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50 KB
  • 2021-08-30 发布

【历史】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围绕“自然观”“社会观”“世界观”等思想领域展开争鸣。下列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A.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B.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 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 ‎【答案】C ‎【解析】C项为荀子的主张,认同自然界的变化,但变化是有规律的,故C项符合题意;A出自《老子》表达了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道理,故A不符合题意;B出自《庄子》,表达了齐一万物的观点,意思是万事万物没有本质的差异,故B不符合题意;D出自《庄子》,表达了道家天人合一的观点,故D不符合题意。‎ ‎2.秦朝“焚书坑儒”,厉行法治;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面上是思想的争斗,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体现了两种不同思想的兼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西汉延续了法家的治国方略 B. 独尊儒术与法家思想的原则一致 C. 儒家法家思想内容逐渐融合 D. 西汉儒学“民本”观念逐渐淡化 ‎【答案】B ‎【解析】“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故B项符合题意;西汉从汉武帝起采用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主流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儒家法家思想内容存在明显差异,故C不符合题意;西汉儒学“民本”观念没有逐渐淡化,故D不符合题意。‎ ‎3.同济医院院训为“格物明理,同舟共济”,与理学的为学之道相通。但古代有位思想家并不认同,认为此学习方式支离破碎,不能使人们树立对儒学的坚定信念。这位思想家是 A. 董仲舒 B. 张载 C. 陆九渊 D. 朱熹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思想家强调内心的修养,不认可格物致知的为学之道。认为穷理不一定要向外探求,反省内心也可以得到天理,结合所学,可知是陆九渊的主张,故C项符合题意;董仲舒是汉代儒学大师,不属于宋明理学家范畴,故A不符合题意;张载属于宋代理学家,但没有提出以上观点,故B不符合题意;朱熹属于程朱理学一派,不属于陆王心学,故D不符合题意。‎ ‎4.“他(朱熹)继承、发展了二程的‘天理’观念,改造了张载的‘气学’,吸纳了佛学、道家的若干思辨学说,将伦理纲常提升到宇宙本体的地位,论证封建纲常伦理的合理性……”这体现了理学的下列哪一发展特征 A. 从政治化走向世俗化 B. 从零散化走向哲理化 C. 从社会化走向道统化 D. 从谶纬化走向政治化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看,朱熹以儒学核心思想为基点,广征博采,兼收并蓄,以多元开放的态度吸收佛、道等他说的有益成分,建立起哲理化、思辨化的思想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将理学推广到普罗大众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儒学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是从学术方面而言,没有涉及儒学的政治化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5.汉代以后,儒学成为正统,逐步为封建士大夫阶层所垄断。李贽却认为儒学并不是士大夫的专利,提出要正视下层民众众多的社会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这说明李贽 A. 离经叛道反对道统 B. 主张儒学为民众服务 C.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D. 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答案】D ‎【解析】王阳明强调把儒学从士大夫手上解放出来,推广到整个社会,李贽的思想极端地放大了阳明心学中的庶民意识,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李贽反对儒学道统,故A不符合题意;李贽属于地主阶级思想家,不代表广大民众利益,故B 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李贽批判君主专制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6.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同时也是一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简史,是从自然到社会,最后到人的精神解放的历程。下列古希腊先哲中,让哲学开始关注人的内心的是 A. 苏格拉底 B. 普罗泰哥拉 C. 亚里士多德 D. 泰勒斯 ‎【答案】A ‎【解析】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A项符合题意;普罗泰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的感觉作为判断万事万物的标准,故B不符合题意;亚里士多德提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追求真理,挑战权威,故C不符合题意;泰勒斯提出“万物源于水”,关注自然和物质世界,故D不符合题意。‎ ‎7.西方学者布克哈特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他们)生来就具有和其他中世纪欧洲人一样的宗教本能。但是强有力的个性使他们在宗教上完全流于主观……而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发现在他们身上起作用的那种巨大魔力,使他们明显趋向世俗化。”这说明 A. 人文主义与宗教主张基本一致 B. 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基督教会 C 文艺复兴对宗教既批判又认同 D 文艺复兴造成社会信仰混乱 ‎【答案】C ‎【解析】人文主义者既保有宗教信仰,又希望过世俗的生活,与基督教是批判与认同的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观点并非基本一致,故A不符合题意;文艺复兴反对基督教会的精神独裁与压抑人性,并不反对基本的宗教主张,B不符合题意;D项与材料主旨不吻合,故D不符合题意。‎ ‎8.宗教改革确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在更广泛的阶层和更广阔的空间发展了人文主义。下列哪项主张或措施不能体现人文主义宗教观 A. 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B. 神职人员生活世俗 C. 宗教仪式简约实际 D. 生而有罪因行称义 ‎【答案】D ‎【解析】因行称义强调要服从天主教教规,体现了宗教专制,不能体现人文主义,故D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ABC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观点,有利于实现宗教信仰上的自主,符合资产阶级的宗教观,故ABC不符合题意。‎ ‎9.卢梭因言获罪,他的论敌伏尔泰为他奔走呼号!“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体现了启蒙思想的下列哪一原则 A. 天赋人权 B. 人民主权 C. 社会契约 D. 分权制衡 ‎【答案】A ‎【解析】天赋人权是启蒙思想中最基本的法则强调人民与生俱来就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如自由、平等,故A项符合题意;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体现了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人民主权强调人民是国家主权的拥有者,国家是人民让渡部分权力订立某种契约而组建的,应该维护人民的利益,故BC不符合题意;分权制衡体现的是政府运行的原则,强调权力结构而言,既要分权,又要巧妙彼此制约,故D不符合题意。‎ ‎10.明朝开国以后一直使用《大统历》(实即元朝郭守敬制定的《授时历》),“崇祯二年五月,钦天监所报日蚀再一次失验”,崇祯皇帝决心下诏修改《大统历》。1634年,徐光启借鉴西洋历法,主持修编出代表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最高水平的《崇祯历书》。这说明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功能是 A. 敬授民时指导农业生产 B. 破解天意巩固政治统治 C. 探索宇宙推动科学发展 D. 认识自然保障社会和谐 ‎【答案】B ‎【解析】崇祯修改历法的原因是钦天监观测天象失准,不能为帝王准确探知“天意”,体现了古代天文学服务于政治的功能,故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指导农业生产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我国古代天文学突出实用功能,忽视自然探索,故CD不符合题意。‎ ‎11.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全帖笔意字字相连,气势贯穿浑然一体;同时疏密有致,不拘形迹,显得疏朗多姿,极见意境和性情。若按书法作品的风格配画,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墨兰图是文人画,文人画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与行书书法作品的风格最为相通,故D项符合题意;AB是人物画,重视人物描摹,并不追求神韵意趣,故AB不符合题意;C属于风俗画,迎合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需要,故C不符合题意。‎ ‎12.初唐诗歌受东晋南朝诗风的影响较大,部分模仿的宫廷诗多奉和之作,但同时也出现效仿陶渊明诗风的诗歌,下列诗句与陶渊明诗风接近的是 A.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D.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答案】C ‎【解析】C项为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夜归鹿门歌》,与陶渊明的田园诗最为接近,故C符合题意;A、B、D分别为岑参、王之涣、王昌龄的边塞诗,故ABD不符合题意。‎ ‎13.“以他对天地万物作出了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类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的荒谬,在推动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同时,也极大的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他”及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A.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B. 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C. 康德启蒙运动的总结 D. 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牛顿经典力学对物体运动的科学概括,由此改变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了思想界的启蒙运动,故D符合题意;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和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为牛顿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但没有“天地万物作出了精美绝伦的概括”,故AB不符合题意;C是对启蒙运动本身的探讨,故C不符合题意。‎ ‎14.19世纪中期,英国学者斯宾塞根据生物进化论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生存竞争,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由此推动社会进步。这种观点 A. 其实质是为侵略扩张寻找借口 B. 认为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C. 开创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学说 D. 错误地认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答案】A ‎【解析】社会达尔文主义产生的背景一方面有进化论的提出,另外19世纪中期,西方完成工业革命,为了获得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大肆对外扩张,社会达尔文主义正是为西方资产阶级对外扩张辩护,A项符合题意;社会科学的研究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但不能移植,机械照搬。故B、D不符合题意;社会达尔文主义对社会发展有破坏性,故C不符合题意。‎ ‎15.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力活动。人工智能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的工作或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这表明信息技术 A.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 B. 避免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C. 给从事单纯重复劳动者带来失业风险 D. 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水平 ‎【答案】A ‎【解析】依据“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工作或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可见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A符合题意;B选项“避免了”说法过于绝对,故B不符合题意;C不符材料主旨,故C不符合题意;人工智能能辅助人类劳动,但不能提高人类的智力水平,故D 不符合题意。‎ ‎16.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在士大夫阶层中逐渐流传。如梁廷楠认为!西方火炮,始自明初,夹板舟,亦郑和予之。”恭亲王奕訢也说!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有关“西学中源”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代表顽固派的思想主张 B. 为学习西方提供理论依据 C. 认为中学始终优于西学 D. 与“中体西用”根本对立 ‎【答案】B ‎【解析】“西学中源”说既为向西方学习提供依据,也为抵制向西方学习提供了理论来源,故D错误,B符合题意;“西学中源”说宣扬本民族文化的优越,体现了民族中心主义,但与顽固派盲目排外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C项“始终”说法过于绝对,故C不符合题意。‎ ‎17.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一方面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另一方面又大量介绍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这反映出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 A. 把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结合 B. 宣传民族英雄以反抗西方侵略 C. 把反满兴汉作为革命斗争目标 D. 把西方学说与中国传统相结合 ‎【答案】A ‎【解析】20‎ 世纪初,中国介绍西方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介绍抗击外侵的民族英雄是为了宣扬民族主义,争取民族革命,A项符合题意;当时资产阶级还不具备彻底的反帝精神,政治革命主要为推翻封建专制,B项不符合题意;反满兴汉的斗争目标说法错误,C项不准确,不符合题意;岳飞、文天祥反击外族入侵并不是中国传统,D项不符合题意。‎ ‎18.资中筠先生说:“他们(新青年)是一批手无寸铁的读书人,而他们的对立面是强大的,因此需要大声疾呼,有一些语言比较激烈也不足为怪。”这反映新文化运动 A. 对传统的儒家文化全盘否定 B. 激进反传统是一种斗争策略 C. 存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D. 有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的倾向 ‎【答案】B ‎【解析】对强大的敌对势力“比较激烈也不足为怪”,体现了作者“同情之理解”的历史意识,故B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的代表对传统文化并不是全盘否定,只是反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专制思想、压迫人的礼教等糟粕,A项不符合题意;C、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D不符合题意。‎ ‎19.1921年6月,孙中山认为:“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主权沦丧,宜先求富,使列强不致轻视中国,蔑视汉族。再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 A. 思想受到中共最低革命纲领的影响 B. 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独立 C. 意识到国家富强比民族独立更重要 D. 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答案】B ‎【解析】“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可见民生主义(求富)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自强),故B项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中共革命纲领还没提出,故A项不符合题意;“宜先求富强”,孙中山意识到实现民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先后,并不能反映出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故C项不符合题意;“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孙中山倡导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但材料不能反映出“首倡”,故D项不符合题意。‎ ‎20.毛泽东的著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下列著作与思想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论人民民主专政》全面总结了中国革命经验,规定即将建立的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新民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中提出,故C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ABD表述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ABD不符合题意。‎ ‎2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遭受重大挫折,这更坚定了邓小平深化经济改革的决心。随后邓小平 A. 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确立开发开放浦东的政策 C. 召开中共十四大确立新制度 D. 考察南方并发表南方谈话 ‎【答案】D ‎【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共产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当时国内对是否深化改革出现争议和分歧,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系列谈话,故D项符合题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A项不符合题意;开发开放浦东是更多围绕长三角地区的局部战略,不是指导全国性经济改革的政策,B项不符合题意;十四大的召开在南方谈话之后,而且并没有确立新制度,C项不符合题意。‎ ‎22.新中国科技经历了阶段性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新中国科技发展状况的说明,正确的是 A. “一五”计划期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国防能力 B. “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没有取得任何重大科技成就 C. 改革开放后,“南优二号”推动了世界性饥饿问题的解决 D. 20世纪末,中国依靠基因工程治疗重大疾病达到国际水平 ‎【答案】D ‎【解析】20‎ 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故D符合题意;我国“一五”计划是从1953年到1957年,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于1964年,故A不符合题意;“文革”期间,我国科技工作者克难奋进,取得一定的科技成果,故B不符合题意;“南优二号” 是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当时我国尚未改革开放,故C不符合题意。‎ ‎2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如图理解正确的是 A. 新中国教育事业获得了全面进步 B. 改革开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C. 中国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D. 科教兴国提升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1978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迅速上升,说明改革开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仅涉及高等教育,无法体现教育事业全面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我国目前尚未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高校人数增多,并不等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D项不符合题意。‎ ‎24.《运输船遇难》是英国画家约瑟夫玛罗德威廉在1810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画面忠实呈现了狂风、洪水、暴雨等惊人且无法掌控的状况,利用漩涡似的旋转效果,引导观赏者进入画面核心,使观赏者不仅只在一旁观看暴风雨,还能实际体验到被卷入暴风中的感觉……”这幅美术作品的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印象画派 ‎【答案】A ‎【解析】从对油画的解读来看,画面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色彩鲜明,笔法奔放,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符合浪漫主义美术的风格,故A 符合题意;现实主义注重写实,现代主义是各种反传统艺术流派的总称, 印象画派强调光与色的运用,故BCD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25.中国传统儒学凝炼厚重,西方人文精神隽永清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博学广通……在政治思想方面,他大胆揭露君主一人私有天下产业的罪状,做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结论,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主张改革土地和赋税制度,反对传统的农本工商末观点,强调工商皆本。他的思想已经具备了早期启蒙的色彩。‎ ‎——摘编自《国际儒学网》‎ 材料二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的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哲人们拒绝接受上帝支配世界并任意地决定人类的命运这种传统的信仰……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的用语“社会契约”……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统治权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黄宗羲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思想主张产生差异的原因。‎ ‎【答案】(1)主要观点:材料一中黄宗羲主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材料二中西方启蒙思想主张:政治上主张人民主权和按契约建立政府;经济上自由的发展资本主义;宗教上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教会的精神独裁。 ‎ 不同:黄宗羲的思想本质上仍然是封建思想,孟德斯鸠的思想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 ‎ ‎(2)原因:政治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封建统治十分稳固。西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封建统治风雨飘摇;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西方开始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猛发展;思想文化上:中国实行文化专制,封建传统文化占统治地位。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 ‎【解析】‎ ‎(1‎ ‎)关于“主要观点”,关于黄宗羲,由材料“揭露君主一人私有天下产业的罪状”,可得出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由材料“反对传统的农本工商末观点,强调工商皆本”,可得出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关于西方启蒙思想,由材料“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可得出政治上主张人民主权和按契约建立政府;由材料“在经济领域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可得出经济上自由的发展资本主义;由材料“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可得出宗教上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教会的精神独裁。关于“不同”,黄宗羲作为地主阶级思想家,其思想本质上仍然是封建思想,孟德斯鸠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其思想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 ‎(2)关于黄宗羲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不同,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索命,突出西方存在社会转型的因素,而中国当时社会转型艰难。‎ ‎26.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生相伴,人类对科学的认识也并非始终如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是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藐视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 ‎——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于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耳。而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学思想,徒藉一二格致之名词,以为进身之阶,干禄之途而已。”‎ ‎——中国化学家张准(1924年)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试举三例)说明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的理性觉醒,从而使神学的东西“不堪一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提倡西学者的思想主张与实践活动。并说明“科学本体”与之倡导的西学有何不同?‎ ‎【答案】(1)说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推倒地球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牛顿经典力学进一步从理论上否定了地球中心说的荒谬;达尔文的进化论彻底否定了上帝创世说。‎ ‎(2)思想主张与实践活动: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洋务运动。不同:科学包括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不仅仅指技术;科学价值在于发现真理,而不仅仅是富强救国或追求名利的工具。‎ ‎(3)原因:旧思想文化阻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弘扬科学思想批判愚昧、迷信,促进思想解放。‎ ‎【解析】‎ ‎(1‎ ‎)可以列举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牛顿经典力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分别说明其对神学的冲击。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要突出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牛顿经典力学进一步从理论上否定了地球中心说的荒谬,起到思想解放作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彻底否定了上帝创世说,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2))由材料“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于科学本体”体现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受其指导,掀起了洋务运动。由材料“谋富强救国之策耳。而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学思想”,可见科学不只是科学技术,还包括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由材料“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学思想”,可见科学的价值不仅仅是富强救国或追求名利的工具,更在于发现真理。‎ ‎(3)由材料“”,可得出旧思想文化阻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由材料“”,可得出弘扬科学思想批判愚昧、迷信,促进思想解放。‎ ‎27.古今中外文学艺术精彩纷呈,文学艺术作品随着时代变迁呈现鲜明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白话小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此时的白话小说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以其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在数千年中国文学殿堂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通俗小说能够成为文学的主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崛起经过了一个文学的启蒙,继而诞生启蒙文学的艰难过程。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产生了新的城市阶级。阶级使社会群体重新划分,群体的价值意识也必然出现不可逆转的整合。‎ ‎——摘自于平《晚清小说外围论》‎ 材料二 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绝不是绝对合理的。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较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恩格斯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小说的特点和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2)材料二“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是指怎样的社会状况?它给欧洲文艺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1)特点: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数量众多,深受读者喜爱;崛起过程艰难。原因: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为适应市民阶层生活的需要。‎ ‎(2)社会状况:法国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人们对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资产阶级的黑暗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影响:产生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艺。‎ ‎【解析】‎ ‎(1)关于“特点”,由材料“白话小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可得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由材料“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以其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可得出数量众多,深受读者喜爱;由材料“它的崛起……艰难过程”,可得出崛起过程艰难。关于“原因”,可以从一方面封建专制制度束缚,另一方面,新的经济因素成长,并且明清白话小说适应市民阶层生活的需要。‎ ‎(2)关于“社会状况”由材料“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绝不是绝对合理的”,可得出法国革命推动社会进步但与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理性王国”由很大落差,感到失望;结合所学,资本主义统治之下,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关于“影响”,产生了不满现实的抒情的浪漫主义和写实的批判现实主义文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