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50 KB
  • 2021-08-28 发布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长春市实验中学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1.宗法制造成西周“家天下”的局面和魏晋时代“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门阀政治,至明清之际,它为徽商提供血缘网络、商帮、会馆、人力、财力,是徽商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宗法制 A. 其血缘关系逐渐被取代 B. 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C. 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 D. 具备丰富的社会功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它为徽商提供血缘网络、商帮、会馆、人力、财力,是徽商成功的重要因素”体现的是宗法血缘关系对于徽商发展重要作用,强调的是宗法制丰富的社会功能,D选项符合题意;血缘关系在当今社会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A选项说法错误;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社会控制的问题,C选项排除。‎ ‎2.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按照“士、农、工、商”实行“四民分居管理”,并在春、夏、秋分别进行“书比”“月程”“大稽”的统计工作。秦国实行名籍制度,对“境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等了解得相当清楚。上述做法 A. 建立了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机制 B. 实现了国家政权对社会基层的控制 C. 迟滞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D. 瓦解了政治领域的等级秩序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对于社会各阶层实行有效的管理,统计工作非常详实;秦国实行名籍制度,对于社会发展与人口数量“了解得相当清楚”。这些都是在讲这一时期,国家对于社会基层的有效管控,因此选项B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自我管理”“小农经济”“政治等级秩序”,因此选项ACD错误。‎ ‎3.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名称 主要职能 名称 主要职能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宗正 皇室宗族 卫尉 宫门警卫 廷尉 司法和首都警卫 少府 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 太仆 宫廷车马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和税收 奉常 宗教、礼仪和教化 A.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 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 C. 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 D. 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秦朝九卿职能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都是围绕皇室的家事设置的,国与皇家实际上融为一体,这体现了家国同治,故选D。仅从九卿的职能无法得出秦朝是否统一的结论,排除A;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的,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九卿是中央官制,材料没有提及地方制度,没有对比,故强干弱枝的结论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C。‎ ‎【点睛】依据图中国家官吏围绕皇室的家事设置,可以推知家国同构的特点,表格阅读时切记要寻找共性规律。‎ ‎4.如表:‎ 内容 刻石名称 ‎“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 泰山刻石 ‎“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普施明法,经纬天下”‎ 之罘刻石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碣石刻石 ‎“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絮(洁)诚”“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会稽刻石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巡游天下,采纳齐鲁儒生刻石颂德的建议,在齐、楚旧地七处刻石。如表是刻石部分内容。据此可知,秦朝 A. 以法治强化伦理观念 B. 注重社会行为规范的建设 C. 对齐楚旧地恩威并施 D. 以神权维护统治的合法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普施明法,经纬天下;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禁止淫泆,男女絮(洁)诚”“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可看出注重社会行为规范的建设,故B正确。材料中的信息并不是全部以法治强化伦理观念,排除A。据材料可看出,秦始皇对齐楚之地主要是以恩为主,没有体现威的内容,排除C。材料没涉及神权问题,排除D。‎ ‎5.唐玄宗时简选翰林学士入值内廷,承命制诏书敕、批答表疏。德宗时翰林学士陆贽常参与机要,时人“目为内相”;穆宗时宰相李逢吉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常排抑之”。由此可知,唐代翰林学士之设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加强了监察机制 C. 保证了决策质量 D. 牵制了外朝相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惟翰林学士李绅……常排抑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翰林学士入为皇帝顾问,参与机要的陆贽被看作“内相”、李绅敢于“排抑”大权在握的宰相,都体现出受到皇帝重用的翰林学士对相权的牵制,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行政效率和监察机制,故A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决策权,故C项排除。‎ ‎【点睛】“惟翰林学士李绅……常排抑之”是关键信息。‎ ‎6.宋代“职”“官”分离,另有“差遣”负责具体事务。朝廷通过授予“职”来体现文官的特殊地位,其多为进士出身,如太宗时期入龙图阁者,“一经此职,遂为名流”。据此可知宋代 A. 国家机关行政效率提高 B. 中枢权力机构不断完善 C. 科举制度功能得以加强 D.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朝廷通过授予“职”来体现文官的特殊地位,其多为进士出身,”可见朝廷凸显文官的地位,而文官的来源是科举制度,可见,科举制度功能得以加强,C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宋代“职”“官”分离,另有“差遣”负责具体事务。可见国家机关的官职分类发生变化,但不能看出其行政效率提高,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北宋官员权力的分化,B选项排除;贵族政治主要是依靠血缘关系世袭官制,而材料中没有提及,D选项排除。‎ ‎7.明朝前期,内阁成员大多是资历浅、品阶低的官员,对皇帝的旨意绝对服从。明朝中后期内阁成员中有不少资历深、品阶高的元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严重制约。不少皇帝采取“打老提新”的手段,频繁更换内阁成员,却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这说明了明朝 A. 君权与相权矛盾不断激化 B. 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强化 C. 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D. 专制皇权不断受到挑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内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了严重制约,皇帝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说明明朝中后期专制皇权不断受到挑战,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相权不复存在;B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演进情况,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8.康熙年间,一种以古代书籍尤其是经书作为考证对象的治学方法——考据兴起。至乾嘉时期,考据成为专门的学问,学者们从古籍中寻章摘句,辨析考证,并形成著名的乾嘉学派。考据学的兴盛反映了当时 A. 学术研究氛围的宽松 B. 儒家学说影响力式微 C. 思想文化控制的严苛 D. 经世致用潮流的盛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打击异己分子,镇压对自己统治不利的思想言论,大兴文字狱。很多知识分子为了避开政治迫害,选择与政治无关的考据学,埋首故纸堆,以经书古籍为研究对象,由此形成了乾嘉学派。因此乾嘉学派的形成是君主专制下对思想控制加强的产物。故A项说法错误,C项正确。经世致用与题干含义相反,故D项排除。儒家学说在清朝仍是主导思想,故B项排除。‎ ‎9.色诺芬在《雅典政制》中写道:“在雅典,奴隶和定居外邦人放肆无比,在那里,你不能打他们,奴隶也不会为你让道……我们已经建立起奴隶与自由人之间的平等、定居外邦人和公民之间的平等”。材料表明当时的雅典 A. 政策具备人性化的特点 B. 政策立足于保护奴隶的利益 C. 实现了公民的直接民主 D. 自由人和奴隶是公平平等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在《雅典政制》中写道:在雅典,……我们已经建立起奴隶与自由人之间的平等、定居外邦人和公民之间的平等”等信息可知,雅典政制中规定,奴隶、自由人定居外邦人、公民之间的平等,这体现雅典政策具备人性化的特点,A正确;据材料雅典政制中规定,奴隶、自由人定居外邦人、公民之间的平等,没有看到政策立足于保护奴隶的利益,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奴隶、自由人定居外邦人、公民之间的平等,没有涉及民主,C错误;材料说的平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公平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而材料中公平没有体现,D错误。‎ ‎10.雅典法律规定,“凡年过三十岁、不欠国家债务且未曾失去公民权者,皆有资格担任陪审员一职”。但是,预备的陪审员要经过抽签才能参加民众法庭的审判,听取法庭辩论并进行投票。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公民皆有权力参与司法审判 B. 城邦通过民众法庭控制部落 C. 抽签意在保证参政机会平等 D. 陪审制度瓦解贵族政治特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预备的陪审员要经过抽签才能参加民众法庭的审判,听取法庭辩论并进行投票”可知,抽签意在保证参政机会平等,C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凡年过三十岁、不欠国家债务且未曾失去公民权者,皆有资格担任陪审员一职”,可知公民范围有限制,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民众法庭与部落的关系,B选项排除;陪审制度瓦解贵族政治特权的说法错误,D选项排除。‎ ‎11.由于贸易的发展和加强统治的需要,罗马统治者于公元前242年开始任命了专门审理涉及臣民案件的裁判官,由后者首先参照公民法中可以对罗马公民和非公民共同适用的部分、罗马周围各部落、城邦公社和其他国家的法律进行审理。他们颁发的告示逐步形成罗马法的新因素,称为裁判官法或大法官法。这表明 A. 罗马公民受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B. 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C. 罗马法注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的特点 D. 罗马法发展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开始任命了专门审理涉及臣民案件的裁判官”和“他们颁发的告示逐步形成罗马法的新元素”可知罗马法中的新元素主要来源于实际生活,而缺少理论来源,故选择C选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及享受权利,故排除A选项;在罗马帝国境内对公民与非公民仍有较为严格的区别,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选项;罗马法发展的根源是统治阶级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选项。‎ ‎12.古罗马曾设置专门法官处理民事纠纷,罗马法学家的著述和活动也着重于民法方面。罗马法关于经济交往中的契约,如商业贸易、借贷、租赁、财产转让、遗嘱继承等,强调以双方意愿一致为契约基础。这说明,罗马法 A. 在法官学者推动下不断革新 B. 在当时的世界处于先进水平 C. 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相适应 D. 罗马法以保护私有财产为主旨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罗马设置“专门法官”处理“民事纠纷”;“学家的著述和活动也着重于民法方面”,法律规范时也是“强调以双方意愿一致为契约基础”可知较多的解决民事私法与C项相对应;材料没有提及法官改革事务,也没有拿罗马和其他国家当作比较,AB项错误;罗马法的主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保护私有财产只是其经济原则之一D项不符合史实。‎ ‎【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通过材料可知,关键和重心都用在了“民法”问题上,所以相关罗马法发展的条件、实施的作用和深远影响等历史结论和概念,都要准确、熟练掌握,才能自备解题的钥匙。‎ ‎13.下面为英国议会两院关系演变时间表,据此分析可知 ‎1832年 改革法案取消了贵族院对平民院议员的提名权;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 ‎1911年 通过法案确立了平民院的财政立法权。‎ ‎1949年 颁布的法律规定财政议案只能由平民院提出,贵族院不得对它进行修改和否定。‎ A. 平民院控制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B. 贵族院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变化 C. 权力转移以和平渐进方式进行 D. 英国贵族的政治特权丧失殆尽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1832年《议会法》取消了贵族院对平民院议员的提名权;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1911年《议会法》确立了平民院的财政立法权的”“1949年《议会法》规定财政议案只能由平民院提出,贵族院不得对它进行修改和否定”可看出,以法律形式使得 贵族院的权力不断被削弱,反应出英国以和平的方式来实现权力的转移,故C正确;AD的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排除;B项表述是表象不是本质,排除。‎ ‎14.下表为英国贵族巴洛的庄园经营情况表,这一经营情况 时间项目 租地农场主 自耕农 租地数占比 缴纳租金占比 租地数占比 缴纳租金占比 ‎1633年 ‎(7人)<30%‎ 约50%‎ ‎(57人)60—70%‎ 约50%‎ ‎1649年 ‎(10人)42%‎ ‎67%‎ ‎(46人)58%‎ ‎29%‎ A. 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B. 强化了英国贵族的统治 C. 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D. 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租地农场主租地数占比在增长,自耕农租地数占比在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英国圈地运动的结果,圈地运动有利于规模化农业的发展,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新机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C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租地农场主的身份是否是贵族,排除B;英国圈地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无法体现英国的经济结构的改变,排除D。‎ ‎15.1870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其中规定“合众国公民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过去的劳役状况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否认或剥夺。”这一规定 A. 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有利保护公民的选举权利 C. 加强了美国州政府的权威 D. 消除了美国种族歧视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过去的劳役状况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否认或剥夺”可知,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护公民的选举权利,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仅涉及了公民选举权的规定,不能据此得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经实现;C选项错误,这一规定是对公民选举权利的保护,与州政府的权威无关;D选项错误,美国的种族歧视现象至今尚未完全消除。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6.美国宪法的起草人汉密尔顿和麦迪逊分别代表北部资产阶利益和南部种植国奴隶主利益,两人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以他俩为首的代表们在经历了长期激烈争论之后。最终却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决定实行联邦制。这表明 A. 宪法起草人不同立场引起会议争论 B. 宪法代表了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C. 双方都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D. 美国南北方经济矛盾被彻底根除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密尔顿和詹姆士·麦迪逊两人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都主张实行联邦制,故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重点说的是最终达成的结果而非争论,A选项排除。宪法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非美国人民,B选项排除。 美国南北方经济矛盾被彻底根除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 ‎17.1793年法国遭到外国入侵时,法国女性在医院里卷绷带,为士兵们制作衬衫,长裤,帽子,袜子,手套。一些人甚至自愿参加了革命军队的战斗。共和政府为此表示感谢,通过了一系列法律:使离婚合法化,使婚姻成为公民的契约,承认妻子拥有一部分家庭财产等等。这表明当时法国女性 A. 取得了和男性对等的政治权力 B. 是共和政府的坚定支持力量 C. 是反抗外国军队入侵的主力 D. 社会贡献促成了政治地位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通过题目材料可知,面对外国入侵时,法国女性为士兵制制作衬衫,长裤,帽子,袜子,手套,一些人甚至自愿参加了革命军队的战斗,从而获得政府使离婚合法化,使婚姻成为公民的契约,承认妻子拥有一部分家庭财产等法律保障,故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和男性对等的政治权力,故A项错误。抵抗外国入侵时的贡献,并不一定支持共和政府,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只是提供部分辅助,并不是反抗外国军队入侵的主力,故C项错误。‎ ‎1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视普及初等学校体育为重建军事强国、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一个有效途径,首次采取立法手段将体育设置为初等学校必修课,希望初等学校通过开展体育和军事教育,从而为军队输送忠诚强健的“公民战士”。这一做法反映了 A. 第三共和国重视国防事业 B. 体育教育决定国家未来 C. 第三共和国面临内忧外患 D. 法国强化民族国家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重建军事强国、实现民族复兴”“开展体育和军事教育,从而为军队输送忠诚强健的“公民战士””体现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教育目的是强化国家和民族的意识,故D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法国的教育目的,不是重视国防事业,故A项错误。材料中提及的学校教育的内容,并不是说明体育教育决定国家未来,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是涉及到第三共和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信息,故C项错误。‎ ‎19.出身容克阶层的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完成德国的统一,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发达国家的行列。后世有史学家将其称作“白色革命家”。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德国统一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 B. 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现代化共同发展 C. 国家统一革命性和新建政体的局限性 D. 社会革命的进步性和工人运动的容忍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家”是指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统一,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白色”是指1781年宪法中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君主权力大,故C项正确。A项只解释了其革命性,没有解释其保守性,故排除。德国的经济工业化和思想现代化并没有共同发展,其思想是比较保守的,故B项排除。德国的社会革命的有限的,对工人运动是不容忍的,故D项排除。‎ ‎2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皇帝召开,由皇帝宜布开幕和闭幕。议员按照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的原则选出,每届任期五年。25岁以下的男子、妇女、军人和25岁以上领取贫民救济金的男子均无选举权。这反映出当时的德意志帝国 A. 保留种族歧视的旧俗 B. 皇帝掌握一切大权 C. 实施有限的民主政治 D.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德国的政体,要求学生结合近代德国政体的特征来分析。材料体现出帝国议会有一定的权力,体现了当时德国政体下民主政治是有限的,故C正确。材料未反映出种族歧视,选项A排除;材料中未提及皇帝的权力大小,选项B排除;社会保障制度首创于罗斯福新政,而非德意志帝国,选项D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德国政体的特点,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21.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贸易并按自由帝国主义的原则开放通商口岸、租界和建立海关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朝贡体系的制度框架,为条约通商贸易的确立提供了条件。条约通商贸易体系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要求 B. 英国拥有了条约体系中的霸权 C. 列强对朝贡体系的不满情绪 D.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扩张,各地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条约贸易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机器大生产的要求,故选A。在确立的条约通商贸易体系中,英国并未拥有条约体系中的霸权,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国要求修约即可看出,排除B;列强与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并不是朝贡关系,且列强是对闭关锁国政策不满,而不是朝贡体系,排除C;条约通商贸易体系确立时,近代民族工业还未产生,排除D。‎ ‎【点睛】本题学生需要结合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思考,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22.1858年中美《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大清国大臣与大合众国大臣公文来往,应照平行之礼,用“照会”字样;领事等官与中国地方官公文往来,亦用“照会”字样。这一规定 A. 反映中国被迫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B. 表明中美两国开始平等外交往来 C.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 扩大了美国在华的领事裁判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嗣后大清国大臣与大合众国大臣公文来往,应照平行之礼,用‘照会’字样”等可知中国接受近代平等外交规则,依据材料“1858年中美《天津条约》规定”可知是中国政府被动接受的,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中美两国开始平等外交往来,故排除B;中国接受近代平等外交规则,没有破坏国家主权,并非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领事裁判权,故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嗣后大清国大臣与大合众国大臣公文来往,应照平行之礼,用‘照会’字样”,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近代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史实分析解答。‎ ‎23.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 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洪秀全受西方宗教影响,创立拜上帝教,宣传“皇上帝”是唯一的“真神”;人们都是上帝的“赤子”,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太平天国运动由初期的反孔到尊孔,是因为反孔、推行拜上帝教的思想遭到人们的反对,影响其政权,因此不得不调整,故A项正确。故选A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24.《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芝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此规定 A. 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B. 满足了农民的愿望 C. 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D. 实现了社会的公正 ‎【答案】C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实行圣库制度,显然没有消灭私有制,并不是农民所想要的结果,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C正确;该制度违背历史潮流,A错误;B与材料主旨相反;D公平公正说法绝对。‎ ‎25.《甲午中日战争纪要》是1935年由民国政府编写的第一部甲午战争官修著作,书中所附精细作战地图来源于日军1904~1905年编写的《日清战史》。其实,彼时北洋海军有自己的专业测绘人员,也有绘制精美的军事地图,但流传极少,且在战后总结时未见运用,更未公开印刷出版。所以此书编辑时作者只能将日图翻为中文,并以中国为视角,整理史料和地图,而那时中国东北已经沦丧于日本之手,第二次中日战争即将全面爆发。据此可以说明 ‎①北洋海军全方位向西方学习成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 ‎②甲午海战胜败之原因可以从两国战后总结中窥探一二 ‎ ‎③民国政府编写此书蕴含着“籍资研究,用以警惕”之意 ‎ ‎④日本编写《日清战史》直接目的是为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北洋海军并不是全面学习西方,只是器物层面学习,故①错误;材料明显可以从中日两个角度分析甲午中日战败的原因,故②正确;1935年民国编纂甲午战史的目的明显是警示作用,防止日本再度入侵,故③正确;1904~1905年编写的《日清战史》离第二次侵华战争较远,不符合事实,故④错误。本题选择C项正确。‎ ‎26.担任美国驻华代理公使的何天爵曾指出:“要追根寻源,就必须回到六十年以前中国人和外国人开始有外交接触或联系的时候。要懂得它的势头和力量,必须探索当时发起时席卷全国的排外情绪,研究它是由一个接着一个的事件所孕育,被上千次互相误解与不平的真实原因所加重。”此处分析的历史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北伐战争 C. 五四爱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D ‎【解析】‎ 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故A项错误;北伐战争发生在1924—1927年,与题目中“开始有外交接触”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六十年以前中国人和外国人开始有外交接触或联系的时候”可以得知,《辛丑条约》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上升为外交部,位列六部之上,故此为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根据“当时发起时席卷全国的排外情绪”得知是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故D项正确;五四爱国运动发生于1919年,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与题目中“开始有外交接触”不符,故C项错误。‎ 点睛:抓住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六十年以前中国人和外国人开始有外交接触或联系的时候”“席卷全国的排外情绪”,联系所学知识,可以推测六十年以前应该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此后中国人和外国人开始有外交接触或联系。在随后的六十年,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中国与西方列强产生了“上千次互相误解”,终于爆发了。席卷全国的排外情绪”,即义和团运动。因此义和团运动是“由一个接着一个的事件所孕育”的结果,故D项符合题意。‎ ‎27.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庚子年的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宾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该笑话讽刺了 A. 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日本贪欲最强烈 B. 李鸿章代表满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C. 西方列强在文明友好的幌子下瓜分中国 D. 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熊掌”‎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20世纪初,“八国公使”“庚子年”可知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事实,“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讽刺日本在列强瓜分中国中贪欲最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李鸿章出卖国家主权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西方列强的文明友好行为,故C项错误;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熊掌”指的是《辛丑条约》,不符合材料时间,故D项错误。‎ ‎28.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大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反对外来干涉的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因此D项的表述最全面,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说法片面,不是对材料信息的完整概括,排除A、B、C项。‎ ‎29.民国初期任美国驻华公使的芮恩施在回忆录中谈到:“要是我们或者英国人让自己陷入这场动乱,那就愚蠢到极点了。它仅是针对日本人的,幸而与我们无关,而且绝非排外。我明确指示驻沪总领事,劝告美国社团既不要支持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它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文中所提的运动 A. 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作为其目标 B. 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 提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 D.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的信息,“民国初期美国驻华公使回忆录”,该运动“仅是针对日本人的”,“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美国对此置身事外,可得,该运动是针对北洋政府出卖国家主权,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激起了五四运动,而导火线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项正确;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作为其目标的运动是护国运动或新文化运动,但均不针对日本人,A项不符题意;提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的是国民革命,但主要是针对北洋政府,并非仅针对日本人,C项不符题意;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的是淞沪会战,但题干是民国初期,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时间不符,D项错误。‎ ‎30.1917年至1919年,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儿。1919年以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B. 工人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C. 一战暴露资本主义侵略争霸本质 D.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各地出版的刊物数量猛增,并且介绍新思潮的刊物数量增多,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反映了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故A正确;B项,工人阶级壮大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但并非介绍新思潮的刊物数量的剧增的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后介绍新思潮的刊物数量的剧增,反映的是时局变动对思想变化的影响,与一战无关,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1915年已经开始,并不是五四运动后介绍新思潮的刊物数量增多的最主要原因,故D项排除。 ‎ ‎ ‎ ‎31.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主要是因为 A. 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 B. 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C. 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 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国运动,梁漱溟反对“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行为是一种理性的爱国行为,两者都是爱国行为,一个是激情似的,一个是理智性的,但均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主流。故A项正确。B、C项,运动爆发的群众基础和国内的阶级矛盾与梁漱溟的行为无关。故B、C项错误。D项,启蒙思想范围太大,应该具体到理性思想;中国人的说法不准,毕竟还是存在着一批像梁漱溟这样的理性爱国者;1915年新文化运动,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已经接受了启蒙思想,这样来说也就不存在1919年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的说法了。故D项错误。‎ ‎32.在一次会议上,孙中山指出,国民党主张的民权,应该是“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这次会议 A. 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B. 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C. 通过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D. 唤醒了国民参政议政的热情 ‎【答案】B ‎【解析】‎ ‎【详解】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指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故B正确;中国民主革命在鸦片战争后即已开始,A错误;中共二大通过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C;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即已涉及民权、选举等,D表述不准确,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联系所学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国民党一大的意义分析解答。‎ ‎33.自1930年底开始,中共中央先后把60%的党务人才、城市工人骨干派遣到各个苏区。派往各苏区去负责的主要领导干部,大多数都是从莫斯科回来的干部和留苏学生。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 以工人运动带动苏区的革命 B. 依然坚持国民革命运动的路线 C. 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 D. 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达成共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共中央先后把60%的党务人才、城市工人骨干派遣到各个苏区,派往各苏区去负责的主要领导干部,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正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材料说明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故C正确;材料反映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无法体现“工人运动带动苏区的革命”,排除A;国民革命运动是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材料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开展和国民党的斗争,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共中央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否达成共识,排除D。‎ ‎34.在毛泽东同志人生革命征程中,留下许多壮丽诗篇,“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与上面诗句反映同一历史内容的是 A.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B.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C.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红军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的现象,“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也反映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红军的武装斗争,故A项正确;“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反映了红军长征,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也反映了红军长征,故C项错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毛泽东诗词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35.1945年重庆谈判后,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有学者指出这个通常被称为“双十协定”的文件并不具有“协定”的性质,其实称“会谈纪要”更为准确,这是因为 A. 国共双方都缺乏诚意 B. 国共实力悬殊地位不平等 C. 美苏暗中支持国民党 D. 解放区问题没有达成共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重庆谈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战后和平,构建联合民主政府,作出了一些让步,因而不能说明国共双方都缺乏诚意,故A项错误;重庆谈判时国共实力存在一定悬殊,但这并不是“双十协定”称“会谈纪要”的原因,故B项错误;美苏对重庆谈判双方均持支持态度,故C项错误;在“双十协定”中对核心问题解放区的合法问题没有达成共识,因而不能称之为协定,故D项正确。‎ ‎36.1947年,中共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 抗战胜利后,不再需要与地主合作 B. 广大农民迫切希望获得土地 C. 解放战争胜利提供可靠保证 D.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答案】D ‎【解析】‎ 中共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其变化依据是中国国情的变化,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47年,解放战争已经开始,中国社会的矛盾主要是阶级矛盾,因此才调整了政策,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抗日战争之后还有解放战争需要与地主合作;B选项错误,这并不是最关键的,之前的农民也很迫切希望获得土地;C选项错误,这并不能为解放战争提供可靠保证。‎ 第Ⅱ卷非选择题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的长城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这些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汇和交界的地区、长城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文化梯度最大的自然过渡地区:在北方,长城是我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过渡的交界地区,南方长城建筑在云贵高原边缘,是历史上“生苗”和“熟苗"的分界。……北方长城是“牛文化”和“马文化”这两种异质文化在中华大地上长期冲突的结晶,南方长城是汉文化和苗文化长达数千年矛盾冲突的结果。……由于它的封锁和阻隔作用,使长城两边文化差异并在一定时期内更加明显,特色更加显著,比如“生苗”区使用苗语,而“熟苗”区则用汉语交流。……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交流不是山川湖海所能阻隔,也不是长城兵营所能分隔的,凤凰作为历史上的边疆重镇和大湘西的统治中心,成为了汉文化、苗文化和土家文化融合的交点,正是这种民族文化融合的魅力,造就了今天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摘编自王亚力《从南方长城看长城文化》‎ 请回答:‎ 根据材料归纳王亚力关于中国长城的基本观点。‎ ‎【答案】长城是我国民族交界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长城是我国文化梯度的地理标志;长城是我国历史上异质民族文化矛盾冲突的产物;长城是民族文化的功能界线;长城是中国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见证。‎ ‎【解析】‎ ‎【详解】“基本观点”,根据材料信息“中国的长城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这些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汇和交界的地区、长城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文化梯度最大的自然过渡地区”得出:长城是我国民族交界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长城是我国文化梯度的地理标志;“北方长城是‘牛文化’和‘马文化’这两种异质文化在中华大地上长期冲突的结晶,南方长城是汉文化和苗文化长达数千年矛盾冲突的结果”得出:长城是我国历史上异质民族文化矛盾冲突的产物;“由于它的封锁和阻隔作用,使长城两边文化差异并在一定时期内更加明显,特色更加显著”出:长城是民族文化的功能界线;“凤凰作为历史上的边疆重镇和大湘西的统治中心,成为了汉文化、苗文化和土家文化融合的交点,正是这种民族文化融合的魅力”得出:长城是中国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见证。‎ ‎3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二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原因:中共三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努力;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国民党有革命性,领导一系列革命失败;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解析】‎ ‎【详解】“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得出:国民党有革命性;“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得出:共产党力量还未强大;“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得出: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根据材料二信息“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得出: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得出民族危机加深、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等;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共三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等。‎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 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华北和华东等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文教事业遭到日军严重破坏。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宣布“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移驻重庆,以四川地区作为抗战大后方,”东部的工厂企业和文教机关团体纷纷西迁,大批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官绅为了不做亡国奴,毅然背井离乡,向西部大后方迁徙,形成一次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人口迁移大潮,迁移总数有1000余万人。‎ ‎——摘编自吴丽华等《抗战初期人口西迁大潮》‎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时期人口西迁的背景。‎ ‎【答案】背景: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移都重庆;持久抗战的战略;民众躲避战祸 ‎【解析】‎ ‎【详解】“背景”,根据材料信息“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华北和华东等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文教事业遭到日军严重破坏”得出:日本全面侵华;“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得出:国民政府移都重庆;“大批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官绅为了不做亡国奴,毅然背井离乡,向西部大后方迁徙”得出:民众躲避战祸;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持久抗战的战略。‎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