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0 KB
- 2021-08-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理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贸易的扩大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重要表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端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垄断组织形成 D.跨国公司出现
2.为纪念荷兰辉煌的航海历史和传统,自1975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每五年举行一次航海节。网友评论“荷兰人总是拿逝去的辉煌年代说事儿”。“逝去的辉煌”是指荷兰
A.16世纪开辟至好望角航线 B.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
C.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D.19世纪成为“世界工厂”
3.下表反映了18-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年代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0
5
51.0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政府鼓励人口迁移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4.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确立的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是
A.工场制 B.工厂制
C.垄断组织 D.跨国公司
5.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是
A.计算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C.飞机的发明 D.改良蒸汽机的出现
6.工业革命中,瓦特吹响了第一次动力革命的号角,人类由此进入了
A.农耕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与它最终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英国打败“无敌舰队” B.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提出 D.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8.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自强”“求富”的运动。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9.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的商业开始凋敝 B.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的手工业开始破产 D.中外贸易开始出现逆差
10.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其直接原因是
A.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C.利用了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 D.各种实业团体的推动
11.《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一书中记载:“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中国传统服饰退出历史舞台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完全走向西化
12.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水上航运公司是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太古轮船公司 D.耶松船厂
13.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A.报纸 B.互联网
C.电视 D.广播
14.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一五"计划实施
C.中共“八大”召开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5.4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确立改革开放方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6.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迈向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17.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为此,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厦门、珠海、汕头 B.广州、深圳、厦门、珠海
C.上海、深圳、广州、厦门 D.深圳、珠海、香港、澳门
18.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凯南认为,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美国政府采纳这一建议,首先采取的对付苏联的措施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将德国一分为二
C.建立北约组织 D.发动朝鲜战争
19.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反映了
A.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C.两极格局走向土崩瓦解 D.“一超多强”格局形成
20.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
A.“冷战”开始 B.“热战”出现
C.两极格局结束 D.多极化格局形成
第Ⅱ卷
本卷包括填空题和材料解析题两部分。第21-30题为填空题;第31-32题为材料解析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2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 ”;新航路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贸易中心也从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 。
22.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 ,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23.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 ”的旗号,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
24.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开展“ ”,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 》,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
25.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1975年,周恩来病重,在毛泽东支持下,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26.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 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995年,为解决中低收入的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国家启动了“ ”。
27.我国改革开放后,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的是 。 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28.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 》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1958年, 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9.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 ”。此后美苏“ ”开始。
30.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 ;1990年10月, 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31题22分,32题18分。
31.(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0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
材料二 30年来,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6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26.8倍……现代服务业、热带农业、新型工业迅速成长,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备……国际交流合作空前扩大,成功举办18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大气和水体质量保持领先水平。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8分)
(2)据材料二,归纳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所取得的成就。(6分)
(3)据材料三,概括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优势。(8分)
32.(18分)国际局势纷纭变幻,“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政府提出的战略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事情的本质而言,“冷战”是美苏双方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对外战略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结果,是双方相互遏制和相互对抗的产物。
——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
材料二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二战结束后导致美苏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4分)
(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新的力量”都有哪些?(10分)
(3)根据材料三,冷战结束后,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世界政治格局有何显著特点?(2分)
(4)综上所述,影响国际政治格局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2分)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历史(理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B
D
B
D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B
D
C
A
A
A
C
二、填空题(本卷共10小题,共20分)
21.地理大发现,大西洋沿岸; 22.世界市场,世界工厂
23.自强,沿海; 24.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5.公有制,邓小平; 26.小康,安居工程
27.深圳,浦东; 28.定军山,北京
29.杜鲁门主义,冷战; 30.欧洲共同体,民主德国
三、材料解析题(本卷共2小题,共40分)
31.(1)特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浦东)。(8分)
(2)成就: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日趋完备;国际交流合作空前扩大;生态省建设成果斐然。(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共6分)
(3)优势:最大的经济特区;生态环境好;地理位置独特;政策支持。(任答4点,即给8分)
32.(1)因素:国家利益;社会制度。(4分)
(2)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分)
力量:欧共体成立(或欧洲国家联合);不结盟运动(或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崛起等。(8分)
(3)特点: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2分)
(4)因素国家的综合国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