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1 MB
- 2021-08-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房山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高一历史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1.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A. 世界上发现迄今最古老的文字 B. 能印证《史记》中夏朝的记载
C. 体现中国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D. 按史料类型分类属于二手史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与自信,C选项符合题意;世界上发现迄今最古老的文字是楔形文字,A选项排除;甲骨文主要反映的是商朝的一些事件记载,B选项排除;甲骨文属于一手资料,D选项排除。
2.《白虎通·宗族》记载“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记载“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材料中反映的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体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主要和宗法制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选贤任能制度,材料未涉及,A选项排除;世袭制的方式主要分为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材料未涉及,B选项排除;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材料未涉及,D选项排除。
3.战国时期思想学派具有地域特征,如图是战国时期思想学派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学派与图中地域代号对应正确的是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立国的指导思想是法家,如在法家的指导下,秦孝公进行了商鞅变法,A选项符合题意;儒家思想代表孔子思想发源于鲁国,B选项排除;道家代表如庄子的思想兴起于楚国,C选项排除;墨子晚年曾到齐国推行过自己的主张,D选项排除。
4.如图所示是中国某朝代中央的官僚机构示意图,该制度创立于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设置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A选项符合题意;汉朝、唐朝和元朝都是在秦朝设置三公九卿制之后,BCD选项排除。
5.某同学在做历史课堂笔记时,记录了以下西汉的史实。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 实行郡国并行 B. 巩固中央集权 C. 开拓边疆地区 D. 确立儒学独尊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和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通过盐铁官营政策解决了王国割据的经济基础;通过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统一,因此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加强、巩固中央集权,B选项符合题意;郡国并行制是在汉初推行的,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是为解决王国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A选项排除;材料与开拓边疆地区无关,C选项排除;儒学独尊属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D选项排除。
6. 《三国志》卷三○《魏书》称:“魏兴,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据此可知( )
A. 国家分裂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 曹魏政权中断了与西域的联系
C. 西域诸国与中原的交往仍很频繁 D. 西域依然是东西方交往的桥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西域虽不能尽”、“无岁不奉朝贡”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知,西域国家与中原的交往比较频繁 。分析选项,只有C.西域诸国与中原的交往仍很频繁,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C。其余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活动·三国时期,西域与中原的交流活动
7.如图反映了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
A. 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南方政权重视农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原各族迁往江南”可知体现的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选项符合题意;江南地区相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和政府对农业的重视都是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是与材料无关,ABD选项排除。
8.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之后门第观念逐渐弱化。五代时期,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合理解释是
A. 封建门第的等级观念消失 B. 民族交融改变世人婚姻观
C. 世家大族的地位开始上升 D. 科举制发展影响社会习俗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以后的选官制度以科举制为主,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对世家大族形成巨大的冲击,D选项符合题意;等级观念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A选项排除;材料与民族交融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世家大族的地位受到冲击,C选项排除。
9.下表为《北宋时期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可知北宋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7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20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A. 农业税变化反映农业生产减弱趋势
B. 经济的发展导致非农业税占比提高
C. 统治者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 工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从至道末年(997年)到熙宁十年(1077年)宋朝的农业税比重在不断下降,非农业税的比重在不断上升,而非农业税主要以商业税为主,这说明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B选项符合题意;宋朝农业生产衰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选项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C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是在明中叶后兴起的,D选项排除。
10.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以论述农业生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主要是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①正确;《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②排除;《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③排除;《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④正确,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排除。
11.林则徐指出:“烟不禁绝,国日贫,民日弱,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这句话的用意是
A. 说明鸦片危害主张禁烟 B. 抨击军备匮乏要求扩军
C. 指出钱粮匮乏建议收税 D. 阐释西方先进从而学习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烟不禁绝,国日贫,民日弱,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体现的是林则徐认为鸦片流入中国对国家实力、群众健康、财政收入和军事实力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扩充军队、扩大税收和学习西方无关,BCD选项排除。
12.2019年9月17日“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在展品中有“圆明园青铜虎鎣”、“圆明园马首”等珍贵的回归文物。劫掠圆明园珍贵物品的侵略者是
A. 英法联军 B. 俄国军队 C. 八国联军 D. 日本军队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圆明园的文物流入国外主要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圆明园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俄国军队、八国联军和日本军队与洗劫圆明园文物无关,BCD选项排除。
13.1895年春,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宣统帝,要求拒签条约,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史称公车上书。以上表述中需要更正的地方有几处
A. 2处
B. 3处
C. 4处
D. 5处
【答案】C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惨败的时间是1895年,康有为等人联络的不是官员是举人,上书时候的皇帝是光绪帝,康有为主张进行维新变法,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因此有四处错误,选择C项正确。
14.下表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些部门资本额增长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关于下表的说法准确的是
A. 民国初年的重工业发展最迅速 B. 民族工业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C. 工业分布上西部多于东部地区 D. 北洋政府的政策阻碍工业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些部门资本额增长情况统计表”可知从1913年到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面粉业、缫丝业、卷烟业等行业的增长量和发展速度均有显著增长,因此B
选项符合题意;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集中在以面粉和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部门,A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C选项排除;这一时期北洋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持鼓励的政策,D选项排除。
15.孙中山晚年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内既不能谋各省之统一,外何以得友邦之承认。”据此他认为
A. 外国势力干涉导致护法失败 B. 军阀割据阻碍了政治民主的进程
C. 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民主进程 D. 不平等条约体系影响国家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的核心意思是军阀割据不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护法失败主要是因为军阀之间相互勾结破坏导致的,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民主进程的阻碍,C选项排除;材料与不平等条约体系无关,D选项排除。
16.中山公园,即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公园,下表为《民国时期(1925-1949年)全国中山公园分布及数量一览表》(单位:个)。分析下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省份
公园数目
省份
公园数目
省份
公园数目
省份
公园数目
江苏
17
四川
11
河北
3
宁夏
1
浙江
22
福建
28
山东
4
察哈尔
1
安徽
8
广东
57
河南
6
新疆
1
江西
13
广西
27
山西
2
辽宁
1
湖北
14
云南
7
陕西
2
吉林
1
湖南
13
贵州
13
甘肃
6
①覆盖全国多数省份 ②南方地区明显多于北方地区
③国人对于孙中山的纪念普及面广泛 ④政府强力筹建的结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民国时期(1925-1949年)全国中山公园分布及数量一览表”可知中山公园在江苏、安徽、湖北、吉林、山西等地区都有分布,这说明覆盖全国多数省份和国人对孙中山的纪念普及面广,①③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中山公园在南方省份的分布要远远多于北方的省份,因此②正确;材料无法得出中山公园的修建是否是民间修建还是政府主导修建的,④错误,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排除。
17.以下四本连环画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主要任务是反对清政府,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清王朝,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义和团是反帝爱国运动,排除②,故排除AD;五四运动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排除④,故排除B。
18.张海鹏先生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近代中国这个‘沉沦’到‘谷底’,然后‘上升’的过程,体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据此你认为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关键转折是
A.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B.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C.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近代中国这个‘沉沦’到‘谷底’,然后‘上升’的过程,体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是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关键转折,D选项符合题意;林则徐睁眼看世界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向西方学习的反映,无法体现转折点,A选项排除;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B选项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无法体现转折点,C选项排除。
19.下列歌谣与如图相关的是
A. “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B. “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象(里格)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C.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筑成了坚固的抗日的阵线,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D. “刘邓大军过黄河,大军打俺门前过。俺给大军端碗水,大军还俺一条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兴起地点广州、革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主要战役汀泗桥和贺胜桥”可以判断出是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的主要革命对象就是推翻以孙传芳、吴佩孚和张作霖为首的北洋军阀,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描述的是红军长征,与材料无关,排除;C选项描述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敌后战场的总后方,与材料无关,排除;D选项描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与材料无关,排除。
20.
平型关战役胜利后,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参谋处表示祝贺:“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 蒋介石依旧奉行不抵抗政策 B.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C.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 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敌后战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配合友军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选项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发生时间是1937年9月25日,这一时期早已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A选项排除;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B选项排除;平型关大捷发生战略防御阶段,D选项排除。
21.“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是20世纪40年代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民谣,反映陕甘宁边区实行
A. 民主选举
B. 土地改革
C. 记名投票
D. 农业垦荒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描绘了用豆子作为选票进行选举的情景,是无记名投票的形式,故正确答案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主选举,不是土地改革和农业垦荒,排除BD项;材料反映的是无记名投票,而不是记名投票,排除C项。
22.1949年9月21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出了毛泽东当天晚上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新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里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
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诞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 取得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D.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是辛亥革命的意义,排除;B选项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排除;C选项是抗日战争的意义,排除。
23.观察如下组图,那一年,人民的选举
A. 有力推动“一五计划”的制定 B. 为国家改革开放奠定牢固基石
C. 通过讨论迅速制定了宪法草案 D. 充分体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53年、选民证及漫画中人民群众积极选举”可以当时正处于第一届人民代表召开前夕,说明人民的选举具有广泛的民主,D选项符合题意;一五计划时间是1953年到1947年,特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之后,B选项排除;制定宪法的权力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C选项排除。
24.如图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主要经济建设成就图”,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A.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C. 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D. 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项目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石油、机械制造等方面,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主要是为了改变我国重工业落后的现状,C选项符合题意;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之后,A选项排除;一五计划的项目重点集中在重工业上,与民生关系不大,B选项排除;一五计划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但是也出现轻重比例失调的一些弊端,D选项排除。
25.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并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先进精神。下列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的红色精神是
A. 井冈山精神 B. 延安精神 C. 铁人精神 D. 载人航天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时期是在1978年后。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于1992年正式启动,最终在2003年10月15日
,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1928年开辟的,A选项排除;延安精神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B选项排除;铁人精神出现在1956年到1966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选项排除。
26.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叶培建、吴文俊、南仁东、顾方舟、程开甲共5人“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下列对南仁东突出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 研制“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B. 主持研制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C. 主持设计实施了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
D. 提取青蒿素解决了抗疟疾治疗的难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仁东是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是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A选项排除;主持设计实施了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是周建平,C选项排除;提取青蒿素解决了抗疟疾治疗的难题是屠呦呦,D选项排除。
27.中国共产党在99年的奋斗史中取得巨大理论成果,下列图示中中国共产党的会议与理论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起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十五大,B选项排除;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在十六大,C选项排除;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是在十七大,D选项排除。
28.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中国恢复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
B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C
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
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D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对1982年宪法的第五次修订
宪法的修订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最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在港澳地区率先实践,二者并非是因果关系,体现的是一种制度保障,A选项排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1992年的南巡谈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间不符合,B选项排除;2018年对1982年宪法的修改,体现的是中国宪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未改变中国的国家性质,D选项排除。
29.今年正月初一上映的电影《红海行动》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也门撤侨”改编,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蛟龙突击队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成功解救全部人质。这一行动表明我国:
A. 主导了联合国维和行动
B. 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
C.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D. 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
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蛟龙突击队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成功解救全部人质。这是中国军队维护自己侨民的利益的正义行动,故选D;这不属于联合国的行动,故A不符合史实;这里涉及到的地理位置不属于中国邻近的区域,故B不符合史实;C与一带一路战略不相干,故排除C。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30.党的十九大丰富和发展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这也成为激励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一个精神动力。以下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建党100年时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建党100年时我国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建国100年时我国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建国100年时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既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期盼,实际上也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同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意味着中国的发展水平将登上两个新台阶,为“中国梦”的实现铺平道路。可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因此①③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②④错误,ABD选项排除。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31.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的?面对广阔的疆域又是如何管辖的?
材料二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2)阅读上图,归纳三条有关元朝疆域信息;依据材料二中的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说明元朝与唐朝相比在边疆管理上有何不同。
材料三 我们认为18世纪中叶以后,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也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族地区和蒙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摘编自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史疆域》
材料四 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3)阅读材料三,概括谭其骧的主要观点;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说明清朝版图奠定的历史意义。
【答案】(1)形成: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筑长城,拱卫边防;南征百越,设郡置官;修“五尺道”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管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由中央委派官吏进行有效的管辖。(答出郡县制即可)
(2)疆域信息:元朝疆域北抵北冰洋,南达南海,西逾葱岭,东北至库页岛;元朝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元朝在吐蕃地区设宣政院进行管理;在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物;在澎湖设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
不同:唐朝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建立行省制度,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
(3)观点:清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的重要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清朝的统一经历了三个阶段。
意义: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解析】
【详解】(1)形成:根据材料“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可归纳出统一六国;根据材料“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可归纳出南征百越;根据材料“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可归纳出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和修筑长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还修建五尺道,加强对西南夷的管辖。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通过在地方设置郡县制实现了对全国的有力统治。
(2)信息:关于得出的信息,结合元朝的地图可知需要从元朝的疆域、地方行政机构的划分及对台湾的管辖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不同:材料“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地方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根据元朝的疆域图可知元朝通过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力控制。
(3)观点:根据材料“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可归纳出观点是清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的重要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意义:根据材料“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版图奠定的历史意义需要从奠定现代中国的版图、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32.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材料一 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洋务
材料二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经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1904年8月31日)
(2)阅读材料二,指出材料中的“几根小柱子”具体指什么?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说明孙中山为此所进行的努力。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为了建立光明的世界,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哪些影响?
【答案】(1)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
实践:创办军事工业;开办民用工业;创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建成新式海军。
(2)小柱子: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观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努力:理论:提出三民主义思想
实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奖励发展实业;亲自创办实业,修建铁路,改善民生。
(3)两先生指民主与科学;运动:新文化运动。
影响:促进青年觉醒,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促进了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解析】
【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可知洋务运动的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要分为自强和求富两个阶段,其中自强主要体现的是军事工业的创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兴办及发展海军;求富主要体现在发展民用企业上。
(2)小柱子:根据材料“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主要是新政和预备立宪,结果取到了相反的作用。观点:根据材料“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可归纳出观点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所有问题的根源。理论和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其实践主要有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奖励发展实业;亲自创办实业,修建铁路,改善民生。
(3)德先生和赛先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科学;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以民主、科学为旗帜,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影响: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需要从动摇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促进青年觉醒、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促进了思想解放和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33.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1)指出图1、2、3分别反映的我国政治制度的名称。指出与图1相关的重要历史信息,并从新中国政治建设方面说明其意义。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序号
史实
1
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2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3
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4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5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6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7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
2009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
9
2010年,中国的粗钢、水泥、化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均位居世界首位。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10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阅读上表,从“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的角度,任选两项史实,提炼一个主题。从所学知识中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史实,运用这三项史实对所提炼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史实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1)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信息: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正式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2)答题)示例:所选史实序号:1、3。
主题: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
补充史实: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
简要阐释: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1988年,中国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带动了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解析】
【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是“一届人大会议出席证”可以判断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政协委员会法案起草座谈会第八组合影”可判断出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新疆人民欢庆自治区成立”可以判断出是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信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信息是: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正式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2)材料二主要体现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史实,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另外一个就是对外的开放。如果选择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观点,可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及影响进行分析即可;如果选择的是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论点,可从对外开放的过程、特点及意义进行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