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50 KB
- 2021-08-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个,总分50分)
1. 公元前515年,鲁周政局突变,不心居于傀儡地位的鲁昭公发兵讨伐季孙氏,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联合击败而流亡齐国。季孙氏等三家不再立国君,“政在大夫”的局面发展到顶峰。这种状况
A. 表明分封制已彻底崩溃
B. 意味着贵族政治的衰落
C. 说明兼并战争破坏稳定
D. 不符合孔子的政治理想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公元前515年”“鲁昭公”等可知,此事件发生在春秋时期,这一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但尚未彻底崩溃,A项错误。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鲁国国内的争权斗争,而不是诸侯国间的兼并战争,C项错误。材料展现了诸侯国国君被迫流亡,而卿大夫把持国政的现象,这是礼崩乐坏的体现,不符合孔子的政治理想,故D项正确。
2. 据记载,西周时期对违犯国法的职官,不仅要在祖庙中宣布处罚决定,甚至还要在祖庙进行处决,正所谓“戮于宗”,以示家国共弃。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反映了神权政治的盛行
B. 说明官僚体制还不完善
C. 折射了君主的绝对权威
D. 体现了血缘宗法政治性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国法”“祖庙”“戮于宗”等信息可知,题干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及血缘宗法的政治性,故D项正确;材料与“神权政治”无关,A项错误;西周时还没有官僚政治,排除B。C项材料未体现。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时间信息,结合所学官僚体制和君主的绝对权威这两个概念的出现时间即可排除BC两项。
3.
东晋时,“都(建康)西有石头津,东有方山津,各置津主一人,贼曹一人,直水五人,以检察禁物及亡叛者。荻炭鱼薪之类过沸津者,并十分税一以入官。淮水北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据此可知,当时
A. 南方地区商业较北方发达
B. 政府政策不利于商业发展
C. 战乱导致了大量商人逃亡
D. 统治者强力推行重农措施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检察禁物”“十分税一”“税敛既重”“时甚苦之”可知,政府政策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因此选B。A、C项材料未反映;材料体现的是对商业的抑制措施,没有体现农业政策,D项错误。
4. 严耕望指出:“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不能用本地人。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材料反映了
A. 汉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
B. 汉代郡县官员由中央任命
C. 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但地方势力较大
D. 郡国地方大臣在地方政权中拥有绝对权力
【答案】C
【解析】A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B选项片面解读材料。D选项错在“绝对权力”。根据材料“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不能用本地人。”可知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故其权极重。”可知地方势力较大。故选C项。
5. 据记载,宋哲宗年间“界率增造(交子),以给陕西沿边籴买及募兵之用,少省数十万缗,多者或至数百万缗;而成都之用,又请印造,故每岁书放亦无定数”。这可能导致
A. 政府丧失经济管控能力
B.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C. 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
D. 交子贬值,物价上涨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交子发行量的增加。A项说法绝对。B项是交子出现的原因,而不是材料所反映现象的结果。交子发行量过多和贫富差距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根据材料“增造”“数百万缗”“又请印造”“无定数”等可知D项正确。
6.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所用的文体称为“八股文”。鲁迅说过:“什么代圣人立言,什么起承转合,文章气韵,都没有一定的标准。难以捉摸,因此,一股一股地定出来,算是合于功令的格式,用这格式来“衡文”,一眼就看得出多少轻重。”这体现了明清科举制度
A. 已经丧失了选拔人才的社会功能
B. 在评分上,具有一定的标准性和客观性
C. 严重阻碍了当时文学艺术的正常发展
D. 逐步摆脱了传统儒家圣贤思想的束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合于功令的格式”“一眼就看得出多少轻重”可知,“八股文”有严格的格式和内容标准,有利于评分的标准化和客观化,因此选B项。虽然八股取士有很大的弊端,但在当时仍然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故A项错误;C、D与材料不符,排除。
7. 有学者指出对1793年英国马噶尔尼使团,清政府最初是持欢迎态度的,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乾隆帝亲自确定了体恤优礼的接待方针,因为乾隆帝认为英使远涉重洋“具表纳贡”实属好事,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
A. 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B. 准备与西方平等往来
C. 根深蒂固的天朝思维
D. 开放包容的外交理念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体恤优礼的接待方针”“具表纳贡”反映了清政府盲目自大的天朝上国思维,因此选C。A、D与史实不符;B与材料不符。故ABD排除 。
8. 有学者指出“美洲流入中国的白银,在1586年为50万比索(西班牙银元),以后迅速超过100万比索至200万比索,在1604年达到300万比索,1622-1644年大都在200万比索至300万比索之间。”由此可知
A. 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
B. 明朝政府未曾真正实施“海禁”政策
C. 美洲的发现直接推动中美贸易的发展
D. 中国与美洲间的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答案】D
【解析】A项从材料中得不出。B项史实错误。美洲是哥伦布1492
年发现的,不会直接推动中国与美洲之间贸易的发展,排除C。由材料数据可以看出,明朝美洲白银流入中国呈现增长趋势,这说明中国与美洲之间的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故D项正确。
9. 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里逊发回的消息称:“朝廷将颁谕建设共和政府,且准选举总统。”《泰晤上报》随即发表评论,称赞此举,“谓此乃调停中国乱事最简便之法,袁氏不特为政治家且为外交家云”。英报发表此评论的背景是
A. 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B. 袁世凯对义和团采取严厉镇压措施
C. 清帝退位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
D. 武昌起义后清朝统治面临瓦解危机
【答案】D
10. 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宜言书中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材料说明
A. 孙中山已有“五族共和”的思想
B. “排满”始终是民族主义的核心
C.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认识较混乱
D. 孙中山将民族平等与反专制结合
【答案】A
.....................
11. 1928年6月,国民政府将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将旧京兆区各县并入河北省,改北京为北平。这主要是为了
A. 清除北洋军阀的势力
B. 巩固国民政府的地位
C. 遏制日本对华北侵略
D. 围剿农村革命根据地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28年”可知,此时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改北京为北平,目的是降低北京的地位提高南京作为首都的地位,从而巩固国民政府的地位,因此选B。A项不是根本目的,排除。1928年日本尚未侵略华北,故C项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时间信息,根据1928年可以排除C项。AB是递进关系,排除A项。
12. 1898年《知新报》评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略有扩充,制造制铁机、制铜机、火药炮弹、铳炮、铜铁诸器,并铸造银货,其分厂极多,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这一现象表明
A. 清政府经济政策发生了转向
B. 民营企业受到严重排挤
C. 清政府有意重振军事力量
D. 清王朝确立了军事强国政策
【答案】C
【解析】天津机器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企业,材料反映了其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生产规模得到了发展,说明清政府加大了对军事工业的支持,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与清政府经济政策转变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B、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13. 据记载,辛亥革命期间中国同盟会外围革命团体共进会曾把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一些革命党人连“平均地权”四个字都不愿提及。这说明
A. 辛亥革命无法获得农民支持
B. 孙中山无意于改变农民处境
C. 农民阶级希望中国社会稳定
D. 三民主义具有明显不完整性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革命党人连‘平均地权’四个字都不愿提及”等说明辛亥革命无法获得农民支持,故A项正确。B、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错误;材料中的现象反映的不是三民主义本身的问题,而是三民主义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故D项错误。
14. 20世纪60年代,中国农产品收购牌价有所提高。1961年油料作物提高19%,1963年棉花收购牌价提高10%,并且1963年农村地区福利费是1958-1962年平均水平的3倍。以下分析准确的是
A. “八字”方针得到贯彻落实
B. 体现了“左”倾错误泛滥
C. 严重忽视客观规律的表现
D. 农民生活水平较高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1963年”“收购牌价提高”“农村地区福利费”等可知,这与“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有关,故A项正确。“八字”方针是对“左”倾错误的纠正,故BC两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 “八字方针”的中心内容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八字方针”的实质是纠正"左"倾错误。
15. 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条例所定减阻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能力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规定
A. 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
B. 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C. 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
D. 有利于扩大抗联合阵线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这是既能调动地主又能调动农民抗日积极性的,所以有利于扩大抗日联合战线,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既保护农民利益又保护地主利益,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国民政府尚未承认边区政府的合法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和土地革命路线精神不一样,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农民交租交息、地主的减租减息既能调动地主又能调动农民抗日积极性的。
16. 新中国某一时期,电影生产全部由国家下达指标,投入资金,各电影制片厂接受国家任务组织职工进行生产:由政府管辖的发行放映公司收购所有通过电影局审查的影片,并向全国发行放映,各级发行放映机构也都属于全民所有制单位。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 “双百”方针遭到严重破坏
B. 经济体制的计划性特征
C. 苏联对新中国建设的帮助
D. 公有制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国家下达指标”“国家任务”“全民所有制”等,可以判断当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选B。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D项材料未体现。
17. 议会为了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传位给他刚出生的儿子,最终拥戴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英国妻子玛丽登上英国王位,其后一系列的改革使得英国成为欧洲最自由的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宗教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光荣革命”意在保护宗教信仰的自由
C. 宗教斗争的实质是新旧势力的冲突
D. “光荣革命”促使自由主义思想盛行
【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企图恢复天主教,迫害新教徒,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威胁,“光荣革命”过程中议会拥戴信奉新教的新国王,推翻信奉天主教的旧国王,这说明宗教斗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同旧势力之间的斗争,因此选C。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的目的是削弱王权,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促使自由主义思想盛行,故D项错误。
18. 某学者在形容雅典如何执行公民内婚时说:“令人有一种围城的感觉,犹如公民们坚守城垒,不断地抵御外面压力。”材料主要说明
A. 雅典不允许公民与非公民通婚
B. 雅典公民素质普遍较高
C. 雅典公民集体荣誉感强
D. 雅典借此保障公民民主政治
【答案】D
【解析】雅典严格执行公民内婚是为了保证其公民身份的独特性,进而保障雅典公民民主政治,故D项正确。A项是材料的现象;B、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故ABC三项排除。
19. 克里斯提尼将原有的基于家族关系的四大部落变为以驻地划分的十部落:将城市、沿海和内陆三类地区分为139个自治区,还废除了父姓制度,这些改革措施
A. 有利于公民内部的政治平等
B. 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 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 扩大了雅典公民的群体范围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打破了血缘关系和贵族特权,使公民的参政权空前扩大,促进了雅典社会公民内部的政治平等,故A项正确。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措施有可能引起贵族的不满,B项错误;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的是梭伦改革,排除C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20. 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指出,美元不可能作为“一个公正的、国际性的贸易媒介”,“事实上它是仅供一个国家使用的信用工具”。戴高乐抨击“美元霸权”的背景是
A. 西欧政治走上联盟
B.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C. 欧洲统一货币的出现
D. 西欧经济的快速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60年代”“法国”“美元”“抨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欧洲走向联合加快经济发展后,对“美元霸权”的不满,因此选D。西欧政治一体化开始于1975年欧洲议会的成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于1973年;欧洲统一货币的出现于2002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BC三项错误。
点睛:本题是个变相的时间题。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60年代”结合所学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背景即可得出答案。
21. 有人指出:“签署1787年宪法的39人中(55位代表),可能没有一个人对最终的版本是完全满意的。就像富兰克林曾经说过的那样,他自己对这个宪法的一些内容也不满意,但是,人们起草不出来一个完美的宪法,起草不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宪法,于是他就签署了。”材料主要反映了
A. 1787年宪法是不完美的宪法
B. 黑人和妇女享受不了平等权利
C. 1787年宪法的签署具有妥协性
D. 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不充分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完全满意”“他自己对这个宪法里的一些内容也不满意”“人们起草不出来一个完美的宪法,起草不出来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宪法”可知,1787年宪法的签署具有妥协性,故C项正确。A项片面解读材料;B、D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BD三项排除。
22. 1787年宪法对联邦权力的规定采用了列举方式,凡未列举的权力均由各州保留,而对一些“未尽事宜”,则依靠联邦最高法院对宪法的“适用”解释明确。这一方式
A. 削弱了宪法的权威
B. 保证了宪法的公正性
C. 激起了各州不满情绪
D. 赋予了宪法灵活性
【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对一些事项有所保留,并且给予较为灵活的解释方法,说明美国宪法赋予了宪法的灵活性,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宪法的灵活性,不存在削弱权威,也不会激起了各州不满情绪,故AC两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公正性,故B项排除。
23.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中近东和东南亚地区散发了许多书籍和小册子,它们都以当地出版机构的名义出版,这些出版机构在经济上得到美国的补贴”;美国还“利用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逃到美国的叛徒和民族败类写文章进行污蔑”。美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促进当地民族文化的发展
B. 展示美国的文化软实力
C. 对苏联、中国进行封锁
D. 以文化冷战遏制共产主义
【答案】D
【解析】“在中近东和东南亚地区散发了许多书籍和小册子”“利用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逃到美国的叛徒和民族败类写文章进行污蔑”表明美国利用文化舆论手段攻击苏联,以文化冷战遏制共产主义,故D正确;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美苏冷战的需要,并非促进当地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不是为了展示美国的文化软实力,排除A、B;材料反映的是文化攻击,并非封锁,排除C。
24. 1934年1月,罗斯福签署《黄金储备法案》,将黄金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升到每盎司35美元,并下令停止美元在因内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的汇率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变更。两次美元政策相同之处在于
A. 两者皆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措施
B. 两者皆推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C. 两者本质上特为金本位政策
D. 两者皆巩固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答案】B
【解析】罗斯福新政采取美元贬值政策,刺激了出口,缓解了当时严重的经济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并非应对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措施,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实行美元贬值,放弃金本位,没有巩固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故C、D选项错误。
点睛:比较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分析、比较和辨别等能力,可以考查背景、历程、结果、影响等。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结合罗斯福新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知识,比较后即可得出答案。
25. “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获得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而人多数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这说明
A. 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B. 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
C. 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D. 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西方的政治人物”和“大多数社会群体”对福利国家制度的态度可知,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故D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A项错在“难以为继”;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从材料可以看出西方民主国家的政治人物,为了获得选票,提出高福利作为自己的竞选资本,这是西方民主制的体现。但是“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一味承诺高福利,同时大众民主为了自身利益也在一味要求高福利,长此以往不利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这表明福利制度被民主制度所绑架。故D
项正确。虽然福利制度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但福利制度还没有到难以为继的程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了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故B项错误。仅仅反映了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赤字这一方面的问题,即材料的第一句话。此项没有体现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材料的本质问题,反映材料信息不全面。故C项错误。
点睛:排除错误选项时常用的方法有:第一,绝对化错误,如本题的A项。第二,史实错误,如本题的B项。第三,选项是否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如本题的C项。
二、材料解析题
26.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同眸
材料:西汉前期,丞相都由列侯充任,位高权重。汉武帝为了削弱承相的权力,加强自己的权力,就重用身边的人员,于是尚书令一职日益重要。尚书令原是少府的属官,为皇帝管奏章文书。此时,大臣们的奏章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先送尚书台。汉武帝又选用一些出身低微而有才能的士人为郎,加以侍中、给待中、常侍等头衔,允许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原以承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机构为“外朝”。从此以后,尚书台台的权力日重,人臣要参与中枢,必须加“领尚书事”或“平尚书事”的头衔。“中朝”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工具。
——摘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进行中央机构改革的措施和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武帝中央机构改革的认识
【答案】(1)措施:选用亲信近臣组成“中朝”,在宫廷之内决策军国大事;削弱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机构的权力,使其成为决策机构。
原因:汉初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形成一定威胁;身边人员或出身低微的士人更容易控制。
(2)认识:汉武帝设立“中朝”,加强了皇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防止权臣专权;随着“中朝”权力扩大,容易形成宦官、外戚专权的局面;为以后历代统治者加强皇权提供了借鉴。
【解析】(1)从材料“就重用身边的人员,于是尚书令一职日益重要”“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为“外朝””来概括出汉武帝进行中央机构改革的措施;根据材料“丞相都由列侯充任,位高权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结合材料“选用一些出身卑微而有才能的士人为郎”““中朝”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工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得出答案。
27.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同眸
材料:为了对生产、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的多民族实行有效的统治,辽朝经过长时期探索确立了北南面官的官制。中央行政机构分别隶属北南二枢密院,称为“北面官”和“南面官”。南面官沿用唐制,有三省、六部之设,率相有大丞相、同平章事、参知政事等职名;北面官采用契丹传统的部族制度,有北、南宰相府,北、南大王院、敌烈麻都司等机构。“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辽朝中央官之所以分别归入北面和南面,
是因为契丹人拜日,东向而尚左。在捺钵(辽帝)朝廷中,皇帝的殿帐东向,上朝时文武百官在殿帐前面左右分别,左侧即是北面官,下面就是南面官。
正因为出现了专门管理农耕民族事务的“南面官”,才得以加强对汉人以及渤海人聚居地区的直接统治;而北面官系统的形成也使得各部族首领成了朝廷的地方官,不再是可以自行其是的“君长”了。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辽朝北南面官体制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制中央实行北南面官体制的影响。
【答案】(1)根据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实行南北分治;借鉴汉族政治制度;保持了契丹族特色,沿袭了契丹族习俗;确立了皇帝的绝对权威。
(2)推动力辽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辽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之间的融合;为之后的少数民族统治提供了经验。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为了对生产、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的多民族实行有效的统治”“南面官沿用唐制,有三省、六部之设”“北面官采用契丹传统的部族官制度,有北、南宰相府,北、南大王院、敌烈麻都司等机构”“契丹人拜日,东向而尚左”“皇帝的殿帐东向,上朝时文武百官在殿帐前面左右分列”等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出现了专门管理农耕民族事务的‘南面官’”“加强……直接统治”“各部族首领成了朝廷的地方官”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28.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国人自办新式学章始于洋务派,但这些学堂一般都规模较小,为科举正途所歧视,被社会视为另类,多为附属于某一军队或企业的专业训练性质的简易学堂。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留学生人数约200人,维新运动期间,清政府宣布对科举旧制度进行改造,建立全国性的新式学校体系,维新人士认为,旧学通向科场,主要为统治者培养官吏,而新教育体系通向社会,为整个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显示出明晰的全民教育观念,新式教育由此大兴。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后新式教育大兴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后新式教育大兴的作用
【答案】(1)原因:维新变法期间对科举旧制的改造,大量新式学堂的建立;维新派的宣传推动,全民教育观念的出现;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使国人认识到仅学技术是不行的,必须学习西方的制度、文化;洋务派兴办近代教育,选派留学生,为新式教育大兴奠定了基础。
(2)作用:培养了大量新型实用人才;促进了近代教育近代化;促进了思想启蒙,“实业救国”成为19世纪末的主要思潮。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国人自办新式学堂始于洋务派”可知洋务派兴办近代教育,选派留学生,为新式教育大兴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维新运动期间,清政府宣布对科举旧制进行改造,建立全国性的新式学校体系”“显示出明晰的全民教育观念”可知维新变法期间对科举旧制的改造,大量新式学堂的建立;维新派的宣传推动,全民教育观念的出现;根据材料“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留学生人数约200人”可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使国人认识到仅学技术是不行的,必须学习西方的制度、文化。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新派人士”“全民教育观念”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29.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对新政的作用与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新政的积极意义相当明显。清廷覆灭了,也不能说新政全部失败了,且不说经济建设、司法制度、社会习俗、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即使是预备立完宪没有走完全程,也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另一面,也不能说,假如不发生革命,让新政继续下去,中国近代转型就会更加顺利。因为,革命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正是一部分新政刺激的结果,是新政无法继续走下去的结果。
——摘编自《熊月之谈清术新政与危机的纠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革命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正是一部分新政刺激的结果”的理解
【答案】(1)意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清朝政权机构的近代化;促进了清末军队的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理解:清末新政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为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培养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壮大了民主革命的力量;训练的新军逐渐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经济建设、司法制度、社会习俗、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可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清朝政权机构的近代化;根据所学可知促进了清末军队的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第(2)问,要紧扣设问的限制条件“很大程度上正是一部分新政刺激的结果”,可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新军”等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