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9.50 KB
  • 2021-08-30 发布

2020届二轮复习:第11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作业)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十一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时空定位 框图结构 思维导图 经典训练 ‎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答案】A ‎【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是属于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现象,这种现象是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之一,“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是国家干预方式的继续,不会取得成果,故选A项;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现象之一是通货膨胀,采取国有化属于传统的方法,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物价不会下降,排除B项;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现象对一般的方法都没有明显的作用,通货膨胀会继续,排除C项;“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也有推行自由主义的内涵,同样不能摆脱这一现象,更不会放弃自由经济,排除D项。‎ ‎2.(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 表3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 时间 类别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答案】C ‎【解析】美国工人最低工资标准是在1933年罗斯福新政中订立的,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不断下降,劳资矛盾加剧,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故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与政府财政支出的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 ‎3.(2018·天津高考·8)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当时这种措施( )‎ ‎①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②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 ‎③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 ④推动了本国经济的恢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史实的能力。1930年危机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已经爆发,美国颁布的关税法律实质上是贸易保护主义,客观上使得危机进一步恶化和扩大。故选D。‎ ‎4.(2018.4·浙江高考·22)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 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 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 ‎【答案】B ‎【解析】新政措施之一的“蓝鹰运动”是为了实现工业的复兴。联邦银行是对金融领域进行管理的机构,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署是领导工业复兴的机构,故B项正确;农业调整署是领导农业复兴的机构,故C项错误;紧急救济署是领导社会救济的机构,故D项错误。‎ ‎5.(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答案】A ‎【解析】根据“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自二战后推行的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利影响凸显,因此提出“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试图减少联邦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尼克松声称把权力下放到州和地方,主要是为了解决财政不足的问题,权力下放只是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虽提到“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但这是为了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况且此时联邦政府“财政支出庞大”,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会加重联邦政府财政负担,故C项错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只是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恢复自由放任传统,故D项错误。‎ ‎6‎ ‎.(2017江苏1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产 业 时 间 国 家 地 区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90年 ‎2003年 ‎1990年 ‎2003年 ‎1990年 ‎2003年 低收入 ‎32‎ ‎24‎ ‎28‎ ‎27‎ ‎40‎ ‎49‎ 中等收入 ‎14‎ ‎9‎ ‎39‎ ‎36‎ ‎47‎ ‎55‎ 高收入 ‎3‎ ‎2‎ ‎33‎ ‎27‎ ‎64‎ ‎71‎ 表中数据表明(  )‎ 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答案】D ‎【解析】高收入国家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减少是因为高收入国家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是对农业的忽视,故A项错误;中低收入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最高,其次是工业,农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少,中低收入国家产业没有实现均衡发展,故B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没有实现平衡发展,如高收入国家农业比重太低,故C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都是农业和工业的比例减少,服务业的比例增加,表明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故D项正确。‎ ‎7.(2019.4·浙江高考·32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3月4日,刚刚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的罗斯福要求国会授予他“一件惟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3月8日,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凡‎2月1日以后向银行提取过黄金,而到下周一为限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便公布其姓名。几小时之内,各地银行门前又排起了长龙,如上周争先提款的情景一般。‎3月9日晚,罗斯福签署《紧急银行法》。当晚国家印制局添雇375名职工,印钞机全部开工。不出一周,13500家银行复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 ‎——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紧急银行法》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改革的影响。(4分)‎ ‎【答案】‎ ‎(1)内容:禁止兑换和出口黄金;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控。影响:国家干预。‎ ‎【解析】(1)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一“凡‎2月1日以后向银行提取过黄金,而到下周一为限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便公布其姓名”,结合所学,禁止兑换和出口黄金;根据料一“当晚国家印制局添雇375名职工,印钞机全部开工”,增发钞票、美元贬值;结合所学,授权财政部指派管理人员对银行进行全面检查与改组,规定一切银行只有在财政部发给执照后,才能重新营业。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罗斯福整顿财政金融,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拓展训练 ‎1.到1933年3月,胡佛当政的最后一周,美国全国18 600家银行大多数已没有支付能力,相继关门;财政部已发不出联邦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从法律上讲,美国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破产”从本质上表明(  )‎ A.美国的财政金融已陷于崩溃局面 B.美国承受经济危机的能力较差 C.改变自由放任政策成为当务之急 D.美国的经济地位在迅速地下降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胡佛当政的最后一周……从法律上讲,美国已经破产了”表明自由放任政策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故C项正确。‎ ‎2.(2019·山东青岛模拟)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讲中,郑重表示:如果竞选成功,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他还说:“我们必须限制投机倒把、操纵市场,甚至金融家的活动,我们认为我们必须作为必要而接受这种限制,目的不是去妨碍个人主义,而是去保护个人主义。”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为解决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B.为限制恶意竞争而采取的所有制改革 C.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解决 D.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答案】 D ‎【解析】从材料中罗斯福的坚定决心来看,“新政”绝不是一个临时的措施,并且罗斯福又强调了“新政”是保护而不是去妨碍个人主义,也就是说在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前提下,不彻底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故A、B、C三项都不正确。‎ ‎3.关于罗斯福新政,有人认为最好的定义是“一些没有骨气的自由派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的一种企图”;有人则谴责“新政”‎ 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上述认识的出现是源于罗斯福新政(  )‎ A.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B.导致了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C.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稳定 D.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原则 ‎【答案】D ‎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根据材料中“‘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说明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违背了资本主义的自由原则,故D项正确。‎ ‎4.(2019·河北张家口预测)从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世界经济遭受到了重创,各国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碍国际关系的程度。“经济民族主义”体现在(  )‎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C.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 D.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局势紧张 ‎【答案】C ‎【解析】“经济民族主义”是指经济上以本民族利益为重,而忽略或损害其他民族利益。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保护了国内市场,但压缩了国际市场,因而会损害其他国家利益,故C项正确。‎ ‎5.(2019·重庆名校联合调研)三十年代大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由此导致的连锁反应是1931年6月到1932年4月,76个国家提高了关税率。这一现象(  )‎ A.说明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B.自由主义政策已经过时 C.加剧了国际关系紧张局势 D.减轻了经济危机的危害 ‎【答案】 C ‎【解析】题干中“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由此导致76个国家提高了关税率”,可知各国纷纷开展关税战,故C项正确。‎ ‎6.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者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休假,以扩大就业面。这表明胡佛(  )‎ A.拒绝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经济危机 B.依然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把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结合起来 D.对国家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看出政府当时着手干预经济,但是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资源联合政策”说明,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有限,故选D项。根据材料看出,胡佛显然已经采取措施,缓解经济危机,A项错误;材料中“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休假,以扩大就业面”,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体现,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自由放任无关,C项错误。‎ ‎7.(2019·河南豫南名校高考诊断)下面是高德步、王珏编的《世界经济史》第五篇章节目录摘录。本篇论述的历史主题是(  )‎ A.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 B.市场经济国家的改革 C.计划管理体制的确立 D.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 ‎【答案】D ‎【解析】 经济大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凯恩斯主义,建立垄断资本主义,加之社会主义国家否定市场经济,体现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故D项正确。‎ ‎8.(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1930年美国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该法修订了1 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据统计,1932年美国从欧洲进口总值仅3.9亿美元,而1929年为13.34亿美元;1932年,美国向欧洲出口总值为7.84亿美元,而1929年高达23.41亿美元。该法案(  )‎ A.是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根源 B.促进了美国就业率的上升 C.破坏了国与国之间的互信机制 D.表明国家干预经济时代的开始 ‎【答案】C ‎【解析】 1929年,美国出口23.41亿美元,进口为13.34亿美元;1932年,美国出口7.84亿美元,进口仅为3.9亿美元,说明在经济危机之后,美国大幅度向外出口,严格限制进口,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与国之间的互信机制,故C项正确。‎ ‎9.(2019·福建莆田模拟)1930年,美国政府成立紧急就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社会经济;1931年,成立失业救济局。此外,胡佛还提出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这些措施(  )‎ A.体现胡佛政府对经济进行有限干预 B.表明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C.说明《全国工业复兴法》得到落实 D.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理念全面贯彻 ‎【答案】A ‎【解析】“1930年,美国政府成立紧急就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社会经济;1931年,成立失业救济局。此外,胡佛还提出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 ‎10.1933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禁止黄金出口。1934年,政府规定: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这些措施(  )‎ A.导致美元丧失了世界货币地位 B.增强了本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C.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D.消除了经济危机对本国的冲击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美元贬值,从而降低了产品的价格,增加了本国产品的竞争力,故B项正确。‎ ‎11.(2019·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全国工业复兴法》亦译作“全国产业复兴法”,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因为该法(  )‎ A.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 B.实行以工代赈,扩大就业机会 C.依靠国家干预,缓和劳资矛盾 D.稳定金融秩序,重建银行信誉 ‎【答案】C ‎【解析】‎ ‎ 《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而不是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故A项错误;B项属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改革,故B项错误;该法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缓和劳资矛盾,故C项正确;D项属于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的措施,故D项错误。‎ ‎12.(2019·湖北百校联盟联考)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某刊物登载的一幅漫画《罗斯福的花园》。此漫画反映了(  )‎ A.《工业复兴法》的通过 B.国家直接救济群体扩大 C.“以工代赈”计划实施 D.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 ‎【答案】C ‎【解析】《工业复兴法》旨在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对原有的工业生产进行控制和调节,故A项错误;国家直接救济群体扩大是“以工代赈”的影响,材料强调的是“以工代赈”的表现而非影响,故B项错误;由材料“复兴计划”“新项目”可知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等新项目,以缓解经济危机,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以工代赈”而非社会保障,故D项错误。‎ ‎13. 1933年5月,美国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1936年又将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这一变化(  )‎ A.维护了失业群体的独立精神 B.缓解了政府财政赤字的压力 C.忽略了州政府及救济者的责任 D.奠定了美国福利制度的基础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中“1936年又将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可知,青年人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一方面增加了就业,稳定了社会秩序,另一方面,维护了失业者自力更生的精神和自尊心,故A项正确。‎ ‎14.有学者说,罗斯福新政“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有管制的资本主义”。该学者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  )‎ A.放弃了资本主义自由体制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C.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D.是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 ‎【答案】C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实现经济的复兴和社会的安定,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最准确的表述为调整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故B项错误,C项正确;计划不属于社会主义的专利,故D项错误。‎ ‎15.(2019·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评)下图是一幅《欧盟福利》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 A.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B.福利国家使欧盟每况愈下 C.发挥福利制度的正面效用 D.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 ‎【答案】D ‎【解析】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欧洲早在1945到1975年就进入了福利国家的黄金时代,接着出现了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说明欧盟福利国家在不断走下坡路,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故D项正确。‎ ‎16.(2019·广东深圳模拟)1979年,美国为遏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后,世界各国的美元大量流向美国,五年内美元综合汇率上升59%,贸易逆差创下历史纪录。1985年,日、德、英、法四国为配合美国打压美元汇率的要求而抛售美元,很快日元和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上升超过100%。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  )‎ A.发达国家联合应对全球化 B.国家干预经济形式有新发展 C.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 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明显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调整贸易政策以维护民族利益,说明国家干预经济形式不仅局限于国内经济的调整,故B项正确。‎ ‎17.下表为英国1951年和1982年政府福利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单位:亿英镑)由此可见英国(  )‎ 福利支出 国民生产总值 ‎1951年 ‎20.74‎ ‎145.08‎ ‎1982年 ‎685.10‎ ‎3 166.98‎ A.经济增长与货币扩张有关 B.缩小了各阶层贫富差距 C.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加强 D.财政出现了严重的困难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未涉及“货币扩张”,故A项错误;“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故B项错误;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加强与材料中“1951年和1982年”数值上升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财政困难,故D项错误。‎ ‎18.(2019·云南师大附中模拟)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现象:创纪录的长期繁荣、高增长,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主编斯蒂芬·谢泼德指出,美国已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材料旨在说明(  )‎ A.美国经济呈现虚假繁荣 B.凯恩斯经济思想作用凸显 C.世界多极化格局的保障 D.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发展动力 ‎【答案】 D ‎【解析】题干中“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已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形态,故D项正确。‎ ‎19.(2019·天津河西区模拟)下表内容呈现的是1977年五个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据此可知(  )‎ 邮政 电站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加拿大 ‎100‎ ‎100‎ 私有 ‎75‎ ‎75‎ 联邦德国 ‎100‎ ‎75‎ ‎50‎ ‎100‎ ‎100‎ 日本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美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A.资本主义国家全部模仿了计划经济体制 B.当时的英美两国国有经济比重最高 C.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学习 D.西方发达国家实行“混合经济”‎ ‎【答案】D ‎【解析】表格显示:西方发达国家既有国有经济也有私有经济,故D项正确。‎ ‎20.(2019·江苏南京调研)1971年,英国失业率正在上升,失业人数超过100万,这个数字很难让人接受。新当选的保守党政府立即着手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又出现了更大程度上的通货膨胀。为解决上述问题,英国政府(  )‎ A.进一步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B.调整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C.加强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D.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答案】B ‎【解析】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于是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材料中“1971年”相符,故B项正确。‎ ‎21.(2019·陕西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练习)二战后,法国政府以“改革”为基调,通过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使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增长性恢复。这些措施(  )‎ A.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 B.适应了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C.促使了法国走出滞胀 D.发挥了指令性计划的优势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可知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体现,故A项正确。‎ ‎22.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长期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稳定社会秩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达国家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对经济全面干预 B.实行福利制度 C.推行互联网经济 D.发展第三产业 ‎【答案】D ‎【解析】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故选D。7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石油危机,经济发展停滞,发达国家的措施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A项错误;国家经济发展停滞,政府主张减少财政支出,B项错误;互联网经济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C项错误。‎ ‎23.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西方现代社会。国家以社会的名义“侵犯”资本,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这反映出的是西方发达国家(  )‎ A.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混合经济”‎ B.削弱私人资本,避免盲目生产 C.建立国营企业,大力推行国有化 D.完善福利制度,保障公民权利 ‎【答案】D ‎【解析】“完善福利制度,保障公民权利”是材料中“国家以社会的名义‘侵犯’资本,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所反映的内容,是对二战后西方现代社会的修补,故D项正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