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88 KB
  • 2021-08-27 发布

【2019最新】高一历史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 26 【2019 最新】 高一历史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一) 高一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分卷 I 一、选择题 ( 共 30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共 45 分) 1. 汉密尔顿解释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 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其主张对参议员“予 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 ) A. 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 B. 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 C. “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D. 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 2. 下表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情况。 其中, 1927 年 8 月至 1949 年 10 月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动无关的因素是( ) A. 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开辟 - 2 - / 26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3.1689 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 政治 ( 《欧洲文化史》 ) 。它说明 ( ) A. 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 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C.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 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4. 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 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是 ( ) ①18 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②二战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③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表明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④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 一位西方学者说:“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 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 ) A. 个人观念淡漠 B.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 3 - / 26 C. 宗法观念浓厚 D. 儒家伦理道德强大 6. 九十多年前,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 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 ?”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 ) A. 鸦片战争失败,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 B. 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开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D.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地区 7.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然开始获得 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 指改革中的( ) A. 颁布“解负令 ”B.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C.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 鼓励发展工商业 8. 美国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认为:“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 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 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 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据此,作者认为应该建 立( ) A. 三权分立结构 B. 联邦体制 C. 邦联体制 D. 责任内阁制 - 4 - / 26 9. “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它不 符合俄罗斯的传统以及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革命思想,自由主义运动 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正是那种使人 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最现实。”这一观点侧重于从哪一个角 度解读十月革命的爆发原因 ( ) A. 政治派别的复杂性 B. 无产阶级的革命性 C. 文化传统的特殊性 D. 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10. 传统四合院建筑体现了宗法观念对人们起居生活的影响。 家中长辈 住在(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11.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民主法制建设成就有 ( )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③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④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2.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说明了( ) ①由封建专制到共和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历史总是在曲折中 - 5 - / 26 发展 ③当时法国的封建主义还比较强大 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 “这场战争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为此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 其不仅阻碍了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而且也暴露了⋯⋯遏制发展 的险恶用心。这就是索要战争赔款,切断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要的资 本供给。”这段文字评价的应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1947 年底,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 20 年来未解决 的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 今天解决了。 局面开展, 胜利可期。 ” 中共为“解决”“优势问题”而采取的关键举措是( ) A. 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B.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 C. 解放军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 D. 发动三大战役并取得彻底胜利 15. 俄国某学者指出 : “村社制度——这一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 中的自然形式的古老传统 , 在我看来 , 正是 1917 年政治文化的基础。 ” 该学者认为( ) - 6 - / 26 A. 工农苏维埃根植于村社民主传统 B. 村社制度是无产阶级政权的前身 C. 村社制度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D. 二月革命后建立了工兵苏维埃政权 16. 在征集为下幅漫画命名的活动中,哪一命题是不妥当的 ( ) A. 《新设全球货币体系势在必行》 B.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式的新体系》 C. 《用人造货币取代美元有助于稳定》 D. 《美元应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17. 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 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 ) A. 工场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民营手 工业 18. 历史探究小组在介绍某国际组织时说,“成员从南半球到北半球, 从亚洲、大洋洲到南北美洲。其中,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有现 代崛起的工业国家;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有的领土横贯大陆,有 的是浩瀚大洋中的岛屿”。这一国际组织是( )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亚太经合组织 C. 欧洲联盟 D. 东南亚国家 - 7 - / 26 联盟 19.1833 年,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英国的政治家 表示:“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 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 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上述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英国进步力量要求废除奴隶贸易 B.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C. 非洲黑人奴隶的强烈反抗与斗争 D. 非洲的市场和原料比劳动力重要 20. 余秋雨在《蓝旗和孩子》中写道:“到了布鲁塞尔就像提纲挈领, 豁然开朗地看着欧洲如何企图在陈旧结构中脱胎换骨,挥别昨天。” 他这里所说的欧洲“脱胎换骨”,指的是( ) A. 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 B. 接受关贸总协定 C. 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D. 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 21. 阅读 1953~1965 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决定表中资金流动方向 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发展规律 B. 国际环境影响 C. 国家经济政策 D. 产业结构调整 - 8 - / 26 22.1944 年,苏联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 但由于固定卢布汇价、 交流 经济情报等规定,最终没有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这表明( ) A. 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B. 美国准备实行“冷战”政策 C. 苏联担心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D. 苏联将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23. 在欧洲某一时期,“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了解海外 奇闻让人们乐此不疲;各种游记成畅销书,连刚刚出现的早期空想社 会主义者,也运用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游记体裁”。导致上述现 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商业革命的推动 C. 对宗教的狂热 D. 地圆学说的流传 24. 在上个世纪 20 年代初,美国每天大批市民挤在股票交易所内,人 们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今天又涨了多少?”在 1929 年 10 月 24 日华尔街股票交易所,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 ) A. 与昨日相同 B. 一路上扬 C. 时涨时跌 D. 不涨反而狂跌 25. 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 - 9 - / 26 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常、错乱。关于工厂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 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 B. 工业革命后出现 C. 工厂制度是工业化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 D. 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26. 下列表格中的数字生动地反映了战后美英法三国经济的“滞胀” 特征,为此三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 ) A. 自由放任政策 B. 国家干预政策 C. 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D. 凯恩斯主义 27. 一战后,英国自由党在选举中受挫,胡佛竞选美国总统连任失败。 这些都说明 ( ) A. 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过时 B. 经济衰退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 C. 垄断资本家加强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干预 - 10 - / 26 D. 劳动人民对贫富差距过大深表不满 28.1882~1894 年, 12 家丝厂工人 9600 人中女工占 90%以上。一些 开办的轻工企业也相继雇用女工。据 1893 年《北华捷报》估计:有一 万五千或两万妇女被雇用,从事清理禽毛以便载运出口,清拣棉花与 丝,制造火柴与卷烟。这说明地区( ) ①近代经济得到发展 ②女工超过男工人数 ③媒体关注女性就业 ④女性经济地位独立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9. 下图形象地反映了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 它主要说明了这次 经济危机 ( ) A. 时间长 B. 范围广 C. 危害大 D. 发展快 30. 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 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 结果的是 ( ) A. 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 B. 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 C. 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 D. 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分卷 II 二、非选择题 ( 共 4 小题 , 共 55 分) - 11 - / 26 31(10 分).1840 年英国对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 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 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的原因是什么? (2)在《南京条约》中,我们受到了哪些“不平等待遇”? (3)请写出鸦片战争的背景。 (4)请用一句话概况鸦片战争的影响。 32. (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和平未到最绝望期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 不轻言牺牲⋯⋯最后关头一刻,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唯有 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 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国家整个 的问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 头必不得以的办法⋯⋯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日本 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 交方法,求得卢事(卢沟桥事变)的解决。 ——蒋介石庐山谈话( 1937 年 7 月 17 日) 材料二日本在 1945 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 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 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 - 12 - / 26 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 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 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三恩格斯 1893 年 10 月 10 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蒋介石对卢沟桥事变的中日局势持什么态度? (2)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 全面吗?试作说明。 (3)通过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革 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 33(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美国总统罗斯福针对当时的经济大 危机带来的剧烈社会动荡,制定和颁布了《社会保险法》,美国开始 实行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到 1939 年,全国性社会保障体系基 本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 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 - 13 - / 26 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 : 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 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 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 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 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材料二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后,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 入了重重困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 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 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 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 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 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 “福利经济” 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 问题。——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罗斯福新政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目 的是什么?它体现何种经济理论?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欧洲国家福 利制度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概括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 哪些社会问题? - 14 - / 26 (3) 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 34. (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 成,是美国和英国逐鹿国际经济舞台的结果。《布雷顿森林协定》的 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 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布雷顿森林 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 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 机制。 ──洪国起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世界知识 出版社 2003 年版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 1933 年 3 月 6 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 4 天, 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 3 月 9 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 并在 4 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 财政 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 4 月 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 10 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 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摘编自(美)阿瑟 ?林克等《 1900 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 中新网报道 2010 年 11 月 9 日,新西兰《中文先驱报》评论 - 15 - / 26 说: 美国推出新一轮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想当然地开动印钞机, “放 水”6000 亿美元, 其直接的结果就是让美元继续贬值。 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美元的贬值,信任危机的来临,砸下 6000 亿,无疑是美元在自掘 坟墓。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全面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 得成功的原因。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美国和国际两方面评论美国新一 轮货币政策的影响。 答案解析 1. 【答案】 D 【解析】汉密尔顿的话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未提及行政机构, 也未反映出权力的制衡, A、B、C表述错误。主张对参议员“予以较长 之任期”目的是使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从而使政府 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故答案选 D。 2. 【答案】 A 【解析】注意题干时间“ 1927 年 8 月至 1949 年 10 月”,国民革命运 动是在 1924-1927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 A 项。农村革命根据地开 - 16 - / 26 辟是在 1927-1937 年;抗日战争胜利是在 1945 年 9 月;解放战争胜利 是在 1949 年 9 月符合题干时间段,排除。 3. 【答案】 B 【解析】 1689 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民主制度初步建立,资产阶 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但民主制度还不完善,实行的是寡头政治,大 部分人没有选举权,故 B 项是正确答案。 4. 【答案】 C 【解析】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是在六七十年代欧日的崛起。而亚太经 合组织成立于 1989 年,是区域化趋势增强的一个表现,③叙述有误, 排除含③选项,故选 C。 5. 【答案】 C 【解析】姓的本义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符号。“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 名字之前”反映了人对家族的重视,本质上反映了宗法观念浓厚。 6. 【答案】 C 【解析】依据“偌大一省权利”“加入协约国参战”等信息可知,此 外交官愤慨的事件应该是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故选 C项。 A是 1840 年,B是 1901 年,D是 1931 年,都不符合题干的条件。 7.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有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这 - 17 - / 26 与梭伦改革中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措施相关,故本题选 C。A、B、D 三项与有产阶级参政无直接关系。 8. 【答案】 B 【解析】汉密尔顿所阐述的是美国成立之初在国家政治制度构建方面 的巨大不足,联系所学,美国成立之初在政治制度方面结构上的重大 缺陷是实行了邦联制,导致中央政府软弱无力,为了改正邦联制的重 大缺陷,美国又实行了联邦制,所以答案为 B。 9. 【答案】 C 【解析】由材料“自由主义运动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俄罗斯人 是极端主义者,也正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最现 实”,可见是从文化传统的特殊性角度解读十月革命的爆发原因。故 选 C。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10. 【答案】 A 【解析】传统的四合院是按照宗法家族观念组合的有层次序列的前后 院落,厅堂、居室的分布一定是长幼有序、尊卑不同。一般来说,家 中长辈住在北房甲处,儿女住在厢房乙处和丙处,仆人住在外院丁处。 A项符合题意, B、C、D项与题干不符。 11. 【答案】 C 【解析】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 1954 年,而社会主义现代 - 18 - / 26 化建设新时期开始于 1978 年,因此①排除,由此也可排除 A、B、D三 项。 ②③④都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所取得的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 故选 C。 12. 【答案】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④是错误的,排除。法国共和制确立的 艰难历程说明了由封建专制到共和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总 是在曲折中发展;当时法国的封建主义还比较强大,故①②③是正确 的,所以答案选 A。 13. 【答案】 C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阻碍了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 “索要战争赔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阻碍了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 转型”实际上指的是使洋务运动失败,而且还有大量的赔款,实际上 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因此答案为 C。 14. 【答案】 C 【解析】分析题干,注意时间—— 1947 年底, 1947 年 6 月~1947 年 9 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展开战略反攻,题干所述“优势问题” “解 决”正是战略反攻带来的结果或者影响,所以答案应为 C。 15.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村社制度” “正是 1917 年政治文 化的基础”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对俄国十月革命相关背景的认识。结 - 19 - / 26 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 B项没有依据,具有片面性; C项“导 致”,具有夸大性,排除; D项与题干主旨不相关联,排除; A 项表述 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16. 【答案】 D 【解析】漫画中的寓意是呼吁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式的新体系来管理 国际汇率,认为用人造货币取代美元,能解决一些与各国可能出现庞 大贸易赤字有关的问题,还有助于稳定。 A、B、C三项都体现了这层意 思。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美元已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尽 管 70 年代初美元失去霸主地位,但迄今为止仍是最主要的货币, D 项 不妥当。 17. 【答案】 B 【解析】学生易错选 C 项,因为他们认为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经济中 占有主导地位,就能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同时也是由于不理 解封建经济形态的含义导致的。封建经济形态特征是自然经济占统治 地位,而自然经济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 18. 【答案】 B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从地域来看,属于亚太地区;从成员看,既有 发展家,也有发达国家,故 B 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只有北美三国; 欧洲联盟只是欧洲地区; 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国家区域合作组织。 19. 【答案】 B - 20 - / 26 【解析】 1833 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 产地。材料“而要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 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也说明这点。 20. 【答案】 D 【解析】欧洲的联合是对国家至上观念的挑战,是对“陈旧结构”的 根本性突破。 A、B 两项发生时欧洲仍然是以单个国家的身份,并没有 摆脱“陈旧结构”; C是欧洲与美国的关系问题,不涉及材料所述的自 身发展途径。故选 D。 21. 【答案】 C 【解析】 1958 年,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故 A项错误;国际环境影响是外因,不是“主要因素”,故 B项错误; 1953—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8 年,全国掀起 “大跃进”的高潮,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在农村建立人民 公社,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 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方针,从 1962 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政策 不断调整,故 C 项正确;“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 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1953~1965 年我国不是基于经济发展的需 要进行科学的“产业结构调整”,故 D项错误。 22. 【答案】 C - 21 - / 26 【解析】材料所述时间是 1944 年,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美 苏两国仍处于战时同盟状态,故 A 项错误;基于前述理由,加上材料 不能体现美国“准备冷战”,故 B 项错误;从材料来看,“固定卢布 汇价、交流经济情报等规定”有可能涉及苏联的经济安全,所以没有 批准,故 C 项正确;此时冷战尚未开始,马歇尔计划也没有实行,所 以苏联不可能有建立经互会的想法,而且材料本身也无法体现这一层 意思,故 D项错误。 23. 【答案】 A 【解析】注意问法是“主要原因”,应该是 A。 24. 【答案】 D 【解析】注意时间“ 1929 年 10 月 24 日”。此日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形 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25. 【答案】 A 【解析】工厂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不同于手工工场时代的工场,二 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使用机器生产。 26. 【答案】 C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滞胀”出现的基本原因,由此,部分 国家放松了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 私有制并存”政策。 - 22 - / 26 27. 【答案】 A 【解析】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全国上下 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 使美国迅速摆脱经济危机。在随后的大选中,胡佛失败说明其采取的 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8. 【答案】 B 【解析】从“ 12 家丝厂”、“开办的轻工企业”“制造火柴与卷烟” 等信息中,可以看到近代经济得到发展,故①正确;题干要求说明的 是地区工人情况, 材料中 “女工超过男工人数” 只是 12 家丝厂的特殊 现象, 其他企业的工人性别比例并未统计, 故②错误; 材料中有 “1893 年《北华捷报》”对当时女性被雇佣的情况报道,故③正确;材料只 是反映该地区女工情况,难以说明该地区的女性经济地位独立,故④ 错误,选择 B项符合题意。 29. 【答案】 B 【解析】由图中章鱼巨大的触手包围了整个地球可知其要表达的是经 济危机扩展到全球,故 B 项符合题意。 30. 【答案】 C 【解析】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社会发 展和进步。在这种体制下,农业生产实行集体化,管理集中,农民没 有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故 A、B、D 三项正 - 23 - / 26 确;在斯大林体制下,农产品收购价格过低而不是过高,故 C项错误。 31. 【答案】( 1) 清朝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割香港岛;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3)背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英国急需开辟市场和原料产地;亚洲 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成为理想目标;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 内部危机严重。 (4)影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 32. 【答案】( 1)只应战而不求战,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问题;和平若 没有希望,将坚决抗战。 (2)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综 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全面。忽视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 (3)甲午战争战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抗日战 争胜利增强了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 了基础。 【解析】第( 1)问,“和平未到最绝望期时,决不放弃和平”“我们 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说明蒋介石仍然希 - 24 - / 26 望和平解决中日冲突;“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 底”说明若和平破灭,将坚决抗战。 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我们可以归纳出美国因素(海军、 原子弹)、苏联因素、综合因素等。第二、三小问材料显然忽略了一 个最重要的因素,即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关键作用,这是抗战胜利 的根本原因。 第(3)问,主要理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对于历史进程客观上的推动作 用,这两次战争分别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甲午战争战败促进 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抗日战争胜 利增强了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 础。 33. 【答案】 (1) 目的 :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克服经济危机, 恢复经济发展。 理论:凯恩斯主义理论。 特点 : 社会保障覆盖面宽,具有普遍性,社会保障项目设置比较齐全; 面向低收入阶层;政府主导国家福利;国家立法加强福利建设。 (2) 问题 : 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 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降低 ( 培养了懒汉 ) ,不利于发 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3) 认识 : 社会福利措施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加 - 25 - / 26 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生产力的发展是实施社会福利措施的前提,经 济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施社会福利措施有利于改 善民生,稳定社会;调动全社会的福利意识,拓宽资金渠道,适度减 轻政府财政负担;加强对社会福利政策的不断完善,防止培养惰性思 想。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 主义的社会福利制度。第 (1) 题第一问从克服 30 年代大危机带来的不 利影响这方面总结; 第二问结合材料, 如关键信息 :“包括医疗、 疾病、 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 “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 “实 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第 (2) 题关键信息 是“资本‘外逃’”“国内的失业压力”“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 产成本”“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 的懒汉”。第 (3) 题结合前面问题从人类文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福利 政策的关系、社会福利政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防止社会福利政策带 来的弊端等角度辩证地去分析总结。 34. 【答案】( 1)消极作用:通过这个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 的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积极方面:结束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动荡,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 的标准和基础;标志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为世界经济的恢复 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成功原因: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价;扩 - 26 - / 26 大政府财政支出(赤字政策),刺激社会需求。 (3)影响:美国的新一轮货币政策会导致对美国的信任危机,大大动 摇美元的地位,同时也会加剧全球经济的不平衡;从长远的观点看, 也将制约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的做法是“损人不利己”。 【解析】第( 1)问考查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则可以从政治和经 济两个角度来探讨对于美国和世界的影响;表现在有利于维持战后世 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2) 问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第( 3)问属于 热点问题,分析美国新一轮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