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7.00 KB
  • 2021-08-28 发布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6‎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张芳在《历史变革与西方歌剧的发展》中说:“在这样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下,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席卷英、法、德等国的……思潮,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下面能够体现该思潮的作品是( D )‎ A.《安娜·卡列尼娜》 B.《格尔尼卡》‎ C.《等待戈多》 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解析:《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剧。结合所学,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反对理性,注重主观性和人的内心情感世界,与材料“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相符,故D项正确。‎ ‎2.某学者评论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通过这些扭曲滑稽的,但却着实让人心酸的意象,我们从“变形”中看到了“正常”,从扭曲的社会中看到了其应有的模样。据此可知《变形记》属于何种流派的作品( D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古典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是在音乐和美术领域,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与题干中“通过这些扭曲滑稽的,但却着实让人心酸的意象”不符,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这与题干“从扭曲的社会中看到了其应有的模样”不符,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正是通过一些扭曲的变形的让人们看到了真实的一面,故D项正确。‎ ‎3.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C )‎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解析:‎ 6‎ 现代主义绘画是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以及工业化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的背景下兴起的,故A项错误。19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印象派绘画产生,故B项错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故C项正确。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政治黑暗,社会不平等,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所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故D项错误。‎ ‎4.在西方近现代文化史上,英国某文学家从写印度的故事和关于英国的诗歌转而写作儿童文学,后来又转向描写野生动物、社会讽刺和关于船舶机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的故事。时人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说:“只有艺术家才能使成人读者对关于动物行为和机器的书读得津津有味。”这一评价反映了当时( A )‎ A.西方社会精神信仰面临危机 ‎ B.进化论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 C.社会大众对工业文明的赞美 ‎ D.现实主义文学引发社会共鸣 解析:根据材料中文学家的描写对象,应该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可以看出具有一定的反传统、反理性、夸张怪诞等特性,表明内心迷惘、虚无等情绪,故A项正确;描写“社会讽刺和关于船舶机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与进化论无关,故B项错误;“野生动物”“动物行为”不属于工业文明范畴,故C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而材料描述的是现代主义文学,故D项错误。‎ ‎5.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了:维特出生在一个小山村,从小就有抱负。当他踏上社会后,才发现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他的正直、嫉恶如仇的个性,也不被这个社会所接纳,他甚至还爱上了一位有夫之妇无法自拔。最后,社会遗弃了维特,而他在郁闷中产生了厌世的心理。在威廉这位好友的劝告下,维特在绝望中自杀了。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B )‎ A.理性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自由主义 解析: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存在时间是17~18世纪,歌德生活时间大致是19世纪初,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存在于19世纪初,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大量描述主人翁的内心世界,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故B项正确;现代主义是20世纪的文学流派,与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自由主义是经济思想,不是文学流派,故D项错误。‎ ‎6.为反对学院派独霸艺坛,也为争取艺术独立,一群美国画家在20世纪初走到了一起,他们以真挚、热情的态度描绘贫穷肮脏的现代城市角落,被评论家称为“传播丑陋的人”,被嘲讽为“垃圾箱画派”。从艺术风格上,他们应属于( A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独立主义 解析:根据“20世纪初”“描绘贫穷肮脏的现代城市角落”“传播丑陋的人”等关键信息,可知此派画家真实描绘了现实社会,揭露了城市生活的阴暗面,属于现实主义画派,故A项符合题意。‎ ‎7.英国文豪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中曾真实地描绘了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贫民窟、童工、妓女、刑事犯罪、骗钱学校、高利贷剥削等等人间众生相。下列在创作风格上与狄更斯相似的作家是( B )‎ A.雨果 B.易卜生 C.贝克特 D.泰戈尔 解析:‎ 6‎ 由题干中的“真实地描绘了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贫民窟、童工、妓女、刑事犯罪、骗钱学校、高利贷剥削等等人间众生相”可知,狄更斯的作品属于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结合所学可知,B项符合题意;雨果的作品属于浪漫主义风格,贝克特的作品属于现代主义风格,泰戈尔的作品属于亚非拉文学的代表性风格,故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 ‎8.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这反映出( A )‎ A.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 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推陈出新 C.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 解析:从材料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可知,这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体现,材料反映的主旨是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故A项正确;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内容的变化能体现出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推陈出新,但与材料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超现实主义是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的文学艺术流派,与20世纪50年代前后兴起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不是同一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西方社会精神危机,故D项错误。‎ ‎9.屠格涅夫在评论法国文学时指出:“没有一个作家像俄国的果戈理和英国的萨克雷那样,敢于公开地向他们坦率地说出全部真实情况……只有少数作品的作者试图在其中向自己的同胞指出他们的劣根性。”材料中“少数作品”包括( B )‎ A.《西风颂》 B.《人间喜剧》 ‎ C.《战争与和平》 D.《毕加索自画像》‎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世界文学成就。依据材料“敢于公开地向他们坦率地说出全部真实情况……向自己的同胞指出他们的劣根性”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法国文学作品是《人间喜剧》,故选B。《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风格,故A项错误;《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不符合“法国文学”的要求,故C项错误;D项不属于文学作品,故排除。‎ ‎10.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与其风格相似的是( A )‎ A.《老人与海》 B.《巴黎圣母院》 ‎ C.《红与黑》 D.《约翰·克里斯朵夫》‎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可以看出该作品属于现代主义风格;A项属于现代主义风格;B项属于浪漫主义风格;C项属于现实主义风格;D项属于现实主义风格。‎ ‎11.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B )‎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6‎ 解析:1836年的俄国正处于沙皇专制统治时期,俄国还依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钦差大臣》里的情节反映的是小官吏被误认为是钦差大臣而备受巴结和奉承以至于行贿,这是沙俄腐朽的专制体制的产物,故选B项;当时的俄国处于封建制时代,故A项中的“资本主义政治”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剧作表现的是现实主义创作的风格,故C项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题干没有反映拜金主义,故排除D项。‎ ‎12.发表于1970年的美国短篇小说《玻璃山》,全文共分为100段,每段平均才一句话,并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出顺序,从1到100似购物清单的罗列以表面的数字逻辑和平行结构分解了文章的中心,从而凸显出上下文联系的不紧密。这一风格( A )‎ A.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形式 B.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C.强调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D.突出文章主旨的明确性 解析:材料中论述的短篇小说不仅文章结构不严谨,逻辑关系极为不明确,“上下文联系的不紧密”,这一风格显然是后现代主义文学,颠覆了传统文学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学,不是描写现实主义生活,故B项错误;材料中文学显然不注重把握文章主旨信息,故C项错误;此类文学写作不突出对文章主旨的描写,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霍布斯鲍姆在其《革命的年代》一书中着重表现了19世纪的历史。他认为,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 ‎——《英国工业革命的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有益启迪》‎ 材料二 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1812—1870年)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研究英国的工业文明,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意义。研究狄更斯作为一个作家对于现代化的经验与感受,可以深化我们对我国现代化的认识和思考。‎ ‎——《狄更斯小说中的工业文明》‎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这一时期科学理论和技术进步的代表性成果。(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借助狄更斯小说作品用以研究英国工业文明的合理性。综合材料一、二,谈谈英国工业化带给我们的认识与思考。(16分)‎ 答案:(1)成果:理论上,1859年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或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电磁学的重大突破;技术上,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发明出现并开始进入日常生活。‎ ‎(2)合理性:狄更斯作为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通过对下层生活的描述,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而狄更斯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借助其作品,对侧面研究英国工业革命文明是有其合理性的。‎ 认识与思考:略。(能从科技是生产力、协调好工业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等角度组织语言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6‎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理论上:1859年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或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电磁学的重大突破;从技术上: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发明出现并开始进入日常生活。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1812—1870年)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可知,狄更斯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借助其作品,对侧面研究英国工业革命文明是有其合理性的。联系所学知识,狄更斯作为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通过对下层生活的描述,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第二小问,从科技是生产力、协调好工业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等角度回答。‎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冬天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 材料二 ‎ 材料三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篇充满正气和勇敢地对封建主义的宣战书。它剥开了“仁义道德”的伪装,控诉了“易子而食”“食肉寝皮”“割股疗亲”等残酷的罪行,尖锐地指出几千年来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体现出怎样的文学特征?(8分)‎ ‎(2)据材料二分析,该作品属于哪一流派。有何特点?(10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狂人日记》展示了怎样的时代风貌。从历史角度看,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答案:(1)思想情感:表达了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特征: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2)流派:现实主义。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6‎ ‎(3)时代风貌:《狂人日记》揭露了中国传统社会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危害,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革命的代表作,体现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影响: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鼓舞了人们的斗争勇气,唤起国人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