阳)军警之备。每岁白河西徙牧于并州(注:今山西太原),以渐南转,欲其习水而无死伤也。”这反映出北魏时
A. 精耕细作技术明显进步
B. 自然灾害频繁影响农业活动
C. 北方畜牧业有较大发展
D. 江南农业生产逐渐超过北方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农业的发展。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在统一北方尤其迁都洛阳之后,在其统治区域推广了游牧经济,因此北方尤其是传统农耕的中原地区畜牧业的范围迅速扩大,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自然灾害和精耕细作技术,故A项、B项不符合题意;北魏的统治区域在北方,材料中未提及江南农业发展情况,故D项不符合题意。
6.上世纪出土的某件唐代长沙窑青釉诗词壶上撰刻有一首五言诗:“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题诗安瓶上,将与买人看。”该诗词壶反映了唐代时
A. 民营制瓷业受到官方的限制
B. 政府注意规范市场行为
C. 手工业标准化生产十分成熟
D. 商业广告意识已经出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唐代商业的发展。从材料中的五言诗“买人心惆怅……题诗安瓶上,将与买人看”可知,唐代瓷器卖家利用买者的犹豫心理进行暗示和劝说,提高其购买欲望,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民营手工业的信息,材料没有提到政府对瓷器市场的管理,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的生产技艺问题,故ABC不符合题意。
7.隋唐五代陶瓷的艺术设计成就主要体现在装饰设计上,宋代陶瓷不再拘泥于外形与装饰上的新奇和奢华富丽,而是以功能为主,辅以朴素典雅的设计。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程朱理学逐渐盛行
B. 皇权专制日益强化
C. 制瓷工艺不断进步
D. 海外贸易空前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宋代陶瓷不再拘泥于外形与装饰上的新奇和奢华富丽,而是以功能为主辅以朴素典雅的设计观为主,主要原因是程朱理学对理和心性的强调逐渐影响了宋代简约的审美观念,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突出瓷器的功能,而非彰显皇权,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外观设计,没有强调工艺进步,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瓷器外销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
8.唐代中后期,南方的制瓷、造船、纺织、冶铁业明显占优。北宋时,五大名窑仅有哥窑在南方;都城汴梁的锦院、河北定州的刻丝技术代表着当时丝织业的最高水平。这反映出北宋时
A. 全国统一市场基本形成
B. 手工业经济分布南北差距缩小
C. 民营手工业渐成为主导
D.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发生逆转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唐宋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手工业尤其是制瓷和纺织业在五代十国和北宋时得以恢复发展,手工业整体分布的南北差距缩小,故B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始终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民营手工业逐渐成为主导是明代中后期以后,故AC不符合题意;经济重心的整体南移趋势并没有因此改变,故D项不符合题意。
9.《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忽必烈登基时间和年龄的记载与《元史》等汉文史料不同,之前学者认为这只是简单的笔误,但最新史学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记载发现,其中原因应该是马可·波罗回国和记载时受到了伊斯兰历的影响。这表明
A. 古代官修史书的史料价值十分有限
B. 研究视角多元化使历史解读更趋于理性
C. 历史文献必须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
D. 不同的史观往往影响研究者的历史结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史学素养。新史学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记载发现,其中原因应该是马可·波罗回国和记载时受到了伊斯兰历的影响可知,新的史学研究视角对传统观点提出了新的解读,故B项符合题意;古代官修史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未体现实物史料和不同的史观,故C、D项不符合题意。
10.明代设计了内廷、外廷机构对称设置的架构:外有内阁,内有司礼监;外有三法司(司法机构),内有东厂、锦衣卫;外廷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内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上述机构的设置
A. 形成了完善的政治激励机制
B. 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C. 相互牵制利于强化专制皇权
D. 分权制衡保障了决策的合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代政治制度。内廷、外廷机构对称设置的架构是为了达到各种政治势力的互相钳制,确保不会出现某一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威胁,故C项不符合题意;政治激励机制是通过功过褒贬,物质精神激励等手段实现,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A项不符合题意;内廷、外延廷机构对称设置的架构造成了机构的臃肿,降低了行政效率,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设计不是西方的分权制衡,也无法保证决策的合理性,故D项不符合题意。
11.明朝万历年间,江南地区出现的《杜骗新书》在序言中写道:“今之时,去古既远;俗之坏,作伪日滋。巧乘拙,智欺愚,人含舌锋腹剑之阴;此挟诈,彼怀猜,世无披心吐胆之交。”该书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A. 社会风气发生明显变化
B. 市民文学得到快速发展
C. 文化专制压制士人思想
D. 官方教化系统不断强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杜骗新书》的序言中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逐利之风日盛,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有所下降,欺诈行为频发,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市民文学的发展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专制,也没有涉及官方教化系统,故CD不符合题意。
12.1751年,乾隆皇帝指示军机处组织绘编《皇清职贡图》(下图为其中一幅),并说:“我朝统一区宇,内外苗夷输诚向化,其衣冠状貌各有不同,著沿边各督抚于所属苗、瑶、黎、壮以及外夷番众,访其服饰绘图,送军机处,汇齐呈览,以昭王会。”由此可知,《皇清职贡图》绘编的主要目的是
A. 完善中枢权力机构
B. 强化对地方抚督的控制
C. 传播宫廷书画技法
D. 宣扬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清代前期政治。从“我朝统一区宇送军机处,汇齐呈览,以昭王会”可知,《皇清职贡图》绘编的目的是通过对边疆各少数民族习俗服饰的采集,展示清代疆域扩展后政治大一统的成果,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完善中枢权力机构和强化对地方抚督的控制的信息,故A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传播宫廷书画技法,故C不符合题意。
13.太平天国在其管辖领域内实行严格的避讳制度,如为避南王冯云山之讳,将“山东、山西”二省改为“珊东省”和“珊西省”,将“云南省”改为“芸南省”。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 建立了横跨南北的全国性政权
B. 推动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C. 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
D. 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束缚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古代避讳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尤其是体现皇权至上的特点,太平天国时期坚持避讳制度体现了其领导者深受传统皇权思想的影响,故D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建立的是地方政权,也不是以儒家思想治国思想,故AC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反映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故B不符合题意。
14.1876年,清朝总理衙门仿效西方各国驻华外交官俸薪之成例,制定了从出使大臣到随员的等级和俸薪表。其中出使大臣序列,分头、二、三、署任等四等名目,四品以上的官员可以受任三等以上出使各国钦差大臣。这一举措
A. 建立了专职出使人员制度
B. 形成了外交官的培养机制
C. 推动了外交官职业化进程
D. 瓦解了清朝传统宗藩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晚清外交近代化。从材料中清政府参照了西方国家驻华公使的成例,初步确定了外交官员的官制级别和薪俸表,迈出了外交与西方接轨的重要一步,从而为近代外交官的职业化奠定了基础,故C符合题意;四品以上的官员可以受任三等以上出使各国钦差大臣可知,此时清朝外交官仍然是兼职,不是专职,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建立了外交官培养机制,清朝宗藩体系是在甲午战争后逐步解体,故B项、D项不符合题意。
15.19世纪下半叶,英俄在欧亚大陆展开“大角逐”,双方对中国新疆、西藏的侵略加剧;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沙俄转向中国东北扩张;法国入侵东南亚后,英国则加紧了与其缅甸殖民地接壤的中国西南地区的渗透。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边疆危机
A. 反映了中国社会彻底半殖地化
B. 体现了列强全球地缘竞争
C. 引发了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D. 拉大了中国地域经济差距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晚清列强侵华。材料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列强对外侵略扩张激烈竞争,在全球重要战略要地展开争夺,故B项符合题意;中国社会彻底半殖地化实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西方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说明拉大了中国地域经济差距,故D项不符合题意。
16.下表为1896年日本出版的部分军用汉语教科书目录。日本出版这些书籍的主要目的是
书名
编者
出版社(人)
刊行时间
《日台会话大全》
水上梅彦
民友社
1896.2
《警务必携:台湾散语集》
御幡雅文
台湾总督府民政局警保课
1896.3
《军队宪兵用台湾语》
平井数马
平井数马
1896.9
《台湾十五音及字母详解》
台湾总督府民政局学务课
台湾总督府民政局学务课
189611
A. 加强对台湾风俗民情的研究
B. 配合甲午战争的侵略进程
C. 服务于巩固殖民统治的需要
D. 泯灭台湾民众的民族意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出版与日本有关的的军用书籍主要目的是巩固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故C项符合题意,排除A;1896年甲午中日战争已经结束,故B项不符合题意;泯灭台湾民众的民族意识是日本推行的奴化教育,主要是强制推行以日语替代台湾母语进行教学,这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不符合题意。
17.1924年11月5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迫搬出紫禁城,随即北洋政府发布大总统令:“着国务院组织善后委员会,会同清室近支人员协同清理共产私产,昭示大众……将宫禁一律开放,备充国立图书馆、博物馆之用,籍彰文化,而垂永远。”这反映出当时
A. 近代文物公有观念显著增强
B. 军阀派系斗争引发思想混乱
C. 民族平等观念得到广泛传播
D. 社会氛围宽松推动学术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国社会生活变迁。从“将宫禁一律开放……籍彰文化,而垂永远”可知,民国年间,故宫逐渐由清代皇帝的私家财产变为国家和公众所有的文化遗产,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军阀混战,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平等观念,材料没有涉及学术发展问题,故BCD不符合题意。
18.厘金是一种起于清咸丰年间的通行税,征收名目繁多,“五里一卡,十里一局,货无巨细,逢关抽厘”。1928年起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裁厘”改革,代之以“一次纳清,不再重征”的“统税”。据此推论,“裁厘改统”的实施
A. 使民族工业获得了独立的发展
B. 利于促进国内市场的商品流通
C. 恶化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D. 导致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裁厘改统”一定程度改变了地方关卡林立的状况,节省了货物流通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国内市场的整合程度,故B项符合题意;“裁厘改统”并没有使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故A项不符合题意;“裁厘改统”的实施体现了税制的近代化,符合西方国家的要求,也加快了关税自主的进程,故C项不符合题意;“裁厘改统”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故D项不符合题意。
19.1937年底,国民政府提出应“采取游击战争与正规战配合,加强敌后游击”的建议,后通令各战区加强游击战。到1938年底,国民党留在敌后的兵力总共有六七十万人,一度建立起广阔的抗日根据地。这反映了抗战初期
A. 国民党为有效抵御侵略积极调整策略
B. 敌后战场上升为抗击侵略的主战场
C. 国民党力图限制中共在敌后发展壮大
D.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战术日益趋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从材料中可知,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抗日态度比较积极,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多种作战形式结合的策略,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敌后战场的地位,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对中共的压制,材料没有反映两个战场的战术对比,故BCD不符合题意。
20.据统计,仅1937—1938年,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到延安去的知识青年就达2万多,先后经各种途径奔赴解放区的大学生、学者、文学家和艺术家以及外国专家华侨等共有6万多,远超1937年初中共党员的总数(4万)。这反映出当时
A. 抗日救亡成为国民的普遍追求
B.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明显扩大
C. 中共的先进性得到空前的认同
D. 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的教育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中中共根据地建设。从材料时间信息可知,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或者汪伪政权相比,抗战时期中共的全面抗战路线,根据地的民主建设等因素吸引了大量到延安和解放区的学生、学者,故C项符合题意;“普遍”表述太绝对,故A不符合题意;到延安和解放区的学生学者并非都加入了中共,故B项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教育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
21.194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政务院下设的财经委员会指导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食品工业部、轻工业部等部门,开创了中国之前从未有过的按照工业门类划分的管理体制。这表明新中国成立时
A. 中国机械工业的探索开始起步
B. 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比例严重失调
C. 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建立
D. 国家意志对经济的影响明显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从材料和时代背景可知,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和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借鉴的背景下,新生的中共政权开创了国家权力强力嵌入的工业领导体制,故D项符合题意;中国机械工业的探索从晚清洋务运动就已经开始,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农业等行业的具体数据,无法体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比例开始失调,故B项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才初步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故C项不符合题意。
22.1956年开始,新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恢复之前被打压的英语专业教育,同年颁布了第一部高中教学大纲草案,到1964年教育部将英语列为第一外语。这一时期英语教学得以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A. 外贸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B. 外交政策出现明显调整
C. 中苏边境爆发武装冲突
D.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外交。50年代中期以后英语教育逐渐得以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中苏关系逐渐出现裂痕,同时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日益增多,之前占优势的俄语教学比例下降,故B符合题意;对外贸易蓬勃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A不符合题意;中苏边境爆发武装冲突是在60年代末,故C不符合题意;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70年代,故D不符合题意。
23.下表为1949年后我国高校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部分)。关于表中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时间
高考参考生人数(万人)
高中毕业生人数(万人)
高校招生人数(万人)
录取比例(%)
招生方式
备注
1958年
21.9
26.5
121.0
统一高考
高二学生亦可参考
1962年
44.1
10.7
24.3
统一高考
有文化科考试,但只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3年
15.3
推荐制
1977年
573
27
4.7
统一高考
(注:空白项表示数据暂缺)
A. 1958年招生人数超过毕业生数是“一五”计划的需要
B. 1962年录取率较低说明高等院校的教学秩序走向混乱
C. 1973年招生方式变化是“左”倾错误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D. 1977年参考生人数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决策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973年招生方式变化是因为文革对正常教育制度的冲击,故C项符合题意;1958年招生人数超过毕业生数是因为大跃进带来高校急剧扩招,而一五计划为1953—1957年,故A项不符合题意;1962年录取率较低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困难状况出现后,高校规模开始压缩和调整,但高校教学秩序并没有混乱,故B项不符合题意;1977年报考人数较多是因为十年文革对正常教育的破坏,恢复高考早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故D项不符合题意。
24.1984年《广东画报》报道:个体户高德良的“周生记太爷鸡”生意兴隆,但因雇工人数招致麻烦,被社会上指责为“资本家剥削”,备感压力的高德良做出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上书国务院,吁请开放个体户雇工人数限制。这反映出当时
A. 新闻报道影响社会观念
B. 社会舆论左右政策走向
C. 私营经济得到政府认可
D. 经济体制改革亟待深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80年代初期虽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但是仍存在诸多观念和政策束缚,尤其是个体户的雇工数量,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新闻内容与社会观念的冲突,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政策是怎样呼应社会舆论的,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私营经济的态度,故C不符合题意。
25.公元前5-4世纪,在经历激烈的战争冲突后,雅典城邦通常会选出德高望重、声名卓著的公民,在为阵亡将士举行的公共葬礼上,以理想主义的方式面对包括外邦人在内的听众发表演说。雅典葬礼演说
A. 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广泛参与
B. 巩固了雅典公民的城邦认同
C. 保证了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
D. 反映了直接民主的严重弊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从材料信息可知葬礼演说听众众多,而且通过理想主义渲染,可以激发雅典公民对城邦制度的骄傲和对自由正义的不懈追求,故B项符合题意;葬礼演说属于城邦公共活动,不属于政治活动,故A项和D项不符合题意;葬礼演说无法保证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故C项不符合题意。
26.古罗马查士丁尼时期的《法学总论》规定:“具有法定身份者,即男系卑亲属(注:晚辈亲),无论男女,一律可以按亲等的远近主张在无遗嘱情形下的法定继承权,不得因其不具有姐妹所有的父系血族权利而将其排除在外。”这一规定
A. 体现了自然法的法律精神
B. 强调了宗亲关系高于血亲的原则
C. 保障了妇女婚姻自主权利
D. 反映了法定继承优先于遗嘱继承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规定可知古罗马查士丁尼时期,男女拥有相对平等的法定遗产继承权,体现了自然法的平等、人权等基本原则,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血亲关系高于宗亲关系的特点,故B项不符合题意;法定继承权利不是婚姻自主权利,故C项不符合题意;古罗马时期,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故D不符合题意。
27.13-15世纪,读书写字在意大利开始成为时尚,随着学者、工匠对光学原理和玻璃生产技术的研究,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逐渐被发明和使用,使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认识不再受到自身缺陷的局限。这表明这一时期
A. 知识精英引领社会风潮
B. 专利制度推动科学研究
C. 理性主义加速文明发展
D. 技术进步体现人文关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从材料中可知,文艺复兴时期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的发明使用过程中包含着学者与工匠对人类追求知识的认同,故D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而且夸大了事实,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专利制度,故B项不符合题意;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的主张,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不符合题意。
28.奥涅金是1851年俄国作家普希金塑造的一个典型“多余人”的形象。他出身优渥,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企图用所学知识改变下层百姓的生活,但没有实干能力,更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在精神上始终处于忧郁、烦闷、惆怅和怀疑的危机之中。“多余人”形象的塑造
A.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B. 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C. 反映了新旧社会过渡的矛盾
D. 批判了享乐主义思潮盛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从材料信息可知,多面人的形象代表了19世纪中期俄国传统社会逐渐发生变动的背景下的曲折转型过程,属于现实主义作品,故C项符合题意,排除A;俄国进入资本主义制度是在1861年之后,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享乐主义,故D项不符合题意。
29.下表为1841—1911年英国纺织业男工和女工人数情况(单位:万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A. 工业革命导致失业情况严重
B. 社会转型带来就业机会增加
C. 性别工资差异呈现缩小趋势
D. 产业升级加速经济结构调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从材料时间和男女工人数可知,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消费升级,英国传统纺织业的就业人数始终处于增长的状态,故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失业严重的信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结构调整,A、D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男工和女工工资待遇的比较,也与史实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
30.20世纪五十年代,在政府的宣传和鼓励下,美国家庭兴起了在后院修建地下室充当避难所的风潮(下图为当时某建筑商推出的宣传手册)。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 核战危机引发社会普遍恐惧
B. 信息革命使民众的科学热情高涨
C. 人口激增带来家庭规模扩大
D. 经济衰退导致社会治安状况恶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五六十年代美苏冷战。从材料时间和宣传手册可知,20世纪50年代随着美苏冷战尤其军备竞赛的加剧,核战爆发的危机与日俱增,使美国国内深感恐慌和焦虑,这是美国政府动员民众修建地下室充当战争时避难所的主要原因,故A符合题意;修建地下室充当避难所并非基于科学热情,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家庭人口问题,故C不符合题意;当时美国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故D不符合题意。
31.1962年,苏共中央开始以生产为基础从下而上地改组党的领导机构,具体包括在现有边疆区和州的范围内一般成立两个独立的党组织、分别设立两个独立的党委会、在中央设立中央工业和农业生产两个领导局等。这一做法
A. 容易造成领导工作的职责混乱
B. 缩减了基层机构和人员编制
C. 说明党政不分的传统明显改变
D. 加强了工业和农业间的联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苏联赫鲁晓夫改革。从材料可知,赫鲁晓夫这一改革措施严重削弱了党的集中领导,容易导致实际领导分工的混乱,故A项符合题意;赫鲁晓夫改革的做法延续了斯大林时代党政不分的传统,疏远了工农业间的关系,并且导致基层机构的臃肿,故B、C、D项不符合题意。
32.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同年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的原则,并在随后几年中陆续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巴黎协定等国际组织或协定。这表明
A. 世界民族分离主义逐渐兴起
B. 英美关系决定国际格局的走向
C.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走向终结
D. 现有国际秩序和规则遭到挑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球化与世界局势的发展。从材料中英美两国的选择可知,英美两国认为在现有国际框架下,本国的利益严重受损,呼吁更多保障本国利益,对现有国际规则进行改变,故D项符合题意;两国的选择不是民族分离主义,也并不代表全球化的终结,而是应该以新的形式推进,故AC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无法体现,而且夸大了事实,故B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3题,第34题,第35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城区域是我国历史上森林分布的重要地区,但从明代尤其永乐迁都之后,随着这一地区冶铁、采木烧炭等行业的发展,很多地方“斧斤如雨,喊听震天”,导致明中后期许多地方“山场树木砍伐尽绝,以致今柴炭价贵”。明朝政府一直对皇陵山脉、名山、边境执行禁伐政策,但很多时候对于盗砍边林树木者“沿边守备操防,不惟不能禁约,且索斧锯等钱,通同卖放。”
——摘编自暴鸿昌《明代长城区域的森林采伐与禁伐》
材料二 中世纪时期,英格兰至少有400万英亩林地。随着16-18世纪进步观念不断被英国人接受,砍伐森林被视为征服自然、告别野蛮走向文明的合理行为。这一时期,英国森林覆盖率不断下滑,到1800年,英格兰与威尔士总共还有不超过200万英亩的林地。1875年,议会下议院特别委员会提出:新森林地区作为英格兰唯一幸存的原始森林,应该加以保护。187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森林法案》。1878年《埃平森林法》的通过制止了对埃平森林的圈占,并在四年后对公众免费开放。
——摘编自李鸿美《崛起的代价:16-18世纪英国森林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明代长城地区森林遭到破坏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中国明代相比,16-18世纪英国森林覆盖率下降的不同原因,并概况19世纪中后期英国森林保护措施的特点。
【答案】(1)原因:传统手工业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禁伐范围有限(或禁伐出于政治军事目的);禁伐措施执法不严。
影响: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2)不同原因:国内圈地运动的发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带动造船发展;早期工业的发展;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近代进步主义思想的影响。
特点:国家主导;通过立法进行保障;与培养民众环保观念结合。
【解析】
【详解】(1)关于原因,材料“冶铁、采木烧炭等行业的发展”,可见传统手工业经济发展;材料“明代尤其永乐迁都”,可联想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材料“一直对皇陵山脉、名山、边境执行禁伐政策,但很多时候对于盗砍边林树木者……不惟不能禁约,且索斧锯等钱,通同卖放”,可见禁伐范围有限,且禁伐措施执法不严。关于影响,可以从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引发社会问题等方面归纳。
(2)关于原因,由材料“16-18世纪”,当时英国圈地运动和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带动造船业发展,而造船业需要消耗大量木材;早期工业的发展,也要消耗大量木材;而推动英国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活动,也与流行的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和近代进步主义思想相关。关于特点,由材料“议会下议院特别委员会”,可见国家主导;由材料“《新森林法案》”“《埃平森林法》”,可见通过立法进行保障;由材料“制止了对埃平森林的圈占,并在四年后对公众免费开放”,可见与培养民众环保观念结合。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的演变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审美趣味。下图为20世纪不同时期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年画作品。
从上述图片中提取相互关联信息,围绕20世纪中国年画的发展演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从史出,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一论题:20世纪中国年画的演变深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说明:年画因其通俗易懂、深入民间的特点,成为20世纪推动政治传播,增强民众政治认同的有效媒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年画创作与政治局势密切相关,例如《军民合作抗战胜利》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抗战期间,有利于增强国民的凝聚力;《翻身以后进步快》反映了解放战争时中共土改政策对农民的动员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年画创作得到政府的重视,成为宣传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引导群众思想方向的重要途径,如《农民参观拖拉机》对新政权工业化成就、《人民公社力量强》对农村基层的变革、《中国之春》对改革开放路线的描绘都体现了新中国建设过程中不同道路的探索。由此可见,20世纪年画创作动机和目的折射出上世纪政治环境和路线的变动。
示例二论题:20世纪的中国年画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传统审美趣味的继承。
说明:《麒麟送子》代表的传统年画,以吉祥如意、送子送福的寓意寄托了民众对美满生活的期盼。20世纪年画的演变中虽然主题多有变化,但都不同程度继承了这一审美特征。例如《军民合作抗战胜利》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创作者对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关注,《翻身以后进步快》反映了解放区土改使农民在传统社会中的身份获得了重塑,激发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农民参观拖拉机》《人民公社力量强》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农民备受鼓舞;《中国之春》反映了改革开放尤其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社会各界对国家前途的信心。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对幸福的追求的特征在20世纪年画演变中仍然得以延续。
示例三论题:观念更新是推动20世纪年画创作题材变化的重要因素。
说明: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带来审美变化不仅反映在现实生活中,而且也体现在民间年画图像里。清末民初,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和社会转型进程加快,传统年画相对陈旧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多样的民间审美需求,改良年画《女子骑车》中自行车、女权意识、体育运动等新鲜元素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观念变革。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内容日益丰富,新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了年画题材和形式的蓬勃发展,《影星刘晓庆》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思想观念解放后人民群众对电影消费、流行文化、摄影艺术的认可。由此可见,民众审美观念的升级是年画内容推陈出新的重要动力。
【解析】
【详解】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审美趣味。从20世纪不同时期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年画作品来看,不同时期的年画承载不同的政治气息,如:传统年画承载浓重的宗法观念,抗日战争时期的年画反映抗日战争的局势。不同时期的年画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审美情趣,如:传统统年画以吉祥如意、送子送福的寓意寄托了民众对美满生活的期盼,改革开放时期的年画反映了改革开放尤其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社会各界对国家前途的信心。观念更新是推动20世纪年画创作题材变化的重要因素,如:改良年画《女子骑车》中的新鲜元素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观念变革,改革开放时期的年画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思想观念解放后人民群众对流行文化的认可。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中国大规模的对非援助逐渐停缓,不再过多强调“无产主义国际精神”和“同志加兄弟的友谊”,而是突出“互利”的原则,因此在之前占主体的无偿援助比列逐渐下降,贴息贷款和政策性补贴援助的比列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中国从本国和非洲国家实际情况出发,在原有成套项目基础上增加了技术合作、减免债务、人道主义援助等方式。
——摘编自蔡欣然《中国对非援助模式研究》等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对非援助政策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中非双方共同倡议下,2000年10月10-12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新世纪中非合作论坛成为中国提倡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先行者,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积极、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引领国际对非合作、提升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
——摘编自张忠祥《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挑战与应对》等
(1)根据材料一,概况中国援助非洲在20世纪70年末之后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非合作论坛成立的历史背景。
【答案】(1)变化:援助规模有所缩小;意识形态色彩减弱;从单向无偿援助到互利互惠;援助方式由单一到多种;
变化原因: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国际局势逐渐缓和;前期援助政策的弊端;非洲民族独立后发展经济的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援助经验。
(2)背景: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非洲全球战略地位
提升;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南南合作的深化。
【解析】
【详解】(1)关于变化,由材料“中国大规模的对非援助逐渐停缓”,可见援助规模有所缩小;由材料“不再过多强调‘无产主义国际精神’”,可见意识形态色彩减弱;由材料“共商、共建、共享”,可见从单向无偿援助到互利互惠;由材料“在原有成套项目基础上增加了技术合作、减免债务、人道主义援助等方式”,可见援助方式由单一到多种。关于原因,由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联系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建设资金本就匮乏。就国际环境而言,国际局势逐渐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就援助政策调整而言,既是总结前期援助政策的弊端,也是借鉴发达国家的援助经验;而意识形态浓厚的对外援助,也有干涉别国内政之嫌疑,不利于非洲独立自主发展民族经济。
(2)由材料“20世纪90年代末”,联系所学,就中国而言,中国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就非洲而言,中国重视与非洲的交往,在于非洲全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就世界而言,要联系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由材料“引领国际对非合作、提升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可见与深化南南合作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