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48 K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刷题: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 1923 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
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
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答案】C
【解析】由“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可
知孙中山认为国民党之所以在革命之后十二年还没有成功,而俄国革命六年就成功了,是因为俄国有团结
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所以选 C;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所以不可能走苏俄革命道路,
也没有放弃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所以排除 A、B;孙中山把原因归结为领导核心不够好,而没有改变斗争目
标,故排除 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综合理解材料意思的能力。题干材料中外关联,综合性较强,孙中山的话涉
及俄国、法国、美国革命成功的历史经验,而又对俄国与法美存在不同的态度,需要考生综合中外历史知
识全面考量,才能深刻理解孙中山讲话的内在含义,一定程度上考查到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等历史核心素养。
2. 1919 年,孙中山先生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
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
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主张
B.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
C.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要同时进行
D.经济的平等就可以消除阶级冲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主张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通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力图建立一个
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故 C 项正确。A 项是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民权
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民生主义是发展,排除 B。材料强调通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才能消除阶级
冲突,排除 D。
3. (2020 年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
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答案】A
【解析】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民权即创立民国,
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因此不管是那个民族为君主,也是要革命推翻的。故选 A。BD 有反满统治,建立
汉族政权的意思,与材料不符。C 说的是平均地权。
4. (2020 年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指出:“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很深,
家乡观念也很深,用这两种观念和家族宗族团体来联合成国族团体,比较外国用个人为单位,更为实在和
容易联络。救中国危亡的根本方法,在自己先有团体,用三四百个宗族的团体来顾国家,便有办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借传统观念实现民族主义
B.民族主义观念呈倒退现象
C.主张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强化家族和宗族传统观念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用这两种观念和家族宗族团体来联合成国族团体,比较外国用个人为单位,更为实在
和容易联络”可知,孙中山主张借传统观念来实现民族主义,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材料中的民
族主义观念是与国情相结合的,不是倒退;C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主张;D 选项错
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孙中山借助传统观念来实现民族主义,不是强化家族和宗族传统观念。故正确答案
为 A 选项。
5. (2020 年江苏广陵扬州中学高三月考)1924 年,面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孙中山曾表示,“我们现在
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
(纳)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孙中山意在( )
A.进行土地革命,走苏俄式社会发展道路
B.扶助农工,打破封建君主专制的严重束缚
C.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生产资料平均分配
D.平均地权,把民生与民主革命紧密地结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1924 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进一步提出“耕者有其田”
思想,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中,“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这样,就把农民对土
地的要求同民主革命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解决了土地问题,才能够动员最广大的人民参加革命,才能进行
彻底的革命,这体现了孙中山的扶助农工的思想,故选 D 项。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不可能走苏俄式
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故排除 A 项;封建专制统治在辛亥革命的时候被推翻的,故 B 项错误;生产资料的平
均分配不符合孙中山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故排除 C 项。
6. (2020 年甘肃城关兰州一中高三其他)1906 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
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 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
得胜利。这表明( )
A.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
C.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D.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国民革命的内涵由英雄革命转向革命必须联合工农
才能取得胜利,可见孙中山在五四运动之后逐渐意识到工农大众的力量,选项 C 正确;1919 年五四运动无
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材料中时间为 1924 年,选项 A 排除;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
只是依靠的力量有所转变,选项 B 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与广大民众无关,选项 D 排除。
7.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
张( )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答案】C
【解析】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民主共和,强调学习苏俄不等同于放弃原有的主张,所
以 A 错误,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才广泛实行,所以 B 不正确,耕者有其田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所以
D 不正确,因此孙主张学习的是苏俄革命精神,但不学习苏俄的政治体制,所以选 C。
8. 徐中约教授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太平天国也成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灵感之源泉……甚至
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到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超越了太平天国理念
的应该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答案】B
【解析】民族主义,即推翻清政府,与太平天国推翻清政府的目的相似,A 错误。民权主义,即建立资产
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太平天国仍未跳出封建政权的范畴,从这一角度讲,民权主义对太平天国理论有所超
越,B 正确。太平天国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但仍未废除私有
制,从这一方面来看,并未超越太平天国,C 错误。D 项包含前三项,但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并不符合,排
除。
9.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孙中山“三民主义”。其中指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
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工人之失业者,国家
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上述主张意在( )
A.实现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B.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C.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
D.施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
之道”可以看出,新三民主义注重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故答案为 C 项。A、B 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
排除;材料信息没有说明以“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方式改善工农生活,排除 D 项。
10. 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 1905 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
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
主要是因为( )
A.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
B.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D.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孙中山民生思想中的“平均地权”并未涉及改变土地所有性
质,因此无法根本上改变农民被剥削的地位,也无法根本解决农民问题,因此具有“空想”色彩,故 A 项
正确;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而非地主阶级,故 B 项错误;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带
有“空想”色彩,不是因为孙中山不重视民生,而是民生主义本身具有局限性,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故 C 项错误;民生主义也有具体的措施,只是它没有真正满足农民要求,所以得不到广大农民响应,故 D
项错误。
11. 孙中山说:“前代革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
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第一次提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变革的方案
B.其思想体系体现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意识形态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蕴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容
【答案】D
【解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体现的是民族革命,“国体民生”涉及到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所以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第一次提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变革方案的是《资政新篇》,选项 A 排除;材料体现的
是建立民主共和的理念而非建立君主立宪制,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即建立
民国,选项 C 排除。
12. (2020 年江苏通州高三二模)孙中山主张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认为建立合作经济是“地
方自治团体”之“要事”,是避免“商家垄断”的有效办法。还主张“累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
产税”。这体现孙中山( )
A.节制资本的思想
B.深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C.关注工农的利益
D.提倡建立公私合营经济
【答案】A
【解析】无论是消费合作社还是生产合作社以及“累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都体现出孙
中山对中国资本的态度,要节约这些原有资本,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B 选项无法得出;C 选项材料没有
体现;D 选项曲解材料含义。
13.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孙中山强调“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
1924 年,孙中山认为:“要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联络起来,共同协作,互相
扶持。”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 )
A.孙中山从不爱国到爱国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D.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凡革命以前所有……条约,民国均认为效”“1924 年……要反抗
帝国主义侵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导致孙中山斗争对象认识的
变化,故 C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孙中山是爱国的,排除;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一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故 B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孙中山斗争对象认识的变化,不能全面反映“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
主义”的变化,故 D 项排除。
14. (2020 年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近代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
张本,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两种主张都( )
A.强调托古改制
B.宣扬种族革命
C.动员了社会各阶层民众
D.利用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和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维新派和革命派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都是为了减少改革或者革命的阻力,D 选项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是为凝聚国民团体服务的,
不属于改制,A 选项排除。维新派主张改良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属于种族革命,B 选项排除。维新派和革命
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群众基础,C 选项排除。
15. 孙中山 1895 年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作为兴中会誓词,1903 年把“创立民国”作
为中华革命军团体誓词,1905 年将其思想体系概括为三民主义,后来又在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基础上提出“五
权分立”学说:“考选制和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制度……我期望……复活这些优良制度”。这表明,
孙中山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 )
A.旨在彻底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追求建立同于美国的政治体制
C.愈加崇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D.日益重视本国国情和传统文化
【答案】D
【解析】“复活这些优良制度”等字眼足以证明孙中山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是日益重视本国国情和传
统文化的,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不是材料所要强调的,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同于美国的
政治体制而是还要复活中国的一些优良制度,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愈加崇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而是日益重视本国国情和传统文化,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
1. (2020 年河南郑州高三一模)孙中山在《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一文中指出,英国财富多于前
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困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
的,有由委任得来的,无论是选举、是委任,皆有很大的流弊。就选举上说,美国代表院中,往往有愚蠢
无知的人夹杂在内。材料表明,孙中山( )
A.使三民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B.开始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C.对西方社会的弊端有较清醒认识
D.意欲放弃走英美式代议制的道路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孙中山主要表达的是英国财富的贫富分化以及美国官员的选拔存在很多流弊,据
此孙中山是在强调在进行了民族和民主革命之后,需要借鉴欧美国家的弊端,对西方社会的弊端有较清新
认识,故选 C 项;孙中山对“三民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是在其晚年的时候实现转变的,故排除 A 项;同样
孙中山开始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指的是孙中山在晚年实现“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政策,故排除 B
项;从材料提供的关键信息来看,孙中山并没有放弃走英美式道路的念头,故排除 D 项。
2. (2020 年肥东县综合高中高三二模)蒋介石曾在 1925 年演讲中说:“民生主义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
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
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一论断( )
A.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B.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兴起
C.奠定了国共之间第二次合作的理论基础
D.明确显示蒋介石掩盖反动面目的欺骗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民生主义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
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孙中山倡导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目标基本一致, A 项正确。国民
革命兴起于 1924 年国民党一大后,故 B 项错误,排除。第二次国共合作出现于抗战时期,与中共的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相关,排除 C。材料没有体现蒋介石掩盖反动面目的欺骗性,而是强调三民主义和中
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排除 D。
3. 孙中山认为,共和是中国政治之精髓,先哲之遗业;人们所共尊的尧、舜、禹三代就是“天下为公”的
自治共和时代,共和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 )
A.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
C.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
D.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
【答案】C
【解析】孙中山将共和与尧舜禹自治共和时代联系起来,并认为共和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这说明
孙中山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故 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批判君主专制,没有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
故 AB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继承儒家传统文化,故 D 项错误。
4. (2020 年安徽定远高三二模)1894 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
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 )
A.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
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
C.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
D.明确提出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统一
【答案】B
【解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体现出反对满族贵族统治的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国家之
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体现出五族共和的民族主义思想,
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B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主共和制的实质,排除 A;材料主
张“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并非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排除 C;D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
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结合所学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分析解答。
5. (2020 年安徽定远高三其他)1905—1907 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民报》上发表了大量介绍社会主义
的译文和论文,并指出“处今日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据此可知,革命党人此
举旨在( )
A.汲取资本主义发展教训
B.为民主革命做思想动员
C.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D.抨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处今日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可知,革命党人此举旨
在吸取资本主义发展教训,预防出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故答案为 A 项。材料中的看法不是为民主革命
做思想动员,排除 B 项;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排除 C 项;材料没有体现抨击清王朝
的腐朽统治,排除 D 项。
【名师点睛】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是孙中山针对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差距严重带来的社会矛盾尖锐而提
出的,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因此这种观点表明革命者汲取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教训。
6. (2020 年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对于“共和”,梁启超持稳健态度,侧重于学理探究,更多考虑西方共和
传统与中国社会文化的适应问题,在行动上主张缓行共和;孙中山则以行动家自认,更强调实际行动,追
求跨越式的政治变革,主张速行共和。这反映了( )
A.梁启超的思想日趋保守
B.孙中山的主张更符合中国国情
C.近代共和之路曲折艰难
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争
【答案】C
【解析】材料内容体现了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对“共和”的不同态度,梁启超认为要“稳健态度,侧重于学
理探究,更多考虑西方共和传统与中国社会文化的适应问题”,而孙中山认为“以行动家自认,更强调实际
行动,追求跨越式的政治变革”,一个主张缓行共和,一个主张速行共和,说明近代共和之路曲折艰难,故
C 选项正确;梁启超主张缓行共和是因为“更多考虑西方共和传统与中国社会文化的适应问题”,无法得出
梁启超是思想日趋保守,不论维新派还是革命派的主张,都是近代中国有识之士救亡图存的探索过程,不
以保守或激进区分,故 A 选项错误;同样孙中山主张速行共和是因为“以行动家自认,更强调实际行动,
追求跨越式的政治变革”,无法得出孙中山的主张更符合中国国情,故 B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梁
启超和孙中山都是资产阶级派别,不是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争,故 D 选项错误。
7. 毛泽东指出:孙中山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叫我们反抗帝国主义,使中国民族得到解
放。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使中国人民自立于统治地位。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和地主阶
级,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革命的三民主义( )
A.成为了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
B.奠定了《临时约法》的思想基础
C.推动国民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D.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案】D
【解析】材料所述为毛泽东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理解,由材料可知,革命的三民主义为中国民主革命指
明了任务和方向,故 D 正确;A 是旧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不符合题意,排
除;1912 年颁布《临时约法》,1924 年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故 B 错误;国民大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C
错误。
8. (2020 年安徽相山淮北一中高三月考)孙中山表示,“今日共和告成……故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
本家垄断之流弊。此防弊之政策,无外社会主义。……所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政策。……国家一切大实业,
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物皆归国有,不使一人独享其利”。下列对材料中的“社会主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家把握经济命脉,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B.实行民生主义,节制资本,防止个人垄断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造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
【答案】B
【解析】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不可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只是利用国家社会主义政策发展资本主义经
济,A 错误;材料中“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冷……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路、电气、
水道等事物皆归国有”体现出节制资本,防止个人垄断,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主张,故 B 正确;选项 C 不
符合材料中“所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政策”,排除;材料中“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物
皆归国有,不使一人独享其利”是说企业的,没有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D 不符合题意,排除。
9. 1923 年孙中山在阐释“民族主义”时指出:“吾党所持民族主义,消极地为除去民族间之不平等,积极的
为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内以促全国民族之进化,外以谋世界民族之平等”。强调余之民族
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扬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
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这表明孙中山( )
A.否定了颠覆清朝的作用
B.首次提出了五族共和的观念
C.主张各民族团结共同反帝
D.大力弘扬民族友爱精神
【答案】C
【解析】从“消极的为除去民族间之不平等,积极的为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可以看出,
孙中山极力强调民族团结,尤其针对满汉问题,要求一致对外,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A 选项错误,孙中
山并没有针对满族,而是强调民族团结;B 选项错在“首次”二字;D 选项不够完整,其中还涉及到对外的
态度。
10. 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时说:“在亚洲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中,是什么经济必要性使得最先
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领能够被人接受呢?这是因为必须摧毁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封建主义。”这
反映了( )
A.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在中国占支配地位
B.“平均地权”政策具有很大空想性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D.俄国革命受到了“平均地权”影响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在亚洲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中,是什么经济必要性使得最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
纲领能够被人接受呢?这是因为必须摧毁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封建主义”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反对封建主
义的必要性使中国人能接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领,说明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仍占重要地位,故 A 正
确;列宁并未说“平均地权”是一种空想,故 B 错误;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故 C 错误;
材料未体现俄国革命,故 D 错误。
11. 1927 年 11 月,宋庆龄、邓演达等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称:“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
命势力重心联合”,“(将来)政权主要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其经济建设必超越资本主义之毒
害向社会主义前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三民主义注重工农运动的发展
B.社会主义革命成为社会普遍共识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影响巨大
D.部分国民党人仍弘扬新三民主义
【答案】D
【解析】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之后,抛弃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但从材料中的“政权主
要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的内容来看,说明宋庆龄、邓演达等部分国民党人仍然弘扬新三民
主义。故答案为 D 项。材料中的“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命势力重心联合”体现的是新三民主义的内
容,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反映宋庆龄、邓演达等人主张社会主义革命,排除 B 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
毛泽东创立的理论,材料不能反映宋庆龄、邓演达等人接受了这一理论,排除 C 项。
12. 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
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B.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时间范围看,A、C 两项均不符合;B 项说法过于绝对化,且材料并未体现,排除;“君”
到“国”的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己深深地影响到民间风气习俗的变革,说明近代
国家观念己在民间悄然形成,故 D 项正确。
13. 20 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
二”自居,又赞扬太平天国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
A.二者革命纲领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C.二者革命前途上的一致性
D.二者革命立场上的一致性
【答案】B
【解析】孙中山宣传洪秀全,称其为“民族英雄”,是号召人们进行排满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二者在
革命任务上具有一致性,故 B 正确;太平天国的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领导革命的纲领是三民主
义,二者纲领不一致,排除 A;洪秀全要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人间天国,孙中山要建立的
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 C;洪秀全是农民阶级,孙中山是资产阶级,二者革命立场上不具有一致性,排除
D。
14.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
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
其功于一役。”对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
A.希望完全学习欧美的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革命指的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C.希望避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
D.我国民本思想自古就有且最为发达
【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欧美国家虽然强大,但是没有注意民生问题,导致民困,为此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避
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故 C 正确;A 中完全学习绝对;B 属于民权主义内容;D 不符合材料主
旨。
15. 孙中山说:“民国十三年来革命不能成功,就是由于平等自由的思想,冲破了政治团体。”“欧美为平等
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各人都扩充自己的自由,于是由于自由太过,便
发生许多流弊……我们从新革命,便不可再蹈他们的覆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
B.欧美革命误入歧路,证明中国“政治革命”之必要
C.孙中山“以俄为师”,否定了西式民主价值与立国模式
D.孙中山这种思想是因为对平等、自由的真正含义存在曲解
【答案】D
【解析】孙中山之所以认为革命不成功的原因是平等自由思想,是把现实当中政治团体的组织松散、纪律
散漫等现象产生的原因错误地归结于自由平等思想,说明孙中山对平等、自由的真正含义存在曲解。故答
案为 D 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国内外敌人的联合破坏,排除 A 项;孙中山
认为欧美革命是成功的,成功之后的建设当中出现了问题,而不是革命误入歧途,排除 B 项;孙中山仍然
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排除 C 项。
1. (2018 年浙江选考)《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孙中山“三民主义”。其中指出“农
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工
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上述主张意在( )
A.实现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B.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C.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
D.施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
之道”可以看出,新三民主义注重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故答案为 C 项。A、B 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
排除;材料信息没有说明以“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方式改善工农生活,排除 D 项。
2. (2018 年浙江选考)孙中山指出:“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现)之,又不能使之
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这里
的“社会革命”是指(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答案】D
【解析】根据“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可知,社会革命是指民生主义,而民生主义的内容是“平均地权”,故
D 项正确;AB 是民族主义的内容,C 项是民权主义的内容。故排除 ABC 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