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50 KB
  • 2021-08-28 发布

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高三测试历史卷 一、单选题 ‎1.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儿子嬴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B.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C.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 分封制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制规定,分封的诸侯听命于周天子,有出兵勤王的义务,从材料内容可知,这是处于战国后期,周天子的命令诸侯已不予理睬,说明分封制受到了冲击。D项正确;战国时期贵族政治仍然存在,排除A项;材料不能证明天子的权力从此时才开始削弱,天子的权力应该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削弱了,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遭到破坏而不是宗法制,排除C项。‎ ‎2.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 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B. 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C. 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 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魏征属于门下省,而根据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转程序门下省是可以参与决策程序的,是有权阻止最高指示下达的,所以材料中所描述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门下省本身的职权所决定的,即由于当时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已经制度化所决定的,“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是不符合魏征时期的事实的。门下省是不可以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的,门下省并不具备此项职能。分割相权不是为了避免君主独裁而是加强皇帝的权力,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 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高低,而能达到这些标准的只能是地主阶级,东汉后期演变成门阀士族,这就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正确;A项是在汉武帝时,故错误;C项指的是科举制,故错误;郡县制的基础是中央集权制度,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察举制 点睛:本题以察举制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契合高考改革的时代热点,也是海南卷高考的高频考点和主干知识,考生对古代选官制度的概念、特点、选官标准、选拔方式以及各自意义都要重点掌握。‎ ‎4.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称为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 保证了决策机密 B. 提高了行政效率 C. 强化了专制皇权 D. 适应了军务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寄信上谕……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可知,皇帝的上谕直接让受命令的人办理,不让其他人知道,说明其根本目的是加强皇帝对绝对权力的控制,故选C。材料中“寄信上谕”使决策更加快捷、保密,但是这些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排除AB;军机处此时已经不在是单纯的军务机构,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属于史料阅读理解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调用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理解的能力,学生需要透过现象看到古代官制演变的本质。‎ ‎5.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雅典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D.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答案】C ‎【解析】‎ 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僭主们“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下场往往非常悲惨,说明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不是经过民主程序上台的领导人不能得到拥护,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6.1866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 A. 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 B. 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 C. 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D. 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 ‎【答案】D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1866年”、“考察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在1871年完成统一,建立帝国议会,故1866年不可能出现帝国议会,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当时英国伦敦有议会,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时英国曼彻斯特是著名的工业城市,故存在纺织工厂使用蒸汽机,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35年美国人莫尔斯已经发明电报,故1866年电报已经存在,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7.有学者认为,“在美国,有权作出决定的只是总统而不是内阁,美国的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即使参加内阁会议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与总统相左,总统亦可不必采纳。”这一论点( )‎ A. 反映美国的内阁没有实际作用 B. 符合宪法对总统职权的规定 C. 表明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D. 说明总统权力缺乏有效制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美国的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A项表述不符合史,故排除A。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内阁是总统的咨询机构,权限很明确,故C项表述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故选B。‎ ‎8.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A. 着力推翻沙皇专制 B. 推进俄国民主进程 C.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D.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B ‎【解析】‎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俄政府,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二者都推进了俄国民主革命进程,B正确;A是二月革命任务;C和D是十月革命的性质和任务。‎ ‎9.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B.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 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意思可知,材料只涉及到广州一个地方的情况,不能体现整个全国的对外贸易都是下降的,故也得不出“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这一结论,所以A项是错误的;鸦片战争以后,广州不再是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其垄断地位被打破,其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故选B;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是增长的,而不是缩减,故C项的说法违背史实,所以可以排除;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不可能出现“限制广州对外贸易”的情况,故D项说法违背史实。‎ ‎10.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据此可知 A. 这一现象出现于十九世纪中期 B. 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 C. 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方位开放 D. 清地方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所反映的《天津条约》内容,故1858年,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中获得领事裁判权,侵犯中国司法主权,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的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但是说全方位开放表述不准确,故C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以后,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11.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翦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熸(jiān)矣。”该战之后 A.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 帝国主义拓展了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D. 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描述并结合所学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帝国主义拓展了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故C项正确。A项指的是鸦片战争,排除;B项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排除;D项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学生需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进行分析。‎ ‎12.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这一报道出现于下列哪一战争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在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中,义和团和清军进攻了各国驻京使馆区,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照旧承认清政府的统治,因而慈禧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有此言论,但也不完全排除西方的贬低因素,故D正确;ABC不存在“进攻使馆区”,排除。‎ ‎13. 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 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 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 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 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中共一大是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因此最接近当时、当地的原始材料才是最有力的证据。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中共一大 点评: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4.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钾,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A. 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 B. 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 C. 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 D. 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体现的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现象,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民党的农村政策,故B项错误;此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这些口号得到乡村农民的认同,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考点定位】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以毛泽东的一篇文章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国民革命运动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教材的主干知识,历来是全国卷和各地方历史高考的高频考点。对该知识点的把握,一是要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是要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期及各自阶段的特征。‎ ‎15.如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 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 B. 第一次低谷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 第二次革命高峰是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第一次低谷是在国民大革命后,出现低谷的原因的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对中共的血腥屠杀,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图示可知,第一次高峰是在1921-1927年,第二次高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两次高峰出现的原因是因为两次国共合作,故AC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的图示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6.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曾表明抗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了解之事,必须“抱定三年五年如一日的精神……铲除短期得失之念,不致因小胜而浮,因小败而丧气”。“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全面抗战路线成为国共的共识 C. 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D. 国共抗战策略有一定的一致性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共产党也主张持久战,这说明国共抗战策略有一定的一致性,故D选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以国共合作为标志的,故A选项错误;全面抗战路线是共产党的主张,故B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故C选项错误。故选D。‎ ‎17.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现代中国的对外交往。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故选B。60年代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也就谈不上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正常化和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8.‎ ‎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 两岸隔绝状态打破 B. “九二共识”的达成 C. “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 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答案】A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时间“1987年”。是年,台湾当局被迫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两岸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19.下图漫画《山姆大叔忙坏了》反映的是 A. 两极格局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B. 美国力图维持“单边主义”‎ C. 第三世界兴起和美国的衰落 D. 美国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格局 ‎【答案】B ‎【解析】‎ 图 2中提到的使山姆大叔忙坏了的事有反对恐怖主义、阿富汗战争、巴以冲突、中东问题、伊拉克战争、宗教问题等等,都属于地区冲突或者全球性问题,代表着山姆大叔——美国到处充当国际警察的做法,故选B;上述事件有两极格局时代的事情,也有两极格局解体之后的事情,故A的说法不符合题意;C与题意无关,D的说法不如A更准确,故排除CD。‎ ‎20.‎ ‎ 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A. 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B. 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C. 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 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的修改并不能说明每日军事同盟的削弱,而是强调,美国对日策略的改变,改变了原来对日本的控制的策略,所以A不正确,B项材料无从体现,条约内容与日本经济发展程度无关,所以C不正确,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是出于其全球战略的需要,即美苏冷战,所以选D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二战后的美日关系变化(美国对日政策的调整)‎ 二、材料解析题 ‎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他指出:共产党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达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共产党有自己的党纲与政纲,其党纲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这是与三民主义有区别的。但是,“共产主义是在革命发展的将来阶段实行的,共产主义者在现在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因此,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实行起来”。他呼吁国民党“放弃个人和小集团的私见,改变过去的老一套,立即实行符合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彻底地与民更始”。‎ ‎——据《毛泽东选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毛泽东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建国主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毛泽东依据新三民主义提出的建国主张。‎ ‎【答案】(1)全面抗战爆发,民族危机严重;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有歧见.‎ ‎(2)丰富和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指出了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党纲的异同,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信息“全面抗战爆发后”可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由材料“放弃个人和小集团的私见,改变过去的老一套,立即实行符合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彻底地与民更始”可知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理解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提出全面抗战路线。‎ 第(2)问,“评析”,结合所学知识从丰富和发展三民主义、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中共的政治影响、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影响等角度回答即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题凸显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是一道非常好的一道题。‎ ‎22.材料 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绚私的新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宋朝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背景和内容。‎ ‎(2)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影响。‎ ‎【答案】(1)背景:①隋唐以来,科举制度出现一些弊端;②宋代“重文轻武”,实行“文治”,重视科举考试。内容:①放宽录取范围,增加录取名额,设特奏名和恩科;②确立三级考试制度,将录取权收归皇帝;③加强保密措施,实行糊名和誊录,防止舞弊现象;④改革考试内容,重视实际学问的考查。‎ ‎(2)影响:①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②完善了科举制度;③扩大了统治基础;④加强了皇权。‎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背景”,由材料“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宋代科举制改革的原因:隋唐以来,科举制度出现一些弊端;宋代“重文轻武”,实行“文治”,重视科举考试。第二小问“内容”,由材料“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叫特奏名……开后世恩科的先例”得出:放宽录取范围,增加录取名额,设特奏名和恩科;由材料“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实行殿试”得出:确立三级考试制度,将录取权收归皇帝;由材料“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得出:加强保密措施,实行糊名和誊录,防止舞弊现象;由材料“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得出:改革考试内容,重视实际学问的考查。‎ ‎(2)可以从宋代在科举制度的程序完善方面、录取人数大增、扩大统治基础、强化“天子门生”可看出其影响是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一定程度上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加强了皇权。‎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 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带来的影响。‎ ‎【答案】(1)背景:①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②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③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人组织出现;④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2)①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②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 ‎【解析】‎ ‎【详解】(1)从材料“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可概括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从材料“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可概括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从材料“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可概括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人组织出现;从材料“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可概括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2)结合相关所学可从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等角度思考作答。‎ ‎24.材料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削弱,已往强硬的战略已难以奏效,出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考虑,美国开始进行有选择性的收缩。刚刚上台的尼克松提出了以“实力”、“谈判”、“伙伴关系”为核心的“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主义”的成功实施,既使美国改善了与西欧、日本的关系,又使美国在亚洲实现了战略收缩,采用以越制越的方式,设法使美国从越南战争的泥潭中抽出脚,从而使美国在均势外交的前提下,维持霸主地位。美国以此也缓和了国内外的矛盾,并集中力量加强与苏联在欧洲与中东的争夺。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使美国在从权力顶峰下落中获得一定的缓冲,极力地改变了东西方关系,扩大了美苏合作的空间。‎ ‎——摘编自《美国尼克松政府时期“遏制战略”研究》‎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主义”积极影响。‎ ‎【答案】(1)背景: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国内反战运动此起彼伏;“滞涨”危机影响经济发展;国内孤立主义传统的影响。‎ ‎(2)影响:有利于结束越战,改善与盟国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灵活处理与苏联关系,利于世界局势缓和;改善美国与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 ‎【解析】‎ ‎【详解】(1)据材料“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削弱,已往强硬的战略已难以奏效,出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考虑,美国开始进行有选择性的收缩。刚刚上台的尼克松提出了以‘实力’、‘谈判’、‘伙伴关系’为核心的‘尼克松主义’”,结合时代因素及所学知识从国际、国内的角度分析概括“尼克松主义”出台的主要背景,包括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国内反战运动此起彼伏;“滞涨”危机影响经济发展;国内孤立主义传统的影响。‎ ‎(2)据材料“既使美国改善了与西欧、日本的关系,又使美国在亚洲实现了战略收缩……使美国从越南战争的泥潭中抽出脚,从而使美国在均势外交的前提下,维持霸主地位”“使美国在从权力顶峰下落中获得一定的缓冲,极力地改变了东西方关系,扩大了美苏合作的空间”,结合所学知识从多边关系的角度概括说明其积极影响,即​有利于结束越战,改善与盟国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灵活处理与苏联关系,利于世界局势缓和;改善美国与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