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50 KB
  • 2021-08-30 发布

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 ‎24.西周时期,王室政府结构逐步走向文官体制:由世官走向专业,由派遣走向分工,由家中仆役走向官府的区分,由原来继承殷商的祝宗卜史演变为处理案牍的作册内外史。这些变化( )‎ A.成为世袭制度瓦解的开端 B.催生了官僚政治的诞生 C.政府结构开始向世俗转变 D.改变了社会人才的结构 ‎25.周公在营建王城时,因郊区地域广阔,故“分以百县,县有四郡”。这说明周王室( )‎ A.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B.创新基层管理模式 C.普遍设置郡县机构 D.尚未推行分封制 ‎26.宋仁宗天圣二年,拆除“京师民居侵占街衢者,令开封府榜示,限一岁,依元立表木(界限)拆毁”。……宋神宗开征“侵衢钱”,宋徽宗征收“侵街房廊钱”,无疑默认了侵街行为的合法性。这种变化( )‎ A.表明宋代实行重商主义 B.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C.有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 D.扰乱了正常的城市建设 ‎27.明洪武三十年科举会试,所录51人均为南方人,北方举子指责考官舞弊。朱元璋下令彻查,但调查结果认为所录51人皆是凭才学录取,无任何问题,舆论大哗。朱元璋惩办了主考官员,并增录61名北方举子。这从侧面说明了( )‎ A.明朝科场舞弊严重 B.南方文化较北方发达 C.明朝科举制不完善 D.南北区域矛盾较突出 ‎28.下面是同治时期(1862~1874年)财政征收趋势图。这说明当时中国 同治时期田赋、关税、厘金(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的变动趋势图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C.卷入世界经济市场 D.财政的近代化转型 ‎29. 表2 近代中国革命观念的嬗变表 革命主体 道德标准 对路易十六的评价 理想政体 早期维新派 皇帝 仁义 仁义之君 君民共主制、三代之制 立宪派 皇帝、民众 仁义、民权、平等、民族独立 仁义之君 君民共主制、三代之制 革命派 民众 ‎ 平等、独立、自由、民权 非仁义之君 民主共和制 从表2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观念变化中可以看出 A.均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 B.其中立宪派比维新派更倾向于革命 C.革命派的主张比较符合卢梭的政治学说 D.因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而有所不同 ‎3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曾写道:“20世纪60年代末,毛泽东的《关于重庆谈判》一文被重新拿出来广为传达。”中国政府当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B.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C.调整与美国间的外交关系                    D.打破欧美经济封锁 ‎31.据统计,2003年在169万家乡村集体企业中,就有95%实现了各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其中20万家转成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139万家转成了个体私营企业;二者增加值已占全部乡镇企业的70%以上。乡村集体企业变革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亟需改革 C.农村经济需加快和城市的经济互动    D.政府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32.16世纪以来,随着印刷术的推广,欧洲受教育的人使用的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其他语言的标准形式逐渐形成了,大多数民众继续说着他们以前说的方言。这反映了( )‎ A.民族国家的形成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B.民众与精英阶层的分化在加剧 C.统一的民族文化源自技术进步 D.启蒙运动的影响范围比较窄 ‎33.1776年,北美民众从一本小册子中读到:“因为一个孩子是吃奶长大的,所以他永远不该吃肉;或者说,我们一生的开头二十年应该成为第二个二十年的先例。这些是强词夺理的说法。”据此推知,这本小册子在当时( )‎ A.契合了北美政治变革的需要 B.得到殖民地民众的普遍认同 C.改变了美国的近代历史进程 D.意在分享儿童教育先进理念 ‎34.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在广大居民中大力提倡住房公社居住形式,“住房公社”由单独的一间房间以及公共厨房公共食堂幼儿园、浴室、理发馆等公共场所组成。这一居住形式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 B.意识形态影响社会生活 C.国家试图强化对民众的控制 D.民主平等原则得到贯彻 ‎35.右图漫画反映了20世纪某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该政策( )‎ A.对欧洲联合有决定作用 B.缓解了战后各国经济危机 C.对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影响 D.实现了对欧洲的有效控制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 材料一 隋代……已经产生注病观念,这是一个进步。病情久延,反复发作,或注意旁人者,均被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称为注病。 ‎ ‎《诸病原候论》卷24生注、死注、食注、殃注一览表 ‎ 注名 ‎ 候 ‎ 传染途径 ‎ 生注 ‎ 人有阴阳不调和,血气虚弱,与患注人同共居处,或看侍扶接,而注气流移,染易得上,与病者相似,故名生注 ‎ 生者——生者 ‎ 死注 ‎ 人有病注死者,人至其家,染病与死者相似,遂至于死,复易传人,故谓之死注 ‎ 死者——子孙 ‎ 殃注 ‎ 人有染疫疠之气致死,其余殃不息,流注子孙亲族,得病症状,与死者相似,故名为殃注 ‎ 死者——子孙 ‎ 食注 ‎ 人有因吉凶坐席饮啖,而有外邪恶毒之气,随食饮入五脏,沉滞在内,流注于外,使人肢体沉重,心腹绞痛,乍瘟乍发,以其因食得之,故谓之食注 ‎ 食物——人 ‎ ‎——摘编自于赓哲《弥漫之气:中国古代关于瘟疫“致”与“活”的思维模式》 ‎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日益显现。公众对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加之霍乱等瘟疫的频繁爆发,推动了政府干预公共卫生。19世纪30年代,英国在流行病肆虐的恐慌中,开始出现政府干预控制疫情的迹象。《1848年公众健康法》是英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干预公共卫生,明确国家和政府在维护公共健康中的职责与作用,提出建立卫生管理机构的必要性。英国从1841年就开始免费实施疫苗接种,政府直接参与推广,这属于英国首次开展的持续性公共卫生活动。为了规范防疫制度,1867年英国制定新的《防疫法》。1865年,英国开始着手组建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的研究体系,该研究着眼于疾病病因理论和化学原理。这种科学的预防与控制疾病,推动了英国的公共卫生朝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 ‎——摘编自赵玉兰、吴俊《英国公共卫生运动的领导者:约翰·西蒙) ‎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工作。在工作大规模展开后,各大城市都组织了大规模的卫生防疫宣传,重点是宣传党和政府对各族人民健康的关怀和新中国卫生工作的宗旨。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大城市进行了很多环境卫生工程建设的工作。同时,清除城市垃圾,消灭病媒昆虫,改善环境卫生。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预防肠胃系统传染病的饮水卫生、城市饮食卫生管理等方面,全国各地也都做了不少工作。1951年9月7日,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的贺诚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中称:经过21个月的艰苦工作,全国范围内历史上的疫区、少数民族地区、国防前线、政治中心、交通要道及经济命脉等,各种疫病发病人数均大大减少。 ‎ ‎——摘编自李洪河《建国初期的城市公共卫生治理述论》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瘟疫传播途径的认识。(5分) ‎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英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及主要举措。(14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工作的意义。(6分)‎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在远古时代约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和西方文明经历了学术争鸣地方分治,然后沿着帝制的趋同道路前进。但从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到19世纪初期,中西方文明彻底分道扬镳。在这一时期,中国仍沿着远古时代建立的基础演化,历经隋唐宋元明等朝代;而西方则沿着一条与远古时代完全不同的道路前行,进入中世纪时期。这个第一次趋异的漫长时期,为中西方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英国工业革命标志着第二次彻底趋异的开始,这个趋异时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西方进入一个复兴经济的趋同期。‎ ‎——摘编自彼得。诺兰《中国与西方长期发展中的趋同与趋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西发展中的“趋同"國趋异”,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宋代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使操纵在大官僚大地主手中的科举制度不仅有了改革的必要,也具备了改革的可能。北宋的科举改革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所段重点是严格科举制度,改革考校程式,提倡公平竞争,保证取士权宋牢掌握在皇常手中。第二阶段重点是改革考试内容和取士科目,为封建统治阶级造就和选拔有用人才。改革后的宋代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无论士农工商,只要被诀为是稍具文墨的优秀于弟,皆允许应举入任,从而扩大了取士范围。废除了一切荐举制度的残余,最大限度地防止了考场内外的徇私舞弊活动,使“切以程文(指考场作答文章)为去留”的原则得到真正实行。改革后考试内容趋向多样化,进士科由以诗斌为主转变为经义、诗赋、策论并重。读书人光凭背诵儒家经典或擅长吟诗作赋,已难以取得科第,只有开拓知识面、培养独立见解和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科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摘编自何忠礼《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影响。‎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陆费逵(1886—1941),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陆费逵少时受私塾教育,后自学成才,19岁开始撰写著作。1908年,他因才华出众被聘任为商务印书馆编辑。武昌起义后,陆费逵建议商务印书馆编写适应革命形势的新教材,但未被采纳。1912年元旦,他在上海成立中华书局,迅速出版发行了宣传革命和民主共和的“中华教科书”,‎ 一时间风行全国,几乎独占市场。在出版教科书的同时,中华书局还出版杂志、编纂辞典、整理出版古籍。陆费逵善于识人、讲究信用,赢得了文人学者的大力支持,因此出版物质量上乘,在当时的文化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九一八事变后,陆费逵又创办《少年中国》《解放与改造》等杂志,激发民众爱国思想,鼓舞民众抗日斗志。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华书局迁往香港。1941年7月,陆费逵在九龙病逝。‎ ‎——摘编自陈远《陆费逵与中华书局》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费逵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陆费逵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6分)‎ 答案:‎ CBCBD CCABA BC ‎41.(1)认识:遗传性疾病;与病人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接触生病死者;饮食消化道、呼吸道传染。(5分,答出两点4分,答出三点给5分) ‎ ‎(2)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城市化引发公共卫生问题;瘟疫频繁爆发;公众对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高;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日益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8分,答出四点即可)举措:政府干预建立国家防疫体系(或立法并建立卫生管理机构);开展持续性公共卫生活动;实行免费疫苗接种;组建公共卫生研究体系。(6分,答出三点即可) ‎ ‎(3)意义: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增强了城市居民的卫生意识和防疫能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新生政权的巩固;积累了城市建设管理的经验。(6分,答出三点即可)‎ ‎42.参考示例一:‎ 论题:在向帝国时代迈进的过程中,重视法律作用是中西方趋同的表现。‎ 中国经历春秋战国割据纷争之后,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以法治国,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国进入帝制时代。‎ 希腊城邦时代之后,迎来了罗马共和国。随着内部矛盾的激化,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罗马法进一步发展,成为维护帝国稳定的基石。‎ 由此可见,重视法律作用,向帝国时代迈进是远古时代中西方趋同的表现。‎ 参考示例二:.‎ 论题:古代中西方都有着思想解放的时期,构成东西方文化的源头。‎ 中国古代,春秋晚期,道家、儒家思想先后出现。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思想解放潮流,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 古代希腊雅典,出现了智者运动,形成了思想解放运动,构成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随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王多德等思想巨匠涌现,为西方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所以说,古代早期中西方都有着思想解放的时期,是一个趋同的时期。‎ 参考示例三:‎ 论题:隋唐宋元与同时期的欧洲是第一次趋异时期。‎ 隋唐宋元时期,中国政治上基本保持统一局面,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达;以四大发明、唐诗宋词元曲为代表的科技文化繁荣。这一时期的欧洲处于中世纪时期,政治上四分五裂,基督教神权凌驾于各国王权之上;经济上处于农奴制时期,生产较为落后;文化思想上,神学控制一切,因此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中欧文明处于不同的发展道路,因此是一次趋异时期。‎ ‎44.(1)阶段特征明显;突出公正、开放性;科目设置实用性;考试内容多样化。‎ ‎(2)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扩大统治基础,加强君主专制;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选拔、培养真正的治国人才;推动宋代书院的兴起和发展;推动注重思辨、强调社会责任感的理学的发展。‎ ‎47.(1)贡献:创办中华书局,促进了近代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宣传民主共和思想,有利于推动思想解放;宣传革命,支持了革命党人的反清斗争;鼓舞民众,支持抗日。(9分,每点3分,写出3点即可)‎ ‎(2)原因:个人的努力和天赋;具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审时度势;具有先进的政治思想和教育理念;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6分,每点2分,写出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