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00 KB
  • 2021-08-30 发布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铜仁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9月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计50分,每题仅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 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C. 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材料“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反映出商王朝政权中充满着神权色彩,这体现出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AC项排除;D项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 ‎2.“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中国古代的宗法观念 B. 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 C. 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 D. 中国古代的仁爱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宗法观念注重血缘,注重亲情,“尊祖敬宗”。故答案为A项。分封制是到地方上建立诸侯国的制度,礼乐制度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制度,仁爱思想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主张,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 ‎3.西周制定了严格的分封宗法制度。东周时期商鞅军功授爵,秦末陈胜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号,而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材料反映了 A. 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 B. 平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C. 春秋战国“礼乐崩乱”的现状 D. “血缘出身决定命运论”遭到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的说法过于绝对,汉初实行了郡国并行制,故A错误;据材料中“军功爵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及“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宝座”可知,这冲击了宗法制度,故D正确;礼乐制度崩溃指的是僭越等级秩序,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平民的地位,故B错误。‎ ‎4.著名作家、学者易中天认为,周是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从文化的角度、文明的角度讲,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真正起源是在西周……之所以我要谈西周的政治智慧,就是要寻根,找到我们文明历史的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 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 “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C. 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 “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四方”臣服中央国家观念是西周对后世最深远的影响,故D项正确;A 选项是宗法制相配合的一个制度,不能是最深远,排除;B项是指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瓦解排除;C项在秦代的时候就已经改变,排除。‎ ‎5.“孝”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与“孝”这种传统美德的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政权的交接形式,并没有体现出“孝”的内容,A错误;世袭制只涉及到了王位的转移问题,尤其是在政权交接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不“孝”的情况,B错误;分封制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种界定,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宗法制,强调了家族关系,体现出“孝”的概念,D正确。‎ ‎6.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中讲到周幽王废嫡长子宜臼,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于是诸侯反叛,杀了幽王,拥立宜臼,宜臼即为周平王。从制度层面看,诸侯反叛的正当理由是 A. 周幽王的荒唐 B. 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C. 周王室的衰微 D. 周幽王破坏了宗法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褒姒的儿子并不是嫡长子,而周幽王立其为太子,是破坏了宗法制,所以答案选D。而ABC并不是制度层面,排除。‎ ‎7.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 A. 中央集权 B. 官僚政治 C. 天下为公 D. 家国一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度,通过封建诸侯,西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宝塔式”森严等级制度;而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宗法制,奴隶主贵族根据与周天子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统治集团形成“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特点,故选D;西周时期尚未实现中央集权,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西周属于贵族政治,选项B排除;选项C不符合材料主旨,而且西周已经是“家天下”,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掌握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特点,并能与材料中对西周政治横纵向分析相对应,由此角度可知西周既有政治上的等级关系,也有血缘上的宗族关系,体现了家国一体。‎ ‎8.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一套行为规范以协调社会成员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春秋时期礼乐逐步崩坏,但经过孔子的再加工和推崇,礼乐制中的许多具体内容在后世仍有重要影响。这表明( )‎ A. 宗法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B. 传统文化注重历史传承 C. 礼乐制度在后世已消失 D. 春秋礼制导致社会大乱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中“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孔子的再加工和推崇”和“后世仍有重要影响”说明传统文化注重历史传承。故答案为B项。A项,题干中“礼乐制”说明不是宗法制,排除;C项,题干中“许多具体内容在后世仍有重要影响”说明没有完全传承,排除;D项,题干中“春秋时期礼乐逐步崩坏”说明社会大乱导致礼乐制度崩坏,排除。‎ ‎9.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 秦简的记载 B. 学者的研究论著 C. 《史记》的记载 D. 民间的传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旨在考查史学理论知识。秦简是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的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故答案选A项。B、C、D项是二手史料,其可信度不及一手史料,排除。‎ ‎10.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其主观目的是 A. 炫耀文治武功 B. 树立专制权威 C. 寻求暴政依据 D. 宣扬君权神授 ‎【答案】B ‎【解析】‎ ‎【详解】“将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是指皇帝制度的建立,秦始皇采用皇帝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实行皇权至上,树立专制权威,B正确;炫耀文治武功不是秦始皇设立皇帝制度的目的,A错误;寻求暴政依据显然不符合皇帝制度设立的主观目的,C错误;宣扬君权神授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思想依据,D错误。‎ ‎11.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 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民主法制国家 C.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 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律的颁行只能说明秦朝运用法律维护其统治,不能体现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B项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ACD项,根据题干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创建皇帝制度,秦朝中央官制为三公九卿制;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即御史大夫;秦朝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此三项表述都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点睛】解答否定式(或逆向型)选择题务必要注意的两点:a.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而平时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b.此类题目较多地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结果、意义、影响等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 ‎1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秦之所忧者在孤立,而汉之所忧者在诸侯。”为了解决“汉之所忧”,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 频繁更换丞相 B. 任用亲信和近臣 C. 建立刺史制度 D. 颁布“推恩令”‎ ‎【答案】D ‎【解析】‎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这样削弱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正确;频繁更换丞相、任用亲信和近臣、建立刺史制度与“所忧者在诸侯”无关,排除ABC。‎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汉之所忧者在诸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联系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回答。‎ ‎13.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 德才兼备 B. 家庭背景 C. 个人声望 D. 考试成绩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孝悌”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以德才为主,故A项正确;B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对材料信息概况不准确,排除。‎ ‎14.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州郡长官可以自行辟署置僚佐的制度,把州郡僚佐的任命权从地方收归吏部,并规定县佐必须回避本郡,任期三年,不得连任。这些举措的突出作用是 A. 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B. 减少冗员,节约行政支出 C. 遏制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D. 整顿吏治,保障政治清明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把州郡僚佐的任命权从地方收归吏部”“县佐必须回避本郡”“三年一任,不得连任”,可知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机构和人员的精简,故A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无法保障政治清明,故D项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把州郡僚佐的任命权从地方收归吏部”“县佐必须回避本郡”“三年一任,不得连任”,结合中央集权的含义和措施分析解答。‎ ‎15.西汉时期,薛泽、庄青翟、赵周三位丞相在位之时,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本应有所作为,但《汉书》只记录了他们谨小慎微,认为不过是凑数的丞相。这表明 A. 中朝决断国事 B. 外朝负责执行 C. 君主集权加强 D. 宰相能力平庸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本应有所作为,但《汉书》只记录了他们的谨小慎微”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君主集权加强,丞相权力被削弱,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外朝制度,故AB错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宰相能力平庸,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汉武帝时期君主集权加强的史实,学生应该结合材料信息从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6.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A. 摧毁了门阀政治 B. 扩大了政权基础 C. 促进了社会公平 D. 与人才培养脱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材料可以看出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考试内容与从政人才培养脱节,故D项正确;门阀政治不是科举制摧毁的,故A项错误;钱穆主要关注科举制对人才培养的局限,与扩大政权基础和促进公平无关,故BC两项错误。‎ ‎17.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凡事都请示中书省)”。这反映了元代( )‎ A. 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低下 B. 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 C. 缺乏地方管理上的自决权 D. 保证了一定的地方自治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中“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反映了重大事情行省需要向中书省禀明请示;题干中“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反映了公事要“合与决”“从公依例与决”即公事要公共、公正裁决,说明行省制度本身存在着权力制衡机制。故答案为D项。A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效率的高低,排除;B项,该项表述与“合与决”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行省制度的优点之一就是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排除。‎ ‎18.江苏有一显赫家族,世世代代珍藏着其祖上进士及第时当地官员前来贺喜赠送的条幅:“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这一条幅能够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A. 早在汉朝,保存该条幅的这一家族就已经成为名门望族 B. 文人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C. 当时的皇帝和官员都特别重视科举考试 D. 这一显赫家族的祖先是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不能说明考汉朝,保存该条幅的这一家族就已经成为名门望族,故选A项。材料中文人地位提高,科举制出现以及科举考试作用均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代元政治制度演变·科举制度。‎ ‎19.唐朝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完善中央集权 B.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C. 减少决策失误 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唐朝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能够体现唐代通过分割相权强化皇权的专制的特征,所以答案选B,A C两项是唐代三省六部体制客观上所起的作用而非统治者的主观目的,D项与分割相权无关,相权的削弱和皇权的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20.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 唐朝的门下省 B. 宋朝的枢密院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说明“给事中”属于管监察的官员,据此可以推断管监察的唐朝门下省,应该符合题意,故选A;B属于军事机构、CD分别是明清时期皇帝的侍从机构,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三省六部制 ‎21.古代地方三大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相同点表述错误的是 ‎①实行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②都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③长官都由君主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④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封制由于地方诸侯权力较大,不能有效加强中央集权,故②错误;分封制属于世袭制度,不是由君主任免,故③错误,本题选择D正确。‎ ‎【点睛】古代地方三大制度区别和联系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朝代 ‎ 西周 ‎ 秦朝 ‎ 元朝 与中央的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权力、地位可以世袭;‎ 郡、县直属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其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作用 前期巩固国家统一,后期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相同点 都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22.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的替代机构。由此可知。明朝初期 A. 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 B. 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 C. 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 D. 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是指废除丞相和设立殿阁大学士,导致以前中枢机构得以破坏,故D项正确;内阁没有决策权,不是法定的政府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皇权至高无上,故B项错误;丞相制度已经废除,故C项错误。‎ ‎23.《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雍正时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军机处的设置 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 南书房的制约 D. 宰相制度的重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雍正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的内阁只是管理日常事务的机构,雍正时期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处的出现架空了内阁,故A项正确;清朝六部一直在行使行政权,故B项错误;南书房是康熙时期设立的,故C项排除;丞相制度被明太祖废除后,就没有重建,故D项排除。‎ ‎24.明初之后的皇帝或年幼、或厌政,经验能力都不及其祖辈,于是让内阁大学士代阅奏章,草拟处理意见,形成“票拟”权。这说明明代内阁 A. 只有参政议政权没有决策权 B. 是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 C. 与宰相具有相同地位和职务 D. 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由“内阁大学士代阅奏章,草拟处理意见,形成“票拟”权”,可见明代内阁只有参政议政权没有决策权,故排除CD,选A;结合所学,内阁不是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不能统帅六部百司,排除B。‎ ‎25.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 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对宰相有较大的约束力 C.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D. 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说明军机处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故D项正确;材料是从军机处和皇帝的关系中说明军机处在清朝中央机构中的地位,没有涉及这一变化在君主专制加强过程中的地位,故A 项排除;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清朝没有宰相制度,故B项错误;军机处与欧美的民主制度无关,故C项排除。‎ 第Ⅱ卷(选择题)‎ 二、材料题(三个大题,共50分)‎ ‎2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的核心体制,自秦建立,经汉、唐、宋、元不断发展完善,至明清达到顶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 ‎——《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三省六部制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唐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权的分配如下:中书省主管命令的拟定,经过画敕成为皇帝的命令后再送达门下省。门下省对每一道命令都有副署权,如果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省的命令就不能下达。诏书经过门下审核以后,送到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是最高权力执行机关,总揽六部。这样,在最高决策权和最高行政权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 ‎——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栽,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 ‎——钱穆《国史新论》 ‎ ‎(1)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并指出汉朝武帝以后宰相和秦朝宰相的区别。 ‎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简介唐代三省制运作程序,并分析这一制度的主要优点。 ‎ ‎(3)请用明清两代相关史实证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答案】(1)职能: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或据材料具体展开。‎ 区别:秦朝宰相位高权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汉武帝时期通过设置内朝,牵制以丞相为代表外朝机构,丞相决策权被分割。‎ ‎(2)运作程序:中书草拟,门下审核,尚书执行。‎ 优点: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三省相互制衡,防范率相擅权;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程序运行,分工明确,标志官僚政治成熟。‎ ‎(3)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职能”,根据“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内……外……”得出: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第二小问“区别”,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的丞相为百官之首,位高权重;而汉武帝时的丞相则被列入外朝,职能渐趋侧重执行;决策权被内朝分割。‎ ‎(2)第一小问“运作程序”,根据材料“唐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权的分配……中书省主管命令的拟定……门下省对每一道命令都有副署权……送到尚书省执行”可知,中书草拟,门下审核,尚书执行。第二小问“优点”,根据材料“这样,在最高决策权和最高行政权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并结合所学可知,三省相互牵制,防范宰相擅权;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弥补政务繁忙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同时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材料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废除中书省、丞相,皇帝直统六部;清代更是设南书房、军机处等分割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的权力,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权力全部落入皇帝一人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据上述分析作答即可。‎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一出土3.6万枚秦简的湘西里耶古城“中华一号井”。秦简多为当时的官署档案,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大部分简牍属于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的秦朝时期,其纪年有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到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记事详细到月、日。‎ 图二 2010年4月13日,游客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参观“秦简文化墙”时,面对两千多年前的世界上最早的“九九乘法表”,一边拍照,一边赞叹。‎ ‎(1)这批秦简记载了当时许多重要的政治制度。其中,有关中央官制的记载可能包含哪些内容?‎ ‎(2)有人据地理位置判断,秦朝时期的里耶古城应处于楚国的统治之下。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3)在制度创新方面,你认为秦朝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什么?这一制度创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答案】(1)中央官制的设置,包括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等;中央各级官员的职权,如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等。‎ ‎(2)不同意。秦朝统一全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3)贡献: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解析】‎ 第(1)问,从三公九卿的设置及其职权来归纳,归纳为中央官制的设置,包括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等;中央各级官员的权力,如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等。 ‎ 第(2)问依据秦朝废分封、行郡县的史实进行判断。由时间“大部分简牍属于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的秦朝”,所以表态不同意。结合所学,可以答为:秦朝统一全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 第(3)问,要从制度的角度认识秦朝最突出的贡献及其深远影响,可以答为:贡献: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点评】分封制与郡县制是中国古代重要地方管理制度,可以从盛行时间、内容和特点等方面归纳。如,分封制盛行于商周时期,分封制下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盛行于秦朝及以后的封建王朝,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无封地,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士)族。 ‎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 材料二:(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 ‎——樊树志《国史概要》 ‎ 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1)材料一说的是哪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 ‎(2)根据材料二指出隋朝统治者在选官制度上有何创新?并分析该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 ‎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客观历史合理性”的体现。‎ ‎【答案】(1)制度:九品中正制。‎ 弊端:权操于上,以官举士;封闭性,民意无从体现;任人唯亲,不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压抑人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2)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创立科举制)。 ‎ 不同:①官吏选拔权集中到中央。②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③主要按才学标准选拔官员。‎ ‎(3)评价:人才持续流动,而且制度化;公正公平,机会均等原则;激励个人奋斗精神;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统治基础下移,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制度”,根据材料“立中正,定九品”得出:九品中正制。第二小问“弊端”,根据材料“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得出:权操于上,以官举士;根据材料“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得出:封闭性,民意无从体现;根据材料“附托者必达” “不顾才实”得出:任人唯亲,不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压抑人才;根据材料“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士)族”得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2)根据材料“(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代之以科举制”得出: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创立科举制)。第二小问“不同”,根据材料“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得出:官吏选拔权集中到中央;根据材料“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得出: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根据材料“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得出:主要按才学标准选拔官员。‎ ‎(3)根据材料“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得出:人才持续流动,而且制度化;根据材料“‘机会均等’……的机制”得出:公正公平,机会均等原则;根据材料“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得出:激励个人奋斗精神;根据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得出: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统治基础下移,加强中央集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