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4.00 K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109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但是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
A. 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
B. 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
C. 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
D. 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923年青铜器牛尊的发现推翻了“汉代赵过始为牛耕”的记载,说明牛耕最晚出现于战国时期,可能更早,中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到战国时期出现了牛耕,但无法得出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牛耕技术历史悠久,并非主要说明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D选项错误,文献史料也有历史价值,并非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个体手工业
【答案】B
【解析】
“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表明“它”主要是供应皇室贵族日常生活用品,不投入市场,而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主要是供应政府以及皇室贵族日常生活用品,不以市场为目的,故B正确;ACD均与“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无关,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结合所学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分析解答。
3.汉高祖的抑商政策主要针对有市籍的中小商人,这类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一般平民低下。这种以中小商人为抑制对象的政策,在汉代曾反复提出,对汉代以后也有一定影响。据此可知,汉代
A. 富商大贾未曾作为抑商重点 B. 抑商旨在维护封建小农经济
C. 都市商业经济长期萎靡萧条 D. 商业政策朝令夕改反复无常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抑制 “中小”商人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小农经济,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富商大贾也是抑商重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汉代商业经济也是繁荣的而非长期萎靡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汉代的商业政策是稳定的而非朝令夕改反复无常,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4.下图为唐朝长安城西市行业分布示意图。下图可以反映出当时
A. 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B. 商业氛围十分宽松
C.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 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快
【答案】A
【解析】
从“唐朝长安城西市”“市署”“平准署”中可以看出,市内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署”“平准署”,西市进行的是封闭式的集中交易,交易区也都是集中在一个四面有墙、开设市门的较为封闭的场所内,这体现了唐朝时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故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后私营手工业才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农产品商品化的情况,故D项排除。
点睛:本题是个图片型的选择题。这样题目首先从图中找出关键信息,关键信息是材料“唐朝长安城西市”“市署”“平准署”;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关键信息分析四个选项。
5.宋代土地买卖盛行,出现“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的现象,政府出台了较为严密的法律,对土地买卖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买卖双方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这一做法
A. 有效保护了自耕农经济
B. 反映了宋代商业立法的完备
C.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发展
D. 说明政府立法抑制土地兼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政策。依据材料可知,宋代政府出台法律规范土地交易的契约关系,实际上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的合法性,允许其按经济规律进行流转配置,这一做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一做法是为土地经营流转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不能保护自耕农经济;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宋代土地立法,不是商业立法;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允许土地的流转,承认和保护土地私有,并不抑制土地兼并。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6.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 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涉及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一事,主要考察它的客观影响。据“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知,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C选项说法错误,晋商和徽商在明清时期盛行,并未因定都北京受到抑制;D选项错误,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逐渐超过了北方,直至明清亦是如此。明成祖迁都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使跨区域的贸易盛行,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区域型经济交流
7.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对材料理解较为合理的是
A.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商品经济发达
C. 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 劳资矛盾尖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限定词“商标侵权案”,A是指雇佣关系的出现,与题干不符;C不对,题干并没有涉及法律形式获法律依据;D涉及劳资关系,在材料中也无从体现;商标反映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商者保护意识的增强,因此选B.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就是以文献、图表等材料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试题选材广泛,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类型分有:文字型材料和图表型材料。从材料在试题中的位置来划分有:一是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以材料作为备选项,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8.有人指出:明清以来,商人总是或热衷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这主要反映了
A. 商人积累财富主要用来买地
B. 商人以入仕来推动商业发展
C. 中国古代商业长期停滞不前
D. 传统经济影响商人的价值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商人总是或热衷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可知,即便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明清之际,传统“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仍在影响着商人的价值观,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可知,购置土地并不是商人财富的主要用途,故A项排除;根据材料,这是商人在通过经商来致仕而非以入仕来推动商业发展,故B项排除;材料中并没有对古代商业发展脉络的相关提及,而且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9.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是指
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控制了中国市场
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D. 封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自给自足,所以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指的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逐渐分离和日益商品化,故D项正确;大批洋货涌入中国是导致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之一,而非表现,故排除A项;“控制了中国市场”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取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
【点睛】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10.1861年烟台开埠,到1880年时草辫的出口量已达到4.9万担,货值近112万海关两。烟台的生丝也远销海外,出口量剧增。与此同时,棉布等大量洋货通过烟台涌入中国。这一现象本质上说明
A. 中国传统手工业已彻底破产
B. 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C. 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 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生丝也远销海外,出口量剧增”“棉布等大量洋货通过烟台涌入中国”中可以看出,西方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对中国原料进行掠夺,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A项错误,错在“彻底破产”;B项包含在D项之中;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故C项排除。
点睛:材料“生丝也远销海外,出口量剧增”“棉布等大量洋货通过烟台涌入中国”反映了中国逐渐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1.1878年,李鸿章主持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机器设备均从美国引进,聘请美国技术人员担任总工程师,“期渐收回利源”,并规定“十年以内不准另行设局”。这一举措客观上
A. 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困难
B. 抵制了欧美列强经济侵略
C.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推动政府放宽了实业限制
【答案】C
【解析】
材料“李鸿章主持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机器设备均从美国引进,聘请美国技术人员担任总工程师,‘期渐收回利源’,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引入了先进技术和先进技术人员,使中国有了自己的近代化工业,客观上诱导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洋务派的民用企业只能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困难,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欧美列强经济侵略,AB两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清政府放宽了实业限制是在甲午战后,故D项排除。
12.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年多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的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 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
B.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C. 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D.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1895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张謇的企业飞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甲午战争战败,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故选B项;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和实业救国思潮兴起都有助于张謇企业的发展,但不是主要因素,故排除A、C项;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13.下表是1914~1918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表中数据说明
年代
进口火柴(万箩)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元)
1914
2383.58
10
4.92
1915
209734
9
3.30
1916
2062.07
4
1.42
1917
1559.43
8
5.47
1918
133408
3
0.66
A. 社会环境影响工业化进程
B. 华商企业的经营模式滞后
C. 一战中轻工业发展最快
D. 政府经济改革成效显著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从1914年到1918年我国进口火柴的数量不断下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一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机遇,说明社会环境会影响工业化的进程,故选A
项;从表格内容无法看出华商企业的经营模式是否滞后,故排除B项;表格中没有轻重工业的发展比较,不能说明轻工业发展最快,故排除C项 ;表格内容没有反映政府的经济改革成效,故排除D项。
14.据资料统计,1937年川陕等西部地区共有工厂237家,还包含一些作坊式工厂。到1940年,西部地区工厂合计达1354 家,仅重庆就有429家。这说明了
A. 西部优越的资源条件有利企业发展 B. 重庆是抗战时期的经济中心
C. 西部的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D. 国民政府为持久抗战作准备
【答案】D
【解析】
从西部地区的工厂数量的变化我们可以得知,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东部的工厂已经被敌人占据,只有开发西部才能够与日本周旋,体现出国民政府持久战的思想,故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西部的发展条件远不及东部;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结论;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15.在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虽然中共领导人此前曾考虑过首先发展轻工业效果是否会更好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快消失了。“当时的情况”是指
A. 不具备首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
B. 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C. 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D. 冷战对峙格局下国家安全面临威胁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当时的情况”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而且面临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故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不是不具备首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而是迫切需要发展重工业,维护国家安全,排除。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国情需要,而不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排除B。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于三大改造完成,而“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是同时进行的,排除C。
16.1953年11月1日,北京市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之后食用油票、布票相继面世,全国2000多个市、县都分别发放和使用各种商品票证。这说明当时中国
A. 国民经济极端困难、物资奇缺
B. 规范市场经济、统一消费行为
C. 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业城镇已建立
D. 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控制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1953年、1955年”、“发放和使用各种商品票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中国计划经济的特点,但是1955年国民经济没有陷入极端困难的局面,故A选项错误;当时中国也不是市场经济,故B选项错误;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否建立,应该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角度判断,材料未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故C选项错误;各种商品票证反映了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计划,故D选项正确。故选D。
17.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鉴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现象,我们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
A. 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
B. 修改了“一五”计划的部分指标
C. 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D.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论述了借鉴苏联经验教训,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协调农轻重三着比例,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D项正确。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排除A。“一五”计划正在实行中,且与材料无关,排除B。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是1960年的八字方针,排除C。所以选D
18.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犯过类似的历史错误。如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这些错误共同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A. 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
B.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 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 社会主义建设要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出现的原因是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或者没有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归根到底是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故C项正确。A项属于经验教训,但只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排除。B项只涉及某个方面,均不能完全体现材料主旨,排除。D项属于经验教训,但只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排除。
19.“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邓小平的讲话推动了
A. 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
B. 深圳作为90年代改革开放标志的形成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1984年”、“八年过去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该谈话掀起了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故选A项;深圳开放于80年代,故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于70年代末,都和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C、D项。
20.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增强企业活力
D.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
把握住材料中的“1984年3月、国有骨干企业、《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等信息。可知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该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C正确;A是十五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部分,1993年提出,故B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确定的,因此D项也可排除。
21.1980年,深圳蛇口工业园区主任袁庚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许多人议论“蛇口宣扬拜金主义”、“袁庚要人钱还要人命”。1984年该口号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和赞许,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和准则。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A. 领导人的决策决定了社会意识
B. “左”倾思想仍占据社会主流
C. 认识的提高具有长期性、过程性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被逐渐认同
【答案】D
【解析】
“蛇口宣扬拜金主义”、“袁庚要人钱还要人命”体现出市场理念被民众逐渐接受,D正确;领导人决策不会决定社会意识,A错误;此时左倾错误思想已经不再占据主流,B错误;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
(4)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
22.1985年,邓小平再度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猫论”的影响扩大到世界。下列符合“猫论”的是
A. “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
B. “买醋钱不能买酱油”
C. “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
D.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考查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材料中的“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含义是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只要促进社会进步,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就是好的制度,是值得推广的。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所以答案选择D项。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理论
23.近代时期有人说,建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千万人之公利。”这说明
A. 修建铁路受到顽固势力的反对 B. 铁路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有害无利
C. 在当时的中国不适宜修建铁路 D. 修建铁路只是便于外国人经济侵略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此人反对铁路的修建,代表的是封建顽固势力,他的反对说明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A正确;另外近代中国的绝大部分铁路虽然是外国人修建的,但对中国并非没有任何好处, B、D两项错误; C材料无法体现。
【名师点睛】
解答时既要看懂材料,又要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特点进行思考。注意关键词“铁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
24. 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 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 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 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描述的是个别现象,并不是妇女的普遍选择,故A项错误;男女平等思想在近代并没有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材料中“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说明政府在限制该行为,体现当时女性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说明进行处罚,提现不出法治精神,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物质生活变迁•习俗改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是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家园。从古到今,乡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材料一 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相比虽有所提高,但在广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耕种灭裂(草率、粗略),种而不莳(移栽),俗名漫撒”。荆湖南路的西岸地区,“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另外,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
——摘编自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材料二 1933年5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开始进行农业建设运动。在农村复兴委员会大力倡导下,国民政府裁废苛捐杂税5200多种,但由于财政吃紧,执行不力。面对灾荒,政府用“灾民之壮者”修路、垦殖、生产,并十分重视灾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期弥补传统救灾方式的短效和低效。1934年行政院设计《农村合作社章程》,推动农民之间的合作。这场运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收效甚微。
——摘编自王军《南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研究(1933-1937)》
材料三 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1984年邓小平考察江苏,当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他受到鼓舞,从中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他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据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运动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原因及意义。
【答案】(1)特点:整体有所发展,但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或“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低”或“区域发展不平衡”均可得分);大部分农民处于贫困状态,生活水平低下;农村商业发展受阻。
(2)措施:成立专门领导机构;裁废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构建现代农业救灾体系(或“改变传统救灾方式”或者“利用灾民进行灾后重建”);组织农业合作社(或推行农民合作运动)。
(3)原因:人民公社体制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影响农村稳定。
意义:有利于农业经济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解析】
【详解】(1)根据“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 “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等内容可知宋代农村经济整体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生产力落后,农民贫困,农村商业发展受阻。
(2)根据“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开始进行农业建设运动。在农村复兴委员会大力倡导下,国民政府裁废苛捐杂税5200多种”、“于财政吃紧,执行不力。面对灾荒,政府用‘灾民之壮者’修路、垦殖、生产,并十分重视灾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期弥补传统救灾方式的短效和低效”等内容可知国民政府农业建设运动的主要措施有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废除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构建现代农业救灾体系、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等。
(3)原因:根据“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原因主要是人民公社化的影响导致农业发展缓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影响到农村的稳定。
意义:根据“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意义主要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等。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图
围绕图中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说明: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进行阐述;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论题如: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呈现地域分布不平衡;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呈现领域发展不平衡等等言之有理皆可。
示例: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呈现地域分布不平衡。
近代沿海地区较早遭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自然经济较早解体,为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条件;另一方面,沿海地区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且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相反,内地地区由于传统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自然条件的限制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缓慢并落后于沿海。
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双重压迫,先天不足造成后天发展畸形,民族工业地域分布不平衡。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式论述题,没有标准答案。根据材料和所学内容提取合适论点进行论述,如从题目中可以看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地域分布不平衡。可结合所学内容弄从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沿海地区的经济基础、交通条件等方面论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山装是由孙中山设计而率先穿着而得名。1930年广东省政府提出用国货,穿中山装。1933年陈肇英向国民党中央提交《重厘服制严用国货案》,建议“重厘服制,以定人心,顾及本源,以崇国货”。行政院批复,除党员服装须党务系统批准外,其余公务人员均穿中山装。1936年蒋介石下令全体公务员统一制服,式样为中山装。从此,中山装正式成为全国公务员的统一制服。同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专门规定“学校教职员服中山装为原则”,学生服装式样为“衣裤中山装”。无论是江苏小镇,还是广东、福建两省诸县,也无论是西北的渭南地区,或者是西南的四川、云南诸县,甚至是作为英国租界的山东威海,国人均流行穿着中山装。《申报》广告经常刊登专门为小学生提供中山装的广告,如上海国民书局销售中山童装,称“小学生宜服中山童装,以资不忘开国元勋,又能增进革思想”。冯玉祥曾说:“中国的长袍大褂”,“糟蹋布料,妨碍行为”,而“中山服……中西兼长,至关重要”。
——摘编自陈蕴莤《身体政治:中山装的诞生与流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山装流行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山装流行的原因。
【答案】(1)特点:由局部地区到全国各省;由公务员着装到全国各行业的流行着装;由个人自由穿着到政府提倡强制行为。
(2)民族危机;革命民主思想的传播;政府大力提倡;中山装中西合壁,得体美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山装流行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和流行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中山装流行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可以根据“中山装正式成为全国公务员的统一制服”“无论是江苏小镇,还是广东、福建两省诸县”“国民政府教育部专门规定‘学校教职员服中山装为原则’,学生服装式样为‘衣裤中山装’”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中山装流行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36年蒋介石下令全体公务员统一制服,式样为中山装”“中山服……中西兼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点睛】本大题的第一小题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比如第一小题可以确定三个层次,然后对每一层次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来回答。本大题的第二小题属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往往材料主题只是一根引线,需要回答的内容从材料中难以归纳得出,主要是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这一类试题必须明确材料的指向,弄清材料主题指向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再看题目所问,然后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本题中的“中山装流行的原因”有所涉及,但根据材料信息回答不完整,应当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