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50 KB
- 2021-08-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城郊市重点联合体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1. 命题范围:岳麓版历史 必修三第三单元结束
2. 考试时间为 90分钟,分数为100分
3.第I卷为客观题,选择题60分;第Ⅱ卷为主观题,非选择题4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 )
A.“为政以德”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
2.时人有云:治国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该思想
的渊源可追溯到( )
A.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 B.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
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
3.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
B.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
C.理学教人“学作圣贤”,把“天理”和“人欲”对立
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认为“心生欲”,陆王心学是一脉相传
4.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主张“众治”反对“独治”的思想
B.体现了主张“法治”反对“人治”的思想
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D.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的产生
5.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
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
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推动了文艺复兴向西欧的扩展
C.诱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D.揭开了世界整体化进程的序幕
6.以下是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
展影响深远;其思想主张既注重个人修养,也可用于治国;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7.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孔子和孟子
都强调( )
A.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 B.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职
C.臣子要为君主做出牺牲 D.君臣的“离合”,以道是否相同为前提
8.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9.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
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
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10.齐民要术中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这句话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
A.因地制宜 B.辩证经营 C.无为而治 D.以农为本
11.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以下各项中,反映了宋明理学这一
特点的是( )
A.宣称“仁义”是最高的道 B.推出“尊王攘夷”,强调“华夷之辨”
C.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1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
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这主
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 B.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
C. 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 D. 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
13.南宋诗人林升诗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
A.杭州西湖的景色秀丽迷人 B.人民收复北方失地的愿望
C.统治者的腐败和苟且偷安 D.杭州城的文化生活丰富
14.史书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这段描述说明( )
A.宋词流行范围仅限于学者 B.宋词创作风格有明显区别
C.苏、柳词广受社会喜爱 D.苏、柳词的艺术价值并尊
15.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从中可见元曲兴盛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刺激
C.读书人的委曲求全 D.元曲本身的雅俗共赏
16.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
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所强调的是《诗经》具有( )
A.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鲜明的浪漫主义传统 D.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17.“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渐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与唐朝诗人窦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
18.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短句,可以配曲唱。
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
剧艺术。推动中国文学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统治政策的调整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主流思想的变化
19.现代京剧的伴奏已在传统的锣鼓丝弦中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看待这一文化现象,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中国传统乐器有些本来就是外来的,对此不必大惊小怪
②中西结合的改变,使得京剧不再姓“京”了
③历史是一个传承的过程,“旧中有新”也是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④外来元素的加入必然破坏本土文化
A、①② B、③ C、②④ D、③④
20.智者学派是希腊工商业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
是( )
A. 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B. 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C. 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D. 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21.古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
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
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从中可见( )
A.雅典公民享受了充分的自由 B.雅典法律失去了约束的效力
C.柏拉图反对雅典城邦的民主 D.哲学在反思城邦政治的弊端
22.“所有的节日都应该废除,唯有礼拜日应该保留。假若有意要保留圣母和较大圣徒的节日,就应
当把他们并入礼拜日,或在节日仅举行一个早晨弥撒,把那日的其余时间仍用为工作时间。”该材料实质反映了( )
A.简化信教仪式的举措 B.否定宗教的思想
C.新经济因素的时代诉求 D.启蒙时代的到来
23.卢梭说:“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
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材料反映了卢梭( )
A. 天赋人权的思想 B. 直接民主的思想
C. 代议制民主思想 D. 社会契约的思想
24.15世纪,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和各种金银珠宝、艺术作品等巨额可动产
财富,同样让他们垂涎的是以什一税的形式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流入罗马的税收,以及大量的诉
讼费、特许费和豁免税。这导致了( )
A. 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B. 近代欧洲革命的相继发生
C. 教权与世俗权力的矛盾严重 D. 信仰危机在欧洲不断发展
25.“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开始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材料阐述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B. 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C. 宗教改革的原因 D. 启蒙运动的原因
26.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
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27.“一旦人民可以把他撵下台,他就不能抱怨人民使用暴力……只靠暴力维持的,只有用暴力来推翻。”发表以上言论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康德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28.博马舍(1732—1799)是法国著名剧作家,在其著名作品《费加罗的婚礼》中,剧中出身低微的
主人公费加罗为追求爱情质问荒淫的伯爵:“就因为你是个大贵族,你便自以为是个大天才
啦!……只凭着门第、钱财、高官、爵位,你便这般得意忘形!其实你何德何能,配有这么多的享
受……至于我嘛,本是一个小小的老百姓,混在芸芸众生之中,然而,我为谋生自立施展的手段
和显露的见识,比起统治西班牙一百年的还要多。”作品的思想意义在于( )
A.弘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生价值 B.呼吁自由平等,宣传理性思想
C.挑战教皇权威,倡导宗教改革 D.树立公平正义,反对贫富分化
29.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启蒙思想家有许多共同主张,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其中伏尔泰与卢梭的某些主张可以说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最主要表现在( )
A.是否信仰上帝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是否反对君主制 D.是否反对私有财产
30. 20世纪最后一期《时代周刊》评选了一位“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
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他说过这样的名言: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这位“世
纪人物”的代表作是( )
A.《广义相对论》 B.《物种起源》
C.《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电磁学理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而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 之,尚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其殃咎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在创世时”上帝把人作为本性不定的生物,赐给他一个位居世界中央的位置,对他说“亚当啊……我们把你安置在世界的中心……我们使你既不属天,又不属地,既非可朽,亦非不朽,于是凭着选择自由,凭着你的尊荣,你就好像是你自己的塑造者,可以把你自己塑造成你喜欢的任何模样”。
——摘自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皮科《论人的尊严》
材料三 14世纪至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推动人类历史文化蓬勃发展的文艺复兴运动。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艺运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其中,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西厢记》、《牡丹亭》等名作……不过,《西厢记》在流传过程中,也曾遭受到禁毁、歧视。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朝廷下令将《西厢记》、《水浒》列为“秽恶之书”,认为“愚民之惑于邪教亲近匪人者,概由看此恶书所致”。
——摘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潮与中国明清之际文艺思潮之比较》
(1)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材料一拉近了天与人的距离,材料二拉近了上帝与人的距离,简析其着眼点有什么不同?(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西厢记》等书的遭遇有哪些社会原因?(6分)
(3)康德认为,既要保障个人自由,又要规避无限制的个人自由。评述启蒙思想家在这两方面的思想贡献及其历史意义。(8分)
32. (18分)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生变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政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之减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它们却最终还是流行开来”这句话的含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儒学代表人物是如何“奋起反击”并推动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4分)分析所带来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
这些变化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
城郊市重点联合体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DCDAA 6----10 DDCAA 11---15 DACBA
16---20 ADCBC 21---25 DCBCD 26 ---30 CDBCA
二、非选择题(40分)
31.(22分)
(1)时代背景:前者产生在汉代出现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中,后者产生在文艺复兴运动中。(4分)
着眼点:前者借助“天”来宣扬君权的神圣,同时也强调对君权的制约;后者是借助于神的名义弘扬个性解放,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4分)
(2)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没有出现本质的变化;专制统治根深蒂固;理学始终占据着思想统治地位。(6分)
(3)评述: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自由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但个人自由应该受法律(社会契约)的限制。(4分)
意义: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有利于后来新的国家形式(资本主义代议制)和公民社会的构建。(4分)
32.(18分)
(1)理解:儒家学说不符合当时社会大变革时代的需求,影响力较小。但儒家
主张“仁”、“礼”,有利于社会稳定.西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4分)
(2)新阶段:“二程”吸收了佛道思想来解释“义”、“ 理”,形成了新儒学体系﹣﹣理学;朱熹总结了北宋以来的儒学成就,是儒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创立 “心学”,推动了儒学的新发展.(4分)
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同时对中国的文化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制度,进一步束缚了人们思想.(6分)
(3)变化: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开始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提倡经世致用.(2分)
时代特征:封建社会由盛转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