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00 KB
  • 2021-08-27 发布

2018-2019学年重庆市部分区县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重庆市部分区县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1. 周礼重鬼神祭祀,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周礼重宗法等级,孔子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主张。这表明(  )‎ A. 儒学与周礼完全对立 B. 孔子对周礼有所损益 C. 儒学摒弃了天命思想 D. 孔子致力于恢复周礼 ‎【答案】B ‎【解析】“周礼重鬼神祭祀,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周礼重宗法等级,孔子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主张”表明孔子对周礼有所损益,故B正确; A太过绝对,排除; 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周礼重鬼神祭祀,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周礼重宗法等级,孔子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主张”。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孔子的思想,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 2. 魏晋时期,热衷于探讨有无、本末等观念范畴的玄学思潮盛行一时,认为社会人伦秩序原本出于自然。西晋向秀 即提出人之欲求“皆生于自然”,同时又主张“当节之以礼”。这一思潮(  )‎ A. 是儒道相互调和的产物 B. 否定了传统的名教秩序 C. 反映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D. 推动文学艺术走向世俗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皆生于自然”,同时又主张“当节之以礼”中等词,可知材料意在强调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故A正确,排除B。 材料中仅能体现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没涉及佛教,排除C。 玄学是在士大夫中流行,不可能推动文学艺术走向世俗化,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具体考查魏晋时期儒道的融合。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重点考查阅材料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佛道思想冲击的有关史实。 ‎ 3. 据元朝王祯所记,雕版印书“所费甚多,……数载难成”,“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 行印书”。由这则记载,可推知最迟至元朝时(  )‎ A. 锡活字已得到广泛运用 B. 活字印刷取代了雕版印刷 C. 金属活字印刷术已经产生 D. 开始认识到雕版印刷的不足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可以看出金属活字印刷术已经产生,故C项正确。 A项中的广泛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材料只是认识到雕版印刷的不足,不能说明活字印刷取代了雕版印刷,故B项正确。 D项中的开始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 故选:C ‎。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需要掌握金属活字印刷术的产生。解题的关键是对“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金属活字印刷术的产生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 1. 清初学者颜元主持漳南书院期间,开设文事、武备、经史、艺能四科,还特别要求:“凡为吾徒者,当立志学礼、乐、射、御、书、数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这体现了(  )‎ A. 理气合一思想 B. 经世致用精神 C. 义利并举观念 D. 个性解放潮流 ‎【答案】B ‎【解析】“凡为吾徒者,当立志学礼、乐、射、御、书、数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体现了经世致用精神,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凡为吾徒者,当立志学礼、乐、射、御、书、数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 ‎ 2. ‎1860年后,英法等国在华设立使馆并派驻公使,清朝内部渐有遣使驻外之议。名士李慈铭指出:“我之使彼,形 同寄生,情类质子,供其驱策,随其颦笑,徒重辱国而已。”这突出表明(  )‎ A. 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B. 崇洋媚外受到批评 C. 西方列强侵略加深 D. 中体西用观念兴起 ‎【答案】A ‎【解析】“我之使彼,形同寄生,情类质子,供其驱策,随其颦笑,徒重辱国而已”表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解题的关键是“我之使彼,形同寄生,情类质子,供其驱策,随其颦笑,徒重辱国而已”。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消除它的影响任重而道远。 ‎ 3. 如图是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刊载的一幅漫画。画中两个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它所揭示的历史现象是(  )‎ A. 清政府竭力压制革命 B. 自由民主成为时代潮流 C. 革命派与保皇派激烈论战 D. 三民主义得到群众广泛拥护 ‎ ‎【答案】B ‎【解析】“画中两个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表明自由民主成为时代潮流,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 本题考查清末新政,解题的关键是“画中两个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清末新政,清政府“预备立宪”极力维护的是君主专制权力。 ‎ 1.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提出,开展农民运动的首要工作是“唤起贫农阶级组织农民协会”,革命当局应该“建立一种新土地政策,使耕地尽归农民”。 这一认识(  )‎ A. 形成于国民革命时期 B. 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表明革命重心转向农村 D. 是最早的“耕地农有”主张 ‎【答案】A ‎【解析】A.材料是李大钊关于,农民运动的认识,应该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形成的思想。 B.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是在十年对峙时期形成的,李大钊已经遇害。 C.革命重心转向农村,应该是八七会议以后,李大钊已经遇害。 D.孙中山在这之前就提出了耕者有其田。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求学生结合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的革命政策特征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大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特征,还要搞清楚大革命的过程特点。 ‎ 2. 建国初期,我国大力发展俄语教育,数十所高校开设了俄文课程;1979年3月,教育部提出,“大力发展英语教 育,但也要适当注意日、法、德、俄等其他通用语种的教育。”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教育体制的调整 B. 不结盟政策的确立 C. 国际形势的巨变 D. 适应改革开放需要 ‎【答案】D ‎【解析】反映的是外语科目的调整,新中国初期主要学习俄文,是因为当时中国要借助苏联来发展经济,79年以后发展英语教育,是因为我们改革开放要与世界经济接轨。所以材料中的教育调整的转变,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结果。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教育事业,要求学生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关系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 3. 普罗塔戈拉认为,法律和道德不是神意的产物,而是人为约定的;苏格拉底认为判断法律正义与否不是凭经验或 感觉,而是知识或理智。据此可知,他们都(  )‎ A. 承认法律的权威性 B. 认同客观评判标准 C. 肯定人的主体地位 D. 注重对美德的追求 ‎【答案】C ‎【解析】依据“而是人为约定的”、“而是知识或理智”可知二人都认为法律的制定来源于人的意志和理性,体现了人的主体地位,故C正确。 A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B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D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古希腊人文主义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而是人为约定的”、“而是知识或理智”。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1. 公元5世纪的拉丁文《圣经》译本后来成为罗马天主教会所承认的唯一文本。15、16世纪,欧洲出现了规模空前 的《圣经》翻译活动,这些新的译本大都采自古老的希腊语文本,使用民族语言和平民语言。其历史作用主要在于(  )‎ A. 复兴了古典文化传统 B. 纠正了拉丁文本谬误 C. 扩大了天主教会影响 D. 冲击了天主教会权威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圣经》译本后来成为罗马天主教会所承认的唯一文本。15、16世纪,欧洲出现了规模空前 的《圣经》翻译活动,这些新的译本大都采自古老的希腊语文本,使用民族语言和平民语言”可以看出《圣经》翻译活动冲击了天主教会权威,故D项正确。 A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B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C项与材料相悖,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宗教改革。需要掌握宗教改革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圣经》译本后来成为罗马天主教会所承认的唯一文本。15、16世纪,欧洲出现了规模空前 的《圣经》翻译活动,这些新的译本大都采自古老的希腊语文本,使用民族语言和平民语言”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宗教改革的意义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 2. ‎“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 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这个时代”是指(  )‎ A. 文艺复兴时代 B. 电气时代 C. 启蒙运动时代 D. 信息时代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的这个时代特别关注和肯定“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可以知道是崇尚理性和科学的时代,所以这个时代应该是启蒙运动时期,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解题的关键是“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为将要取消封建制度的新社会提出了种种设想,虽然对未来的政体设计上有所差异,但都主张实行宪政民主、三权分立、人权自由、公民平等、法律至上等。 ‎ 3. ‎20世纪初,中国近代著名美术家陈师曾评价当时的欧洲画坛:“自十九世纪以来,以科学之理研究光色,其于物 象体验入微。而近来之后印象派,乃反其道而行之……。”下列绘画作品,属于“后印象派”的是(  )‎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拾穗者》 C. 《日出•印象》 D. 《星夜》‎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A项是浪漫主义,排除。 B项是现实主义,排除。 C项是印象画派,不是后印象画派,排除。 D项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作品,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印象画派。需要掌握后印象画派的作品。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作品特点的理解。 本题考查对后印象画派的作品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示、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本思想早在西周已萌芽,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明确提出了民本思想。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统治者要“节用裕民”。秦代以后传统民本思想缓慢发展。唐代民本思想得到全面、系统的阐发。《贞观政要》中提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宋代理学家朱熹强调“恤民”,而恤民的关键在于足食,因此要反对土地兼并。 --摘编自郑慧《民本:传承与超越》材料二:明清之际,黄宗羲(1610-1695 年)深化和拓展了传统民本思想,展示了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他认为“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自私”、“自利”是人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的权利。能保护民众“自私自利”权利的君主乃“明君”“圣主”,而“家天下”的本质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所以,“为天下之 大害者,君而已矣。” --‎ 摘编自潘起造《论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启蒙意义及局限》等材料三: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卢梭(1712-1778 年)提出了被视为其政治思想核心的人民主权学说。“人生来是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封建专制统治社会不合乎自然法则。国家是由社会契约形成的,国家的主权必须体现“公意”即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他批评英国人“只有在选举议会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议员一经议出,他们就是奴隶,等于零了”。卢梭的政治学说深刻影响到法国大革命的方向和进程。 --摘编自王荣堂《卢梭及其人民主权学说》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涵,并指出其发展特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黄宗羲的新民本思想有哪些发展?并简要评价之。‎ 对比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政治思想更具革命影响力的原因,并由此谈谈你得到的认识。‎ ‎【答案】【小题1】(1)从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民贵君轻;裕民恤民;实行德治。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过程中体现的特点主要有,源远流长;具有阶段性;以君本为前提;属于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2)从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主要有尊重民众权利;批判君主专制。带有启蒙性质的早期民主思想,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发展要求;为传统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仍属于传统民本思想的范畴。 (3)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卢梭提出系统的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学说,追求自由平等,具有否定君主专制的革命性;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法国等国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这为卢梭的思想提供了社会实践的物质和政治基础所以会有很强的革命影响力。关于认识,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 故答案为: (1)内涵:以民为本;民贵君轻(重民保民);裕民恤民;实行德治。特点:源远流长;具有阶段性;以君本为前提;属于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2)发展:尊重民众权利;批判君主专制。评价:带有启蒙性质的早期民主思想,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发展要求;为传统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仍属于传统民本思想的范畴。 (3)原因:卢梭提出系统的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学说,追求自由平等,具有否定君主专制的革命性;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法国等国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这为卢梭的思想提供了社会实践的物质和政治基础。认识:(提出认识并予以阐述,言之成理即可。)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地分析评价历史事物等。‎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思想,要求学生结合古代儒家思想特点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黄宗羲的思想,要求学生结合黄宗羲的思想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卢梭的思想,要求学生结合卢梭的思想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古代儒家思想特别是明清之际活跃儒家思想的特点,还要搞清楚法国启蒙思想的特征。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科技创新包括“科学”、“技术”和“创新”这三层内容。科学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探索和新知识的 发现,技术则表现为科学知识基础上的技术发明,创新即是把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包括了劳 动力、土地、资本、管理、技术、信息等)引入生产体系,形成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的过程。从近代世界科技发 展的历史看,18 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 ‎ 质上是创新能力由弱向强的转移,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重大的人文创新来导引,需要文化的繁荣。观念的创新、科技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最 后都归结到文化的创新,这不仅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摘编自梁启东《从世界科技发展史看如何构建创新文化环境》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历史知识,就“科技创新”提出一个具体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 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材料反映的是科技发展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从材料中看出,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决定因素,可以结合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发展,对国家发展和世界发展产生的影响来进行说明。 故答案为: 示例:看法:科技创新是决定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说明: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在棉纺织业、冶金采矿、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生产部门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大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传统手工劳动。到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9 世纪晚期,美国、德国大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改造钢铁生产等传统产业,迅速超过英法而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近代英美等国的发展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决定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而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有赖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科技和产业政策等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的建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科学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作用,特别是要搞清楚近代以来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甲午战争的惨败,“唤醒吾国千年之大梦”。中国要变什么法,立什么制,成了当时知识界的中心议题。启蒙思想家严复翻译介绍西方法制理论,形成了自己的法制思想。他认为,“国之与国、人之与人皆待法而后有一日之安者也”,但法如不便民,则“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所以“治国之法为民而立。”只有给人民以可恃之权利,才能要求人民去尽义务。“义务者,与权利相对待而有之词也”。在考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后,他发现,自由与平等是近代中西方国家制度的根本区别,严复提出了实行三权分立、废除封建刑讯制度、“法之既立,虽天子不可以不循也”等看法。严复把“法”比喻为人们使用的器物,行走的道路,“经时久而无修治精进之功,则扦格芜梗(矛盾、阻隔之意)者势也”。严复在法制思想上的新颖主张和见解,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有着重大的进步意义。 --摘编自林平汉《严复对中国近代法制思想的贡献》等 根据材料,概括严复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严复法制思想的进步意义。‎ ‎【答案】【小题1】(1)本小问的内容,依据材料“国之与国、人之与人皆待法而后有 一日之安者也,但法如不便民,则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所以治国之法为民而立。只有给人民以可恃之 权利,才能要求人民去尽义务。义务者,与权利相对待而有之词也”、“严复提出了实行三权分立、废除封建刑讯制度、法之既立,虽 天子不可以不循也”、“严复把法比喻为人们使用的器物,行走的道路,经时久而无修治精进之功,则扦格芜梗(矛盾、阻隔之意)者势也”等信息概括即可。 (2)本小问的意义,依据材料,结合第一问的内容和所学可知,意义是具有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性质,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促进了民众的思想解放,为维新变法、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有利于中国法制思想的近代化,在今天依然有其借鉴价值。 故答案为: (1)内容:法制是国家和人民安定幸福的保证;为民立法,保障民权;废除封建特权,人人守法;倡导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与时俱进地推进法律变革。 ‎ ‎(2)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性质,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促进了民众的思想解放,为维新变法、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有利于中国法制思想的近代化,在今天依然有其借鉴价值。‎ ‎【小题2】‎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考查严复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严复法制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