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4.00 KB
  • 2021-08-30 发布

历史卷·2018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2017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襄阳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史学家钱穆在《理学与艺术》一书中说过:“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宋朝开始营造“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 ‎ B.宋朝设置参知政事,削弱相权 ‎ C.宋朝农民生活水平高促进了诗词发展 ‎ D.宋朝奠定以后城市经商的模式 ‎3.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D.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4.20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从而导致 ‎①下院实际权力的下降 ②上院实际权力的上升 ‎③内阁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北洋军阀将领吴佩孚(1874—1939)曾经填词《满江红·登蓬莱阁》:“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黑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如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叹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劲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词作于九一八事变以后 ‎②该词中“甲午役,土地削”指的是甲午战败,清政府割地赔款给日本 ‎③该词中充满了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④“甲辰役,主权堕”指的是卢沟桥事变后平津的沦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布尔什维克》是1927年10月创刊(1932年7月停刊)的,由瞿秋白在国统区主编的第一份秘密机关报。它宣传的内容可能有 ‎①抨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罪行 ②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理论 ④公布共产国际的重要决议与指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有同学把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包括 ‎ ‎ ①政治清明的表现 ②阶级结构变化 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 ④制度创新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 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表明 A. 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得到了普遍支持 ‎ B. 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C. 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国际社会很大的遏制 ‎ D. 国际政治经济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9.“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 B. “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10.清初《扬州竹枝词》中写道:“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材料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有 ‎①商业繁荣 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④农村集市出现 ‎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17世纪初,一位在华的欧洲人说:“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敷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贯也。”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大西近海一国”指的是西班牙 ②“大西近海一国”指的是葡萄牙 ‎③这种现象在当时欧洲引发了价格革命 ④这种现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1873年,卡内基创办了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81年,卡内基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每吨钢的成本为50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这主要说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联合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人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13.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家数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队伍队伍壮大,领导新文化运动 ‎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14.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 ‎①商品运输成本提高 ②市场上洋货流行 ③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④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它指的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③发展乡镇企业 ④外出打工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观察下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有 苏俄(苏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情况表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35‎ ‎44.24‎ ‎①余粮收集制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②集体农庄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大发展 ‎ ‎③固定粮食税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小农经济阻碍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 A.治之经,礼与刑 B.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C.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 ‎18.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 A.都提倡吸收外来文明 B.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 ‎ C.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D.都主张古典文明的复兴 ‎19.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种文学流派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印象画派 ‎20.学习历史应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你认为最可信的是 A.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最晚在东汉已出现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说法可信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了豆腐 D.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科学家,说法可信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 非选择题:‎ ‎21.(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 材料二 据哈蒙德的《希腊史》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的全部人口约40万人,其中奴隶约20万人,自由民16万8千人,其余为外邦人。‎ ‎ ——潘桂仙《试析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局限性》‎ 材料三 美国宪法在特殊的年代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保留了奴隶制,给美国留下了史上最大的隐患——内战。‎ ‎ ——曲超《一本书看透美国》‎ ‎ 材料四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据材料一,以古代中国为例,证明某些西方学者贬抑“东方君主专制”是片面的。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材料一中“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的观点。(4分)‎ ‎(2)材料四所涉宪法与材料三提及的宪法相比,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哪里?这两部宪法规定的政治制度与雅典民主政治有何异同?(5分)‎ ‎(3)从以上不同制度的利弊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2分)‎ ‎22.(12分)国家是否独立,关键要看主权是否完整;而民族是否富强,其根本上要看经济是否发展,人们生活是否改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为转移。‎ ‎ ——李智慧《列强侵华史》‎ 材料二:一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 阶段 民族工业状态 原因 一战时期 短暂春天 列强放松侵略 一战以后 萧条 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 遭摧残 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美国商品的涌入 材料三:《孙中山伟大的历史贡献》一文中提到:在一个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即当国家命运还不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里的时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 ‎(1)材料一中的哪句话最能反映列强之间关系变化的本质?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这一观点。(5分)‎ ‎(2)材料二表格中的内容,反映了一个怎样的规律性问题?(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三的观点。(5分)‎ ‎23.(13分)贸易保护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破坏性经济政策的代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材料二:著名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在1932年曾评论说:“或许,在人类知识的现阶段,我们尚未具备理解这样一种大规模新型危机的条件”,“它也许是一次人类理解能力的危机”。垄断巨头梅隆哀吧:“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我们所受的灾害。”1933年1月,前美国总统柯立芝在临终前哀叫:“我看不到任何让位于希望的东西,看不到任何有希望的人。”‎ 材料三:1947年10月30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23个发起国签约,承诺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遵循关贸总协定的规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缔约国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与经济事务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作出互利互惠的安排,以便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38年国际贸易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给世界所造成的影响。(3分)‎ ‎(3)概括说明材料三与材料一间的内在联系。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指出其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4分)‎ ‎24.(14分)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 材料二 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2分)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2分)‎ 材料三 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4分)‎ 材料四 山东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消费支出构成(%)‎ ‎100‎ ‎100‎ ‎100‎ ‎100‎ ‎100‎ 食品支出 ‎43.6‎ ‎40.9‎ ‎39.6‎ ‎37.1‎ ‎34.7‎ 衣着支出 ‎17.4‎ ‎16.7‎ ‎14.0‎ ‎13.6‎ ‎13.2‎ 设备用品及服务 ‎9.4‎ ‎9.5‎ ‎10.4‎ ‎12.2‎ ‎11.2‎ 医疗保健支出 ‎3.9‎ ‎4.5‎ ‎4.5‎ ‎4.9‎ ‎6.4‎ 交通通信支出 ‎4.9‎ ‎5.5‎ ‎6.2‎ ‎6.0‎ ‎7.0‎ 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 ‎10.0‎ ‎11.2‎ ‎12.8‎ ‎13.3‎ ‎14.2‎ 居住支出  ‎ ‎6.7‎ ‎7.1‎ ‎7.9‎ ‎8.2‎ ‎7.9‎ 杂项商品及服务 ‎4.6‎ ‎4.6‎ ‎4.6‎ ‎4.7‎ ‎5.3‎ ‎(3)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时期山东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2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2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2分)‎ ‎25.(改编)科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 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 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 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又向西 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 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晚清——政治与文化》‎ 材料三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 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 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年)‎ ‎(1)从自然科学举两例说明利玛窦的结论。你认为导致了李约瑟 先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道”“器”分别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将器还中国’,我 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在当时的历史影响。(4分)‎ ‎(3)结合史实,说明“这三十年来”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学习和利用“科学”来促进中国 社会进步的?(3分)‎ 高二历史答案 ‎1-5 BCDCC 6-10 DBBCA 11-15 CBDCA 16-20 CBCBA ‎21.(11分)‎ ‎(1)古代中国(东方国家)的君主专制也有客观的进步作用: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和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2分,言之成理即可)‎ 不足:古代雅典对公民的身份作了严格限制,公民只占城邦人口的极少数,奴隶、外邦人、妇女和未成年人没有公民权,不能享受民主,其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少数人的民主,维护奴隶主的统治。(2分)‎ ‎(2)进步表现:材料四所涉宪法是社会主义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它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群众享有更广泛的民主权利。(2分)‎ 异同:同——都体现主权在民。异——雅典是直接民主,中美是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3分)‎ ‎(3)认识:无论民主制还是专制都有其优缺点,不断改革完善,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取长补短,相得益彰。(2分,言之成理即可)‎ ‎22.(1)最能反映列强之间关系变化的本质:“一切都以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为转移”(1分)‎ 史实:甲午战争前:英法联军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暗中帮助;(1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分)‎ 甲午战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列强争相在中国纷纷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抗日战争中美日矛盾激化,英美支持中国抗战;(2分,答出两点即可)‎ ‎(2)问题:国际形势和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3)材料三认为国家独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前提,这一观点是正确的(1分)(表态)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列举史实)未能得到充分发展。(2分)(反例)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2分)‎ ‎23.(13分)‎ ‎(1)特征:国际贸易增长几乎停滞 (2分);国家间外贸联系减弱。(2分)‎ 原因: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面对危机,各国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政策;人类对威胁其自身利益的全球性危机还缺乏必要的合作认识。(2分,答出两点即可)‎ ‎(2)影响:①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迅速萎缩;‎ ‎②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导致国际关系的恶化;‎ ‎③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④也使得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了信任危机。(3分,答出三点即可)‎ ‎(3)联系:材料一中主要国家政府加强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造成国际贸易的日益萎缩和国际关系的紧张,促使各国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而材料三正是在吸取材料一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努力,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顺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2分)‎ 作用:在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2分)‎ ‎24.(14分)答案:‎ ‎(1)观念:材料一:提倡等级、崇尚节俭。材料二:逾越等级、追求奢侈生活。(2分)现象:封建制度的衰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重利奢靡的风气。(2分)‎ ‎(2)崇尚洋货:西方列强人侵,洋货大量涌入;西方工业产品优势;工业文明冲击。(2分)倡导国货:民族危机加深;实业救国思潮;民族工业发展;民国政府倡导;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2)‎ ‎(3)变化:由重温饱到重健康、舒适;由重物质到重文化、教育。(2分) ‎ 原因:改革开放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城镇居民收入增加。(2分,答出其中2个要点即可得2分)‎ ‎(4)经济水平、政府政策、社会风气、文化传统、居民收入等。(2分)‎ ‎25.(10分)答案 ‎ ‎(1)造纸、指南针、印刷术、火药(任举两例)。根本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分)‎ ‎(2)道: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2分)‎ 影响:有利于减少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的阻力(或:便于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或:推 动洋务运动的进行);不利于从更深层次学习西方(或:学习西方只停留在科技层面)。(2分)‎ ‎(3)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发展近代工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利用西方的科学思想,宣传各自的主张(或:利用西方进化论思想,维新派宣传君主立宪;革命派宣传民主共和;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掀起了一系列政治思想运动(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进步。(3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