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5.00 K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要求,所以要通过法治和学习礼仪,使小人变为君子,使普通人变为圣人。据此可知,荀子
A.重视对民众的教化 B.反对盲目崇拜圣人
C.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 D.思想超越了儒学范畴
2.下表是与汉代海昏侯刘贺有关的历史材料。据此可知
历史材料
出处
其(刘贺)天资喜由乱亡(无),终不见仁义……荒淫迷惑,失皇帝礼仪,乱汉制度
《汉书·武五子传》
臣以诗三百零五篇朝夕授王(刘贺),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
《汉书·儒林传》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约5000枚竹简,包括《悼亡赋》《易经》《礼记》《孝经》《医书》《论语》等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
A.刘贺昏庸无道不重礼制
B.当时皇室重视儒学教育
C.汉代“四书”地位超过“五经”
D.刘贺以皇帝的身份下葬
3.东晋佛教学者竺道生提出“一阐提人(佛教用来称呼断了成佛善根的人)皆可成佛”;唐代高僧惠能坚信“自性自度”,首倡“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宋代释契篙等以孝融通儒释,使居士阶层进一步壮大。上述现象表明
A.佛教成为麻痹民众工具 B.儒学借鉴了佛教教义
C.佛教教派斗争日趋激烈 D.佛教渐趋中国本土化
4.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知行合一,他也在一年零三个月平定南赣匪患,四十三天平定宁王叛乱,堪称军事天才。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心学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B.心学强调内心强大力量
C.心学重视人的社会责任 D.心学脱离儒学自成体系
5.清朝康熙帝积极尊尧舜之道,行孔孟圣学,黄宗羲没有“戎狄豺狼”的种族对立观念,而是认识到“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这反映出
A.黄宗羲对清初君主的统治表示了认可
B.清初的思想界出现了一些民主的气氛
C.清初统治者注重先秦儒家思想的传承
D.黄宗羲要求限制君权的思想得以实践
6.医术以治病救人为宗旨,被称为“仁术”;历代知识分子很多兼通医术,故有“十儒九医”之说;范仲淹也曾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古代科技具有强烈实用性
B.科技与儒家思想关系密切
C.古代医学受西方科技影响
D.古代知识分子学识较广泛
7.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在《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的风俗民情》中指出:《诗》是 “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D.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8.下面为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一幅作品。这幅作品的特征是
A.造型准确,体现民生 B.注重写实,富有现实气息
C.吸收了外来美术风格 D.强调人性,讲究借物抒情
9.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采信地圆、地动等天文地理学说,提出圆形的地球之上,“居中之国”并不存在;他还认为“今华夷通市,正朔相通”,故比较了中国农历与西洋历法的差异,“以便稽览”。这表明魏源
A.倡导“师夷长技以自强” B.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
C.突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D.为制度变革寻求理论依据
10.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今日之欧美,则民族主义与民族帝国主义相嬗变之时代也;今日之亚洲,则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相嬗变之时代也”,“欧洲之所以发达,世界之所以进步,皆由民族主义所冲激磅礴而成”。这一观点主要
A.反映了达尔文的社会进化的观点 B.主张把民族主义作为自存自强的手段
C.强调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必然性 D.指出西方民族国家崛起的历史必然性
11.下图是马星驰在1918年所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虚伪 B.提倡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必要
C.民国初期议会民主迅速发展 D
.官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反动
12.孙中山在《民权初步》中提到,会场里每做一事,都需要经过三道手续:“一是动议,二是讨论,三是表决……但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即:在一项动议表决之后,有的会员想推翻表决,提出复议,这叫做复议动议。这表明孙中山认为在会议决策时
A.注重程序性和充分民主性 B.利用直按民主形式实现宪政
C.维护会场秩序是必要前提 D.集思广益化也应该提高效率
13.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鲜明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革命因素进行了继承与吸收,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了批判,阐发了反帝反封建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这
A.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正式确立 B.强调了精神创新的必要性
C.说明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4.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这里的“立论前提”主要是指
A.革命伟人的特殊经历 B.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
C.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 D.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
15.下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学技术成果应该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16.下图是我国水稻平均亩产量柱形图。据统计:1976—1998年,中国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5亿吨,按每吨1000元计算,累计增收3500亿元;按人均口粮每年450千克计算,能解决500多万人一年的吃饭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最直接原因是
A.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提高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
C.袁隆平的水稻杂交技术提高了水稻亩产量
D.我国在基因工程方面的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17.2017年热映的国产影片《战狼2》,国内票房创纪录的突破56亿元人民币,远超《敢死队》、《速度激情》、《变形金刚》等好莱坞大片。2018年,与《战狼2》同题材的国产影片《红海行动》也受到热捧,截止3月21日,国内票房突破35亿元人民币。这两部影片的热卖从根本上反映了
A.国内电影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B.新时代国人价值观念的变化
C.新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新技术手段推动电影业进步
18.下图是1949—1987年大学教授出生地与工作地的统计分布图(按每百万人口占有比例计算)。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A.社会经济水平决定高校布局 B.教育发展与经济文化成正比
C.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D.东部沿海地区忽视教育发展
19.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总是喜欢写人与命运的抗争,在他的作品《俄狄浦斯王》中,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就进行了激烈的角逐。这说明
A.希腊人文主义源远流长 B.知识来自人内心的美德
C.宗教的权威受到普遍质疑 D.西方民主政治初步发展
20.1534年,为应对新教的挑战,欧洲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组织,该会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耶稣会维护教皇和经院哲学的传统权威,却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的素养,特別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耶稣会的这些做法
A.致力于实现信仰的自由 B.阻碍欧洲社会的进步
C.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 D.加速封建制度的解体
21.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就连一些并无特长的法国人,仅仅因为会说法语,亦纷纷被各国的富商巨贾请入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法国启蒙运动的成就显著并顺应了时代潮流
B.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高居欧洲首位
C.欧洲各国对法国大革命成功实践的普遍推崇
D.民主共和制得到了欧洲各国民众的一致认同
22.18世纪早期英国最伟大的诗人蒲柏这样赞美牛顿:“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显现光明。”这是因为牛顿
A.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 B.开创了严密的试验科学
C.创建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D.使人类认识了微观世界
23.中世纪基督教认为自然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19世纪后期,有关生物是否进化的辩论,主要是在生物学家和基督教传道士之间,而不是在生物学界内部进行的。这表明
A.基督教圣经否认“上帝造人说” B.挑战神学说教被社会认可
C.生命科学研究是渐进的过程 D.进化论颠覆了传统神学
24.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结构出现明显的分化:一方面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大烟囱工业”,如钢铁、采矿、纺织等,被称为“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技术密集型的专业化和小型化新兴工业,如电子、核能、宇航等,被称为“朝阳工业”,获得迅猛发展。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国家加大干预经济力度 B.政府推行“混合经济”
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新经济”的全面展开
25.下图为1819年德国画家卡斯帕·大卫·
弗里德里希的《雪后的修道院墓地》。它虽然在透视上很准确,但画面的场景仍然超越现实:光线太过完美,教堂过于雄伟,周围的森林过于对称,而且葬礼队伍也走的不是地方(葬礼不会发生在废墟中)。该作品
A.体现出画家对理性的崇尚 B.反映出科技进步的深刻影响
C.表达了画家对社会的赞美 D.表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第Ⅱ卷
本卷共3题,满分5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训节选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精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刘禹锡《名子说》
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刘清史《戒子通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宋·包拯《包拯集》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清·张英《恒产琐言》
人家寓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材料二 晚清家训已经出现革新思想的变化,如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语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张之洞在《与子书》中说:“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梁启超给梁思成的家信中说:“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市容极严整有新意,必须一往……回头折入瑞士看些天然美,再入意大利,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彻底研究了解。”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中国古代的家训思想(不得照抄原文),并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家训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0分)
2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塞罗突破了城邦时代人与奴隶、公民与非公民、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的界限,提出了所有人平等的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张扬了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的意识,人文主义者还大力提倡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如勤勉、守信、坚忍、自制、进取心和冒险精神等,从而为近代意义上公民的诞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作为公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7、18世纪的公民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与古希腊罗马的公民理论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17、18世纪的公民还在范围和数量上得到了拓展:公民身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法律规定只要是国家的居民,不论等级、家庭出身和财产多寡,原则上都是公民;在近代国家中,公民是国家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在必要的情况下,公民有权推翻破坏契约的政府;从公民及公民权利发展的动力源来看,主要是通过社会运动和革命战争的形式,使公民及其权利的范围得到了扩展,如英、法、美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使原来封建专制制度下的臣民获得了资产阶级国家公民的身份。
——摘编自《西方公民观和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在1914年的日记里,胡适批评道:“吾国之家族制,实亦有大害,以其养成一种依赖性也。”后来,他陆续以嘲讽的口气写下了《差不多先生传》、《麻将》,希望找出国人“日用不知”的各种毛病,引起对“旧的文学、政治、伦理”的警惕。此外,胡适还指出:“今日的贫民社会……都不曾在文学上占一位置。并且今日新旧文明相接触,一切家庭惨变,婚姻痛苦,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适宜……种种问题,都可供文学的材料。”在《我的信仰中》,胡适则表示:“人生最神圣的责任是努力思想得好。”所谓“思想得好”,就是不依傍、不盲从。而1919年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之时,胡适又提出,国民意识中当包含一个新态度,就是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注:胡适留美时导师杜威的主张)的“评判的评判”。从“五四”前后到1932年的十几年间,胡适一直在大声疾呼“科学”,强调只有用科学的精神教育国民,国家才能强大。
——摘编自朱承《胡适与现代中国国民意识塑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公民观的内涵,并分析其历史意义。(9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胡适新国民观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9分)
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计算器的演变
古代
最原始的人造计算工具是算筹,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是算盘
近代
早期
1621年,英国数学家根据对数原理发明了对数计算尺,不仅能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它一直使用到袖珍电子计算器面世
19世纪前期
19世纪初,法国的J.M.雅卡尔发明了用穿孔卡片来控制的纺织机,1822年,英国的C.巴贝奇便根据同一原理制成了一部能执行计算程序的差分机,此后,由于电力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电动式计算器便慢慢取代以人工为动力的计算器
19世纪中后期
1886年,美国统计学家制造了第一台可以自动进行加减四则运算、累计存档、制作报表的制表机,这台制表机参与人口普查工作,使预计10年的统计工作仅用1年零1个月就完成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
20世纪中期
1946年,ENIAC诞生,其特点就是采用电子器件来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信息,同以往的计算机相比,ENIAC突出的优点就是高速度,它的出现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21世纪
50年前,计算机只能被高素质的专家使用,今天,计算机的使用非常普遍,甚至没有上学的小孩都可以灵活操作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26.【答案】(1)思想:重视道德修养;体现忠孝观念;提倡节俭治家;视耕读传家。(4 分)
因素:小农经济的制约;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法观念的支配。(6 分)
(2)特点: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注重培养国际视野。(6 分)
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治民主化;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4 分)
27.【答案】(1)内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勤勉进取,守信坚韧;遵守法律,捍卫人民主权;推崇理性、参政议政。(3分,任答3点即可)
意义: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有利于工业革命时代到来,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社会秩序;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的思想解放。(6分)
(2)特点:摒弃旧文化体制下的国民劣根性;通过平民化的“文学革命”塑造新国民;具备独立与理性的精神品格;注重科字精神的养成。(3分,任答3点即可)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
欧美社会民主、平等、自由等启蒙思想广泛传播;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和旧国民性的批判与反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政局动荡更迭;留学风气盛行。(6分)
28.【答案】示例 论题: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计算器演变。(2 分)
阐述:古代经济发展落后,人们的计算工具简单,以算筹为主;近代早期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计算器不断进步,出现对数计算尺,能够运行多和运算;工业革命开展,对计算能力要求的提高,逐渐产生差分机;进入 20 世纪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技术的发展,逐渐影响到计算器,出现电子计算机。(8 分)
综述: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促使计算器逐渐向综合运算发展,运算速度越来越高。(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