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00 KB
  • 2021-08-30 发布

【历史】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试题(解析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 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恰当 A. 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 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 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 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答案】C ‎【解析】‎ 判断大宗和小宗的依据是“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同时,周天子是绝对的大宗,其他大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在某诸侯国内部,诸侯国的始祖是大宗,C项正确;鲁国内的分封大宗是伯禽,周天子是鲁国国君的大宗,A和B项错误。伯禽是周公的长子,而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D项错。‎ ‎【点睛】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宗法制是通过分封制表现出来的,分封制也是严格按照宗法制的血缘关系来实行的。‎ ‎2.学者吕文郁认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所谓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则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该学者意在强调 A. 周代的分封制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 B. 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受极大冲击 C. 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D. 传统政治统治具有相对的合法性 ‎【答案】A ‎【解析】‎ 通过材料“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可以看出,作者在强调分封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故A正确;在材料中,并没有看出西周等级制度受到了冲击,排除B;通过材料无法得出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排除C;材料并没有政治统治合法性的相关信息,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则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分封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3.西周分封的诸国,主要分布在七个地区:其一为王畿所在的渭水流域;其二为黄河汾水流域;其三为洛阳、开封、安阳三角地带;其四为成周的近畿;其五为鲁南、苏北一带;其六为豫南、鄂北一带;其七为鄂南、湘赣一带。这说明西周分封的着眼点是 A. 防止地方离心力 B. 加强对东方的控制 C. 强化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 控制农业生产区 ‎【答案】D ‎【解析】‎ 结合材料七个区域和课本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可知,王室封国主要分封在渭水流域、黄河汾水流域及洛阳开封安阳等地,这些地区都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所以西周分封制的着眼点是为了控制农业生产区,故A正确;分封制加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防止其离心,但不是分封制的主要着眼点,故BCD不选。‎ ‎4.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皆秦制也。”《晋书·职官志》记载:“县五百户以上皆置乡,三千以上,置二乡,五千以上,置三乡,万以上,置四乡,乡置啬夫一人。乡户不满千以下,置治书史一人,千人以上,置吏一人,佐二”。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 A. “皇权不下县”说法确实是错误的 B. “皇帝无为而天下治”的治理模式 C. 乡绅阶层已成为乡村的主导性力量 D. “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状况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设置亭长、乡长等,地方的长官由中央任命,根据《晋书•职官志》的相关记载在地方设置官员进行管理,可见当时地方受中央管辖,所以“皇权不下县”说法确实是错误的,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皇帝的无为而治模式,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没有涉及乡绅阶层成为乡村的主导力量,故C项错误; “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体现的是地方统治以宗族为主,而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方的管理,不是宗族管理,故D项错误。‎ ‎5.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秦国设郡,最初地位低于县。战国县的数量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该学者认为 A. 郡县制形成具有社会转型特征 B. 战国开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 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 D. 郡县制强化西周的集权统治 ‎【答案】A ‎【解析】‎ 根据“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于是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表明战国形成郡县制,地方长官只属于诸侯国国君,具有奴隶社会的贵族政治向封建社会的官僚政治过渡的特点,A正确;B不符合材料“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排除C;西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权,D错误。‎ ‎6.据史书记载,秦汉王朝的诸卿中,宗正掌皇族姻戚之名簿,太仆为皇帝管车马,少府是宫廷总管,将行掌皇后事务等,执掌这些职位的人皆列于朝廷大臣。政府“有几处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这一现象表明:‎ A. 君主专制得以确立 B. “家天下”的局面形成 C. 朝臣分工明确细致 D. 官僚政治处于初创阶段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看出管理皇帝家族事务的人员皆列于朝廷大臣,体现出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点,说明秦朝虽然废除了血缘贵族政治,开始向官僚政治转变,但仍然遗留有贵族政治的特点,官僚政治仍处于初创阶段,故D正确;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君主专制得以确立,A材料无体现,排除;夏朝建立,“家天下”的局面形成,B错误;材料指说明了部分官员职责,并非全部,无法体现朝臣分工明确细致,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 ‎7.据统计,明朝监察御史共209人,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充任六科给事中的人选,一般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这表明当时 A. 我国监察制度走向完备 B. 注重考查监察官员素质 C.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D. 科举是官员的主要来源 ‎【答案】B ‎【解析】‎ 明朝监察官员多半是进士出身,六部给事中一般是有一定资历和工作能力的人,表明明朝监察官员的人用比较重视其任职资格,故B项正确。明朝的监察制度是服务于皇权的需要,并不是走向完备,A错误;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是指军机处的设立,C错误;科举是监察官的主要来源,而非言员(六科给事中)的主要来源,D错误。‎ ‎8.“一池三山”园林模式首创于汉朝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呈三角状布局,具有向心的空间感,以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命名,以模仿仙境;此后逐渐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这说明"一池三山"园林模式 A. 形成的文化根源是佛教思想 B. 反映了小农经济封闭性特征 C. 凸显了古代科技实用性功能 D. 体现出中央集权的理念要求 ‎【答案】D ‎【解析】‎ 根据“具有向心的空间感”可知,“一池三山”园林景观设计模式符合皇家中央集权的理念要求,故D正确;“一池三山”中的三山以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命名,并非受佛教思想影响,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小农经济封闭性特征”,排除B;“一池三山”的园林模式,无法体现“古代科技实用性功能”,排除C。‎ ‎9.唐太宗贞观三年正式确立史馆修史制度。据载在武后、中宗之前,史馆“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然今馆中作者,多士如林,皆愿长喙”,导致“傥(同‘倘’)有五始初成,一字加贬,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由此可知,当时 A. 史官个人才能得到发挥 B. 史书修撰管理严格 C. 史官与大臣间矛盾尖锐 D. 修史制度需要改革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说明集体修史制度限制了修史人员个人才能的发挥,故A项错误;“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说明史书修撰人多口杂,甚至会受到外界影响,无法看出管理严格,故B项错误;“傥有五始初成,一字加贬,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说明集体修史会导致“告发”情况严重,不能说明史官与大臣间存在尖锐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指出集体修史制度下的种种弊端,由此可知修史制度改革是必须的,故D项正确。‎ ‎10.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入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 云南地区农业开发历史进程 C. 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 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答案】A ‎【解析】‎ 根据“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表明元朝和明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加强对边地的经济开发,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加强对边地的经济开发,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根据“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无法得出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排除C;材料反映元朝和明朝在云南地区设立机构,促进了云南地区的开发,材料无法反映“行政体系的完备”,故D错误。‎ ‎11.《礼记·月令》的“季夏之月”中有关于汉代以前农业生产活动的记载:“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这说明当时 A. 农业生产注重土壤肥力的保持 B.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C. 气候湿热反常不利于农业生产 D. 传统农业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答案】A ‎【解析】‎ 解读材料信息可知:这个月,土地潮湿,天气蒸热,时常下大雨,在准备明年耕种的荒田中,铲除野草,草干焚烧,雨水再来浸泡,烈日晒水,如同开水煮烫,这样可以肥田,也可以改良板结坚硬的土壤。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注重土壤肥力的保持,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征,但无法得出此时小农经济开始出现;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特征,并未说明当时气候湿热反常不利于农业生产;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比较当时中国与世界的农业发展情况。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2.北魏太武帝“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北魏孝文帝“复以河阳为牧场,恒置戎马十万匹,以拟京师(洛阳)军警之备。每岁白河西徙牧于并州(注:今山西太原),以渐南转,欲其习水而无死伤也。”这反映出北魏时 A. 精耕细作技术明显进步 B. 自然灾害频繁影响农业活动 C. 北方畜牧业有较大发展 D. 江南农业生产逐渐超过北方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农业的发展。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在统一北方尤其迁都洛阳之后,在其统治区域推广了游牧经济,因此北方尤其是传统农耕的中原地区畜牧业的范围迅速扩大,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自然灾害和精耕细作技术,故A项、B项不符合题意;北魏的统治区域在北方,材料中未提及江南农业发展情况,故D项不符合题意。‎ ‎1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私有制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其它选项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A。‎ ‎14.唐代中后期,南方的制瓷、造船、纺织、冶铁业明显占优。北宋时,五大名窑仅有哥窑在南方;都城汴梁的锦院、河北定州的刻丝技术代表着当时丝织业的最高水平。这反映出北宋时 A. 全国统一市场基本形成 B. 手工业经济分布南北差距缩小 C. 民营手工业渐成为主导 D.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发生逆转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唐宋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手工业尤其是制瓷和纺织业在五代十国和北宋时得以恢复发展,手工业整体分布的南北差距缩小,故B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始终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民营手工业逐渐成为主导是明代中后期以后,故AC不符合题意;经济重心的整体南移趋势并没有因此改变,故D项不符合题意。‎ ‎15.据考古发现,距今(2019年)5300—4000年、分布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拥有陶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A. 证明了长江流域已进入青铜文明 B. 代表了高度发达的早期中原文化 C. 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智慧 D. 反映了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从材料中“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拥有陶器石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可知,当时的良渚先民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故C符合题意;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华文明从夏朝才进入青铜文明,故A不符合题意;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显然不属于中原文化范围,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故D不符合题意。‎ ‎16.根据下列图表判断以下论断错误的是 区域 西汉 唐(752)‎ 南宋 明朝 总人口 人口 密度 总人口 人口 密度 总人口 人口 密度 总人口 人口 密度 黄河中下游地区 ‎38256‎ ‎42.8‎ ‎28898‎ ‎32.3‎ ‎47541‎ ‎53.2‎ ‎21217‎ ‎30.4‎ 淮河地区 ‎7871‎ ‎15.2‎ ‎12137‎ ‎23.4‎ ‎23650‎ ‎456‎ ‎39275‎ ‎75.7‎ A. 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呈下降趋势,江淮地区人口呈上升趋势 B. 影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北方战乱不断,人口大量南迁 C. 经济重心的南移与表中变化有密切关系 D. 到明朝时,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已完成了南移的过程而不是明朝时。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ABC项,根据题干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由西汉时总人口38265(人)到明朝时只有21217(人),而江淮地区则由西汉时的7871(人)增至明朝时的39275(人),呈上升趋势;根据所学可知,因为北方战事较多,为躲避战乱,人口大量南迁,所以南方人口总数、密度不断增长;人口密度南方逐步超过北方,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表现。此三项表述都符合史实和表格数据变化,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7.明朝万历年间,江南地区出现的《杜骗新书》在序言中写道:“今之时,去古既远;俗之坏,作伪日滋。巧乘拙,智欺愚,人含舌锋腹剑之阴;此挟诈,彼怀猜,世无披心吐胆之交。”该书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A. 社会风气发生明显变化 B. 市民文学得到快速发展 C. 文化专制压制士人思想 D. 官方教化系统不断强化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杜骗新书》的序言中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逐利之风日盛,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有所下降,欺诈行为频发,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市民文学的发展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专制,也没有涉及官方教化系统,故CD不符合题意。‎ ‎18.《后汉书》记载,西汉元帝时“诸曹侍中以上”往往“私贩”,即官员们大都做起了生意。因此,当时的御史大夫,也是汉代的大学人贡禹向朝廷奏请:“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家亡(不)得私贩卖”。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并未实施 B. 官员从商不利于维护统治 C. 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的限制 ‎【答案】B ‎【解析】‎ 从题目可知,西汉元帝时官员们大都做起生意,贡禹向朝廷奏请,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不得从事商业,这与自汉武帝时期实行的专卖制度不符合,争夺国家利益,不利于维护统治,故选B项。此处看不出“重农”‎ 政策的实施,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不得从事商业是抑商政策的表现,故A项错误。此时是西汉元帝时期,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始终占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是在宋朝时,故D项错误。所以选B。‎ ‎19.《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作者陈旭麓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 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C. 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D. 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陈旭麓认为,自郑和航海之后中国日益保守,而同时代的西方日益进取,即中西方政策差异导致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方向大相径庭,故答案为C项。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在综合国力上远远领先于西方,排除A项;B项中的“完全停滞”说法过于绝对,因为即便鸦片战争之前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也是严格限制中外交往而非完全断绝中外交往,排除;D项中的“根本上”说法绝对,排除。‎ ‎20.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产生 C.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答案】B ‎【解析】‎ 传统经济模式是指封建经济模式,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又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等变异,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B 选项的机工和机户之间的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突出表现,符合题意,正确;明朝中后期在中国手工业领域,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但仍然是封建生产关系下的民营手工业,没有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封建行会在手工业生产中起主导作用,A不正确;江南地区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不是生产关系的新表现,也不能体现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不正确;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是明朝中后期,它只可能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背景条件之一,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D不正确。‎ ‎21.唐代开元钱币纠正了隋五铢偏轻的缺点,恢复到西汉五铢钱的标准重量。政府逐步增设钱炉,扩大铸钱的数量,至玄宗天宝年间,钱炉扩充至99座,每岁铸钱三十二万七千余贯,达到唐朝历史上的最高产量。据此可知,官营铸币业的上述举措 A. 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 B. 促使盈利规模不断扩大 C. 使政府垄断了铸币权 D. 满足了商品经济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货币回归本质的价值,纠正了以前货币偏轻的缺点,大量打造货币有利于保持货币使用的准确性,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故选择A选项;材料中只能说明铸钱产量的不断增大,但官营铸币业的盈利却与铸钱产量无关,故排除B选项;结合所学,官府铸造货币从秦朝开始,秦国就统一了官府铸造货币的权利,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选项;增加货币重量是为了稳定统治,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商品经济,故排除D选项。‎ ‎22.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 A. 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 B. 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 C. 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 D. 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西汉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政府重用儒学家做官,儒家思想倡导仁政、天人感应等思想,劝勉皇帝施行仁政,一定程度上对皇帝的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使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故C正确;民本主义思想对皇帝施行仁政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制约皇权的作用有限,排除A;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主要对象是政府各级官员,而不针对皇帝,B错误;D属于中央集权问题,皇权专制属于专制主义问题,D不符合题意,排除。‎ ‎23.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讨论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结合所学,“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B.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C. 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 D. 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可知这里的“子学时代”是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产生的主要原因与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有很大关系,C正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是秦朝统一,A和B错误。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是西汉时期,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从材料“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获取信息,并结合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可知答案。‎ ‎24.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 A. 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 B. 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 C. 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 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先秦时期诸子思想是当时社会变革在思想领域的变革,不是历史的倒退,故A项错误;材料中“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充分说明当时社会进步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故B项正确;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先秦诸子思想复古性,不是复杂性,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了解诸子百家思想中相互对立的观点相关知识,即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25.董仲舒认为,思想统一必须统一于“六经”,而“六经”的最权威、正确的解释权属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由此推断,他主张“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 用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秩序 B. 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C. 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D. 使儒学成为文化正统 ‎【答案】A ‎【解析】‎ 董仲舒主张用儒家思想统一全国,以思想的统一来保证国家统一,规范社会秩序,故A正确;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集权,排除B;董仲舒融合法家、道家、阴阳五行等形成新儒学,不是“独尊儒术”的目的,排除C;D是“独尊儒术”的结果和影响,况且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26.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有学者称:“科举制取代察举制,是冷冰冰的科场角逐取代儒家贵族政治的过程,是极权国家权威对宗法权威、“法术势”对温情主义占优势的结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察举制是儒家性善论与宗法伦理的体现 B. 科举考试的内容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 C. 察举制是外儒内法思想下的制度体现 D. 科举制忽略实用性学问和创新意识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儒家贵族政治,体现了宗法权威和温情主义。儒家讲性善论,重视教化的作用,考察人要重视道德。其主要做法就是推荐,因此儒家主张察举制,‎ 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及相关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本身是法家传统的体现,但是科举考试内容为儒家经典;C选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科举制是冷冰冰的科场角逐,体现的是极权国家权威和“法术势”。因此科举制才是外儒内法思想下的制度体现;科举制的局限性并非材料体现的内容,因此D选项错误。‎ ‎27.孙中山曾于《五权宪法》中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以下对此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 A. 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B.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有存在的必要性 C. 门阀举荐制度被推翻,是因为考试制度执行不力 D. 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因为考试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答案】C ‎【解析】‎ ‎“门阀举荐制度被推翻”主要原因是世家大族的没落、庶族地主兴起,而且考试制度的出现是九品中正制被废除的重要原因之一,故C解读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科举制改变了秦汉以来以推荐为主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推动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故AB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不合题意,排除AB;科举制忽视实用学问的研究,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八股取士的出现,更显示了“考试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故D对材料解读准确,不合题意,排除D。‎ ‎28.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据此可知 A. 朱熹坚持践行“格物致知”理论 B. 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 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D. 理学思想极大地促进古代科技发展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可知朱熹对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等都有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说明他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念,深刻的探究了万物,得到了其中的“理”,故A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故C错误;材料是朱熹对古代科技进行研究并提出见解,不是促进科技发展,故D错误。‎ ‎29.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其中的《世纪》部分,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他将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且每篇都标有明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该书反映了作者 A. 以史为据实事求是评价历史 B. 突破传统改革史书编纂体例 C. 突破传统等级观念反抗权威 D. 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 ‎【答案】D ‎【解析】‎ 题干提到李贽的《藏书》内容涉及到了人物的评价,他把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说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说明李贽的著述已经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转而开始独立思考,故选D;这也说明李贽这是站在自己对历史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评价和褒贬,所以A不符合史实;李贽的书不属于史书,故B的说法错误,所以排除B;他的书中“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说明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等级观念,故C不符合题意。‎ 点睛:同样一个历史事件,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或者从不同的角度看,都会得出不同的认识。我们读者需要从中读出这些不同,还要学会分析这种不同产生的原因及其不同的影响。这种分析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评论者的立场及其看问题的角度。这一题就涉及到了李贽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做对这一题,需要考虑李贽本人的特点,并从材料出发才可以。‎ ‎30.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了黄宗羲 A.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 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 C. 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D. 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臼 ‎【答案】D ‎【解析】‎ 根据“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可知,黄宗羲认为,政治变坏是从明太祖废除丞相开始的,在他看来,丞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防止权力过于集中,说明黄宗羲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D正确;近代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近代西方主权在民思想传入我国,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二、材料分析题 ‎31.党的十七大把民主政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阅读有关民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旨意)于成汤”。‎ ‎——《尚书》‎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材料三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四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几何原理”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强盛,中国的民主启蒙由此发端。‎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五 ‎ ‎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国家强调对权力的制衡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 ‎(3)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试举例说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有哪些不同?‎ ‎(4)古今中外不同民主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 ‎【答案】(1)“民主”指君主,最高统治者。‎ ‎(2)民主范围狭窄,参政方式原始,国家权力滥用。(任答2点,,)‎ ‎(3)我国古代政治体制,如三省六部制,最终受制于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西方的三权分立受制于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 ‎(4)确立:通过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斗争,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颁布宪法或法律文件的方式确立代议制的民主政治。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 ‎(5)民主具有阶级性;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从国情出发,选择适合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加强民主发至建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主在中外的发展。第(1)问主要考查民主的含义。根据材料从材 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主要考查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从图表中获 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3)问主要考查近代西方国家强调对权力的 制衡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中国主要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特点,西方确立 了代议制的民主政治。第(4)问主要是史论结合的题目。要主要史论结合。第(5)问主要 考查得出的启示。要从材料中得出,要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要用概况性的语言。‎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 ‎ 据张瀚《松窗梦语》载:“吴会、金陵,.擅名文献,刻本至多,巨轶类书,成荟萃焉。海内商贾所资,二方十七,闽中十三,燕、越弗与也。至荐绅博雅、胜士韵流,好古之称藉藉海内,其藏蓄当甲诸方矣。”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又如案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寄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 ‎——摘自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文化现象的特点并指出推动该文化现象的主要社会阶层。‎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和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具有的社会转型的共同特征。‎ ‎【答案】(1)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具有地域差异性。‎ 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开创了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的先例;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的推行提供理论依据。‎ ‎(2)文化现象特点:著书、刻(印)书、藏书之风(或崇尚学问学术之风或重视教育之风)盛行;注重休闲雅玩文化。‎ 主要推动阶层:城市工商业者和知识阶层士大夫 。‎ ‎(3)共同特征: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社会阶级(阶层)的出现。‎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文化的特点和地位,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依据材料结合已学史实归纳概括即可。由材料中的“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既可以得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又可以得出其具有地域差异性。第二小问可以结合古代我国文化发展影响的相关史实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概括和归纳,由材料中“擅名文献,刻本至多,巨轶类书”“好古之称藉藉海内,其藏蓄当甲诸方矣”“留意声律”可得出文化现象特点,在明代中后期江南在城市工商业者和知识阶层士大夫中兴起著书、刻(印)书、藏书之风,同时注重休闲雅玩文化;‎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归纳的能力,解答时需要紧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即在春秋战国时期和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都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社会阶级(阶层)。 ‎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