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00 KB
  • 2021-08-28 发布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命题人:王晓强 第一卷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禝”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非常重视祭祀 B.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社稷的含义,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反映了我国古代是以农业为立国之本。从祭祀的对象来看,“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这两项都与农业有关系,所以体现出古代对农业的重视,故B正确。选项A只是描述了表象,而且表述片面,排除;选项C是对材料现象的总结,并未挖掘出现象背后信息,排除;材料并未反映小农经济特点,排除选项D。‎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地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铁犁牛耕的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农业发展是还坏直接影响到民生,影响到国家的安定。‎ ‎2. 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 B. 井田制的确立 C. 均田制的实行 D. 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是小农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由此,选A。‎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铁·犁牛耕 ‎3.下列图示中所示的生产技术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①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是北宋时期产生的,②黄道婆是元朝人,③是隋唐时期的曲辕犁,④是汉代的耕犁,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是④③①②,选择D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4.汉代时,中国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下列可以证明的是 A. 山西夏县西阴村发现了半个割裂的茧壳 B. 定州富人何明远创办了私营纺织作坊 C. 马王堆墓中出土了素纱襌衣和起绒锦 D. 钱山漾遗址佐证人工育蚕技术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半个割裂的茧壳,A错误;唐朝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定州富人何明远创办了私营纺织作坊,B错误;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了一件素纱禅衣,还发现几种起绒锦,C正确;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绢片、丝带等,经鉴定,原料是家蚕丝。由此佐证,在新石器时代,人工育蚕技术出现,D错误。‎ ‎5.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是一个商业革命的时代。下列能够反映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是:‎ A. “……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D.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答案】D ‎【解析】‎ ‎【详解】宋代时城市商业打破市坊界限和时间限制,“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反映出商业活动没有地点限制,故选D项;“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反映出在固定地点确立市场,与宋代商业发展状况不符,排除A项;唐朝时期出现了草市,草市出现不能体现宋代商业特点,排除B项;唐朝后期商业活动逐渐打破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排除C项。‎ ‎【点睛】(1)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六朝:草市形成,设“草市蔚”进行管理。‎ ‎(4)宋:“市”突破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草市的服务功能完善 ‎6.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A. 生产技术的成熟 B. 粮食产量的稳定 C. 精耕细作的重要 D. 生产效率的低下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锄头底下三分泽”“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说明精耕细作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非常重要,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B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 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明朝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其特征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明朝是江南市镇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市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雇工需求量大,导致雇工态度发生变化。应该选A。明朝随着一条鞭法出台,人身依附关系放松,排除D选项。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B、C。‎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8.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方式的变革 B. 土地制度的调整 C. 货币制度的改变 D. 地区经济的差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这主要是由于江南是经济中心所在,工商业发达,大量原料运到此地进行加工生产,因此体现的是地区经济的差异,D项正确;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明朝土地税收制度有一定调整,但对此影响不大,排除B项;货币制度的变化对该现象不起主导作用,排除C项。‎ ‎9.下图为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形成这一态势的根本原因是 A. 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新型交通工具轮船发明和创制 D.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信息中可以看出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遍及世界各地,这主要是英国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经济霸主地位,答案选D。A是英国建立经济霸主地位的军事条件;B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C项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ABC三者均不是英国确立经济霸主地位的根本原因。‎ ‎10.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A. 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 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 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 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 ‎【答案】B ‎【解析】‎ 从马克思这段话来看,马克思认为印度被英国侵略殖民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相比于其他国家,英国带去的是更加现代的技术,有利于印度的近代化,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这不是马克思的本义;C选项错误,这种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传达出这一观点。‎ ‎11. 有历史学家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 )‎ A. 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B. 制度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 C. 西方文明比伊斯兰文明更容易接受工业化 D. 自然条件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历史事物的能力。材料涉及的是工业化浪潮在不同社会性质国家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北美独立战争,美国建立。随后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这极大的推动了美国工业革命的兴起,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项表述绝对化。C、D两项没有依据,明显具有片面性。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影响 ‎12.晚清时期“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数,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一现象说明:‎ A.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 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C. 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D. 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可知体现了洋务运动获利带动了人们投资近代企业,争相购买股票,故选C项;自然经济解体是指农产品商品化和耕织分离,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企业带动了人们对近代民族工业的投资和建立,没有体现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业,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人们争相购买新建公司的股票,不能体现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排除D项。‎ ‎1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B. 地区分布不平衡 C. 国内政局混乱 D. 工业结构不合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没有改变,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故A项正确。民族工业产生之初,就存在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现象,与材料中的一战期间无关,故B错误。国内政局不稳也不是一战时期才出现的现象,故C项错误。工业结构不合理不是对“没前途的经济奇迹”的合理解释,故D项错误。‎ ‎14.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 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 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C. 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D. 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析材料可知,辛亥革命是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西方文明深入传播,社会转型加剧。中国社会服饰出现重大变化,西方服饰与东方服饰共同出现在人们的日常衣着中,体现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剧。故B项正确。服饰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变迁,A是对材料的表面理解,A错误。不是因为辛亥革命才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C错误。由材料并不能得出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它服装不受欢迎。故D项错误。‎ ‎15.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 A. 农民无偿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 B. 农民不再向国家缴纳粮食税 C. 农民可以自由支配部分农产品 D. 农场职工可以发展家庭副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1920年的苏俄正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时期,该政策在农业方面实施余粮收集制,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即“阴云密布”。1922年的苏俄正处于新经济政策时期,该政策在农业方面实施固定的粮食税,即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故排除B项,选择C项;A项应为1917年的《土地法令》,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22年”,故排除;D项应为二战后初期的赫鲁晓夫改革,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22年”,故排除。‎ ‎16.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这些现象反映了 A. 该时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B. 西方经济危机局面得到缓解 C. 经济全球化得以加速发展 D. 经济建设突破意识形态阻碍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此时是西方经济危机时期,而此时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并取得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势,因此出现了“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的局面,D正确;据材料可知,此时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国际局势日趋紧张,A错误;据材料可知,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各国经济都受到巨大打击,B错误;经济全球化得以发展是二战后,C错误。‎ ‎【点睛】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经济区域集团化;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 ‎17.“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 整顿银行金融体系 B. 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品 C. 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 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避免盲目竞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美国的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金融领域,导致人们对政府失去信心,故而罗斯福首先整顿银行金融体系,答案为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品的目的是稳定价格,平衡供需矛盾,不符合题意,B错误。兴办公共工程主要是解决失业问题,没有诚信机制作用,C错误。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工业的盲目生产,为企业复兴创造条件,不具有诚信机制的作用,D错误。‎ ‎18.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 B. 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 C. 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优化政府形象 D. 暂时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二战后,为使低收入者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社会矛盾和防止社会动荡,西方国家普遍实施福利制度,故本题应排除D项,选择B项;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故排除A项;优化政府形象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无必然联系,故C项的表述错误。‎ ‎19. 下图是建国后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工业化正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B.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C. 建国初技术人才匮乏 D. 国内形势日趋稳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显示的清华大学院系调整之前,科目设置和院系涉及面比较广,而调整之后则是几乎清一色的工科系,结合1953年开始我们国家推行工业化的方针,故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工业化与教育发展 ‎20.杨奎松教授把“大跃进”发动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你认为“民族悲情意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近百年的屈辱发展历程 B. 中美关系的破裂,美国对中国实施积极封锁 C. 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缺乏 D. 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长期领先世界的优势地位,被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1958‎ 年,新中国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发动了“大跃进”。由此可知,“民族悲情意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近百年的屈辱发展历程,故A项正确。中美关系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才改善,迄今仍未破裂,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缺乏与题目中的“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无关,C错误。中苏关系破裂是在1961年,在“大跃进”之后,时间不符合,D错误。‎ ‎21.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中国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经营的自主权,粮食产量增加,农业发展,A正确。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才完成,排除C。1980年并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排除D。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材料并没有涉及,排除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22.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大力引进外资之外,我国政府还可以向下列哪一机构或组织贷款 A. 联合国 B. 世界银行 C. 世贸组织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B ‎【解析】‎ ‎【详解】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中国于1980年恢复成员国地位,因此可以向世界银行贷款。故答案为B项。联合国不对成员国提供贷款,排除A项;世贸组织的宗旨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排除C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在国际收支中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排除D项。‎ ‎23.1974年,前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反映了西欧国家 A. 在国际关系中决心与美国绝裂 B. 已经实现了经济政治一体化 C. 开始放弃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 D. 希望摆脱美国控制联合自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西欧各国在一些事务磋商中,力求摆脱美国的影响,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西欧国家与美国的关系决裂以及对待冷战政策的态度,AC选项排除。经济政治一体化是1993年欧盟成立后的史实,B选项排除。‎ ‎24.按惯例,参加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首脑们都要身着东道国的传统服装,照上一张“全家福”。这主要展现出亚太经合组织 A. 内部合作水平不高 B. 承认各成员国文化传统多样性,强调相互尊重 C. 逐渐消除意识形态上的差异 D. 政治经济利益逐渐趋于一致 ‎【答案】B ‎【解析】‎ ‎【详解】参加APEC领导人都要身着东道国的传统服装说明亚太经合组织承认各成员国文化传统多样性,强调相互尊重。故本题选B。组织内部合作水平较高,故不选A。亚太经合组织淡化而非消除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故不选C。各成员国处于不同政治形态,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故政治经济利益不会趋于一致,D错误。‎ ‎25.2011年总统奥巴马曾在一次晚宴上问乔布斯,能否在美国生产苹果手机。乔布斯回答:“这些工作机会回不来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经济全球化趋势难以逆转 B. 美国制造业日趋空心化 C. 发展中国家经济逐渐崛起 D. 国际经济秩序趋于合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奥巴马和乔布斯的对话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A选项符合题意。仅从苹果手机的生产地来说,不能得出美国制造业日趋空心化的结论,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崛起无关,C选项排除。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存在,D选项排除。‎ 第二卷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的机遇”分别是什么? ‎ ‎(2)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什么特点? ‎ ‎(3)俄、美、中三国对各自经济发展道路成功调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其经济发展的改革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 ‎【答案】(1)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 ‎(2)特点: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会主义经济基础。美国运用国家政权大力干预经济的办法即用一定的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中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共同点:市场与计划相结合。(只要包含“计划”与“市场”即可)‎ 认识:经济改革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必须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地制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或其他认识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等等认识都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1)20年代初俄国“改革调整机遇”是指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引起了农民和工人的强烈不满,在此背景下,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确也为苏俄的发展提供了“改革调整机遇”。 面对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1932年罗斯福果断的实施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的确也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改革调整机遇”。而中国主要是回答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 ‎(2)俄国的改革调整的特点是指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买卖的办法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同农业的市场交流,巩固工农联盟,从而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美国的改革调整的特点是指罗斯福新政是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用一定的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达到解决经济危机、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而中国的改革调整的特点则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3)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俄、美、中三国经济模式特点来分析其共同点。启示注意从与国情之际的关系、市场和计划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答案。‎ ‎27.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答案】(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 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2)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解析】‎ ‎(1)第一小问应注意区分社会救济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直接目的容易理解,就是救助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从根本目的来看,政府的社会救济着眼点还是在于减缓社会矛盾,增强政治认同。第二小问可从社会救济的参与者、救助对象、救济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依据材料概括即可。‎ ‎(2)从材料可知,近代英国的救济制度只针对确实有困难的弱势群体,而当代的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已经全面覆盖,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且它包含了失业救济、婚姻家庭救济、教育救济等等多种层面;且由于社会财富再分配,低收入者得到的救济力度更大。‎ 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围绕中英两国福利制度的横向比较,设置两段材料,综合考查到了考生的多种能力,符合新课标高考的考查理念,又契合了当代热点——社会福利制度,大国崛起英国。第(1)问主要运用所给材料,考查到了考生发散性思维,第(2)问则考查到考生开放性思维,知识迁移能力。本考点是考查考生比较能力,题目设置比较平和,考生应该比较容易得分。启示我们复习备考时还是要关注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透彻,当然更离不开解题技巧的训练,如“共同目的”、“异同”、“发展”这类设问。‎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工业文明带给他们的只是苦难与痛楚,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人的天赋权利。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社会学家圣西门等人。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 ‎——摘编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关于工业文明的观点,并作简要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一: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观点理由:工业文明给广人的劳动者带来苦难,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或出现社会的贫富分化);生产力发展了,但工人阶级丧失劳动权利,产品分配不平等,人权受到侵犯;工业文明带来环境的破坏;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西方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史论结合,言之有理,按等次可给(思维层次较高,整体表述规范,条理清楚,按等次给 观点二: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福祉。(观点理由:工业文明带来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竞争;生产力的发展,能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进步;工业文明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它的扩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史论结合,言之有理,按等次可给(思维层次较高,整体表述规范,条理清楚,按等次给 观点三: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利弊共存。(观点理由:利,主要表现为促进生产力和自由经济的发展,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文明的进步:弊,主要表现为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造成社会的不平等和国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史论结合,言之有理,按等次给(思维层次较高,整体表述规范,条理清楚,按等次给分 ‎【解析】‎ ‎【详解】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找出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观点,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思考。从材料中可知,关于工业文明的观点有三种:观点一: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观点二: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福祉;观点三: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利弊共存。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可得出各自的理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