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6.00 KB
  • 2021-08-30 发布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35题.共70分)‎ ‎1.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 宗法分封制形成中 B. 贵族爵位等级萌芽 C. 统治秩序尚未稳固 D. 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和宗法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到的“子”“公”“伯”“侯”“男”等都是后来的我国封建社会的贵族爵位等级名称,所以材料说明在商代贵族爵位等级萌芽,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统治秩序的稳定与否,故C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到封赏贵族的称谓,而不涉及神权色彩,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等级制度 ‎2.据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中记载: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礼乐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体现了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故B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推举制度,故A项错误;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故C项错误;郡县制正式确立于秦朝,故D项错误。‎ ‎3.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并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东周。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这种现象 A. 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 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 C. 有利于社会的变革 D. 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的特权 ‎【答案】C ‎【解析】‎ 秦社会矛盾尖锐,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秦国建国之初,地处偏僻,社会文化较为落后,不被诸侯所看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正是由于秦国受到周代礼制的约束较小,更加有利于实施新的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兄终弟及、立孙、嫡庶,依旧是贵族世袭特权的体现,故D项错误。‎ 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 ‎4.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但据《汉书》记载,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 社会稳定大一统局面形成 B. 罢黜百家削弱了丞相权利 C. 制度改革使丞相职能转变 D. 汉武帝个人能力特别突出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制约相权,加强皇权,故制度改革使丞相职能转变,致使丞相“难有建树”,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制度改革使丞相职能转变,而不是社会稳定促使大一统局面形成,排除A。B项说法错误,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削弱相权,而不是罢黜百家削弱了丞相权利,排除。材料主旨强调制度改革使丞相职能转变,而不是汉武帝个人能力特别突出,排除D。‎ ‎5.依据下列资料可判定出中国历史上“县”最早出现于何时 资料一、《汉书·地理志》:(秦)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资料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师破白狄,胥臣有功,襄公命(令)先茅之县赏胥臣。‎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战国之时 C. 秦灭六国之后 D. 汉帝国建立时 ‎【答案】B ‎【解析】‎ 材料一的意思是秦统一以后,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材料二中“晋师破白狄,胥臣有功,襄公命(令)先茅之县赏胥臣”,材料中提到晋襄公以县赏给功臣。《左传》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所以可以判定中国历史上县最早出现于春秋,故B正确。‎ ‎6.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开府置佐(设置官署并自行选择任命僚属处理公务)。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开府,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侯,复坐置官属”的现象。这说明开府置佐 A.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B. 造成地方政权机构繁杂 C. 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D. 导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答案】B ‎【解析】‎ 根据“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开府”“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侯,复坐置官属”可知,开府置佐造成地方政权机构繁杂,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官僚开府置佐,无法体现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也无法体现中央政府行政效率是否提高,排除AC;材料没有涉及世家大族,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侯,复坐置官属”,结合所学古代政治制度的知识分析解答。‎ ‎7.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 点睛:近几年来全国课标卷一中的25题几乎都是考查的秦汉政治,今年高考命题打破常规,考查了唐代政治;而唐代的藩镇割据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本题反其意而为之,考查角度新颖,这些都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思路。本题考查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这启示我们遇到和教材结论相违背的题目,解题的最好方法是排除法,本题中A、C不符合史实,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由“兵额与功能”可判断出此时期的藩镇有延续统治的作用。‎ ‎8.帝曰:“人生如白驹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卿等何不……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上下相安,不亦善哉。”为此,宋太祖所采取的措施 A. 削弱了朝中大将的兵权 B. 达到了强化中央削弱地方的目的 C. 造成了北宋内忧外困的局面 D. 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答案】A ‎【解析】‎ ‎“卿等何不……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中省略“释去兵权”,材料反映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使用“杯酒释兵权”的和平手段,不伤君臣和气解除将领的兵权,故A正确;B、D与材料无关,排除;C与材料无直接联系,排除。‎ ‎【名师点睛】‎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卿等何不……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宋太祖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回答。‎ ‎9.明代规定,地方官要定期回京述职,接受吏部与都察院考察,给予有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等问题的官员以不同处分。地方上,上级部门对下级官员定期考察,并造册上报吏部,作为考察任用的凭据。据此可知当时 A. 伦理道德是考察官吏的主要依据 B. 吏部实际负责监察文武百官 C. 此举保证了官僚队伍的清正廉洁 D. 已形成较严密的官员任免机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地方官要定期回京述职,接受吏部与都察院考察,给予……问题的官员以不同处分”“地方上,上级部门对下级官员定期考察,并造册上报吏部,作为考察任用的凭据”,表明明代中央采取方法加强对地方官的考察,已形成较严密的官员任免机制,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给予有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等问题的官员以不同处分,并非以伦理道德作为考察官吏的主要依据,排除A;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不是监察机构,排除B;C表述过于绝对,错误。‎ 点睛:抓住材料主旨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主要说明明代严密的官员考察和任免机制,排除无关选项即可。‎ ‎10.亚里士多德说:“不容许所有公民共享的制度是寡头的,容许所有公民共的制度是民主的。”下列为确保实现“所有公民共享”。古雅典民主采取的举措是 A. “四百人会议”‎ B. “陶片放逐法”‎ C. 十将军委员会 D. 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答案】D ‎【解析】‎ ‎【详解】伯利克里时期,为确保所有公民都积极参与政治,推行津贴制度,即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故D项正确;A项第四等级被排除在外,B、C项都只是涉及部分公民,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1.在伯利克里时期,审理私法案件时每个陪审团最低不少于20l人,遇有重要案件,则由两个或三个陪审团合庭审理。某一案件归哪个陪审团审理,是在庭审的早晨抽签决定的。这一措施旨在 A. 扩大公民参政的机会 B. 力保司法的公平公正 C. 弥补法律条文的漏洞 D. 维护陪审法庭的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主旨是民主原则贯穿过程,与扩大公民参政的机会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两个或三个陪审团合庭审理”“庭审的早晨抽签决定”的措施旨在保证司法审判的公平公正,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及雅典法律条文的漏洞,故C项错误;审法庭的地位并不能通过抽签这种方式得以维持,故D项错误。‎ ‎1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这一评价是针对 A. 梭伦改革 B. 克利斯提尼改革 C. 伯利克里改革 D. 议事会改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说明这项改革制度使有产阶级权力增加,传统的氏族贵族权力受到遏制,联系所学,应该是梭伦的政治改革:按照财产划分社会等级,并分配政治权力,所以答案为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制·梭伦改革 ‎13.早期罗马法规定,在买卖过程中,一方欺骗了另一方,如果手续齐全,则受骗方仍需履行法律义务;但从1世纪开始,法官要调查受骗当事人和施骗嫌疑人,如果属实,则对受骗人加以保护。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 法律伸缩性减小 B. 不再重视法律形式 C. 罗马民法典已完善 D. 罗马法观念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看出罗马法越来越趋向公正合理,体现了维护公正、正义的罗马法观念的发展,故D正确;材料反映1世纪开始法官更注重实际情况,而不是偏重证据,体现出法律增加了一定伸缩性,故A错误;BC表述过于绝对,错误。‎ ‎14.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商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部门。许多经商致富的“新人”进入元老院,将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等法律事项视为重要的国家政务。这说明 A. 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B. 商品经济制约罗马社会发展 C. 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原则 D. 罗马立法有灵活性和现实性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的意思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许多经商致富的“新人”进入元老院,参与法务工作,推动了法律的发展,从而强化了罗马法的灵活性和现实性,故选D;材料并没有体现元老院职能的变化,故可排除A;B项的说法明显错误,故可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自然法,故可排除C。‎ ‎15.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A. 反映了内阁行政权扩大的趋势 B. 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 C. 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 D. 有利于提高议会的办事效率 ‎【答案】A ‎【解析】‎ ‎19世纪内阁提出“公议案”的次数增加,说明当时英国内阁行政权有扩大的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与提高议会的办事效率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A。‎ ‎16.关于美国宪政。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相对坦白地技露说:“使社会本身将分为如此之多的部分、利益集团和公民阶级”,“使全体中多数人的不合理联合即使不是办不到,也是极不可能的,所以联那制是个范例”。可见,汉密尔顿认为美国宪政的本质是 A. 建立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 B. 权力的制衡能防止暴政 C. 保障美国人民的自由民主 D. 维护少数资产者的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全体中多数人的不合理联合即使不是办不到,也是极不可能的”,说明美国宪政不必满足多数人的不合理意愿,建立联邦制政府只是这一本质的体现,故A项错误;权力的制衡能防止暴政只是这一本质的体现,故B项错误;汉密尔顿认为美国宪政不必符合多数人的不合理意愿,保障多数人民的自由民主不是其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美国宪政本质不必符合多数人的不合理意愿,说明其维护少数资产者的利益,故D项正确。‎ ‎17.美国国会议员的来源分为两部分,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众议员由各州人民选出。这体现了 A. 联邦与民主相统一 B. 共和与联邦相统一 C. 分权与制衡相统一 D. 集权与分权相统一 ‎【答案】A ‎【解析】‎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反映出各州具有一定独立权力,是联邦制的体现,“众议员由各州人民选出”体现出民主选举色彩, 故选A项。共和是指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参议员和众议员的产生方式都属于共和体制,不能体现材料中参议员与众议员二者的差距,不选B项。分权与制衡是指美国国家权力划分为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并且互相制约,材料中没有体现参议员与众议员权力不同互相制约的内容,不选C项。材料仅表述了参议员和众议员产生方式不同,体现不出集权与分权的统一,不选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联邦制 ‎18.1848年12月,路易·波拿巴用公民投票把自己推上了总统宝座。1851年12月他发动政变,次年他打着议会的旗号破坏民主,私改宪法,在保证恢复全体人民的选举权的旗号下建立了第二帝国,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A. 民主化进程充满曲折性 B. 民众的素质普遍不高 C. 公民投票权得到了扩大 D. 议会政治已形同虚 ‎【答案】A ‎【解析】‎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共和制与君主制之间进行了几十年的反复斗争,材料反映的路易·波拿巴打着议会的旗号破坏民主,私改宪法,将共和制改为帝制,说明当时的法国民主化进程的曲折性和艰难性。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项。‎ ‎19.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 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 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 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D. 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核心信息:首相可以干预帝国国会立法。首相拥有行政权,他可以改变国会立法结果,说明帝国国会立法权受到行政权的控制,故答案为D项;有权解散帝国国会的是联邦议会,A项排除;B项说法史实性错误,皇帝拥有军政大权,可以任免首相,控制议会,排除;C项说法史实性错误,联邦议会有立法权,排除;‎ ‎20.“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A. 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B. 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 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 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研读材料,可以材料反映的是领事裁判权的内容。根据《南京条约》附件,我国正式丧失领事裁判权,我国司法主权被破坏,因此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文无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领事裁判权 ‎21.历史课上,老师给学生出示了下列材料,其反映了 A. 林则徐应为战争失败负主要责任 B. 这是清王朝长期以来闭目塞听的表现 C. 中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D. 英军的真正目的是武力威慑清政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题干所给材料中“林则徐认为,那是谎言”“林则徐认为,那是虚张声势”“林认为,那是谣言”“林认为,那是武装走私”体现了清王朝长期以来的闭目塞听,故B项正确。林则徐应为战争失败负最主要责任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为落后的封建制度,故C项错误。英军真正目的是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与民族危机·鸦片战争·背景 ‎22.不平等的《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在浙江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A. 杭州 B. 温州 C. 镇海 D. 宁波 ‎【答案】D ‎【解析】‎ ‎【详解】《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和广州,位于浙江的是宁波,故D项正确;A、B和C都不是《南京条约》开放城市,排除。‎ ‎23.据记载,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颁行后,李秀成等一些重要领导人对其“所著各书”,“皆不屑看也”。这主要是由于 A. 李秀成等将领没有文化 B. 洪仁玕的书籍缺乏新意 C. 频繁战争使其无暇读书 D. 该书没有体现农民需求 ‎【答案】D ‎【解析】‎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颁行后,得不到其他领导人的重视,是因为该书脱离了当时中国的实际,具有空想性,得不到农民的支持,故D项正确;AC项不符合史实;该书第一次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性,故B项错误。‎ ‎24.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的“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可知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的工具,结合课本所学,《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工具。所以D《辛丑条约》正确。‎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5.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取代清朝的围旗——龙旗。其主要意图是 A. 象征“五族共和”‎ B. 反对封建迷信 C. 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D. 实行分权制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五色旗的红黄蓝白黑代表的是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着“五族共和”,故A项正确;五色旗取代龙旗,是反封建专制的表现,不是反对封建迷信,故B错误;五个民族含有满族,故C项错误;实行分权制衡与材料“五族共和”思想不符合,D错误。‎ ‎26.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A. 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 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C. 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D. 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许多人民看见掉泪”“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故答案为B项。五四运动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青年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C项;西洋人脱帽喝彩,不能说明西方国家支持五四运动,排除D项。‎ ‎27.“八七会议”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前进的方向”是指 A.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B. 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C. 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D. 依靠群众,继续北伐,领导国民大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国民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给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革命道路,C正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是1927年10月之后,A错误;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遵义会议解决问题,C错误;国民大革命是1924-1927年,故D错误。‎ ‎【点睛】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给大革命之后处于低潮时期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28.“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宜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这一宜言应发表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信息说明: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同意改编红军,以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故本题选择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29.《共产党宜言》中提到:“他们(工人)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愈来愈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马克思旨在 ‎ A. 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B. 工业革命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C. 工业革命使殖民者和殖民地的矛盾加剧 D. 工业革命必然导致社会离心离德 ‎【答案】B ‎【解析】‎ ‎【详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发展,“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说明工业革命暴露出了社会严重贫富分化,故B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生产力水平提高,A 错误;材料也没有说明工业革命对于殖民者和殖民地的矛盾加剧,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工业革命对于社会道德影响,D错误。‎ ‎30.巴黎公社成立以后,规定:“中央委员会要在自己的机关报上公布会议记录,并以公告、法令、声明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汇报工作”此规定体现了 A. 无产阶级专政 B. 人民公仆精神 C. 直接民主原则 D. 社会契约理念 ‎【答案】B ‎【解析】‎ 材料“向群众汇报工作”体现了对人民负责,体现了人民公仆精神,B正确;虽然巴黎公社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直接民主原则和社会契约理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 ‎31.“俄国革命最近之形势,政权全归急进社会党之手,将从来之政治组织、社会组织根本推翻。……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这里所说的“政治组织、社会组织”是指 A.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沙皇专制政府 C. 苏维埃政府 D. 保守党政权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政权全归急进社会党之手,将从来之政治组织、社会组织根本推翻”、“社会主义上之革命”可知,这场革命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翻原有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由此可以判断这一政权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2.将卢梭“主权在民”的理论和马克思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的观点付诸实践,作为我国政权建设根本原则的成功运用是 A.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 建立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 C.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C ‎【解析】‎ ‎1912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形式上确立了民主政体,革命果实为北洋军阀所篡夺,民主共和名存实亡,排除A;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是一种党派间的合作制度,而非主权在民,故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自人民,而且享有真实广泛的权力,是人民主权的成功应用,故C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在聚居区的一种自治制度,不符合“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故D项错误。‎ ‎33.“村子里开会,有分组讨论,也有全体大会,还有投票表决,和在人民大会堂的会差不多。”材料现象反映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完善 B. 我国民主实现了全民公决 C. 政治协商体制进一步得到巩固 D. 基层民主政治得到了扩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村民大会召开的情况,这是新时期基层民主政治扩大的表现和结果;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34.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代表团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 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 推动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 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D. 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答案】D ‎【解析】‎ 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故答案为D项。日内瓦会议没有能够解决朝鲜问题,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没有改善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排除C项。‎ ‎35.197l年10月27日蒋介石说:“本届联合国大会,竞自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置公理、正义不顾.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次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决不承认其任何效力。”材料中所调的“非法决议”‎ A. 纵容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B. 否定了台湾的主权国家地位 C. 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肯定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71年10月27日”和蒋介石发表文告的内容,说明此文告是蒋介石为联合国驱逐国民党驻联合国代表而作的,因而材料中所谓的“非法决议”是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决议,故C项正确,AB项错误;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道路打开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未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请回答同盟会纲领及孙中山对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做了怎样的概括?‎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可以从性质、意义、教训等角度作答)‎ ‎【答案】(1)“驱除鞋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性质: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历史功绩: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教训:①没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②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妥协。‎ ‎【解析】‎ ‎【详解】(1)同盟会纲领:依据所学可知是“驱除鞋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概括:依据所学从三民主义回答。‎ ‎(2)认识:依据材料二“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和所学从辛亥革命性质、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教训等回答。‎ ‎【点睛】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