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50 KB
  • 2021-08-27 发布

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高中一年级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社会的建构方式是血缘而不是契约,血缘联结组成家族,家族成为政治的基础,以家族为核心的血缘关系扩张为政治关系,形成君父权威相得益彰的政治体系。这表明古代中国 A.分封制的影响深远                                 B.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C.家国同构格局明显                                 D.家族观念十分浓厚 ‎2.在商王“中丁”以前,凡法定配偶所生儿子,都有权继承王位,凡兄弟皆以长幼为序,兄终弟及,幼弟死后王位应复归于长兄之子继承。这说明“中丁”以前 A.王位继承以父死子继方式为主             B.没有形成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 C.王权继承与神权思想紧密结合             D.兄终弟及取代了嫡长子继承制 ‎3.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既有大小之别,又有周族姬姓和他族异姓不同,姬姓封国不仅数量众多,且多数大国分封在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这说明,周初分封 A.完全继承了商代地方管理体制             B.促进了社会等级秩序基本形成 C.强化了“家天下”的政治统治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4.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其旨在说明郡县制 A.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                     B.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C.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问题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5.唐代科举录取人数,进士一次最多不过二三十名,少的时候仅数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时,一次录取进士109人,再加上诸科和十五举以上进士诸科,总计500多人。这一变化 A.消除了科举考试弊端                             B.使人才选拔趋于合理 C.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D.提升了中央官员素质 ‎6.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规定:“自今中书(宰相)秘院(枢密院)执政官,非休假日,私第不得见客。”这一规定表明 A.宰相权力被严重削弱                              B.中央机构间矛盾尖锐 C.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                             D.军政两府间制衡加强 ‎7.唐代,进土科从考策问逐渐发展到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形式。元明时,科举考经义而不用诗赋,但后来的八股文实际糅合了律赋的成分,清乾隆时又增试五言八韵律诗。这反映出 A.经义考试逐渐步入颓势                         B.明清时期社会浮夸之风盛行 C.皇帝好恶决定科举文体                         D.格律测试有独特的考查价值 ‎8.两宋时期,至少有13位宰相曾遭伶人讥讽,其中就包括王安石、蔡京、秦桧等权相。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舆论环境相对宽松                         B.程朱理学占据主流 C.市民阶层力量逐渐壮大                         D.艺人社会地位提高 ‎9.隋开皇三年,文帝接受秘书监牛弘“天下不可马上治之”的奏议,下诏求天下之书,凡献一书赐缣匹。经一、二年,图书大备,整理后凡得三万余卷。文帝这一举措 A.促成了科举制度的推行                         B.顺应了拨乱兴治的需要 C.推动了雕版印刷的繁盛                         D.打击了门阀士族的统治 ‎10.雍正时,因用兵西北而临时设置军机处。乾隆时,一度罢军机处,后又下令恢复。乾隆重建军机处主要着眼于 A.完善中枢辅政制度                                 B.协调满汉官员矛盾 C.掌控全国军政大权                                 D.提高政务处理效率 ‎11.梭伦的宪政改革,使从前毫无议政权的下层贫民可以通过参加公民大会和四百人议事会,参与制定国家的方针、政策;梭伦还创设了陪审法庭制度,使贫民获得了一定的司法自主权。据此可知梭伦改革 A.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到来                         B.废除了旧氏族贵族特权 C.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                         D.赋予了民众广泛的权利 ‎12.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中逐渐产生了一种专门调整罗马市民与非罗马市民之间,以及非罗马市民相互间的民事关系的新法律。据此可知,“新法律”‎ A.实现了市民与非市民间的平等             B.废除了罗马市民的政治特权 C.是非罗马市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D.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13.在罗马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城市庇护制(被庇护地区利益受到损害时,庇护人提供帮助,使其免受不公正对待;庇护人多为罗马贵族)发展起来。进入帝国后,意大利和各行省的本地精英越来越多地成为城市庇护人。这变化反映了罗马 A.民主政治有所发展                                 B.公民法进一步完善 C.统治基础相应扩大                                 D.对地方的控制削弱 ‎14.针对独立后初期美国的局势,斯大林曾指出:“北美的这些殖民地为了一定共同利益,彼此之间结成了邦联,但是,这些殖民地仍不失为是独立的国家单位。”其意在说明独立之初的美国 A.受英国的影响大                                     B.邦联制存在弊端 C.保证了主权完整                                     D.中央政府的强大 ‎15.美国政治家托马斯·帕特森在评论三权分立体制时说:“这些分立的机构以精心创造的牵制与平衡的方式相互钳制,任何一个机构如得不到另外一些机构的支持和认可,就不能有效地行动。”此观点意在说明“三权分立体制”‎ A.有效地维护了美国民主政治                 B.不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C.开创了政治民主运作新理念                 D.最大限度地防范了个人专权 ‎16.巴黎公社对参选代表的资格、职权和罢免程序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若人民不满意,可随时更换代表,还把农民阶级也纳入了政治版图。这说明巴黎公社 A.群众基础的广泛                                     B.将民主推向全国 C.消灭了阶级剥削                                     D.践行了民主原则 ‎17.《中国商品经济史》一书中提到:“直到1853年,由于战争阻隔,洋商不易在上海和广东买到茶叶。”造成洋商窘境的是 A.鸦片战争爆发                                         B.林则徐在广东的禁烟 C.太平天国运动                                         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中,列举了清政府的十一条罪状,用以证明它是最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是历史前进的绊脚石。其旨在 A.从理论上把排满和反君主专制结合起来 ‎ ‎ B.向社会解释三民主义革命思想的合理性 C.为发动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作舆论准备 D.号召实行社会改良以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19.五四运动最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选择,它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逻辑的结果。这体现在 A.辛亥革命失败,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致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0.1926年9月,毛泽东指出:“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基于此,毛泽东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B.号召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C.逐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明确了农民的领导地位 ‎21.1937年2月,中共中央发表了《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的要求。这一电文有利于 A.消除国共两党的隔阂                             B.中共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C.统一国共两党的立场                             D.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22.1941年,陕甘宁边区鼓励私人开办工商企业;欢迎民族资本家、海外华侨来根据地兴办实业;在尊重中国主权并且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根据地进行实业活动。边区政府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土地革命的开展                             B.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 C.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D.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23.1956年,蒋介石在台湾出版《苏俄在中国》一书,在总结失败的教训时,把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视为他“战略上的一个根本错误”。这反映了 A.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遭到极大削弱 B.抗战壮大了人民力量,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蒋介石在抗战中积极响应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国共联合抗战混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国内阶级矛盾 ‎24.1941年初,日本《对华长期作战计划》中写道:“‎ 在作战方面为使华北方面出现划时期的治安新面貌,准备从华中方面调来第十七师团及第三十三师团主力。”这说明 A.日本侵华兵力已大幅减少                     B.中国抗战开始转入了反攻 C.国民政府的抗战压力加重                     D.敌后抗战配合了正面战场 ‎25.右图是二战后有关美国和苏联关系的漫画。据此可推知 ‎ A.国际局势走向了紧张                            ‎ B.美苏军事冲突不断升级 C.苏联军力已超越美国                            ‎ D.美国已经无力遏制苏联 ‎26.1947年,美国政府官员邦迪指出,“尽管大国通常都不希望看到其他大国或国家集团出现,但美国还是全力支持西欧的统一,其直接的原因就是在当前与苏联的竞争中,美国和西欧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这一言论说明 A.西欧一体化有助于美国实施冷战         ‎ B.一体化的西欧外交由美国所操控 C.苏联强大威胁了美国与西欧国家         ‎ D.美苏对峙推动西欧开始了一体化 ‎27.读下表,表格中的内容反映了战后 ‎ A.世界市场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B.日本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方式 C.日本的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D.东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 ‎28.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主要是因为 A.建国后民主党派阶级属性根本变化     ‎ B.政协制度是合作与协商的民主制度 C.政协临时人大的职能具有重要作用     ‎ D.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主要矛盾变化 ‎2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相继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性文件。这表明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A.宗旨是制定新中国法律                         B.具有“人大”的政治作用 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D.完善了中央政府的结构 ‎30.邓小平曾说:“1974年4月,我去出席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代表我国政府发表讲话,受到热烈欢迎,讲完以后,许多国家的代表前来热情握手。”这反映了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 C.“文革”推动了我国外交发展               D.美国与中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3题,共40分。‎ ‎31.(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内在的基本矛盾是君主的能力与其拥有的无限权力之间的不对称,而专制制度内部两种力量的矛盾运动!君权的强化力量与约束调节力量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则是内在基本矛盾的现实表现,而内部矛盾运动其深层动力归根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在这种矛盾运动及“公道”“民意”的要求下,君主专制制度内部发育出一定的调节机制,以减弱其非理性因素,降低政治动荡频率与政治衰败速度,使其在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维护统治秩序上发挥基本作用,从而提高统治的整体效能。如内在调节机制失灵,对立双方基本平衡被破坏,这意味着某个政权就不能代表统治阶级整体利益而濒临垮台。 ‎ ‎——摘编自《君主专制》 ‎ 材料二 任何主体都有权力扩张和不受监督的的倾向,国家也不例外。对国家进行制约,反映了社会对政治民主与自由的诉求,而制约的过程是权力的抗争过程。依法治国的实现,事实上反映了社会力量与国家力量的一种均衡,表明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相互监督和制衡格局的形成。人类社会真正实现法治,是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的产物,它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实行法治之下的国家是有限权力的国家,即“有限政府”‎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制衡与提高国家的能力是一致的,有限政府不仅不会限制政府的有效性,反而能增加政府的能力。 ‎ ‎——摘编自《政治文明中的权力制约》 ‎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君权的强化和约束”矛盾运动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对君权内部“调节机制”的具体表现。(2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我国近代对“国家权力形成制约”的因素(4分)概述在近代我国社会制度转型中对国家权力制约的实践。(2分) ‎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在对国家权力约束和监督上的努力。(5分)‎ ‎3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临时约法》规定人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政治自由,但是却没有规定如何保障人民享有这些权利和自由。据当时《独立周报》记载:“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度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于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后来的选举法又对选民资格作了性别、年龄、财产等种种条件限制,使妇女、贫苦群众和一部分资产阶级丧失了选举权。 ‎ ‎——摘编自刘东、曹均学《对辛亥革命是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几点思考》 ‎ 材料二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个地区的民主选举逐步展开。选举的那一天,选民们穿上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衣服,高高兴兴地来到选举站。天津市四区郭庄子女青年蒋宝珍,结婚时正赶上选举,她为了投票,等了两个钟头才上花车,她说:“结婚是大事,选举更是大事;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单位共有21.4798万个,进行基层选举地区的人口共为571434511人,全国参加投票选举的选民达2.78亿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 ‎ ‎——摘编自柳润涛《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普选始末》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民众对于选举的态度及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民国初年选举相比,新中国首次普选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首次普选的意义。(6分)‎ ‎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1961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警告西方:“谁如果破坏和平,或者越过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边境,谁就得自己承担这种行为的全部后果。”新上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不甘示弱,强调柏林已成为“西方勇气和意志的试金石”‎ ‎,不能也绝不允许苏联通过武力为所欲为。此时,民主德国民众大批涌向西柏林,局势愈发紧张。8月13日,华约缔约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指责西方制造紧张局势,建议东德当局立即堵塞西柏林边界(西柏林全境皆由东德领土包围)。当天晚上,民主德国政府秘密沿分界线,筑起高达3.6米的水泥墙。此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外界直呼为“柏林墙”。 ‎ 材料二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批又一批东德人千方百计争相穿越柏林墙。1963年,肯尼迪总统来到西柏林,发表《我是一个柏林人》的演说,为逃往西方的东德人加油打气。1987年6月,美国总统里根在西柏林勃兰登堡门,发表《推倒这座墙》的著名演讲,公开呼吁苏联领导人拆掉柏林墙。他称苏联为“邪恶帝国”,力主启动“星球大战”。1989年,风从西方来,东欧剧变爆发:罗马尼亚用了10个小时,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东德10个星期。柏林墙倒塌(1989年)后的次年,东西德实现统一。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俞飞《柏林墙:历史上一道难以抹去的丑陋伤疤》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林墙修筑的背景。(6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柏林墙倒塌的原因。并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柏林墙修筑和倒塌反映的本质问题。(8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1.各题均按答案及评分参考评分。‎ ‎2.若考生的非选择题答案与参考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第I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C 2.B 3.C 4.D 5.C 6.C 7.D 8.A 9.B 10.C 11.A ‎12.D 13.C 14.B 15.B 16.D 17.C 18.A 19.B 20.C 21.D 22.C ‎23.B 24.D 25.A 26.A 27.B 28.B 29.B 30.B ‎ 第Ⅱ卷共3题,共40分。‎ ‎31.(1)原因: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维护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公道”;“调节失灵”,后世最高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顺从民意。(2分)表现:制度调节,建立相权总揽政务辅佐君权,并逐步发展为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内阁制等。思想调节,儒家思想通过“天人感应”,民本,“正君心”等实现“公道、民意”调节以约束君权。(2分) ‎ ‎(2)因素:经济因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思想因素:西方民主自由思想传入,中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政治因素:资产阶级逐步壮大,把反封建君主专制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4 分)实践:维新变法走君主立宪道路;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2分) ‎ ‎(3)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政协制度,实行民主监督;颁布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达到依法治国。(5分,答3点得5分)‎ ‎32.(1)态度:冷漠。(2分)原因:辛亥革命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民国政府对于选举缺少宣传力度;社会动荡使民众缺乏关心政治的热情。(2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2)不同:选民范围更加广泛;民众更具选举热情。意义: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推动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建立。(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33.‎ ‎(1)背景:二战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随着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成立,德国包括柏林被分裂;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峙,欧洲尤其是德国是双方较量的前沿;民主德国民众向联邦德国迁徙。(4分,答两点即可) ‎ ‎(2)原因:西方的鼓动宣传;民主德国自身出现积重难返的困难,政局动荡;东欧剧变:民众反对人为割断两德联系,两德统一是大势所趋。(6分,其他答案育之成理亦可)本质问题: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冷战不得人心。(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