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50 KB
  • 2021-08-28 发布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3 列强入侵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作业】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后限时集训(三) 列强入侵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时间:40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衡阳一模)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 B.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 C.列强发动对华战争意在打破中国与外界隔绝状态 D.“暴力”更能概括战争对中国的破坏性 A [英国的“暴力”打破了中国与外界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中国旧社会的解体,这反映了鸦片战争的客观进步性,因此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故A项正确,D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极力谴责西方列强的侵略行为,故B项错误;列强发动对华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故C项错误。]‎ ‎2.(2019·北京朝阳区期中)五口通商后,受雇于外国商行,为外国在华推销商品和收购原料奔走的中国人被称为买办。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外贸重心由广州转向上海 B.买办大量投资于近代企业 C.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质变 D.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 A [材料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说明外贸重心转移到了上海,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买办投资近代企业,故B项错误;随着买办的兴起,社会阶级结构在鸦片战争后出现了变化,但阶级结构没有发生质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化、城市化,故D项错误。]‎ ‎3.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强调:建立“无边界”的殖民体系,对殖民地实行“间接”统治,实行“公平”的自由贸易竞争。这表明“门户开放”旨在(  )‎ A.构建新殖民主义下的商业体系 B.确立美国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 C.调和欧洲国家对华侵略的矛盾 D.适应其在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 A [本题考查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对殖民地实行‘间接’统治,实行‘公平’的自由贸易竞争”体现了构建新殖民主义的商业体系,故A项正确;B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根据“对殖民地实行‘间接’统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调和欧洲国家对华侵略的矛盾是其手段而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二战后美国才在全球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4.针对出国华工“如在地狱,惨不忍睹”的状况,为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以达到“捷声息而通隔阂,收权利而销外侮”的效果。这反映了(  )‎ A.国际协商能保障华工的权益 B.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产生 C.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的利益 D.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 B [针对华工合法利益无法保障的情况,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以维护国家利权,这反映了部分清政府官员已产生近代国际外交意识,故选B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家实力弱小,仅凭国际协商不可能保障华工的权益,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仅涉及郭嵩焘的认识,无法体现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的利益,也无法说明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故C、D两项错误。]‎ ‎5.1902年8月,八国联军交还天津,但是规定天津周围20里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在此情形下,直隶总督袁世凯将其训练的新军数千人改编为巡警,进驻天津及周围地区,中国警察从此诞生。袁世凯采取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 A.扭转天津混乱的治安局面 B.维护国家对天津的主权 C.趁机扩大北洋军阀的势力 D.捍卫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B [1902年八国联军交还天津后,列强不准中国军队驻扎,袁世凯的新军以巡警的名义进驻,以维护国家对天津的主权,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天津治安混乱,故A项错误;材料中袁世凯的新军数量并未增加,无法体现扩大北洋军阀的势力,故C项错误;袁世凯的这一措施旨在维护国家主权而非捍卫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故D项错误。]‎ ‎6.(2019·永州一模)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接到宣战诏书的两广总督李鸿章却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该协议的签订(  )‎ A.说明地方已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B.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相对稳定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D.说明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没落 B [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根据“清政府向……十一国同时宣战”“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协议的签订有利于维护江南地区的稳定,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该协议的产生,而不是强调清政府的没落,故D项错误。]‎ ‎7.(2019·南充一模)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与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认识到,中国对日战争是持久战,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淞沪会战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撒满吾中华民族……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材料可以反映出(  )‎ A.蒋介石的抗战政策受国际势力支配 B.蒋介石坚持对日战争态度没有改变 C.敌我力量变化使蒋介石改变抗战立场 D.为了持久抗战蒋介石拒绝国际援助 B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 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说明蒋介石坚持对日战争态度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表明蒋介石的抗战立场未发生改变,故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8.(2019·湛江调研)下图是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比例的情况,这一变化说明了(  )‎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中国革命性质的重大改变 C.中国共产党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 D.建立新型民主政权的尝试 A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材料表明1933年至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中,中小商人、地主所占比例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故A项正确;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未发生改变,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材料中的变化主要是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而不是尝试建立新型政权,故D项错误。]‎ ‎9.(2019·长春调研)1937年之前,李宗仁曾三次反蒋,抗战爆发后,他服从国民政府命令出任第五战区司令;1938年国民政府核定新四军编制后,遂即拨发71 000元及5架无线电报机。材料表明(  )‎ A.抗战初期的国共双方真诚合作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成果 C.国民政府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D.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B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抗战爆发后,他服从国民政府命令出任第五战区司令”“国民政府核定新四军编制后,遂即拨发71 000元及5架无线电报机”可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下,国民党内部矛盾、‎ 国共矛盾均让位于中日民族矛盾,故B项正确;根据“李宗仁……服从国民政府命令出任第五战区司令”可知,这属于国民党内部事务,A项观点不足以全面概括材料,故排除;材料意在突出抗日战争背景下,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派系矛盾暂时得到缓和,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10.(2019·合肥二模)抗战时期的游击战中,“日军、伪军、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的小股部队都是摸索前进,没有哪一方的情报网络能精确掌握对方的具体行动。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战术情报和敌军动态的掌握方面较其他方占据优势”。这主要得益于(  )‎ A.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 B.掌握了有利地形 C.苏联等国的有力帮助 D.贯彻了群众路线 D [从材料信息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战术情报和敌军动态的掌握方面较其他方占据优势”,这主要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即贯彻了群众路线,故选D项;材料中的现象无法体现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故A项错误;掌握有利地形与获取情报优势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苏联等国的帮助无关,故C项错误。]‎ ‎11.1942年,毛泽东作了《组织起来》的报告,号召根据地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建立起消费、生产、运输等合作社,并注重“公私兼顾”“军民兼顾”,有效地组织群众力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大生产运动。根据地的这一做法(  )‎ A.壮大了国营经济 B.意在减轻民众负担 C.扩大了统一战线 D.发展了根据地经济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的困难。材料中的做法旨在组织人民群众发展生产,有利于发展根据地经济,故D项正确;材料中提到的合作社经济并非国营经济,故A项错误;根据地的这一做法旨在发展生产而非减轻民众负担,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直接关系,故排除C项。]‎ ‎12.(2019·深圳一模)抗战期间,国民党对敌后根据地实行新闻封锁。1944年,美国记者福尔曼等人冲破阻碍到延安等地采访,‎ 写成《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介绍了根据地的基本情况。这些报道(  )‎ A.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 C.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 D [抗战期间,由于国民党对敌后根据地的新闻封锁,国际上对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了解较少。从材料信息看,美国记者福尔曼等人冲破阻碍到延安等地采访,写成报道,介绍了根据地的基本情况,这些报道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故选D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于1942年成立,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报道并未改变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厦门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王朝的对外政策,服从于“以德抚远”的政治目标,希望建构一个以中国古代王朝为中心,具有共同道义和文化基础的稳定的国际体系。汉代外交“临西海以望大秦”,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唐代时,要求选派的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都城长安各国使节云集。明初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清初,顺治曾诏谕:“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成功经验来看,建构东亚世界更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制度、法律、文化和技术,使得周邻国家受到吸引而自愿输入移植。中国古代王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和平的文化影响,而非武力的征服和领土的扩张;是国际体系的领导者和维护者,而非统治者和掠夺者。‎ ‎——摘编自韩昇《中国古代的外交实践及其基本原则》等 材料二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庚申之役后,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1875年,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使英。甲午惨败,清廷被迫承认朝鲜为自主之国。庚子国变后,清廷广兴新式学堂,鼓励有志青年留学西洋,新式人才逐渐成为驻外使臣来源的主流。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 ‎——摘编自何新华《中国外交史(从夏至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外交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政府的应对举措。(15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希望建构一个以中国古代王朝为中心,具有共同道义和文化基础的稳定的国际体系”“中国古代王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和平的文化影响”“建构东亚世界更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制度、法律、文化和技术,使得周邻国家受到吸引而自愿输入移植”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二反映的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清政府外交上被迫融入世界,由此可以得出,在西方列强侵略下,新型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原则强制输入;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可以得出中国从排斥到接受西式外交;根据材料“1875年,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使英”“清廷广兴新式学堂,鼓励有志青年留学西洋,新式人才逐渐成为驻外使臣来源的主流”“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可以得出,派遣驻外使节,培养新式外交人才,设立近代外交机构,精简职能;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外交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但多为被动适应,具有保守性,不能很好地维护国家主权。‎ ‎[答案] (1)特点:居于中心领导地位(形成朝贡体制);以和平交往为主;注重思想与文化影响;以周邻国家为主要交往对象;是国内政治体制和政治理念的国外延伸。(10分)‎ ‎(2)挑战:西方列强侵略,新型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原则强制输入。(4分)‎ 评述:从排斥到逐步接受西式外交理念;派遣驻外使节,培养新式外交人才,设立近代外交机构,精简职能;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一定程度上为民国外交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与保守性,未能真正实现对国家主权的维护。(11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亮剑》是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100部优秀影视片之一。电视剧中体现的亮剑精神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亮剑精神,是我们国家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 所向披靡。《亮剑》中的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 ‎《亮剑》的主角李云龙,抗战初任八路军386旅独立团团长,指挥全歼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后来,李云龙会同国民党358团团长楚云飞袭击日军县城守备部队,全歼日军守备部队官兵,从此二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1941年冬,李云龙率独立团在野狼峪设伏,全歼日军两个中队,引起极大震动。日军为剪除独立团,袭击赵家峪,并将李云龙妻子抓进平安县城。于是,独立团直接进攻平安县城。攻城期间,楚云飞部自觉阻击驰援平安县城的日军。在平安县城之战后,楚云飞派两个营进驻李云龙团部所在地大孤镇,此举激怒了李云龙,李云龙以演习为名,围困楚云飞部,迫使其撤离大孤镇。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李云龙与楚云飞在淮海战场上交战,双方险些同归于尽。‎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你所提取的情节及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旨在考查考生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论证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史料实证等。结合材料可知,李云龙和楚云飞的关系经历了惺惺相惜、几乎同归于尽两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个阶段分别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究其原因可知两人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国共两党关系发生变化(即由合作抗日到彼此对立)。因此考生在作答时可从中选择一个方面来分析二者关系并推理出该关系出现的原因或影响等,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示例 情节:李云龙部会同楚云飞部袭击日军县城守备部队,从此二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2分)‎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2分)‎ 概述和评价: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抗日呼声日益高涨,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救亡运动不断发展。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国民政府于同年9月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这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全民族抗战,从而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8分)‎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