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50 KB
  • 2021-08-28 发布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题共60分。‎ ‎1.在西周《盠驹尊》铭文中,有贵族自称是周天子的“旧宗小子”,在“对扬”(答谢、颂扬之意)天子的宠遇时说:“万年保我万宗!”在《盠方彝》铭文中又说:“万年保我万邦。”据此可知(  )‎ A.宗法关系已成为西周执政基础 B.血缘关系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C.宗法与礼乐制度的紧密关系 D.家国同构是统治者的政治诉求 ‎2.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巩固国家统一     ‎ C.强化贵族特权     D.加强君主专制 ‎3.旧的官制在实施过程中充满了弄虚作假、“选举不实”;加上战乱连绵不断, “人物播越,仕无常朝,人无定所”士人的出身、道德才能均“详核无所”为此,选择用官员加强对人才选拔考核。这种人才选拔的制度是:( )‎ A. 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4.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5.《明史》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进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己。”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 )‎ A.参与机务,批答章疏 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 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 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 ‎6.中国古代历代王室把天子的形象供奉在人世间的顶峰,学会了怎样把权力的缰绳集中在自己手中,保持一个统一的国家。古代皇帝为保持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有( )‎ A.封建亲戚,定周礼 B.用中朝,设刺史 C.行推恩,置通判 D.置行省,废丞相 ‎7. 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记载,陪审员每日3个奥波尔;九个执政官一天的薪金为4 个奥波尔。五百人会议成员一天可得到薪金5个奥波尔。城邦也给那些驻扎在萨摩斯等地的公职人员支薪,作为其生活费用。上述记载的目的是(  )‎ A. 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 B. 进一步扩大了城邦公民的权力 C. 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 D. 有利于低收入阶层参与民主 ‎8.古罗马某一时期的法律规定,口头契约必须采用统一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即债权人问:“你保证……”债务人须回答:“我允诺……”不采取此种形式的任何协议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这体现了该时期的法律(  )‎ A.根本上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B.注重形式和程序,缺乏灵活与变通 C.深刻折射帝国扩张中的困境 D.注重维护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9.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所设计的机制实际上是由三个层面的分权制衡关系组成的。这与中国的“石头、剪刀、布”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这种说法你认为(  )‎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道出了三权之间的关系 C.不妥。不能说明三权之间关系 D.不妥。三权之间是你中有我关系 ‎10.宪法缔造者们在1787年宪法制定时,对于参议员的任期问题经过激烈的讨论,通过了参议员的任期为6年比总统长2年,并在改选时每2年改选三分之一。该材料反映了他们 (  )‎ A.旨在保持民主的连续性 B.旨在保持民主的普及性 ‎ C.确立联邦制实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 D.以所谓“制约与平衡”原则化解存在的分歧 ‎11.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B.法国的总统和德国的皇帝都有权解散议会 C.法国的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的,而德国的皇帝是世袭的 D.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2.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为( )‎ A.盲目排外的思想 B.主张扶植清政府 C.狭隘的民族观 D.不够彻底反帝 ‎13.列强的势力深入到长江,外国军舰可以航行到重庆是在( )‎ A.1842年 B.1858年 C.1860年 D.1895年 ‎14.二月革命的领导阶级和革命力量上看,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主要参加阶级除工人、士兵外还有农民;革命任务上看,二月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二月革命的性质是:( )‎ A.无产阶级革命 B.民主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运动 ‎15.阎照祥著《英国贵族史》一书中写道:1880年以来诸多新兴工商业资本家陆续成为英国上院贵族之后,贵族院已开始成为“一瓶兑了水的威士忌”。20世纪20年代中产阶级和“工党贵族”开始进入上院之后,贵族院成为“一瓶变味的啤酒”。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英国社会(  )‎ A.贵族政治退出舞台  B.自由平等思想流行 ‎ C.平民化的发展趋势  D.政党制度受到制约 ‎16.依据中国国情,将革命分成两步走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17.“辛亥革命留给人类的最大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赢多赢,大家都没有输。”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政府:获得优待,其统治得以延续 B.袁世凯:获得各方认可,成为第一任总统 C.革命党:共和政体得以确立,民主政治实现 D.立宪派:投机革命时获取的权益得以维护 ‎18.中共机关报《政治生活》载:“(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这主要得益于(  )‎ A.中国国民党的正确领导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北伐战争的强有力支援 D.国民党在一大后迅速发展 ‎19.1927年9月,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作出决议,规定“苏维埃的组织,首先应当在那些中心的地方如广州、长沙等”成立,而小县城和农村则暂不组织苏维埃。该决议表明 (  )‎ A.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B.农村缺乏组织苏维埃的条件 C.革命策略尚未符合具体国情 D.中心城市的革命条件较优越 ‎20.史载:某年10月底,陈毅、刘伯承的华东、中原两野战军分别向徐州东西前进……政府军……由总司令刘峙指挥。11月6日,战斗开始……南京、上海等处出现抢米风潮,秩序大乱。该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1.《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由此,你认为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社会主义国家 B.革命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国家 D.资产阶级政权 ‎2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党必须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号召全党同志必须用全力学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其主要目的是(  )‎ A.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争取解放战争尽快取得胜利 C.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23.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加拿大、日本、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因素是(  )‎ A.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改革开放的推行 ‎24.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了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方针,取缔了所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平等条约。这一做法属于( )‎ A.另起炉灶 B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 一边倒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5.中国新、旧政协会议研讨的共同问题是:‎ A.商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推动中国民主建国 ‎ C. 推动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D.通过《共同纲领》‎ ‎26.近日,一部关于两岸题材的军事长篇小说《秋水长天》出版发行,它是一部书写海峡两岸血脉亲情的文学作品。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79年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 1987年实现历史性变化 C.1992年出现历史性突破 D.2008年“三通”变成了现实 ‎27.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强调打破战前各国间贸易、关税的壁垒,缩小国与国的差别,创建欧洲经济的新结构,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 A.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B.建立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旨在遏制经互会在东欧地区的扩张 D.主导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28.多极化的政治更加有利于世界的发展与和平,各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想,可以平等地交流意见和建议,可以进行良好地合作。材料表明(  )‎ A.和平已经成为世界永恒的主题 B.多极化下各国利益达成了一致 C.多极化的发展消除了战争威胁 D.多极化助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29.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银幕上美苏的文化较量 B.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 C.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 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 ‎30.2017年底,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决定不再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移民问题全球契约》的制订进程,称其“损害美国主权”。国务卿在声明中说,美国不会支持会妨碍美国“行使移民法律和确保边境安全”这些主权行为的进程。这一现象说明(  )‎ A.“冷战”思维依然左右新时期国际关系 B.国际移民问题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 C.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排斥国际移民 D.国际迁移成为文明演进的重要阻碍 第ⅠI卷(共 40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 31.(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工业资产阶级开始进入议会,并逐步取得统治地位。此前,两党轮流执政,官员经常发生变动。官员的任用不仅以党派为基础,而且存在许多暗箱操作的手法,以致卖官鬻爵之事时有发生,使政府的行政既无效率,又不经济。1854年,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威廉提出了四项建议:一、将政府中的行政工作分为智力工作和机械工作两大类,前者由大学生来担当,后者由低级人员来充任;二、初任人员均应在年轻时通过选拔考核;三、各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并可在各部之间互相转调、提升;四、官员的提升以上级的考核报告为依据。这些建议后来均以法令的形式逐一采纳并加以实施,一个相对独立于各个党派的职官团体开始逐步形成。 ‎ ‎——摘编自《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历史文献》 ‎ 材料二 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设立了铨叙局,负责办理官员任免、升迁和调转等事务,并由法制局颁发了一系列法规。袁世凯夺取政权后,又相继颁发了一整套文官法,将文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是负责制定政策,是随政党内阁的更替而变动的高级官吏。事务官负责执行政策,管理行政事务,不因政党内阁的更替而变动。同时,这些法令法规又将文官职位分为四个等级:即特任官、简任官、荐任官、委任官。‎ ‎——摘编自吴雪娟《民国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及特征》 ‎ 材料三 近代以来,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反侵略求民主的重大胜利;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现了民主建设进程加快,法治更加完备的局面。 ‎ ‎——《新中国政治发展历程丛书:新中国民主建设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叶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中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中国各阶层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重大事件,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建设的主要表现。(16分)‎ ‎32.(18分)一般来说,决定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 000字的电报。凯南认为,苏联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尼克松主义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尼克松的伙伴关系是要加强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在亚洲要加强同日本的关系以及世界上“自由”国家和独立国家的关系,解决它们共同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对付苏联的扩张。‎ ‎——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 ‎(1)概括材料二中乔治·凯南对于美苏关系的认识;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提出的原因。(6分)‎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二战后,美国为了维系“伙伴关系”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说明美国政府在尼克松时期的政策及制定的原因。(12分)‎ 高一历史期末答案 DACCB CDBCA BADBC BDBCC CABAB AADCC ‎ ‎31.(1)原因: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或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行政官员);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推动;旧文官制度的弊端(容易造成贪污、低效)。(3分)‎ ‎(2)背景:中华民国建立;民国初年稳定政权、巩固统治的需要;受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3分)‎ ‎(3)事件:‎ 农民——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2分)‎ ‎ 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5分)‎ 无产阶级和各阶层——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5分)‎ 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的直接民主(4分)‎ ‎ 32.‎ ‎(1)认识:苏联是美国的政治对手。(2分)‎ 原因: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不断增强;两国在社会制度的分歧;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4分)‎ ‎(2)措施:西欧——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2分)‎ 日本——通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加强军用订货;帮助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革;将战后已拆除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提供资金给日本等。(4分)‎ 政策:对苏联采取“缓和”外交;在争夺的同时,希望用军事协议和经济关系束缚苏联;并积极推行“和平演变”的策略;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2分,任意一点即可)‎ 原因: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出于守势;美国出现经济危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