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8.50 KB
  • 2021-08-30 发布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连城一中2019—2020学年上期月考(二)试题 高一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30小题,60分。‎ ‎1.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 利于邻里和睦 B. 突出皇权至上 C. 体现宗教色彩 D. 深受宗法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长幼有序”“男尊女卑”可得出土楼的结构特点与建筑布局体现的宗法的思想,故D项正确;利于邻里和睦有其影响,但是反映不了题旨,故A项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一个家族,谈不上皇权至上,故B项排除;材料中宗族与宗教是两回事,故C项排除。‎ ‎【点睛】土楼是中原汉民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等流域历经多次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客家土楼集体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客家人的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尊师重教的传统,使许多土楼内专设学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学堂,供本楼及邻近子弟学习文化。‎ ‎2.西周前期的师鼎铭文记载师因其属下不从周王出征,便派属吏弘向伯懋父告状,伯懋父判处罚金三百金,但他们拒不交纳,师只得把判词记在鼎上。这反映出西周前期 A. 周王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 开始出现以下犯上的情形 C. 等级制度遭遇抵制 D. 周王实行宽厚的德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的意思是师因其属下不从周王出征,并且不服从伯懋父的判决,说明等级制度遭到抵制,C选项符合题意;周王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材料中的时间是西周前期,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以下犯上的情形,强调的是等级制度受到抵制,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周王的德治,D选项排除。‎ ‎3.关于“郡”字的解释,有说法是:“郡之言君也。改公侯之封而言君者,至尊也。今郡字,‘君’在其左,‘邑’在其右,君为元首,邑以载民,故取名于君,谓之郡。”按这一说法,“郡”字的出现反映出 A. 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 B. 君主专制体制的建立 C. 血缘宗法体系的完善 D. 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改公侯之封而言君者,至尊也”说明“郡”出现是相对于分封制而言的,突出了君主的权威,“君为元首,邑以载民,故取名于君,谓之郡”则说明,郡即君邑,表示君主直接管辖的领土,由此可知,“郡”字的出现,反映出国家结构形式由分封制向郡县制过渡的变化趋势,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出君主专制的特征,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血缘宗法的信息,故C项错误。‎ ‎4.东汉时,多数刺史办公地与所在郡郡守的办公地并不统一,如扬州刺史的办公地虽设在九江郡,但办公点在历阳,而九江郡郡守办公点在阴陵。这一设置方式 A. 意在缓和刺史与郡守矛盾 B. 提高了对地方的监察效率 C. 防止了郡守干扰刺史职责 D. 便于发挥刺史的监察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刺史办公地与所在郡郡守的办公地并不统一”是为了刺史在行使监察权时减少郡守的行政权干扰,从而更好发挥刺史的监察作用,故D符合题意;设置刺史就是要监察地方郡守和县令等长官,矛盾难免,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刺史办公地与所在郡郡守的办公地并不统一”实际是为了减少对监察权的干扰而牺牲监察效率,故B不符合题意;郡守作为地方行政长官,难免干扰刺史职责,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范仲淹曾以“参知政事”的身份主持庆历新政。“参知政事”这一职务相当于 A. 宰相 B. 副宰相 C. 刺史 D. 钦差大臣 ‎【答案】B ‎【解析】‎ ‎【详解】宋代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意在削弱宰相行政权以加强皇权,故排除A,B符合题意;西汉划分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设刺史,负责监察地方,故C不符合题意;钦差大臣是明清时一种临时官职,是由皇帝专门派出办理某事的官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宋朝考试实行糊名法,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取士科目有所减少”的信息,B错误;据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说明宋代和唐代都重视进士科,C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的信息,D错误。‎ ‎7.李治安先生在其《行省制度研究》中认为:“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这说明 A. 行省制使地方失去一切自主权 B. 行省制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C. 行省制是维护国家统一的产物 D. 行省制最早开创于秦始皇时期 ‎【答案】C ‎【解析】‎ ‎“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说明中央集权使得元朝相对于秦汉以来的历史来看是加强了,但并不是使地方失去了一切自主权,故排除A,而选择C;使地方消除了割据根源的是北宋时期转运使的设置,故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行省制开创于元朝,故D的说法错误。‎ 点睛:在选择题里有一类题,是考查考生准确表达的能力的,就是选项中会有若干个说法比较绝对的选项,这种选项一般情况下是违背史实的,只要是看到类似“全”“都”“最”“完全”“彻底”“一切”等类的词汇时,考生需要特别关注,根据所学知识就可以很轻易的判断其对错,如果将错误的直接排除掉,就可以大大减小试题的难度,甚至于排除之后直接就出现了正确答案。这一题就可以据此排除掉ABD,直接出现正确答案了。‎ ‎8.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撤销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向中央负责。这反映出明代 A. 地方权力的扩大 B. 君主专制的强化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官员能力专业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行中书省是地方机构,朱元璋裁撤行中书省,将其权力一分为三,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向中央负责,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出明朝地方权力运作方式的变化,并且通过地方权力的分散体现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地方权力的扩大,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无法体现君主专制强化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官员能力是否专业化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当时新增的通商口岸包括九江、汉口、南京,镇江等地,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包括九江、天京、苏州,杭州等地。由此可知,列强主动“助剿”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划定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 B. 保障在议定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C. 攫取苏、杭等地为通商口岸 D. 维护其在通商口岸的经济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活动范围基本覆盖了列强的通商口岸,太平天国拒绝承认列强在华的侵略利益,所以列强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主要目的是维护其在通商口岸的经济利益。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借机将长江流域划为其“势力范围”,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列强在中国投资设厂主要是在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0.《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实施土地平均使用制,实行圣库制度,平均一切社会财富。这些规定 A. 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B. 推动了小农经济走向解体 C. 顺应了近代化发展要求 D. 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同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太平天国平分土地,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具有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性质,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同思想,故D符合题意;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无法实施,所以《天朝田亩制度》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的社会改革方案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它强化了小农经济,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违背近代化发展潮流,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说明 A. 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B.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C. 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D.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得到继承和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提及“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属于发展资本主义措施,符合当时世界潮流,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故B项正确;《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不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农民阶级运动,没有因为《资政新篇》的颁布而使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而《天朝田亩制度》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和主张,故D项错误。‎ ‎【点睛】“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是解题的关键。‎ ‎12.下图是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刊载 一幅漫画,画中文字为“对外笑容,对内怒容”。该漫画巧妙地将两种表情结合在一张画上。这幅漫画意在 A. 批评列强对华采取双重标准 B. 抨击北洋政府对内独裁对外妥协 C. 讽刺清廷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D. 建议政府应采用灵活的统治策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对外微笑即妥协、对内怒容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结合所学,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符合题意;材料讽刺的是清王朝的内外政策而非列强的双重标准,故A不符合题意;北洋政府成立于1912年,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的本意不是建议政府应采用灵活的统治策略,而是讽刺清政府的内外政策失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该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 结束了封建社会历史 C. 结束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 D. 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歌颂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余年君主专制政体的伟大历史功绩,故A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结束的是封建专制政体而非封建社会,故B不符合题意;1949年,新中国成立,宣告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已被推翻,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1922年5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62人,代表12个城市、100多个工会组织、27万多名会员。这体现了 A. 无产阶级具有先进性 B. 马克思主义影响迅速扩大 C.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D. 五四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21年就是成立产业工会,而到了1922年全国劳动大会已有27万多名会员”可知马克思主义影响迅速扩大,故答案为B选项。无产阶级具有先进性的说法本身正确,但和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与国民革命运动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五四运动,D选项排除。‎ ‎15.五四运动的勃兴使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这说明五四运动 A.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 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 C. 开启了民主革命运动 D. 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民众的社会责任感,故D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宣告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我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不符合题意;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标志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故B不符合题意;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逐渐觉醒,我国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下图漫画作品名为《革命歌声》。该漫画反映出 A. 北伐战争推翻了军阀统治 B. 北洋军阀混战、统治黑暗 C. 农民积极参与国民大革命 D. 中共武装反抗封建新军阀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漫画“锄军阀,倒列强”可知反映的是国民革命时期。国民革命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人民大革命,群众基础比较广泛,农民积极参与,故C符合题意;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且材料没有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无关军阀混战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中共武装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某年鄂东银行发行的贰串文券,正面印着马克思像,背面印有“打倒帝国主义!……拥护工农兵苏维埃!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农民银行!”等口号。据此推测,该文券发行于 A. 1927~1936年 B. 1924~1927年 C. 1937~1945年 D. 1945~1949年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鄂东地区发行“拥护工农兵苏维埃!拥护中国共产党”等口号的文券是在国共对峙期间,即1927—1936年间,工农兵苏维埃是1931年到1937年期间中共红色政权的名称,A项符合题意;B项是国民革命期间,C项是抗日战争期间,D项是解放战争期间,与“工农兵苏维埃”不符合,是错误的。‎ ‎18.某一时期开始,清华大学运送部分图书仪器,中央大学着手制造木箱。接下来清华、南开与北京大学在长沙合设临时大学,后再迁云南昆明,合称西南联合大学。这一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民国时期学制的改变 B. 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C. 优化文教布局的需要 D.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一度在长沙组建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4月,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此可见,西南联合大学的主要原因是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故D符合题意;西南联合大学的主要原因是战乱而非教育改革,故AC 不符合题意;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是1935年,当时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并未走向联合,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 ‎19.据统计,八路军山东纵队1938年至1940年5月底,共进行大小战斗2174次,伤日军7907名,毙12570名,俘日军20名。到1940年,八路军已经从最初的4万多人发展到近50万,开辟了一个广大的解放区战场。这说明 A. 山东是抗战的主战场 B. 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重要贡献 C. 抗战反攻阶段的到来 D.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失败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中国共产党从“4万多人发展到近50万”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取得了巨大成果,山东纵队在给敌人以巨大的杀伤,自身还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反映的是山东纵队力量发展情况,但不能说明山东是抗战的主战场,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抗战反攻阶段是1944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巨大成果,但未涉及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失败,排除。‎ ‎20.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双方兵力装备实力距离逐渐缩短。随后,解放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与这一“突破”相关的是 A. 南昌起义 B. 挺进大别山 C. 辽沈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可知,时间是1947年,根据“解放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可知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B正确;1927年南昌起义,此时还没有“人民解放军”,排除A;辽沈战役战场在东北地区,不符合“解放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排除C;1949年渡江战役,百万大军渡过长江,时间和地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解放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联系所学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的知识分析解答。‎ ‎21.据统计,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经政协全体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制定或批准的法律、法令达50件之多。这表明 A. 人民政协成为唯一的立法机关 B. 中央人民政府决议需政协批准 C. 人民政协代行着人大职权 D. 新中国立法程序日趋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最高权力机关。由材料“政协全体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制定或批准”,这表明人民政协并非唯一的立法机关,故排除A,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中央人民政府与人民政协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立法程序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下图反映了 A. “九二共识”的达成 B. “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 C. 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D. 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图片内容“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可以知道是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运用,答案为B;“九二共识”是就一个中国问题达成一致,与材料内容无关,A错误;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与材料无关,排除C ‎;目前台湾还没有回归,不能说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D错误。‎ ‎2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2012)》一书中,作者形象地把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总结为:50年代是“一边倒”战略,60年代是“反对两霸”战略,70年代发展为“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其中,50年代的“一边倒”是指 A.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站在资本主义阵营一边 D. 以发展中国家为核心的外交 ‎【答案】A ‎【解析】‎ ‎【详解】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排除CD,A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调整外交策略,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A。‎ ‎24.周恩来说;“尽管过去我们跟美国吵架也有过经验,但那是野台子戏;这次是一次正式的国际会议,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是一次正规戏、舞台戏,所以要本着学习的精神去做。”这次会议是 A. 万隆会议 B.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 日内瓦会议 D.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答案】C ‎【解析】‎ ‎【详解】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我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由材料“跟美国吵架也有过经验……正式的国际会议,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可知指日内瓦会议,故C符合题意;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只有亚非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大型国际会议,美国没有参加,故A不符合题意;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但周恩来并没有参加,故B不符合题意;2000年9月6日,江泽民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与周恩来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2019年9月央视热播的《外交风云》展现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的艰难曲折。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声明:“美国认识到‘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表明美国 A. 承认了“一个中国”原则 B. 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C. 与台湾当局彻底断绝关系 D.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政府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美国认识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可见美国承认了“一个中国”原则,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指出“一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法得出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政府的结论,故BD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美国与台湾当局彻底断绝关系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 ‎26.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累计向联合国30项维和行动派出各类人员约2.1万人次。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中国 A. 始终坚持不结盟的政策 B.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C. 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 与他国的政治合作增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答案为B。材料没有显现不结盟政策,排除A。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改革开放前的就实行的外交政策,排除C。材料不能表现与他国的政治合作问题,排除D。‎ ‎27.梭伦改革中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 )‎ A. 颁布“解负令”‎ B. 恢复公民大会作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C.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答案】C ‎【解析】‎ ‎“解负令”使贵族兼并土地受到制约,逐渐失去扩展实力的物质基础,但与题意“关键性措施”不符,故A项错误;公民大会恢复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标志着民主程度的加深,但与题意“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不符,故B项错误;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依仗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开辟了参与政治权利的途径。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公民陪审法院属于司法与监察机关,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28.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段材料表明 A. 精英政治已经受到雅典民众的强烈抵制 B. 雅典政治腐败导致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C. 雅典民主充分体现了公民的参政权 D. 直接民主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政治家“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可以看出雅典的原始的直接民主、群体决策导致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弊端 ‎【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①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 ‎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详解】‎ 请此输入详解!‎ ‎29.在罗马帝国时代,希腊式的民主(政治平等、轮番为治等)和个人自由是一种奢侈品,罗马人很少表现出对它的兴趣。这主要因为当时的罗马 A. 受希腊文化影响小 B. 仍然处于奴隶社会 C. 大肆对外侵略扩张 D. 更崇尚权威和秩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希腊式的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而古罗马版图不断扩大,地大物博,维持统治秩序更崇尚权威、秩序和纪律,故D符合题意;古罗马文明继承古希腊文明,故A 不符合题意;古罗马处于奴隶社会,但不是不重视古希腊民主的原因,故排除B;C是古罗马版图不断扩大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0.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罗马法的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故选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材料二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 材料三军机处尽管权力很大,但时刻处于皇帝的严密监视之下………从雍正开始,又采取一系列限制办法,以掣其权,从而保证皇帝“乾纲独揽”,皇帝不交办的事务,军机处无权过问。即使交办的事务,也只是遵照皇帝意旨协助处理,“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1)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朝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对北宋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处的职权。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宋代政治制度的主主要不同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因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趋势?‎ ‎【答案】(1)理解: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形式上带有民主色彩,但其实质是封建君主专制。‎ ‎(2)变化:三省六部制有名无实: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分掌行政、军政和财政大权:三权分立,互不统属;进一步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影响:大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造成了冗官,冗费、冗兵的局面 ‎(3)职权:负责草拟皇帝的诏、负责将诏令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官员、参与国家军政事务的处理 不同点:宰相相制度存废、皇权的制约机制(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内阁 ‎(4)趋势: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解析】‎ ‎【详解】(1)结合三省六部制的职权与运作程序分析: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形式上带有民主色彩,但其实质是封建君主专制。‎ ‎(2)本题考查的是宋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从材料中“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 尚书、门下并列于外”、“ 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可以概括得出;第二问是其变化的影响,学生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和“三冗”两个角度来分析即可。‎ ‎(3)第一问,清朝的军机处的职能从材料中“皇帝不交办的事务,军机处无权过问。即使交办的事务,也只是遵照皇帝意旨协助处理,“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可以得出其职能是上传下达的作用;第二问考查明清和宋朝政治制度的不同, 结合所学,在明清时期丞相制度被废除,设立内阁和军机处,皇权比宋朝时期进一步加强。‎ ‎(4)结合所学,容易作答,即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养,奇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发晓示,以便英商接例交纳。‎ ‎——摘自《南京条约》‎ 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 尤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发展了不平等条约制度体系,将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这个新阶段,列强由攫取条约特权进而对中国实施全面控制,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加强了对华奴役,这是半殖民地最为突出的特征,亦是《辛丑条约》最基本的特征。 ‎ ‎——李育民《义和团运动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条约》给中国主权带来的破坏。‎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辛丑条约》中列强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加强了对华奴役的具体表现。‎ ‎【答案】(1)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五口通商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2)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和政治变革思潮(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3)体现:政治上,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经济上,赔款4.5亿两;军事上,拆毁北京至大沽口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思想上,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解析】‎ ‎【详解】(1)材料“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可得出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由材料“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可得出五口通商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由材料“应纳进口、出口货税……以便英商接例交纳”,可得出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2‎ ‎)关于“危害”,由材料“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可得出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由材料“,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可得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由材料“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结合所学,可得出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结合所学,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深重,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我国学西方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转化。‎ ‎(3)《辛丑条约》是列强对华空前大勒索。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加强了对华奴役的具体表现。在政治上,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使馆区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经济上,赔款⒋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⒐8亿两,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军事上,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清朝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思想上,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核心方法(史料实证)、 核心能力(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 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十四年抗战示意图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晚上,有人对正在京郊外卢沟桥上演习的日军进行炮击……同年8月,在外国权益所集中的上海,有二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杀,中日两国为此进入全面作战。‎ ‎——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2007年第三版)‎ 材料四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分析中小学生课程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 ‎(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卢沟桥事变叙述的不同之处,分析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1)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2)不同:日本的教科书指责中国挑起了战争,推卸日本的战争责任;中国的教科书则基于史实,指出日本是发动侵华战争的元凶。因素:叙述者的立场和价值观。‎ ‎(3)根本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 ‎【解析】‎ ‎【详解】(1)结合中小学生课程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的热点,让学生明确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分析其意义可从抗日战争本身、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的地位以及对今天的精神引导等角度作答即可。‎ ‎(2)关于“不同”,中日两国的教科书均反映了“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等历史事件,但对其前因、后果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日本的教科书指责中国挑起了战争,推卸日本的战争责任,说明日本美化战争,没有认真反省侵华战争的罪行;中国的教科书则基于史实,如实指出日本是发动侵华战争的元凶。关于“因素”,材料表明双方均是站在各自的国家立场和意志之上得出结论的,反映了国家立场直接影响历史结论。‎ ‎(3)关于“根本原因”,根据“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并结合所学,得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