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50 KB
- 2021-08-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上学期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
高三摸底考试
历史试卷
命题人:李亮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涂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答题卡不要折叠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收回。
1.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指宗庙、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己经产生
B. 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
C. 宗法制只存在于贵族阶层中
D. 关于宗法制的起源考证存在着争议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可知丁山认为宗法制起源于宗庙制度;根据材料“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可知王国维认为宗法制起源嫡长子继承制,综上分析可知关于宗法制的起源考证存在着争议,D选项符合题意。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己经产生的结论与材料“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相冲突,A选项排除。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的说法与材料“宗法兴起宗庙制度”相矛盾,B选项排除。宗法制只存在贵族阶层中说法错误,宗法制对整个社会都产生较大的影响,C选项排除。
2.春秋战国时期,无视“礼法”的各诸侯国比以往更加重视筑城,有学者认为当时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筑城运动”。这一时期城邑数量之多,现于《春秋》《左传》《国语》者即达1016个,其中有“国”名为城邑之名者百余。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各诸侯国的统治者拥有空前集中的财富
B. 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
C.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 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中“无视‘礼法’”“大规模的筑城运动”“达1016个”“有‘国’名之城邑之名者百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说明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体现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削弱。根据所学可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分封制本身的局限性,即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关于拥有空前集中的财富的信息点,排除;B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遭到破坏,排除;D项,材料反映的是“大规模的筑城运动”,没有反映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争夺,排除。
3.“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小名。”据统计,从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这反映了
A. 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B. 选官标准不断放宽
C. 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 社会风气渐趋开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古代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从材料“从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可以看出,朝廷加强了对官员的评价和控制,由此说明明清时期思想控制日趋严密。故答案为C项。A项,明清得谥号的官员多并不意味着官僚机构的日益膨胀,排除;
B项,明清得谥号的官员多与选官标准无关,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风气相关的信息点,排除。
4.宋初,“一批批出身寒微的儒士通过科举的途径进入权力核心阶层,出将入相,为国效命”,“其从政的主体精神是‘进也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风有异于前代”。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 科举制的不断完善
B. 宋代中央集权政治的进一步强化
C. 理学被统治者推崇
D. 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主旨为宋初科举选官推动了进取政风的出现。宋初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朝廷重视科举选官和文官治国,进而推动进取政风的出现。故选项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科举制的不断完善的信息,并且问题要求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而不是现象本身,A项排除;理学被统治者推崇是南宋以后,C项排除;材料强调科举影响政风,与B项说法无关,排除。
5.下列为“东方圣城”曲阜部分时期的演革:薛郡鲁县——鲁国鲁县——中书省东平路曲阜县——山东布政司曲阜县,其对应的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 秦朝—东汉—宋朝—明朝
B. 秦朝—西汉—元朝—明朝
C. 隋朝—五代—元朝—清朝
D. 唐朝一宋朝一元朝一明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推行郡县制,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排除CD;元朝设立行省,故A错误;秦朝推行郡县制,元朝设立行省,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故B正确。
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英在续订条约时,英国明确要求在条约中写上“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等字样,英国的这一要求可以看出清政府
A. 已经具备了近代外交意识
B. 已经放弃了华夷之间的藩篱
C. 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D. 中国文化中心主义的根深蒂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英国明确要求在条约中写上“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表明清政府在世界大变局面前仍然固守中国文化中心主义,天朝上国心理仍然存在。故答案为D项。材料表明清政府思想转型艰难,还不具备近代外交意识,排除A项;材料表明清政府还没有放弃华夷之间的藩篱,排除B项;清政府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愚昧无知,不是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排除C项。
7.1901年10月,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由西安回銮,“除省城趋炎附势之士绅紧张周旋外,一般人民则毫无表示,彼此既休”。这一现象表明
A. 清政府统治基础日益丧失
B. 近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C. 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
D. 屈辱条约引发朝野共愤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除省城趋炎附势之士绅紧张周旋外,一般人民则毫无表示,彼此既休”可知,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社会的离心现象明显加深,民众对清政府日益淡漠,清政府统治基础日益丧失。故答案为A项。B项,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与中国近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的结论,排除;D项,材料信息体现了下层民众对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不满,但未反映政府官员的态度,该项中“朝野共愤”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8.《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A.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
C.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
【答案】B
【解析】
【详解】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在19世纪60年代,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军进攻上海,引起上海许多市民的恐慌,纷纷躲到租界内“避难”(寻求外国的庇护),造成租界人口迅速增加和房租的上涨。到了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上海社会秩序恢复了“稳定”,原来在租界“避难”的人纷纷离开,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选B符合;材料没有反映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排除C;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是在1870年,D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排除。
9.“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1912年。到1919年底,在《申报》可检索到30条,平均每年不到4条。1925年迅猛增加到81条,报刊的发行量也随之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A. 西方民族观念的传入
B. 精英阶层的民族主义观念日渐成熟
C.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 报刊作为大众媒体更注重开启民智
【答案】C
【解析】
【详解】历经了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等具有民族建构意义的重大事件的刺激,民族观念通过大众传播渠道逐渐深入下层民众。而国民运动的发展,使这一观念进一步走向普及,C正确;西方民族观念的传入不符合材料现象原因,A错误;精英阶层的民族主义观念日渐成熟在甲午战争之后已经出现,B错误;报刊作为大众媒体更注重开启民智属于报刊的功能,与材料主旨不符合,D错误。
10.1927年11月28日,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该政府主席谭震林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恢复工会、农会,建立基层政权,惩治土豪劣绅。这表明
A. 井冈山道路得到中共党内的一致认可
B. 中共急躁冒进,对当时国情认识不足
C. 中共走上红色政权的创建和发展之路
D. 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中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根据材料信息“工农兵政权”“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恢复工会、农会,建立基层政权”可知,无产阶级领导并建立革命政权,这说明此时中共已走上了红色政权的创建和发展之路,故C项正确。此时中共党内对革命道路问题仍存在分歧,A项错误;B项错误,这正是对当时中国国情分析后采取的行动;D是在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时期正处于形成时期,故D选项错误。
11.抗日战争中,几乎所有国民党战区都有苏联军事顾问,唯独在中共领导的军队里没有苏联顾问,即使是苏联记者也只有征得蒋介石本人的同意才能进入中共区域。这说明,当时
A. 苏联对中共的政策发生了转变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受到冲击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出现了分歧
D. 蒋介石极力防范中国共产党
【答案】D
【解析】
【详解】蒋介石担心苏联借支援中国抗战之机,援助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因此极力防范中国共产党。故答案为D项。苏联对中共的政策没有改变,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蒋介石的政策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排除B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
1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历史发展主题是
A. 工农武装割据
B. 抗击外国侵略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映的是抗日战争的中华民族的呼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推翻国民政府统治的气概,而它们同属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故排除ABD,选C。
13.全面抗战爆发后,经过15个月的战争,日军虽然取得攻城掠地之胜,但其所追求的战略目标成为泡影。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投入了近百万兵力,伤亡数十万人,却陷入一种骑虎难下的窘境。面对这种状况,日本侵略者
A. 进一步扩大战争迫使国民政府屈服
B. 被迫停止在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
C. 把主要的兵力转向对沦陷区的掠夺
D. 以大部分兵力对付敌后抗日根据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投入了近百万兵力,伤亡数十万人,却陷入一种骑虎难下的窘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州、武汉沦陷后,日本无力在发动大规模的对华战争,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选项符合题意。进一步扩大战争迫使国民政府屈服,不符合史实,相持阶段中,日本对国民党的政策是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A选项排除。日本把主要的兵力转向对沦陷区的掠夺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相持阶段期间,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将大量精锐部队抽调到太平洋战场和美军作战,因此日本以大部分兵力对付敌后抗日根据地说法错误,D选项排除。
【点睛】1938年8月的武汉会战,日军投入30万人,国民政府投入110万,会战与1938年10月结束,日军伤亡8万人,因病减员8万余人,失去了战略进攻的能力,抗日战争就此进入相持阶段。
14.1939年,国民政府行政院下令,禁止滥用“少数民族”一词,倡导以地域来称呼边疆同胞。国民政府此举
A. 凝聚国人内部团结
B. 纠正民族歧视政策
C. 瓦解日本侵华策略
D. 实现真正民族平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使用“边疆民族”这一概念旨在化异从同,推动民族融合,实行与维护“中华民族是一个”的重要概念。此举意在凝聚国人内部的团结,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国民政府的“边疆民族”概念也有从中心俯视边缘的弊端,不能纠正民族歧视政策;C选项错误,这一政策并非因日本侵华而提出的,也没有瓦解日本的侵华政策;D选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5.下表所示为中国某次会议代表人数统计情况。关于本次会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召开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
B. 体现了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原则
C. 达成和平建国、避免内战的协议
D. 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表格信息可知,此次会议由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并且国民党人数超过共产党,应是1946年初召开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此次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协议,但后被国民政府撕毁,发动了内战,D正确;A时间是1947年,不符合题意,排除;B中“民主监督”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
是重庆谈判的结果,重庆谈判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谈判,不符合题意,排除。
16.“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A. 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B. 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C.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西方主导性
D. 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可知,材料强调东西方相互碰撞和融合,故A项正确;依据“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可以看出近代中国逐渐介入世界事务,但并不能表现出是在按照西方模式演变,故B项错误;依据“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可知,东西方的影响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东西方的交流,强调的并不是西学东渐的过程,而是相互碰撞和融合的过程,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17.“古希腊集市广场是公民们经常出没的地方,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古希腊集市广场的布局突出反映了古希腊
A. 小国寡民的社会结构
B. 精湛绝伦的建筑艺术
C. 民主政治的时代要求
D. 轮番而至的政治弊端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古希腊集市广场是公民们经常出没的地方”、“议会大厦”、“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这些信息透露的是雅典民主政治在集市广场的布局中有所反映,选项C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小国寡民的特点,排除选项A;材料主旨不是探讨雅典集市广场的建筑艺术,选项B脱离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未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轮番而治的弊端,排除选项D。
18.《十二铜表法》有专门针对“叛国罪”条款,法律规定:“对叛逆者的诉讼应永远保持其效力”。这一条款
A. 体现了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B. 激发了罗马帝国臣民的爱国热情
C. 维护了罗马国家的整体利益
D. 限制了罗马贵族对司法权的滥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专门针对“叛国罪”立法,并且保持永远追究叛逆者的法律责任,可知罗马法体现了重视奴隶制国家利益,所以C项解释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从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过渡,A项“高度成熟”说法错误,惩罚叛国者不是正面引导,并且当时处于共和国时期,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并未对比成文法前后贵族权限不同,D项与题意不符。
【点睛】《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19.曾为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A. 民主制
B. 贵族制
C. 罗马法
D. 民法典
【答案】C
【解析】
【详解】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共同点在于宣扬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原则,所以为其提供理论基础的是罗马法的自然法精神,正确答案为C项,民主制和贵族制作为国家的管理制度,不是理论,AB项错误;1804年的民法典颁布的时间比两者都晚,D项错误。
20.罗素说:“我们习惯于指出,希腊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但是我们并不总能认识到,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它比起当政府的范围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他认为
A. 雅典民主具有合理性
B. 雅典民主有严重的局限性
C. 雅典民主更强调集体统治
D. 雅典民主是人类的黄金时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比起当政府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可以看出,作者对雅典直接民主的肯定,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雅典民主的合理性,不是局限性,故B项排除。材料并非强调希腊民主发展的黄金时期和集体统治,故C、D项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比起当政府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的准确解读,即直接民主具有合理性。
21.17世纪以后,英国的“中等阶级”由于社会流动相对容易而不断得到充实壮大,社会上层和社会下层都有向中间阶层聚集,而商业精神的弘扬又让他们逐渐主宰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社会的主导性力量。这有利于英国
A. 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的体制
B. 扩大议会上院权力
C. 行政实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D. 完善君主立宪政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17世纪以后”英国“中等阶级”的社会影响力增强,“逐渐主宰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社会的主导性力量”可知D项正确。英国是“议会至上”,不是典型的“三权分立与制衡”,A项错误;扩大议会“上院”权力,行政实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均不符合史实,B、C两项错误。
22.“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
A. 白人的利益
B. 黑人的利益
C. 议员的利益
D. 穷人的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目材料是对美国独立后选举时忽视穷人的利益的辛辣嘲讽。从题干材料筛选出关键信息:“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个美元”,据此判断富兰克林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穷人的利益,故选D;白人、黑人以及议员的利益在材料中并未体现,选项A、B、C排除。
23.“德国牢不可破的统一是摆脱它目前的贫困和创造国家财富的首要条件,统一使它走向了经济现代化、军事现代化,却将政治现代化抛之脑后。”下列最能体现德国“将政治现代化抛之脑后”的是
A. 君主立宪政体确立
B. 宰相成为政府首脑
C. 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D. 皇帝拥有绝对权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德国完成统一以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但它君主立宪制度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留因素,皇帝拥有绝对权力是最能体现德国“将政治现代化抛之脑后”的内容,故选D项;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是政治现代化的表现,故排除A项;与皇帝拥有绝对权力相比,宰相成为政府首脑和帝国议会权力较小不是最能体现德国“将政治现代化抛之脑后”的特点,故排除BC项。
24.据统计,从1851年至1900年的50年间,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重大成果数目,英国占105项、法国占65项、美国占33项,而德国占202项,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前半期。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科学家们的艰苦探索
B. 启蒙思想的影响
C. 殖民争霸战争的刺激
D. 政治体制的调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51 年至1900……而德国占202项”,突出德国的科技发展,德国的科技受益于1871年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故D项正确;科学家的努力具有普遍性,不能体现当时的时代特色,排除A项;18世纪,启蒙运动盛行,且主要体现在理性,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处政治思想方面,排除B项;根据材料“1851年至1900年……美国占33项,而德国占202项”可知,此时英法是传统殖民强国,而美德是新崛起的国家,排除C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融,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励精图治,苦心经营,完成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形成》
材料二: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到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措施上,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等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
【答案】(1)完成对边疆地区的统一;确立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设置机构、派遣官员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2)变化:治边思想由“守中治边”到对边疆地区的重视;治边方针由“因俗而治”到促进边疆的内地化;治边措施由政治为主到多方面综合治理。
评价: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清朝以来的边疆政策,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这种民族平等难以实现。
(3)背景:抗击日本侵略的需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中共对民族民主问题的重视。
意义:有利于团结各民族人民积极抗战;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经验;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不同时期对边疆的治理和民族政策,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完成对边疆地区的统一”“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到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对其进行简要评价,可以联系所学从这些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局限性等方面来回答。
(3)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抗战时期的有关内容来回答。其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从对抗战的影响、对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和民主政治的影响来回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唐、明两个朝代的综合实力评价得分表
考察一个朝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素(总分100)
唐朝(得分:76分)
明朝(得分:68分)
政治(清明的时间长短,政局的稳定性)10分
8
7
经济(农工商的发展,民众的富裕程度)10分
8
8
文化(思想的活力和创造性)10分
9
8
民俗(基层民众的素质,社会主流道德风尚)10分
4
9
国防(武装力量,对外战绩)10分
7
7
教育(国民教育程度,人才培养)10分
9
4
制度(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10分
7
6
领土(直接治理面积以及表示臣服的属国范围)10分
7
5
科技(发明创造和生产力发展水平)10分
8
7
国际地位(与世界同时期各国的综合国力比较)10分
9
7
——整理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请你给西汉王朝打分,并做简要说明(要求:任选其中的三个要素打分,并加以说明,每个要素的说明至少有一个史实依据)
【答案】选择要素与打分:
朝代
西汉
要素
政治
制度
领土
分值
8
7
8
说明:西汉总体上来说,政治比较清明;从政局来说,保持稳定的时间相对较长。中央官职基本承袭秦制,但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削弱了中央集权,造成王国叛乱;采取察举制选官,有一定的进步性。汉朝除拥有秦朝的全部疆土外,汉武帝北驱匈奴,西平西域,领土空前广袤,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解析】
【详解】根据设问要求,本题包含2个步骤。步骤一,选出3个要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选择“政治、制度和领土”。
步骤二,打分。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根据表格参数,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打分。具体如下:
朝代
西汉
要素
政治
制度
领土
分值
8
7
8
步骤三,简要说明。根据表格具体参数,紧扣史实,对所选要素逐一说明。即说明:政治方面,西汉总体上来说,政治比较清明;从政局来说,保持稳定的时间相对较长。(4分)制度方面,中央官职基本承袭秦制,但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削弱了中央集权,造成王国叛乱;采取察举制选官,有一定的进步性。(4分)领土方面,汉朝除拥有秦朝的全部疆土外,汉武帝北驱匈奴,西平西域,领土空前广袤,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尼克松就任时,通货膨胀上升到极为令人不安的程度,国际竞争局面的加剧和轻易获取第三世界原材料 机会的丧失等都对美国经济造成了重大打击。
1969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积极寻求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等国进行谈判,以期实现“荣誉的和平”;在外交上,尼克松推动对华、对苏外交新战略。他提出“尼克松主义”,即美国会“积极参与同盟国和朋友国的对外防御和国内发展”,但“朋友国”要承担其未来发展的“
基本职责”,特别是在财政、贸易等经济方面。尼克松进行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支持第三世界建立独裁政权以反击民众的反抗和实现国际市场的独占,这加剧了地区的动荡,“盟国”离心迹象更为明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尼克松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尼克松改革的影响。
【答案】(1)原因:美国通货膨胀严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深陷越战泥潭;全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相对下降,第三世界兴起。
(2)影响:促进外交政策的调整,有利于缓和世界紧张局面;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加剧了第三世界的动荡。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通货膨胀上升到极为令人不安的程度”来看美国出现了通过膨胀;依据材料“积极寻求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等国进行谈判”来看,美国陷入了越战的泥潭;依据材料“国际竞争局面的加剧和轻易获取第三世界原材料机会的丧失等都对美国经济造成了重大打击”来看,美国的全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有所下降;依据材料“支持第三世界建立独裁政权以反击民众的反抗和实现国际市场的独占,这加剧了地区的动荡”来看,第三世界已经兴起。
(2)依据材料“积极寻求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等国进行谈判,以期实现“荣誉的和平”;在外交上,尼克松推动对华、对苏外交新战略”来看,推动了对外政策的调整,进而有利于缓和世界的紧张局面;依据材料“盟国离心迹象更为明显”来看,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依据材料“支持第三世界建立独裁政权以反击民众的反抗和实现国际市场的独占,这加剧了地区的动荡”来看,这又加剧了第三世界的动荡。
2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卓别林,英国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幼年丧父,曾在游艺场和巡回剧团卖艺或打杂。1913年,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演出,被美国导言M.塞纳特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14年2月28日,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阵雨之间》中。这一形象成为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风靡欧美20余年。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卓别林戴著圆顶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往后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从1919年开始,卓别林独立制片,此后一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片,其中在电影史上著名的影片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李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等。卓别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对下层劳动者寄予深切同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辛辣的讽刹,对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进行了无情的鞭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卓别林电影的艺术风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卓别林电影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答案】(1)风格:独特的喜剧表演艺术;辛辣讽刺的语言;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格。
(2)原因:工业化带来的诸多弊端;法西斯势力威胁世界和平;无声电影的发展;出身低微,经历曲折;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解析】
(1)由“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卓别林戴著圆顶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往后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可以概况出独特的喜剧表演艺术;由“卓别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对下层劳动者寄予深切同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辛辣的讽刹,对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进行了无情的鞭答。
”可以从其表演语言和批判现实风格等角度进行概括。
(2)由“卓别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对下层劳动者寄予深切同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辛辣的讽刹,对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进行了无情的鞭答。”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化的弊端、法西斯势力角度概括。由“幼年丧父,曾在游艺场和巡回剧团卖艺或打杂。1913年,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演出,被美国导言M.塞纳特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其出身、经历、性格或是电影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