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00 KB
- 2021-08-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历史合格性期中考试试题卷
2019.11
一、单选题
1.《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了王位继承直接影响国家政治能否正常运行,西周时期王位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它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故B正确;A与王位继承并无直接关系,排除;C是中国古代王位继承的特点或基本原则,但其不能确定王位如何直接继承,排除;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选举部落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联系所学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和目的分析解答。
2.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中贯穿始终的制度是
A. 皇帝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始皇统一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将“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因此皇帝制度是秦始皇创立的,与材料中“发自商鞅”冲突,故A错误。 分封制西周时即开始实行,春秋战国时遭到破坏,秦始皇在位时被废,不符合题意,故B
错误。 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县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汉武帝在位时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得到部分土地成为列侯,列侯归郡管辖,王国问题得到解决,郡县制普遍推行,故C正确。元朝开始在地方实行行省制,与材料中“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等信息不符,故D错误。
3.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推荐到西北怀远县作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
A 汉朝
B. 魏晋南北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来看,出身决定了官员品级的高低,说明当时的选官用官制度看重的只是出身。结合所学知识,这种选官用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对应的是察举制;C、D选项对应的是科举制。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判断出本题涉及到的选官用官制度是什么。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所以出身是选拔标准,由此可以确定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再结合具体知识便可以判断出时代。
4.雍正皇帝说:“愿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这反映了清朝时期
A. 雍正皇帝重视人才
B. 雍正不愿大权独揽
C.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 君主同情广大人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愿以一人治天下”反映雍正皇帝大权独揽,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C正确;题干强调雍正帝大权独揽,与人才无关,故A错误;B表述与题干含义相反,“愿以一人治天下“体现大权独揽,故B错误; 题干强调的是“愿以一人治天下”,体现加强皇权,故D错误。
5.“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连宵嬉戏……至于通晓。”该材料描绘的场景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
A. 汉都长安
B. 隋都洛阳
C. 宋都东京
D. 明都应天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嬉戏连坐至晓”信息说明此时在经营时间上不再受限制,而且还出现夜市。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以前,市在经营时间上有严格限制,因此题干所述最可能是宋朝的事,故选C。 A和C时市受到时间的严格限制;D项不是最早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商业政策·古代中国的城市
6.钱穆认为:“正因为土地私有,耕者有其田,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观点
A. 揭示了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源
B. 反对实行“耕者有其田”
C. 提出了土地兼并的解决办法
D. 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正因为土地私有”“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可知材料强调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A正确;B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材料并没有提出解决土地兼并的方法,排除C;材料也不能体现对农民的同情,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正因为土地私有”“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即可解答。
7.2014年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 珐琅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B. 晋商、徽商往来于丝绸之路
C. 轻盈精湛的丝织品是常见的商品
D. 都使用水力风车灌溉农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珐琅彩瓷在明清时期,活字版在宋代,唐玄奘不可能看到,故A错误。晋商、徽商在明清时期,故B错误。唐朝轻盈精湛的丝织品是常见的商品,故C正确。水力风车在明清时期,故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唐朝手工业
8.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这表明清政府
A. 禁止中外贸易往来
B. 维护外商经济利益
C. 重视海关税收征收
D. 废除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可知体现的是清政府重视海关税收征收,C选项符合题意。禁止中外贸易往来的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限制,A选项排除。维护外商经济利益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局面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被打破的,D选项排除。
9.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的评价
①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
②关注人物,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
③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法制的治国理念
④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下列学派与题干中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A. 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B.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 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D. 法家、墨家、儒家、道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将题干中对思想家的评价找到对应学派即可。①体现了兼爱思想,是墨家学派。②体现了“无为”的思想,是道家的思想主张.③体现了法家的治国思想.④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仁”、“义”。对应的依次是墨家、道家、法家、儒家,所以正确答案为A,排除BCD项。
10.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
A. 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 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 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
D. 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念,从而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故B项正确;A项包含在B项之中;C项错误,错在“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D项错误,汉武帝对黄老之学不满。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名师点睛】董仲舒的新儒学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根本不同,而且与以荀子等为代表的儒学也不同,主要是迎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强调加强中央集权的“君学”,非常适合当时的汉武帝统治思想。
11.“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位先生应该是
A. 董仲舒
B. 朱熹
C. 王阳明
D. 顾炎武
【答案】C
【解析】
【详解】王阳明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即是本心,即是理,材料体现王阳明强调人主观感受的思想,故选C。董仲舒思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排除A;朱熹认为理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排除B;顾炎武没有从哲学上探讨世界的本原,排除D。
12.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C.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也出现了一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如黄宗羲、李贽等,他们抨击君主专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地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故A项正确,C项错误。;明清时期,宋明理学即程朱理学依然是统治者推崇的官方哲学,故B项错误;倡导“自由”“平等”思想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13.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书考证了在鸦片战争中负有重大责任的清朝顶级人物的战后反应:琦善等6人几乎没有反应;耆英、黄恩彤主张柔夷顺夷;刘韵珂主张“阳示德意,阴加钳制”;林则徐主张对抗;道光帝在后三者间游移。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 推卸战败责任
B. 谋求制敌之道
C. 缺乏理性反思
D. 改进外交策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统治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失败的根源在于中国是中古的国家,不明白近代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缺乏理性反思,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清朝统治者并未理性反思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并非推卸战败责任;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并未理性反思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并未谋求制敌之道;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并未理性反思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并未改进外交策略。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4.“在激进的理想主义背后,隐藏着狭隘的农民意识;在基督上帝的外衣下,其实质反映的却是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这段话
A. 剖析了太平天国的局限 B. 揭示了洋务运动的缺陷
C. 指出了义和团的不足 D. 批评了戊戌变法的保守
【答案】A
【解析】
从“激进的理想主义”“农民意识”“基督上帝的外衣”“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等信息,可知材料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取得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故选A。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排除B;义和团笼统排外,不是“在基督上帝的外衣下”,排除BC。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排除D。
点睛: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常考的知识点有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施政纲领、失败的原因和影响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义和团运动二者的比较也要明白。
15.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在“富国强兵”的军事、经济变革失败之后,改革者即使面临着自身理论的不成熟和广大民众的愚昧如故,依然被迫仓促上阵,避开文化上的前哨战,直接诉诸政治变革。这一状况
A. 导致近代中国选择走法美共和道路
B. 根源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
C. 是甲午战争后外患渐趋严峻的结果
D. 与西方社会近代化进程如出一辙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避开文化上的前哨战,直接诉诸政治变革”结合所学知识,甲午战争的失败意味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而这场战争带来的更大的灾难性后果是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这一极度严峻的形势下,中国的改革者不得不直接诉求制度上的变革,掀起维新变法运动,试图用制度改革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正确。A项,维新派选择走的是英日模式的君主立宪道路,而不是共和道路。故排除。B
项,不符合史实,晚清民族资本主义并未出现较快发展的现象。故排除。D项,西方的近代化是按照“文化—政治—经济”的自发型模式进行的,而中国的近代化则相反,是在列强入侵背景下外生的“经济—政治—文化”模式。故排除。
16.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20年历史时写道:“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此后,列强发动了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
清朝1912年灭亡,根据“清后二十年历史”,此事件应发生在1892---1912年间,鸦片战争时间是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排除AB;甲午中日战争时间是1894年,根据“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排除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是1900年,符合“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故D正确。
17.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文字材料切入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和把握。在19世纪40—90年代,中国受到西方侵略,中国人民走上反侵略求民主的道路,故本题选择D项。建立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19世纪40年代、60年代的特征,故排除A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反侵略而不是批判中国传统,故B项错误。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要求,是在19世纪90年代以后,故C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18.徐中约说:“袁(世凯)没有看到,尽管在共和国初年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帝制不可复辟。”这一论述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 使民主共和政体得以确立
B. 成功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D. 唤起工农反对袁复辟帝制
【答案】C
【解析】
帝制不可复辟是由于辛亥革命已经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复辟帝制是不得人心的,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民主共和政体是名存实亡,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也未成功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辛亥革命并未唤起“工农”反对袁复辟帝制,选项D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9.“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A. 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B.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C.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可知指的是巴黎和会上中国拒绝在合约上签字,所以这一事件指的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A正确;五四运动并未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是义和团运动,故B错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是国民大革命,故C错误;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由材料“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可知指的是五四运动促使中国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合约上签字,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0.董必武在重游某地后写诗“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毛泽东同志称诗中记述的事件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事件
A.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确定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指的是中共一大召开,该会议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正确;A和B是井冈山时期;C是七届二中全会,都不符合“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描述。
【详解】
21.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间表”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抗日战争。依据材料信息“在1937年,日本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可判断材料所描述的战役是淞沪会战。1937年8月至11月的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打乱了日军的侵华部署,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太原会战是1937年10月至11月,不足“13个星期”。徐州会战是1938年1月至5月,武汉会战是1938年6月至10月,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故C、D选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
22.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三个伟大的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6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是
A.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 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C. 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觉醒
D.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三个时期所发生的的历史事件可以得出,五四运动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赢得独立;1979年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之路,所以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
23.1949年至1956年,社会上的流行语有:“政协”、“人大”、“三大改造”、“志愿军”等。1957年至1978年间,流行语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红卫兵”、“样板戏”、“纸老虎”等。1978年后,新事物语言层出不穷:“平反摘帽”、“联产责任制”、“经济特区”、“合资公司”、“下海”等。这反映了
A. 政治生活决定人们的消费方式 B. 文化生活影响了政治经济制度
C. 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D. 外交观念与国际形势相互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流行语,说明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是对时代的一种反映,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故C正确;生产决定消费,而不是政治生活决定人们的消费方式,故A错误;材料中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流行语,说明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B强调的是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材料中的流行语并非外交观念,因此不能体现外交观念与国际形式的关系,故D错误。
24.1950年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0年,中英两国互换大使的问题被再度提上议程,1972年3月中英两国正式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
A. 追随美国而不断调整外交政策 B. 对华外交采取灵活务实的策略
C. 冷战思维下帝国主义的傲慢 D. 外交政策受制于中国的“一边倒”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950年英国就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此时美国并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故A错误;材料体现出中英两国不断的接触,不能体现出帝国主义的傲慢,故C错误;中国试图在与不同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故D错误;材料体现出中英两国关系不断提升,这说明英国对华外交采取了灵活务实的策略,故B正确。
25.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古代希腊
A. 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
B. 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
C. 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
D. 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可知,这类神话强调人的力量和作用,说明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故C正确;材料反映古希腊神话,无法体现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排除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排除D。
26.《西方文明史》写道:“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是
A.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 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C. 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打击
D. 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启蒙运动。“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指的是自然科学知识,由此可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之一是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虽然也都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但它们不属于“认识自然界的方法”,故排除A、B、C项,故选D。
【点睛】本题A、B、C项属于似是而非,即选项内容不符合题干的描述。题干设问是考查自然科学知识对启蒙运动的影响,而A、B、C项属于经济和思想方面的内容。
27.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 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 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的“世界史”是指世界各大洲人们开始由原来的相对孤立走向整体,即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联系所学可知,公元1500年前后是新航路开辟的时期,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由分散走向整体,故C正确;一个国家可以从封闭走向开放,并非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A错误;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和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D与公元1500年前后“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无关,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联系所学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解答。
28.有学者指出:“欧洲人认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这一论述意识到
A.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没有真正出现过
B. 世界各地区的交往推动了经济文化融合
C. 欧洲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 世界各地的资源和财富为欧洲崛起奠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是世界创造了欧洲,强调的是世界对欧洲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之所以崛起,源于其对外侵略扩张,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为其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开始形成,到二战后才被改变;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世界对欧洲的影响,不是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融合;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世界对欧洲的影响,不是欧洲对世界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9.19世纪英国有位权威人士曾说:“议会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则材料说明
A. 英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制度
B. 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C. 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D. 英国君主立宪制存在很大的弊端
【答案】C
【解析】
材料说明国王在议会做出决策之后没有任何权力,体现出英国国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C正确;英国是责任内阁制,A错误;国王属于国家元首,B错误;D中弊端不符合题意。
30.美国的开国元勋杰斐逊认为:“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基于这一理念,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
A. 确立了两党对峙格局
B. 规定了总统两届任期
C. 加强了地方政府权力
D. 贯彻了分权制衡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可知,这体现的是对权力的分割制衡,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专制独裁,实现真正的自由,结合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将国家权力一分为三,相互制衡,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美国两党对峙格局确立是在19世纪50年代中期;B选项错误,规定总统两届任期的是195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C选项错误,1787年宪法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权力。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1.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 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B. 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
C.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 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依据材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发展规律之中”可知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革命方式的问题;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能代表西方国家;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2.1935年6月,访问苏联的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在日记中写道:“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这一“浪潮”带来的成果是
A. 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
B. 推动农业蓬勃发展
C. 丰富了人民物质生活
D. 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答案】A
【解析】
1935年6月,正值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年)期间。苏联的”二五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实现,与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关系密切。A正确。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C错误。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结合本题的时间及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及评价即可得出答案。
33.面对严重的危机,美国总统胡佛认为:“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实业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好处。”固守传统的经济政策不放,他固守的经济政策是
A. “自由放任”政策
B. 市场经济
C. 重农抑商政策
D.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面对危机,美国总统胡佛仍然坚持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危机对美国的打击,故A项正确;B项是经济形态,不是经济政策,应排除;C项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应排除;D项是苏联的经济政策,应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经济大萧条时期胡佛政府的经济政策的识记,同时还需要掌握胡佛政府反危机的措施和影响。
34.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
A. 废除“中立法案” B. 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C. 立即对日本宣战 D. 迅速通过新政提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美国废除“中立法案”是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而罗斯福首次就任总统是在1933年,故A项错误;罗斯福强调美国遭受入侵时期总统享有发动战争的权利,不是为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故B项错误;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日宣战,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罗斯福强调运用非常规权力模式保证新政议案的顺利通过,故D项正确。
【考点定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35.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告诉我们
A. 经济体制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
B.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适应不同民族与国家
C. 拉动内需是发展经济的唯一途径
D. 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在面临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经济改革,通过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推动本国的经济发展,说明只有不断的进行经济制度的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答案为D;生产力水平决定经济体制,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外向型经济战略的特征,B错误;新经济政策没有体现拉动内需的特点,C错误。
36.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 ④欧共体成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好莱坞电影主题从1943年至1948年的变化,可知美苏两国关系由二战中的盟友发展到二战后的敌人。1948年后,好莱坞电影《铁幕背后》《红色威胁》,是美国宣传苏联威胁论,与这一时期相关的政治背景有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1949年成立的北约组织,这些本质上都是美国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所以①②正确,故选A;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实现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③不符合题意,BC不正确;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与美苏关系由二战中的盟友发展到二战后的敌人没有关系,④不符题意,排除D。
37.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创作的《日瓦戈医生》,是一部对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进行反思和质疑的小说。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使小说评上诺贝尔奖并组织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东欧国家悄悄发行。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
A. 表明美苏关系逐渐缓和
B. 放弃了和苏联的军事对抗
C. 成为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
D. 是对苏联内政的直接干渉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是一部对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进行反思和质疑的小说。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使小说评上诺贝尔奖并组织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东欧国家悄悄发行。”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美国和平演变,成为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C正确;据材料信息可知,A、B、D与材料无关。
38.如图是一幅漫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经济全球化扩大国家间贫富差距 B.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密切合作
C. 区域合作实现了三国的优势互补 D. 北美自由贸易区内三国利益失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漫画美国人欢呼“真好”,加拿大工人和墨西哥农民的“失业”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内三国利益失衡,而非优势互补、密切合作,故D正确,BC错误;漫画体现的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而非全球化,A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
39.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经济“调整(或退却)”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这一政策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权宜政策”是指什么?“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为“后退一步”苏俄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后来被那种经济模式取代?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认为“必须退却”的原因是什么?他是如何“行动”的?这一行动开创了什么经济模式?这一模式的经济指导思想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做了怎样的调整?这种调整有何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三国经济模式的“调整(或退却)”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危机;措施:实行新经济政策。模式:斯大林模式。
(2)原因:1929年的经济危机;行动:实施新政。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国家干预经济)。经济指导思想:凯恩斯主义。
(3)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启示:经济模式的调整要适合生产力水平;要适应国情。
【解析】
【详解】(1)政策:根据“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权宜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根据“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危机;措施:根据“1921年采取了……,这一政策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得出实行新经济政策。模式: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后来被斯大林模式取代。
(2)原因:根据“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得出”1929年的经济危机;行动: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实施新政。模式: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国家干预经济)。指导思想: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应用了凯恩斯主义。
(3)调整:根据“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结合所学,可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等角度总结回答。
(4)启示:综合材料,可从经济模式要适应生产力水平、要适应国情等角度分析总结。
4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
——摘编自谢益罡《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歧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解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来的油耗往来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就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
(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解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
【答案】(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正处于不利阶段;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答对其中四点即可)
(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
转折点: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重大改变: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日本:甲午战争及30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言之有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信息“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得出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正处于不利阶段等要点;据材料一“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
得出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等要点。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当时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因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和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再根据材料二信息“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说明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得出中美两国关系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等要点,再结合所学,得出中国自身国际地位提高等要点。
(4)注意题目设问要求“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从日、中两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从日本的角度来说,甲午战争及30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日本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珍爱和平;从中国的角度来说,甲午战争以来,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中国也应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开创未来。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