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00 KB
- 2021-08-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王国维在 《股周制度论》中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王国维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政治文化逐步体系化制度化 B. 分封制和世袭制等制度出现
C. 商周之际朝代更替政局剧烈动荡 D. 中国古代青铜文化达到鼎盛
【答案】A
【解析】王国维认为中国政治和文化在商周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开始逐步确立并完善,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世袭制度在夏朝就已经出现;C选项不符合史实;D选项没有体现出政治的变革。
2. 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鲁、晋、楚、宋、郑五国有史可稽的共85位主政者中,世族占92%,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共计81位宰相中,本人属于本国公子或本国宗室、王公室姻亲者26位,与其他国家王公有亲者8人,共计只占总数的42%。此现象说明
A. 王公数量大幅减少 B. 诸侯权力受到威胁
C. 宗法制度日趋衰落 D. 官僚政治完全确立
【答案】C
【解析】由题干描述可知由春秋到战国时期,世族主政者所占的比例由92%降到4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宗法制度逐渐衰落,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总结,没有体现说明的问题;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诸侯权力的变化;D项错误,官僚政治是秦朝时期形成的。
3. 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这说明,分封
A. 体现了鲜明的血缘宗法性 B. 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
C. 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 D. 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
【答案】B
4. 周制同姓百世不通婚,这样,各国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彼此都有血缘关系,可以增加相互间的联系。如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实行同姓不婚的实质是( )
A. 加强周天子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
B. 保持周王室血统的纯正性
C. 通过血缘宗法关系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
D. 确立长幼有序的宗法理念
【答案】C
【解析】同姓不婚实际上也就是异姓才婚,这是在通过血缘宗法关系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加强控制才是实质,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经济合作,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同姓婚才能保持周王室血统的纯正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长幼有序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5. 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
A. 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 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C. 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D. 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明“文化”一词的本义是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他人。“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以道德礼乐教化还不改正就进行惩罚,故答案为C项。材料所述为一个教化、接受的过程,并非只是“精神文明成果”和“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排除AB项;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6.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上》)这反映出先秦儒学
A. 具有鲜明的人文理念 B. 宣扬“民本”思想
C. 极力批判鬼神宗教观 D. 具有“议政”精神
【答案】A
【解析】从“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皆可以为尧舜”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天地之间人最为宝贵,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他们都强调人的地位,注重人,这具有鲜明的人文观念。故选A。
7. 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由此可见“殷周间之大变革”
A. 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B. 与后世王朝的更替本质相同
C. 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 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
【答案】D
【解析】由材料“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可以知道D是正确的;由材料“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可以知道B项与题干相反;C项虽然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但题干中没有提及,排除;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与题意不符合,排除A。
8. 《礼记·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材料反映了该制度
A. 源于自然法则 B. 体现神权思想
C. 规范社会秩序 D. 强调等级对立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说明礼乐制度是为了规范社会秩序。故选C。材料论述的是礼乐制度的作用,排除AB。礼乐制度强调等级调和,以此化解社会矛盾,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借以维护统治秩序的制度。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以此倡导和固化人们的等级观念。礼乐制度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9.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D.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答案】D
【解析】儒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这六部书也被称为“六经”,其中的《乐》后来亡佚了,故而有了“五经”。《论语》是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记录整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五经”里记载了儒家奉为典范的古代圣王的言行等内容,虽然系孔子所编订,但五经并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其大多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故A错误。汉代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五经”属于儒家经典,所以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表述错误,故B错误。儒家学派虽产生于春秋末期,但儒学的思想则产生于更为久远的历史传统。正如《尚书》等五部经典一样,其内容多涉及“三代”史事。故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论语》时间上已不符合“三代”范畴,不在“五经”之列。故D正确。汉朝儒学成为官方正统,可见儒学传统并没有断绝,故C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项为A。“五经”相传为孔子整理古人的著作、言行而成,它们在后来才被奉为经典,而在古人当时的著作、言行中不会有阐发孔子的思想。考生在这里把儒家经典著作和儒家思想混为一谈了。
10.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
A. 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B. 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C. 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 D. 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答案】B
.....................
点睛:思想文化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社会现实,孔子主张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希望匡正社会秩序,体现孔子经世济民的情怀。
11.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C.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答案】B
【解析】材料说的是“批评现实政治”,并非不能适应现实政治,故A错误。古代儒者“批评现实政治”,希望君主学习古代圣人,实际上是一种以复古为号召倡导社会变革的主张,借古讽今,复古只是手段,引导社会向前进步,故CD错误。根据材料“批判现实政治”,“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古代儒家学者不满意现实政治,希望能够实现尧舜一样圣明的政治,即理想化的政治诉求,故B正确。
12. 《左传》记载,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晏婴。晏婴献策回答: “唯礼可以已之”,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这表明先秦的“礼”是
A. 治国安邦的重要措施 B. 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C. 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D. 强化等级秩序的手段
【答案】A
【解析】材料“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反映了礼制有利于稳定社会、治国安邦,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维护宗法分封的问题,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强化等级秩序,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礼制与治国安邦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3. 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
A. 厚古薄今 B. 礼法并用 C. 不合时宜 D. 源远流长
【答案】C
【解析】题干强调了先秦儒学不能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未能满足当时政治需要,这说明先秦儒学不合时宜,故C正确。题干中所提及的先秦儒学“迂阔而不懂世事”,并没有涉及礼法并用这一特点,故B错误。我国古代社会存在着浓厚的“厚古薄今”现象,从先秦到清末的各家著述中都有相关论述,其中尤其以儒家思想表现突出。但题干中未涉及“厚古薄今”这一问题。故A错误。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先秦儒学对当时时代的影响,而不是其源流的问题。故B错误。
14. 龙被中原先民视作神灵,“凤鸟”则是楚地的图腾。在屈原的楚辞中出现“龙”20多次,频率高于凤;《离骚》文中历述尧舜禹汤,夏桀商纣等华夏人物,无一楚人。这说明( )
A. 战国时期南北文化的融合 B. 南方蛮夷被中原政权征服
C. 多民族统一在炎黄旗帜下 D. 楚国艺术的夸张奇特想象
【答案】A
【解析】题目中“龙被中原先民视作神灵……在屈原的楚辞中出现‘龙’20多次”、“《离骚》中历述尧舜禹汤、夏桀商纣等华夏人物”等信息体现了战国时期南北文化的交融,A正确;屈原生活于诸侯争霸频繁的战国时期,故BC两项的说法均与此不符;题目中未提及楚国艺术的夸张性,故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
15. 下图为秦朝货币制度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 货币铸造技术走向成熟 B. 秦朝吸取六国货币优点
C. 人心所向促成国家统一 D. 各地经济联系得到加强
【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图片反映了当时各国的货币样式,但无法体现货币铸造技术的成熟与否,排除A;秦朝的货币为圆形方孔钱,与各国货币样式不同,吸取六国货币优点无从谈起,排除B;人心所向促成国家统一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秦统一以后,统一各国货币为圆形方孔钱,有利于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故选D。
16.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D.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答案】D
【解析】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为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A、C属于“史实”的范畴,即历史事实,排除。B属于“史论”的范畴,即历史评价,排除。D属于“史识”的范畴,即对郡县制的科学认识,正确。
17. 如表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农耕区域
年人均耕田数
平均亩产量
粮食总收入量
南方农耕区
23小亩
1.37石
32石
中原农耕区
30小亩
1.5石
45石
西北屯垦区
74小亩
0.4石
29石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B. 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
C.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中原农耕区的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最高,这说明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故C选项正确;虽然南方农耕区年人均耕田数最少,但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居中,不能说明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故A选项错误;西北屯垦区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最低,故B选项错误;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决定农业生产水平,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属于典型的表格数据分析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各个地区的的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是农业经济水平的重要原因,当时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8. 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夺权建立新朝。他宣布,“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企图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解决严重土地兼并问题。但在公元12年,他又下令“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宣告王田制中止。王莽改革土地制度的失败,说明
A. 国家与地主的矛盾不可调和 B. 国家无意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C. 土地私有制的不断发展 D. 井田制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答案】C
【解析】私人不得买卖,企图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解决严重土地兼并问题,但是改革失败,说明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导致材料中现象出现,C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政府和地主矛盾,A错误;国家是想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没有如愿,B错误;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土地制度,D错误。
19. 西汉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疆城缩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激增,至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共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文景两代的政策
A.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解决了“王国问题”
C. 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D. 调整中央行政体制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郡国只是数量出现了下降,并未完全废除,故C错误。题干中只是写明了王国数量的减少,郡数目的增加,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王国问题”并没有解决,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了“王国问题”,故B错误。减少王国数量,增加郡县数量,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正确。题干所反映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故D错误。
20.
汉初法律在秦律基础上制定,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则以儒家经文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这主要说明汉代法律
A. 适应了外法内儒的治国理念 B. 逐渐儒家化的发展特点
C. 继承了秦代法律的刑事法规 D. 宣扬了君权神授的理念
【答案】B
【解析】根据“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则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表明汉代法律把儒家思想融入到法律体系,体现出法律儒家化的发展特点,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适应了外法内儒的治国理念”,排除A;根据“汉初法律在秦律基础上制定,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则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可知材料主要说明汉代法律对秦律的发展,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君权神授”,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则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结合所学汉代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分析解答。
21. 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汉武帝此举
A. 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 B. 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
C. 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 D. 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
【答案】A
【解析】丞相不再由功臣列侯及其子弟来担任,而是通过选拔平民士人来担任,这体现出宰相受到了皇帝的制约,宰相要更加依附于皇帝,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本题没有体现出中央对地方的影响,所以没有涉及到中央集权问题;C选项错误,宰相这一职位并不是由刘氏家族来担任,列侯不代表着是刘氏家族。D选项错误,相权和君权的矛盾是在宰相制度废除之后才被化解。
22. 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
文献
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记》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
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
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B. 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
C. 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 D. 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
【答案】C
【解析】表中四段材料并不能说明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故A错误;“遣御史监三辅郡……刺史,掌奉诏条察州”也不能说明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故B错误;四段材料都反映了秦汉时派官对地方监察,说明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故C正确;材料也不能表明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表格内容,注意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四段材料的共同信息,排除表述过于片面的或史实错误的选项,即可从“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的角度得出正确答案。
23. 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
A. 外戚独揽国家大权 B. 门阀政治制约皇权
C. 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 国家处于四分五裂
【答案】B
【解析】A项与“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不符;由题干描述可知“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可以看出门阀政治影响到政治,故B项正确;C项不选,中央集权主要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变化,题干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变化;D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国家的四分无裂。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然后结合所学选出答案。
24. 魏晋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由此可见,魏晋玄学
A. 注重调和儒道促使儒道兼容
B. 融合儒佛道三教体现三位一体
C. 坚持儒家名教强调儒家正统
D. 鼓吹“天理”宣传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A
【解析】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思潮主张维护纲常名教、君臣上下的统治秩序,这明显属于儒家学说,“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体现了道家思想,所以魏晋玄学体现了儒道融合的趋势,所以A正确。三教合一是说儒道佛三教,材料中没有体现佛教,所以B错误。理学兴起是在宋代,所以D错误。C项在材料中也无法体现,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个试题,第25题2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共52分。)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
材料二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传统社会以“孔孟仁政”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公德深入人心,家庭子女如不孝将受到舆论压力,而孝顺有加者可受到乡亲称赞和社会肯定,汉朝就可以通过“举孝廉”得到官职。但是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元,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庭邻里的互助。
材料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哪些特点?
(3)材料三中《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据此说明文学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答案】(1)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经济无力治理大江大河,应对自然灾害,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统一组织。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物质基础。
(2)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是养老的主体;提倡多子多福,子女孝顺;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能力差;提倡邻里互助。
(3)理想: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关系:不公正的社会现实刺激了作者创作;文学艺术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跟据所学知识可知,分散的小农经济无法应对自然灾害,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统一组织。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物质基础;第(2)问,“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多子多福”“子孙满堂”“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庭邻里的互助”说明,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是养老的主体;提倡多子多福,子女孝顺;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能力差;提倡邻里互助;第(3)问,“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见,作者希望人民安居乐业。结合所学可知,文学艺术源于社会存在。
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制度,教材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把它划分为刀耕火种、石器锄耕(耜耕)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与之相适应,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则有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和国有土地所有制)三种类型。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26.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对官员服饰有明确的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材料二 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表(部分)
品序
文官
武官
带饰
一
仙鹤
狮子
玉
二
锦鸡
狮子
花犀
三
孔雀
虎豹
金钑花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请回答:
(1)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答案】(1)内容: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度(或中央机构)、地方行郡县制度。
(2)不同:①皇帝服饰的颜色、样式和饰物均为独享;②文武官员的官服有别(文官饰物为飞禽,武官饰物为走兽)
实质: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和严格的等级制度。
(3)作用:①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②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③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解析】(1
)结合所学知识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一系列制度,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朝仪制度,地方上实行了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2)依据材料“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可以得出皇帝皇帝服饰的颜色、样式和饰物均为独享,依据表格内容可知不同品级的官员的服饰颜色和饰物都有明确规定,体现出了严格的等级.
(3)依据材料“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可以得出奠定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依据材料“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可以得出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依据材料“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得出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
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
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答案
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示例: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实行“仁政”,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
总结: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
【解析】本题要求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论述。据材料“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并结合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知识即可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论述。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观点可以多元化,例如: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等。注意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