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 MB
  • 2021-08-30 发布

2020届二轮复习第12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学案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2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成就与教训并存。‎ ‎1.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初期,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 ‎2.外交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提出三大外交政策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日渐成熟;70年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地提高。‎ ‎3.经济上: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生活有所变化,但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 ‎4.文化上: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使文艺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全面建设时期,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但“文革”开始后,教育战线一片混乱。科技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阶段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1956—1978年)‎ 政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2)制度建设 ‎①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制建设: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4)外交成就 ‎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 ‎(1)民主政治的挫折——“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社会秩序混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2)外交领域的突破 ‎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联合公报》;1978年,中美双方同时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正常化。‎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②中苏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④参加日内瓦会议:为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 ‎⑤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经济 ‎(1)经济建设 ‎①国民经济恢复:到1952年,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②工业化建设:1953年开始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③社会主义改造:自1953年起,通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1)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①成功探索: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②失误探索:1958年,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随后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左”倾错误发展,造成国民经济困难。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经济领域遭受冲击,国民经济损失严重。‎ ‎(2)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生活水平: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总体比较低。‎ ‎(3)交通事业 ‎①铁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②公路: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 ‎(4)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文化 ‎(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人民教育的奠基: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点开展扫盲教育,开办各种补习学校。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改革学制,对各级学校进行调整,以服务于国家建设。‎ ‎(1)科技:“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2)文艺: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后期遭到破坏。‎ ‎(3)教育 ‎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②动乱中的教育: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高考制度得到恢复。‎ 考向一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政治建设和外交成就 论点1 1949—1956年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的创造性举措及依据 ‎(1)政治方面 ‎①举措: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②依据: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 ‎(2)经济方面 ‎①举措: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②依据: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共产党合作。‎ ‎(3)民族关系方面 ‎①举措: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依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解放前旧社会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4)外交政策方面 ‎①举措: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依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 论点2 国际格局的演变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 ‎(1)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美苏冷战加剧,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2)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美苏争霸的态势互换,中国调整对外政策,同美国、日本建立起正常的友好关系。‎ ‎(3)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采取“全方位”不结盟的无敌国外交政策。‎ 论点3 中、俄(苏)关系的演变 ‎(1)从新中国成立初到50年代末:友好合作。‎ ‎①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给予中国大量的经济、技术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决地站在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对抗和僵持。‎ ‎①为与美国争霸,赫鲁晓夫提出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建议,遭到中国拒绝,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②1960年,苏联撕毁全部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 ‎③中苏边境甚至发生武装冲突。从北面构成对中国的威胁。‎ ‎(3)从80年代末到现在:开始恢复正常化。‎ ‎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苏联的对外政策从扩张转向收缩,因此,开始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②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稳定发展,形成了一种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原则的新型的国家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了贡献。‎ 命题点1: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探索 ‎1.(2018·全国Ⅲ卷,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关联主干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法制建设 寻找题眼 紧扣“1956年”的时代背景,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经济建设任务的角度思考 错点诊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已开始了法制制度化建设;此时新政权早已建立;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方针的提出都是在改革开放后 ‎ C 命题点2: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2.(2016·全国Ⅰ卷,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关联主干 ‎20世纪6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变化的影响 寻找题眼 从当时与西方国家贸易进出口额所占比例增加的角度认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错点诊断 ‎1965年中国还未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全方位外交”出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时不可能“打破”‎ ‎ B ‎1.(视角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下表为1953—1954年北京市西单区人大代表选举名额分配表(总人数170人),这表明(  )‎ 类别 政府 团体 工人 宗教 民主党派 驻区机关 文教卫生 私营工商业 少数民族 街道居民 人数 ‎9‎ ‎6‎ ‎4‎ ‎8‎ ‎53‎ ‎24‎ ‎13‎ ‎13‎ ‎4‎ ‎42‎ 比例 ‎5.11%‎ ‎3.41%‎ ‎2.27%‎ ‎4.55%‎ ‎30.1%‎ ‎13.6%‎ ‎7.39%‎ ‎7.39%‎ ‎2.27%‎ ‎23.9%‎ A.民主和法治原则得以确立 B.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正式形成 C.人大代表来源具有广泛性 D.少数民族地区代表实行普选制 解析 根据材料“西单区人大代表选举名额分配表”,人大代表的选举范围有十类之多,说明代表来源广泛,故C项正确;材料中人大代表来源广泛,是民主、法治的有力体现,但不是原则确立的标志,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大代表选举名额分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少数民族地区代表的选举情况,故D项错误。‎ 答案 C ‎2.(视角2: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同时对部分省市建制进行调整。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等,京津沪外的中央直辖市均改为省辖市。中央人民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  )‎ A.加强统一领导提高行政效率 B.配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C.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D.确保依法治国的方略落到实处 解析 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加强省市领导,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故A项正确;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加强省市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故B项错误;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是在改革开放后,故C项错误;依法治国方略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故D项错误。‎ 答案 A ‎3.(视角3:新中国初期外交的特点)‎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主要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  )‎ A.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B.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奉行“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国要求“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排除A项;材料时间是1950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未提出,排除C项;材料时间是1950年,“求同存异”外交方针还未提出,排除D项。‎ 答案 B ‎4.(视角4:影响中国外交的因素)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一些国家建交的具体时间表。对此合理的解释应是(  )‎ 时间 ‎1964.01.27‎ ‎1970.10.13‎ ‎1972.03.13‎ ‎1972.10.11‎ ‎1972.09.29‎ ‎1972.12.21‎ ‎1979.01.01‎ 建交国 法国 加拿大 英国 联邦德国 日本 澳大利亚 美国 A.中法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B.重返联合国推动中国外交政策调整 C.国际形势的变化影响中国外交决策 D.中苏关系的恶化直接促成中美建交 解析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这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决策;另外,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直接推动了西方国家与中国逐渐改善关系,中国也相应调整了外交政策,故选C项。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法建交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在此之前,中国的外交政策就已经开始调整,排除B项;中美建交是双方共同利益的诉求,不是由中苏关系恶化直接促成的,排除D项。‎ 答案 C 考向二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 论点1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特点 ‎(1)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前,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 ‎(2)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转化为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4)政治建设: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论点2 20世纪50—70年代“左”倾错误的表现 ‎(1)政治上: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破坏。‎ ‎(2)经济上: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3)外交上: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革命外交”,强调意识形态,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了60年代中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 ‎(4)学术上: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判,破坏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 ‎(5)教育上: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了高考制度被废除的严重错误,“工农兵学员”的招生制度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 论点3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1950—1957年:伴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2)1958—1960年: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基础上超常规畸形发展。‎ ‎(3)1961—1965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两千多万城市人口下放回乡,是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 ‎(4)1966—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 唯物史观:一定时期的生产关系要与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导致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命题点1:“一五”计划的特点 ‎1.(2019·全国Ⅰ卷,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关联主干 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的建设 寻找题眼 结合材料反映的俄文期刊图书借阅量与我国“一五”计划的关系,认识工业化建设需求 错点诊断 材料只是反映借鉴俄国,谈不上与“国际前沿接轨”;“科教兴国”始于1995年;根据材料“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可知,出现“学习苏联经验”的热潮 ‎ D 命题点2:新中国初期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2.(2018·全国Ⅰ卷,31)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关联主干 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的建设 寻找题眼 理解漫画所反映的1953年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代特征与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关系 错点诊断 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是在“一五”计划完成之后;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在古代就已经开始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 ‎ D 命题点3:经济建设与社会时尚 ‎3.(2019·全国Ⅲ卷,31)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关联主干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的经济建设与时代特征 寻找题眼 ‎“1953年创作的年画”内容体现了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内容,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说明人民进行三大改造的自信和热情 错点诊断 ‎“年画”是风俗画;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 ‎ D 命题点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特点 ‎4.(2018·全国Ⅱ卷,31)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关联主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特点 寻找题眼 结合漫画中妇女的地位及作用,理解其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及作用 错点诊断 ‎“工业化为中心”未体现;“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当时城乡差别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 B 命题点5:新中国初期扫盲教育与现实主义艺术 ‎5.(2017·全国Ⅲ卷,31)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关联主干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发展 寻找题眼 理解绘画所蕴含人民群众学习文化知识的真实情景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开展扫盲教育运动的关系 错点诊断 传统文人画多是写意画;二战后西方流行现代主义绘画;现实主义绘画注重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主题,非“夸张和想象”‎ ‎ C ‎1.(视角1: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特点)1952—1957年国民经济结构比重变化示意图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成 B.国家重点发展工业的结果 C.农业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 D.工业化的目标已全面完成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所以这一时期工业产值有了增加,故选B项。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成的主要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A项;这一时期,农业的增长速度较慢,而不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排除C项;“一五”计划只是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排除D项。‎ 答案 B ‎2.(视角2: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吉林省驻京办事处简志》在阐述1955年吉林省驻京办事处设置的动因时指出:当时,在工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等方面,有许多事情不仅需要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汇报,而且也需要通过与其他省市之间协作和市场采购求得解决。据此可知,吉林驻京办设立的目的是(  )‎ A.加强中央对吉林的管理 B.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C.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D.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解析 据材料“当时,在工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等方面,有许多事情不仅需要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汇报,而且也需要通过与其他省市之间协作和市场采购求得解决”得出设立吉林驻京办的目的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故选C项。‎ 答案 C ‎3.(视角3:中国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国民革命期间,中国出现“留苏热”,国共两党多次选派青年去苏联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留苏热”再度兴起。这两次“留苏热”(  )‎ A.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B.都适应了当时的形势需要 C.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 D.都得益于国共关系的缓和 解析 依据题干及所学,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学习苏联革命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这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故选B项。‎ 答案 B 一、从核心素养角度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的转型 ‎【多元解读】‎ 核心素养 解读素养 时空观念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年),中国社会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时期,该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唯物史观 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理论分析思考。政治建设为经济、外交、文化科教提供安定的环境,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政治建设、文化科技发展的前提,外交为国内政治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家国情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颁布了1954年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的。‎ ‎【考题预测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什么是现代国家?近代以来,人们根据源于西方的各种观念,或将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联邦制、地方自治制度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多党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这些理解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从政体即政治运作方式来认识现代国家的。‎ ‎——摘编自[英]克里斯·皮尔森《论现代国家》‎ 材料二 什么是现代价值、现代文化、现代精神?近代以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以勤俭敬业的职业劳动来遵守上帝戒律、完成上帝旨意的基督教新教伦理代表了现代价值,有人认为坚持自利的个人本位、人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彼此自由竞争和博弈代表了现代价值。‎ ‎——据张书琛《西方价值哲学思想简史》等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是面对19世纪中叶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冲击而仓促开始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何谓现代、怎样转型这些根本性问题,我们一直没弄清楚。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奋斗,但现代化成效依然有限。中华文明走向现代的伟大转型,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才真正踏上征程的。‎ ‎——据高德步《中国价值》等 ‎(1)根据材料一的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是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的?(8分)‎ 解题点拨:紧扣材料,从材料所述信息,迁移美国独立战争、共和制的历程等角度回答现代化国家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华传统主流文化价值与西方现代价值的不同。(4分)‎ 解题点拨:理解材料所述西方“现代价值、现代文化、现代精神”内涵,迁移古代中华文化主流思想的特点,分析体现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在1840—1949年成效有限的原因,指出1949年以来中华文明在实现现代转型方面的具体表现。(13分)‎ 解题点拨:“原因”需要从1840—1949年中国社会环境对中华文明转型的影响角度回答;“表现”据材料三信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变化回答。‎ 答案 (1)原因:北美大陆移民经过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实现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纵向分权;美国建国后,逐渐形成了两党制。(8分,每点2分)‎ ‎(2)不同:中国: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而不是神的世界;注重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担当而忽视个人本位意识。(2分,每点1分)西方:具有强烈的宗教情结;强调个人主体意识、自由竞争与利益博弈。(2分,每点1分)‎ ‎(3)原因:中国传统社会巨大惯性;西方列强的长期侵略;近代中国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现代道路选择的复杂性(或“统治阶层和知识精英对现代转型认识不清”)。(4分,每点1分)‎ 表现:政治上,重建和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了三大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上,建立起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国营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上,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价值和西方现代价值,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分,任意三点即可,每点3分)‎ 二、从核心素养角度认识经济发展与国际格局、外交关系的内在联系 ‎【多元解读】‎ 核心素养 解读素养 时空观念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现代中国外交经历了冲破封锁、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升的过程。‎ 唯物史观 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理解国内局势、国际政治格局与外交环境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角度理解国家综合实力对中国外交、国际地位的促进作用。‎ 家国情怀 外交是国家内政的延伸,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彰显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民族自豪情怀。‎ ‎【考题预测2】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经济与外交发展状况简表 时间 经济状况 外交状况 ‎20世纪50年代 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推行。‎ 国家财经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 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中苏关系恶化。‎ 这一时期越南、缅甸、印度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23个。‎ ‎20世纪60年代 开始提出“八字方针”。‎ 经济经历困难后逐渐恢复。‎ ‎“文革”动乱波及经济领域。‎ 中苏关系恶化。‎ 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这一时期古巴、法国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16个。‎ ‎20世纪70年代 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工作时期,经济好转。‎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体制改革起步。‎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建交。‎ 这一时期西方与中国建交国家达62个。‎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册)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经济与外交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经济与外交关联,史论结合。)‎ 解题点拨:‎ ‎1.审题:此题要求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经济与外交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实际是回答经济与外交的关系。‎ ‎2.解题:首先,比较材料中经济与外交的信息,拟定论题,如经济实力决定外交,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其次,结合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分期史实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经济与外交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 论题:经济实力决定外交,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2分)‎ 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实力的增强是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基础,而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为国内建设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1950年至1952年土地改革进行,使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新中国经济状况好转,这些均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又为开展大规模的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8分)总之,经济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外交,而外交要为经济建设服务。(2分)‎ 课时强化练(十二)‎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湖南衡阳八中四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接管、整顿、改造等措施掌握了绝大多数新闻媒体的资产、设备、人员等控制权以后,充分利用这些“喉舌”“工具”或“武器”,对重大政治事件,统一由中央引导,从而形成全国范围的社会舆论。由此可知,新中国(  )‎ A.重视对思想意识形态的管理 B.开展了文化普及教育工作 C.建立了广泛的人民民主政权 D.实行新闻自由的方针政策 解析 据题干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接管、整顿、改造等措施……充分利用这些‘喉舌’、‘工具’或‘武器’,对重大政治事件,统一由中央引导,从而形成全国范围的社会舆论”,可知新中国重视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作用,故选A项。文化普及教育工作主要是利用学校等机构,题干未提及对百姓的扫盲,排除B项;新闻媒体不属于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排除C项;题干显示的是新中国管制新闻媒体,排除D项。‎ 答案 A ‎2.(2019·广东惠州调研)1953年毛泽东在全国财经会议上指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此言论(  )‎ A.推动社会主义改造 B.表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 C.贯彻落实宪法精神 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1953年毛泽东在全国财经会议上指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可知此言论有利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选A项。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表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排除B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排除C项;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排除D项。‎ 答案 A ‎3.(2019·山东临沂模拟)自1953年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之比是8∶1;1995年变为4∶1;2010年后变为1∶1。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B.民主政治建设需要 C.各民族共同发展原则 D.国民素质普遍提高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1953年以来……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之比是8∶1;1995年变为4∶1;2010年后变为1∶1”,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也不断发展进步,故选B项。代表比例不能反映民众内心的主观愿望,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问题,排除C项;国民素质普遍提高,表述绝对,排除D项。‎ 答案 B ‎4.(2019·四川遂宁一模)如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一幅木刻画《售余粮》。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  )‎ A.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 B.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 C.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 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木刻画并结合所学,这一时期政府开始大规模收集余粮以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选B项。国民经济恢复使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但没有活跃农村市场,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于1952年,1953年已开始农业合作化,排除C项;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D项。‎ 答案 B ‎5.(2019·全国卷五省优创名校联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法制建设的总任务是通过立法建立国家政权组织,司法机关的重要任务是开展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秩序。1953年开始,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保障经济建设。这些举措说明(  )‎ A.我国法制建设开始走向制度化 B.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法治的完善 C.依法治国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D.法制建设服务于国家的中心工作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法制建设任务,表明不同时期的法制建设都是为国家的建设服务,故选D项。材料只是说明我国的法制建设与国家的建设是密切相关的,并不是走向制度化,排除A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才开始,而法制的完善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当时不可能实现,排除B项;“依法治国”理念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排除C项。‎ 答案 D ‎6.(2019·山东济南模拟)‎ 有学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有以下特征:革命性,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并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内向性,外交决策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过渡性,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的过渡。以下事件更多体现“过渡性”这一特征的是(  )‎ A.与苏联缔结友好同盟条约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援越抗法、抗美援朝的决策 解析 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中国的外交开始突破意识形态的束缚,这体现了过渡性,故选C项。“与苏联缔结友好同盟条约”属于“内向性”这一特征,排除A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属于内向性,排除B项;“援越抗法、抗美援朝的决策”属于革命性特征,排除D项。‎ 答案 C ‎7.(2019·河南洛阳一模)1956年中共八大《有关政治报告的决议》中规定: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应当以国家市场为主,同时附有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这一规定(  )‎ A.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 B.强化了对经济的计划指导 C.提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解析 据题干材料“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应当以国家市场为主,同时附有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可知这意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故选D项;“否定”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中强调增加市场的调控,排除B项;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 答案 D ‎8.(2019·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考)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这一规定(  )‎ A.服从于计划经济体制 B.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固化了社会阶级结构 D.有利于产业结构的稳定合理 解析 据题干材料结合我国当时工业化建设的背景分析可知,严格的户籍制度是为了保证工业化建设和农村对城市的供应,有利于计划经济的稳定,故选A项。‎ 答案 A ‎9.(2019·四川德阳一模)20世纪60年代,我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1961年到1965年,全国城镇人口减少2 600万人,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964年的14.6%。这一现象表明(  )‎ A.全国人口总数锐减 B.经济政策调整的推进 C.中小城镇大量消失 D.我国生产力出现衰退 解析 据题干中提及20世纪60年代我国出现逆城市化,结合1961年提出的八字方针要求调整农轻重三者比重的史实,可知是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影响了城市化,故选B项。‎ 答案 B ‎10.(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如图为1957—1960年经济建设中的相关数据,其中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B.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C.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了问题 D.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解析 观察图表可知,1958年后我国农轻重三者比例开始失调,结合所学知识,1958年通过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故选C项。1953年开始的“一五”‎ 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与题意不相符,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57—1960年”得出,此时进行的是社会主义探索,国民经济开始好转是在1952年,B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是在1978年,D项错误。‎ 答案 C ‎11.(2019·四川广安、眉山、内江、遂宁一模)下表可以说明,这一时期(  )‎ 表 工农业总产值指数(以1952年为100)‎ ‎  年度 类别  ‎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农业 ‎127.8‎ ‎110.4‎ ‎96.4‎ ‎94.1‎ ‎99.9‎ ‎111.6‎ 轻工业 ‎245.0‎ ‎298.8‎ ‎269.5‎ ‎211.1‎ ‎193.5‎ ‎197.9‎ 重工业 ‎555.5‎ ‎822.7‎ ‎1 035.5‎ ‎553.6‎ ‎428.4‎ ‎487.8‎ ‎(据《1983年中国统计年鉴》)‎ A.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B.工业化建设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C.国家政策主导了经济运行的方向 D.始终贯彻综合平衡的经济方针 解析 据材料中1958年到1960年重工业总产值远远高于轻工业和农业,反映出国家实行“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961到1963年,轻工业和农业指数有所增长,重工业指数下降,反映的是国家实行“八字方针”,调整“大跃进”带来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衡现象,故材料变化体现的是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故选C项。‎ 答案 C ‎12.(2019·福建福州质量检查)20世纪60年代中期,对苏联斡旋下的美越和谈,中国向越南揭露了苏联出卖越南的阴谋,表示积极支持越南抗战到底。而1971年周恩来则向越南明确表态:“据我们观察,你们从外交斗争中赢得了经验”,“我们要向你们学习”。这表明中国外交(  )‎ A.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 B.从中美敌对到中美建交 C.从区域对抗到全球合作 D.从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 解析 题干材料是中国对越南关系的态度,材料中“揭露了苏联出卖……‎ 抗战到底”表明中国此时是革命外交,而1971年提出向越南学习,是从自身实际出发,故选D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是1953年,排除A项;中美建交是1979年,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中国外交区域对抗的内容,排除C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7分)‎ ‎13.(2019·湖北名校大联考)(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年8月,中苏两国代表在南京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之后苏联采取积极行动援助中国。当时的苏联给予了中国政府除了派兵参战外的一切援助,还贷款数亿美元给中国。苏联派遣志愿飞行员入华同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并且帮助国民党训练军队。至1939年底苏联派出志愿空军飞行员计5个大队2 000人和1 000余架飞机,参加过保卫武汉、重庆、成都、兰州的空战,许多苏联飞行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截至1939年年中,由于苏联的军事援助以及从其他国家购买武器装备,国民政府得以扩编大规模武装,包括:245个步兵师、16个骑兵师和1个机械化师。国民政府军队拥有了80万支步枪、5万挺机枪、1 075门火炮、213辆坦克和150架飞机。‎ ‎——摘编自李佳玉《抗战时期中苏关系的演变及其原因》‎ 材料二 1950年,新中国向苏联贷款3亿美元,占三年恢复时期中央政府总投资的14.3%。中国将苏联贷款集中使用在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机械工业和国防工业等基本建设的重点项目上。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向中国援建47个项目,其中能源项目占44.7%,东北建设项目占76.6%。同时,苏联还向中国提供大量科技情报和文献。1953年,接受苏联科学出版物的中国机关达到300个,总量有42 136套。1950年至1953年,先后到中国帮助经济建设工作的苏联专家共计1 093人,他们不仅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还培养中国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大都集中在重工业和燃料工业部门。除此之外,苏联还协助中国制定“一五”计划,从起草、修改到最终的定稿,苏联都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摘编自沈志华《新中国建立初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基本情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苏联对华援助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苏联对华援助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从苏联对中国抗战态度及援助方式、领域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从对中国援助的物质、军事等领域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从援助领域、范围、程度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以从中国、苏联、国际环境三方面进行作答。‎ 答案 (1)特点:支持中国的抗战;集中于军事援助;援助形式多样化。(4分)‎ 影响:有力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战;弥补了抗战初期中国空军实力较弱的缺陷;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军事和物质支持;增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9分)‎ ‎(2)特点:集中于经济援助;涉及面广;介入较深。(4分,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中苏结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经济极为困难;苏联基于扩大和巩固社会主义阵营的需要;中国巩固新政权的需要;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的封锁;为了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8分,答出四点即可)‎ ‎14.(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二模)(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社会主义运动史 ‎1952年 ‎12‎ ‎14‎ ‎22‎ ‎1953年 ‎18‎ ‎16‎ ‎26‎ ‎1954年 ‎8‎ ‎20‎ ‎0‎ ‎1955年 ‎24‎ ‎26‎ ‎30‎ ‎1956年 ‎19‎ ‎21‎ ‎17‎ ‎1957年 ‎6‎ ‎12‎ ‎18‎ ‎——摘编自孙义坤《建国以来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述评》‎ 上表为1952—1957年高考历史试题内容情况表(单位:%)。从中概括出该时期我国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解析 观察图表,从考试命题内容的角度分别归纳几个主题方面,如从革命史、政治史等提取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及命题的意图等方面分析归纳原因。‎ 答案 示例一 特点:注重对革命史的考查。(3分)‎ 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或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的开展);阶级斗争史(革命史)思想一统天下;社会主义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历史教学大纲及历史教材的影响。(9分,任答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 特点:内容侧重于政治史。(3分)‎ 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历史教学大纲及历史教材的影响;苏联教育的影响。(9分,任答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仅供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