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82 KB
  • 2021-08-28 发布

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 ‎1. 孔子说:如果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改变)也。”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并相互辩驳、诘难,但他们的共同宗旨皆是以“其学易天下”。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 诸子百家源出一脉 B. 礼崩乐坏亟需革新 C. 百家争鸣同大于异 D. 儒家得到普遍认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孔子的“不与易也”到皆是以“其学易天下”说明此时出现了孔子说的“天下无道”的情况,即礼崩乐坏,传统统治秩序出现混乱,因此亟需革新,故选B;“源出一脉”的说法错误,诸子百家中的思想多有相互矛盾之处,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对诸子百家思想的比较,无法说明百家争鸣同大于异,排除C;春秋战国时期因为社会环境的原因,儒家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排除D。故选B。‎ ‎2. 从唐太宗到唐肃宗,皇帝私人秘书机构的职能逐渐从“文学侍从”发展到“专掌内命”的内相,架空中书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这反映了 A. 文官政治色彩日益浓厚 B. 相权对皇权的制约弱化 C. 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 D. 宰相议政职能逐渐消失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皇帝私人秘书机构……架空中书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可以看出,唐朝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官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相权与皇权,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宰相的权力削弱,而不是其议政职能消失,排除D项。‎ ‎3. 宋代以来,民间相传豆腐是南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河南省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出土了一块豆腐作坊石刻(如下图),其中表现了浸豆、磨豆、过滤、点浆和镇压成形等生产上序。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民间传说史学价值得到验证 B. 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得到实证 C. 豆制品在汉代民间基本普及 D. 石刻成为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 ‎【答案】A ‎【解析】‎ ‎【详解】打虎亭一号汉墓出土豆腐作坊石刻验证了豆腐的发明,验证了民间传说的价值,故选A;出土的石刻验证了豆腐的发明,但无法验证豆腐是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排除B;石刻只能说明汉代出现了豆腐,但无法证明得到“普及”,排除C;石刻是记录信息的手段,而非技术推广的手段,排除D。故选A。‎ ‎4. 乾隆五十年以后,《红楼梦》开始流传,此后更有《续红楼梦》《后红楼梦》《红楼幻梦》等近十种《红楼梦》系列书籍被刻印,“曼衍支离,不可究诘”。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 A. 红学流派崛起 B. 印刷技术革新 C. 市民阶层壮大 D. 文学形式单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红楼梦》属于市民文学,其系列书籍广泛流传,说明市民阶层在不断壮大,C正确;红楼系列小说不属于研究著作,不能称为红学流派,排除A;清代在印刷技术方面并未有重大突破,排除B;《红楼梦》系列书籍出现只是一种文学形式,不能据此认为清朝只有一类文学形式,排除D。‎ ‎5. 道光二十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考试 A. 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 B. 全力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服务 C. 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D. 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文字“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反映了鸦片战争爆发后,当时国家面临海战、海防方面的重要问题和急需了解的知识,材料体现了科举制对现实的关注,A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尚未兴起,排除B;时务策试题围绕的主题局限在海战海防,无法追求人才多元化,排除C;近代教育起步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排除D。‎ ‎6. 1901年,张之洞在《致刘坤一等》函札中写道:“其实变法有一紧要事,实为诸法之根,‎ 言之骇人耳。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互相维持之法也。”此言论反映出张之洞 A. 认可西方议会政治制度 B. 主张中体西用维护统治 C. 力图扩大洋务运动成果 D. 成为清末新政核心人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互相维持之法也”可以看出张之洞对西方议会政治制度认可,故A正确。BC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张之洞与清末新政无关,故D错误。‎ ‎7. 如图为中国近代某著名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 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B. 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 是中共对日军的大规模出击 D. 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老爷庙”、“八路军”等信息可判断该战役是抗日战争期间的平型关战役,平型关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大捷,故选B;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是在解放战争期间,排除A;中共对日军的大规模出击是百团大战,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计划的是淞沪会战,排除CD。故选B。‎ ‎8. 近代救亡图存中,曾涌现诸如“精武会”这样的民间武术团体,民国期间一些体操学校也以“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洗涮东亚病夫耻辱”为校训。19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目标的改变从侧面说明新中国 A. 体育强国战略确立 B. 国人体质亟待改善 C. 竞技体育被重视 D. 实现了民族独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近代到新中国成立后,体育锻炼的目的由洗刷民族耻辱演变成增强人民体质,说明新中国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不再存在民族耻辱的问题,故选D;体育强国是我国新时期体育工作的目标与任务,排除A;口号的改变和国人的体制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题意没有涉及重视竞技体育的内容,排除C。故选D。‎ ‎9.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大会召开时,每个公民都可以登上讲台对国家的政策和所有公职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国家的一切重大决定必须经过公民大会讨论表决后方能生效。这些举措 A. 体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B. 提高了人民的参政热情 C. 保证了城邦的巩固统一 D. 确立了公民大会的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每个公民都可以登上讲台对国家的政策和所有公职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一切重大决定必须经过公民大会讨论表决后方能生效”可知,伯里克利充分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故选A;伯里克利推行的措施激励的是公民的参政热情,而非“人民”,排除B;雅典城邦的这种直接民主并不能保证城邦的巩固统一,否则雅典何以衰落,故排除C;公民大会地位在伯里克利之前就早已确立,故排除D。‎ ‎10. 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之外的原则。1701年出台的《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人选必须由议会确定,新国王不得信奉天主教,也不能与天主教徒通婚。这些规定 A. 促使国王完全处于虚君地位 B. 以法律形式维护了革命成果 C. 确立了英国教随国定的原则 D. 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英国通过颁布相关法律,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故B正确;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国王处于虚君地位,此时国王仍然有一定的权力,排除A;C项是英国宗教改革的影响,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D项是1832年议会改的影响,排除D。‎ ‎11. 1921年开始,苏俄大部分文化艺术企业被取消并收归国有,但是允许私人或集体电影企业的存在。为了逐利,一些私人电影企业以少量的资金到外国购买现成的影片,结果导致了庸俗化的外国电影广泛上映,助长了资产阶级思潮的泛滥。“电影实际上已成为受资产阶级影响的传教士或是劳动群众的腐蚀剂”。1923年俄共(布)十二大后,苏联开始生产自己的电影。这一历程表明此时的苏俄(联)‎ A. 新经济政策已基本被废止 B. 政府关注意识形态影响 C. 文化市场被西方思想占领 D. 积极应对美国冷战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引入外国电影导致“电影实际上已成为受资产阶级影响的传教士或是劳动群众的腐蚀剂”,由此苏联生产自己的电影,说明当时政府关注意识形态影响,B正确;斯大林执政后逐渐废除新经济政策,排除A;C过分夸大了当时引入电影的影响,排除;冷战不是二战后出现的政治格局,排除D。‎ ‎12. 1970~1978年英国社会福利支出增长率变化表(单位:%)‎ 由上表可知,英国 A. 经济状况制约政策实施 B. 逐步向非福利国家转型 C. 政府放弃对经济的干预 D. 社会保障对象显著缩减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出现“滞胀”,影响了政府的福利支出,故才有材料各项福利开支大体呈缩减的态势,故选A项;各项福利开支的缩减,‎ 是迫于无奈的现实,而非向非福利国家转型,排除B项;政府缩小福利开支,并不代表政府放弃了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错误,排除;支出的缩减有可能是福利额度的缩减,不一定是对象的减少,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所需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文化源于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南北朝时,政治家认为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词赋家认为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佛学家以为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向上向下拓展。向上是宫廷茶文化,向下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市民茶文化将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北宋汴京有这样的民俗:搬进新居,左右邻居要彼此“献茶”,邻居间请喝茶叫“支茶”。‎ ‎——摘编自王郁风《“丝绸之路”与我国茶叶早期对外贸易》‎ 材料二 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17世纪后,茶叶开始了大规模的西行之旅。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自此中国茶叶大量进入欧洲市场。从1815年起,东印度公司每年在茶叶贸易中的获利均占其商业总利润的90%以上。……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走私鸦片的同时,也从中国引种在其殖民地试种茶叶……随着印度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茶各个环节机械化的实现,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逐步超过了中国茶……生产国的茶叶被英美等国家廉价收购,并加以包装宣传,售以高价。1886年以后,中国茶叶贸易终于衰落下来。‎ ‎——摘编自英国麦克法兰《绿金:茶叶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至两宋时期茶文化形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茶叶在国际贸易中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融合儒佛道等思想,体现不同的文化价值;颐养心性,侧重精神陶冶;饮茶主体下移,唐代还是文化人(文人、道士、僧人)为主,宋代走向市民化;茶文化功能扩大(向世俗化发展),由文化人的精神雅趣变成市民的生活习尚和交际工具。‎ ‎(2)变化:①贸易范围:从国内贸易到世界贸易,17世纪茶叶大量进入欧洲市场,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②经营方式: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所垄断,呈现半殖民地化特征;③贸易趋势:先盛后衰,19世纪后半期中国茶叶贸易走向衰落。‎ 原因:①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②工业革命后印度引种茶叶和制茶机械化,使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削弱;③近代中国主权丧失,政治腐败,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没有跟上时代潮流。‎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可归纳出历史悠久,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根据材料“佛学家以为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向上向下拓展”可归纳出融合儒佛道等思想,体现不同的文化价值;根据材料“南北朝时,政治家认为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可归纳出颐养心性,侧重精神陶冶;根据材料“向下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可归纳出茶文化下移;根据材料“市民茶文化将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可归纳出茶文化功能扩大。‎ ‎(2)变化:根据材料二可从贸易范围、经营方式和贸易趋势等方面进行归纳即可。成因:根据材料“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根据材料“随着印度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和制茶各个环节机械化的实现”可归纳出工业革命后印度引种茶叶和制茶机械化,使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削弱;结合所学可从近代中国的国情进行补充即可。‎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0—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 ‎——资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看法: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 说明:二战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渐崩溃,发展中国家纷纷赢得了民族独立。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成为一支重要的政 治力量。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体,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不断加强,第三世界国家积极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科技革命的开展都极大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有利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苏联解体使俄罗斯经济元气大伤,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大打折扣,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增长作用下降。总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示例仅作参考,其他观点,如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弱化,发达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作用下降等,可酌情得分。)‎ ‎【解析】‎ ‎【详解】本题注重考查对数据图表的分析归纳。数据图表是表达信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趋势的一种重要形式。读图可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远高于发达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主要原因是二战后各殖民地纷纷独立,成为新兴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抓住科技革命的浪潮积极发展经济,取得快速增长;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逐渐放缓,特别是经济危机进一步打击了发达国家经济。此消彼长之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宋朝社会保障机构有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与漏泽园等。福田又称作佛教徒的功德田。北宋福田院设在东京(今河南开封),由开封府直接派人管理,收养对象为首都一地的老幼残疾且无依无靠的贫困人口。宋徽宗多次下诏敦促各州府建立养老济贫机构,居养院、安济坊到宋徽宗时最为普及完善,遍及全国各州郡。到南宋时,发展出专业性的收养机构,如安老坊、婴儿局等。大宋律法《宋刑统》对社会保障救济作出规范,政府对执行不力的官员给予严厉惩办,并定期派“监司巡历检察”。宋朝的医疗济贫机构叫医药惠民局,北宋时创立,其中的安济坊作为专门性的扶贫机构,其职能是负责收治家庭贫困的病患者。漏泽园乃国家免费公墓,既安葬无名尸体,也允许无地无钱的贫民安葬自己的亲属于此。‎ ‎——摘编自赵映椿《宋代社会保障救济制度述略》‎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实施社会保障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意义。‎ ‎【答案】(1)措施:设立保障机构;政府积极推进;立法保障,定期考核;针对生老病死不同情况采取相应保障措施。‎ ‎(2)意义:缓和矛盾。稳定政局。巩固统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后世有借鉴意义。‎ ‎【解析】‎ ‎【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宋朝社会保障机……发展出专业性的收养机构……《宋刑统》对社会保障救济作出规范,政府对执行不力的官员给予严厉惩办”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保障机构、政府推进、立法保障、定期考核、因事而异等方面概括宋朝实施社会保障的措施。‎ ‎(2)意义,根据材料“收养对象为首都一地的老幼残疾且无依无靠的贫困人口……其职能是负责收治家庭贫困的病患者”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缓和矛盾、巩固统治、经济发展、后世借鉴等方面简析宋朝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意义。‎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人们看到了核武器可怕的威力。20世纪60年代,随着苏联和美国加紧进行核试验,完善核武器,世界上反对核扩散的舆论日益强烈。美苏为了保住他们的核优势,乘机推动签订关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谈判,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于‎1968年7月1日分别在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开放签字,当时有59个国家签约加入。‎1970年3月5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式生效,有效期25年。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规定,只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可以拥有核武器,同样是主权国家,而其他的国家却被剥夺了发展核武器的权利。‎ ‎——摘编自黄莉娜《析(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影响。‎ ‎【答案】(1)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 ‎(2)影响: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对非核武器缔约国存在一定的歧视;有利于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 ‎【详解】(1)原因:由材料“人们看到了核武器可怕的威力”可归纳为核武器危害巨大;由材料“世界上反对核扩散的舆论日益强烈”可归纳为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由材料“美苏为了保住他们的核优势……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可归纳为美、苏达成妥协;由材料“当时有59个国家签约加入”可知,其得益于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结合所学可知,联合国 在维护和平的问题上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影响:由材料“只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可以拥有核武器,同样是主权国家,而其他的国家却被剥夺了发展核武器的权利”可知,这一条约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且对非核武器缔约国存在一定的歧视;由材料“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可知,这一条约有利于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后改名复,福建人。年少时期,为了生计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从此走上了海军之路。1877年,严复凭借优异的表现,成为中国首批海军留学生,来到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航海技术。赴英之初,严复和其他同学一样,其穷求西洋奥秘的信念仅仅局限于坚船利炮。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观察后,他的兴趣与视野不再限于指定的海军专业,在课余经常阅读有关哲学、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著作,开始从制度层面及价值观念上探寻西方富强的奥秘。1879年7月,严复以“考取头等毕业”,9月底,赴母校福州马尾船政学堂任教习。1880年,被调到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教。1894年,甲午战败极大地刺激了严复,面对同窗好友的牺牲以及辛苦创建的北洋海军毁于一旦,他痛心疾首。1895年春节刚过,严复就在天津的《直报》上接连发表文章呼喊改革,希望通过报纸大声疾呼来改造社会、救亡图强。从1896年至1909年,严复翻译了八本哲学和社科类的名著,目的是“致力于译述以警世”。1897年严复在《国闻报》上连载赫胥黎的《天演论》,从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救亡图存道路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天演论》的进化论思想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1)变化:从学习、任教海军到翻鋒西方思想名著以警示(学习西方航海技术到介绍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思想启迪)‎ 原因:甲午战败,学习西方技术救国失败;清政府腐败无能;民族危机加深;留学期间,在英国系统、深入学习的影响(或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近代西方大思想家、大学向家辈出等。‎ ‎(2)影响:传播了西学,刺激了国人的思想解放;唤醒国人救亡图存;促进了维新思潮的传播;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解析】‎ ‎【详解】第(1)小问的第一问,根据材料“来到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航海技术”‎ 到“严复翻译了八本哲学和社科类的名著,目的是‘致力于译述以警世’”可知梁启超从学习、任教海军到翻译西方思想名著以警示,即学习西方航海技术到介绍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思想启迪的变化。第二问,根据材料“甲午战败极大地刺激了严复”“面对同窗好友的牺牲以及辛苦创建的北洋海军毁于一旦,他痛心疾首”等可知甲午战败,学习西方技术救国失败,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不能够救亡图存;面对甲午战争失败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希望通过报纸大声疾呼来改造社会、救亡图强;“在课余经常阅读有关哲学、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著作,开始从制度层面及价值观念上探寻西方富强的奥秘”可知留学期间,在英国系统、深入学习的影响等角度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 第(2)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演论》的进化论思想传播了西学,刺激了国人的思想解放并唤醒国人救亡图存,推动近代中国有识之士救亡图存的救国运动;《天演论》所宣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理论武器,直接促进了维新思潮的传播,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