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50 K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Ⅰ卷(共60分)
一、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商时期,都、邑的数量很少,到了周朝则数量大增,呈现出星罗棋布的状态。商代的甲骨文目前仅集中出现于殷墟一地, 周朝的青铜器铭文则遍布四面八方。材料可反映出周朝文明的特点是
A.开放扩散 B.等级森严 C.贵贱有序 D.自成体系
2、“自春秋以来,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秦与齐并称东、西帝的提议。”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天下共主的时代已来临 B.普天之下,莫非王士
C.分封制度体系趋向崩溃 D.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
3、有学者指出:战国时代晚期,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秦汉后经过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这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皇帝制度确立
C.官僚政治逐步确立 D.科举制度形成
4、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5、门阀制是从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官员选拔制度,造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家族所垄断,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维护正统的嫡长子继承习俗 B.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皇帝统辖百官治下的郡县制 D.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
6、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收敛性”在政治上的表现是
A.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B.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C、设内阁,使其成为新的决策机关
D.设军机处取代内阁,军国大事均由军机大臣裁决
7、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这反映了宋代
A.官员选拔日益严格 B.官僚机构日益臃肿
C.宰相权力更加削弱 D.政府机构趋向精细
8、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C.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D.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9、“(明朝)不设丞相, 而朝廷之事皆分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材料反映了内阁
A.地位提升,权力扩大 B.获得统领六部的权力
C.大学士拥有决策权 D.属于内廷的服务机构
10、在司法制度上,明朝制定了程序较为完善的审判制度和诉讼制度,甚至通过“重典治吏”来整顿官僚队伍。这些做法
A.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B.加快了明朝社会法治进程
C.是古代司法高度成熟的表现 D.推进了国家监督和官吏的选拔
11、雍正四年(1726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这表明军机处
A.可以避免大臣专权 B.逐渐成为中枢机构
C.与内阁的地位相当 D.已失去其绝密特性
12、清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可分为内地和边疆两种类型。内地除京畿和直隶外,均设省管理,按省、道、府、县四级政制进行划分,省的最高军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有很大权限。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不同办法进行管理。这反映了
A.督抚权力较大,弱化了中央对基层的控制 B. 地方权力结构清晰
C.循其俗,施其政,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 D.近代地方行政体制基本形成
13、《中国:传统与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那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他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始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14、同治年间,章京周家楣回奏总理衙门:“其中外办罪,生死出入,不得其平,拟请定约时将中外命案定一公例,凡系交涉之案彼此照办,以得其平,于条约内载明遵守。”导致“中外办罪……不得其平”的原因是
A.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B.中国关税不能自主
C.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实施 D.列强攫取了领事裁判
15、近代某条约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无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该项规定对中国的实质影响是
A.中国全境对英国开放 B.中国传统闭关体制走向瓦解
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中国经济命脉被英国所控制
16、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环节。由于日本自身力量严重不足,加之复杂的国际环境,日本选择“替代方案”没有灭亡中国,却达到了侵华的目标。 “替代方案”是指
A.取消清王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B.割地赔款奠定了侵华基础
C.与西方列强共同掀起瓜分狂潮 D.建立傀儡政府掠夺资源
17、1899年,朱红灯树起“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的旗帜。1902 年,义和团运动后期的农民起义领袖景廷宾在河北巨鹿县树起“扫清灭洋”的大旗。导致以上斗争旗帜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危机的空前深重 B.清廷成为列强的帮凶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辛亥革命的持续推动
18、1937年,中国共产党把设在西安的“红军联络处”改为“中国工农红军办事处”,不久又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陕办事处”。上述变化有利于
A.协调国共合作抗战 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开展
C.促成国共合作实现 D.积聚城市革命力量暴动
19、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导的战役其重大意义是
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D.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20、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D.打通了海外援华华的物资通道
21、在此之前,清王朝是一个高度集权和极端君主专制的封建政权。自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以来,清王朝的王权危机日益扩大。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动摇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改变了晚清的政治格局
C.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 D.加剧了国人的反清意识
22、1907年,浙江巡抚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了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巡抚声名狼藉,调离浙江,后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A.清末革命得到舆论支持 B.清末时民权意识逐渐觉醒
C.巡抚徇私枉法不得人心 D.革命派与保守派斗争激烈
23、孙中山割辫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吃过很多洋面包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这说明剪辫
A.促进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B.是观念与立场变革的象征
C.给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D.先后次序反映了觉悟的高低
24、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其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由全体国民组织之。”这反映出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袁世凯着力维护民主共和
C.国民成为中华民国的主人 D.三民主义得到真正的落实
2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6、戊戌政变前谭嗣同曾劝说袁世凯“围园劫后”(包围圆明园,劫持慈禧太后),关于在这一事件前后,袁世凯在何时告密有不同的记载。袁世凯在《戊戌日记》一文中声称,自己是在政变发动之前告的密;张一麟在《心太平室集》则称,袁世凯在政变发动之后,为撇清与维新派之间的关系才告的密。这反映出
A.当事人的历史叙事一定真实可信 B.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27、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 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28、“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上面材料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A.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 B.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29、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红军较为活跃的湖北、 江西、福建等省份推行农村合作社运动, 在不触动地主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推广“温和的土地革命”,即“合作制”,使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
A积极贯彻执行新三民主义 B.旨在实现耕者有其田
C.抵制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 D.工作重心转向了农村
30、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
A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B.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31、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32、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生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据此判断,这次会议
A.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C.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建立 D.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33、1950年8月26日,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邓小平在此强调
A.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发展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D.鼓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34、1954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35、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 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6、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特作出决议:撤销中发(68)152号文件(即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中加给刘少奇同志的罪名和对他的处理决议,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该决议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彻底否定了“文革”时期的“左”倾错误
C.表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 D.标志着思想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
37、1981年邓小平在指导宪法修订时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A.人民民主原则 B.依法治国原则 C.国民平等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
38、“一国两制”既充分尊重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政体传统,又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从而具备了一般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所没有的柔性特征。这充分说明“一国两制”
A.吸收了联邦制所有的优点 B.整合了中西政体和文化精神
C.发展了联邦政体的柔性特征 D.继承了传统政体和文化精神
39、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说明
A.“一国两制”的构想就此提出 B.“一国两制”的理论因此形成
C.“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D.“一国两制”的构想已成功运用
40、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回忆中美建交谈判时说:“如果我们不在这一问题(向台湾出售武器)上明确表示我们的观点,总统及其国内政策顾问和我都强烈地感觉到(中美关系)正常化将会在美国遇到政治麻烦。”这表明
A.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 B.是否对台军售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C.美国国内对于中美建交存在着严重分歧 D. 中美关系正常化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
第Ⅱ卷(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16分,第42题12分,第43题12分,共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这一一时期,整个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政治方面,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 因能而受官”,一方面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 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 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一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
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宪法,以期永远率循,惘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用的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
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双舟 《简析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9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监察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42、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外交是国家实施政策的手段之一,外交的目的归根结底也是国家的目的。一个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从根本上说不是国际环境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的内部政治决定的。外交在不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提供了不同的历史经验;晚清并非弱国,晚清及近代中国的经验不是“弱国无外交”,而是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家的失败;美国对待外交的经验是强国无(需)外交,有实力即可,这是强权政治的逻辑;不少小国成功的经验是,外交是国家存亡和兴替的关键、立国之本和“小而不弱”的保证;曾经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和日本的经验是,选择战争走向毁灭;而放弃战争、选择合乎的外交战略,则走向繁荣。
一一摘编自张清敏《外交的本质与崛起大国的战略选择》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外交与国家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宋代之前的科举,有所谓的“行卷”之说,即举子在科举前,将自己所作的诗文投给有关的官员,求得他们的赏识,冀图通过这种考前的人际交往和运作,影响知举官的阅卷取舍。一旦被录取,双方就有了座主、门生的师生关系,也为日后仕途中的攀附、结帮奠定了基础。而这种关系的建立,在朝廷看来则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为此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国之初的建隆三年(962年)九月即下诏:“及第举人不得呼知举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开宝六年(973年)更开创科举的殿试制度,把科举名次的最后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及第进士皆“天子门生”,用不着再找知举官的“恩门(师)”了。“行卷”之风的盛行和知举官们的徇私舞弊、录取不公,同样也遭到大多数士子的不满和愤怒,群议沸腾,最终引起了朝廷的关注,宋廷对科举实行“封弥、眷录”诸法,加上朝廷重典的震慑,知举官徇私舞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止。举子们逐步看清通过考前“行卷”建立和知举官的私人关系,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就主动放弃了“行卷”活动。
——摘编自 《宋代对科举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北宋科举制改革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概括北宋科举制改革的内容。(6分)
1-5ACCCB 6-10BCCAA 11-15BCDDB 16-20BBABB 21-25ABBAC 26-30BBACA 31-35BDCBC 36-40ABBC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16分,第42题12分,第43题12分,共40分)
41、题答案: (1)各国通过变法,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或郡县制逐渐推行,官吏的选拔任用逐渐取代贵族世舞世禄制);当时官场开始滋生腐败;诸子百家提出了治国治官的理论。(4分,答出两点即为满分。)
(2)变化:一切权力包括君权都要受到法律监督和限制;监察机构不再独立承担法律监督职责,形成综合监督体制;出现了舆论监督和政党监督等全新的监督方式。(3分)
原因: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统治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推动。(6分,答出三点即为满分。)
(3)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3分,答出三点即为满分。)
42、答案:(12分)(观点3分。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准确,史论结合。)
示例一:观点:晚清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力衰弱、国家失败.论述:晚清外交走向失败的过程是国力逐渐衰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因为晚清国力不济导致外交失败,而是外交失败导致国家衰落.在与西方列强相比,晚清政府所抱的不是弱国心态,而是始终坚持以天朝上国自居,夜郎自大.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被推翻的70余年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不仅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而且还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国际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外交的失败成为中国从世界中心被排挤到世界边缘的原因.
因此,晚清的失败决非由于国力不支,而是由于观念的陈腐和制度的落后.外交失败是国家失败的一个表现,晚清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力衰弱、国家失败.
示例二:观点:新中国的外交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壮大.
论述:1949年,新中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政策,改变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地位,打破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新中国政权的封杀,为新中国的建设争取了相应的安全和资源.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为国内建设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周边环境.1955年亚非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中国与亚非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的关系奠定了基础.1970年代,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缓和并走向正常化,更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转机和突破,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关系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之后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新时期以来,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改革开放和平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示例三:苏联争霸外交导致国力衰败最终解体
二战后,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强国,出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需要,积极与美国争夺全球霸权.先后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等组织,将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纳入到其争霸的轨道上来,并将苏联模式推广到了这些国家.苏联为了建立霸权,不断的将资源投入到相关的军事等重工业领域,导致农业等部门的生产遇到严重困难.期间虽有赫鲁晓夫进行农业改革,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方向.在军事上投入了过多的资源,并且为了维持其势力范围,还粗暴的干涉他国内政,甚至直接出兵他国,严重影响其国际声誉.最终积重难返,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43、答案: (12分)
(1)因素:受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影响,“行卷”之风不利于加强君主权力;行卷之风盛行,影响北宋的政治稳定;导致官场吏治腐败;遭到社会和科举士子的反对;(6分,满足3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内容:实行殿试制度;严格限制考官和士子的私人关系;实行封弥、誊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