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9.46 K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 2020 届高三模拟测试(四)
文科综合历史
24.“家臣”是指贵族家族里家主(包括宗主和宗妇)以外的所有人员。西周时期,家臣有机会在
贵族家族内部得到升迁,也有机会流动到更大的贵族家族任家臣,甚至进人诸侯国或周王室任
职。据此可知
A.家臣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来源 B.西周贵族政治具有多样化特点
C.西周传统的世官制遭受挑战 D.分封制下地方诸侯势力膨胀
25.西汉中期以后,为了加强对手工业、工矿业的管理,防止私造钱币,中央政府设立了工官 9 处.
铁官 46 处,实行专营统管矿产和铸币权。政府还建立.完善了工商贸易立法。以上举措
A.意在规范社会经济的秩序: B.全面落实工商官营体制
C.是新儒学日益成熟的体现 D.照搬了工商食官的传统
26.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曹翰知颍州,“部内不治”。其下属汝阴县令孙崇望告发曹榆"盗用官钱,
擅筑烽台,私蓄兵器,擅补牙官,取官租羡利钱五百万,绢百匹”等,太宗因而削夺曹翰官爵。据此
可知,北宋前期
A.地方行政制度混乱 B.州县官员权势过重
C.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D.君主专制制度完善
27.徐光启曾说自己“受知先生(焦兹)为深”, 故“文要有益于世”“能益于德,利于行,济于事”。
据此可知徐光启.
A.是明朝时期最伟大的科学家 B.倡导正确对待西方科技
C.深受焦站经世致用思想影响 D.成为古代科技集大成者
28.鸦片战争后大量的西方工业品出现在中国市场,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中国的家庭手工棉纺织
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洋纱洋布质优价廉 B.欧美国家善于营销策略
C.自然经济封闭保守 D.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29.1932 年陕西潼关发生霍乱,因染病而死亡者超过 30%。当地老中医说:贯众(中药名)泡水瓮中,
通过泼酒可以消毒扑灭疫灾。这导致附近中药铺的贯众很快销售- -空 ,许多青壮年进山挖贯众
倒卖。这表明
A.瘟疫为--些人提供了“商机” B.国民政府没有进行医疗救助
C.中药有效制止了霍乱的流行 D.近代卫生防疫制度开始建立
30.'下表反映的是 1927-1936 年中国 GDP 情况(单位:亿元)
从中可以看出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 B.国际援助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
C.国民政府较注重国家经济建设 D.经济大危机没有影响中国增长
31.'下面是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统计表
表格说明我国
A.与西方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B.开放与外交同步发展
C.外交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 D.无敌国外交理念形成
32.“事实上,不但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学说、制度和科学受到过(古)罗马私法的洗礼,而且在近现
代西方人们的信念和生活方式里面,也渗透着罗马私法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说:西方文化就是
法律文化,而且首先是私法文化。”由此可知,古罗马私法.
A.奠定了西方法治精神的基础 B.提供了西方社会生活的规范
C.描绘了西方近代社会的蓝图 D.束缚了西方法律文化的发展
33.'下表呈现 19 世纪 30 年代英国工人刊物上先后出现的观点。由此可知,这--时期的英国
A.
工业无产阶级政治地位上升 B.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意识增强
C.经济发展取决于工人的劳动 D.马克思主义指导了工人运动
34.法国自 19 世纪开始出现国有企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有化被认定为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
兴起了一股国有化的浪潮,法国经济总量也- -度雄踞全球第四。这一-现象表明
A.美国战后经济发展战略影响深远 B.近代德国福利制度的积极因素被借鉴
C.凯恩斯主义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 D.国有化政策促进了经济长期持续增长
3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对移民群体的增长速度和高生育率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担忧“欧
拉伯”(欧洲 Europe 和阿拉伯 Arabia)的出现,开始思考“whoarewe"的问题,开始怀疑若千年后
欧洲还能否是欧洲人的欧洲。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A.人们否定了社会交往 B.南北方民族融合的发展
C.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 D.弱势群体边缘化的加速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被史学家称为“人类史 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15 世
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 2000 ~ 3000 万原住民。约 100 年后,原住民人口剩
下不到 100 万。1507 年前后,天花被一个患病的黑人奴隶带到美洲,从此开始在美洲大地肆虐。
随后,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也接踵而至。新大陆的印第安人
已同旧大陆的人类隔绝了上万年,对天花、麻疹、白喉、伤寒、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缺
乏免疫机能,也缺乏防疫知识,很快就成群成群地倒下。清教徒英克里斯马瑟在几十年后回顾这
段历史时称:“印第安人开始不断骚扰他们已经卖给英国人的领土的边境,但是上帝通过在印第
安人中传播天花,结束了这场冲突。”
——摘编 自潘振华《人类史上历次大瘟疫》
材料二 一. 二八淞沪战争不仅给上海造成了社会灾难,还导致瘟疫大流行,还被日本等国公
布为霍乱、天花流行港,大大加剧了战争的破坏力度。面对传染病疫情,上海各医院较往年提前
开门诊治患者,社会慈善人士增设时疫医院不下 20 所。上海卫生局特向汽车公司定制巡回诊病
车 3 辆,以便巡回时沿路免费诊治病人。1932 年上海卫生试验所注射传染病疫苗的数量也远超
往年,卫生局特发布“防疫要点”布告,劝告市民注射免费防疫针以保护自己生命;号召扑灭传染
病菌的媒介-- 苍蝇;注意卫生,对污秽及便溺进行消毒。卫生局还定期通报卫生工作状况:注射人
数、死亡人数、防疫手段和疫情,还包括患者居住地点、各时疫医院的诊疗情况、预防注射情
况等。这些救助的结果是部分缓解了疫情。
——摘编自刘雪芹《一●二八淞沪战争与瘟疫》
(1)根据材料- -指出 16 世纪美洲原住人口急剧减少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3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与美洲地区引发疾病肆虐的共同原因,并概
括民国时期的瘟疫救助方式。(12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当战国时代, 百家并起,而秦是用商鞍而强国,用李斯而得天下的。秦始皇又力主任法为
治,这时候,法家之学,自然盛行。..在汉初,最急切的要求,便是休养生息,黄老清静无为之学,当
然要见重于时。所以虽有一个叔孙通,制朝仪,定法律,然而只是个庙堂上的事,至于政治主义,则
自萧何、曹参,以至于文帝、景帝,都是一贯的。...帝是个好大喜功之主,什么兴辟雍、行巡守封
禅等,在他都是不惮劳费的。于是儒家之学,就于此时兴起了。..代帝既听董仲舒的话,表彰六艺,
罢黜百家。又听公孙弘的话专为通五经的博士置弟子。于是在教育、选举两途,儒家都占了优
胜的位置。...于是“一经说至百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儒家之学遂臻于极盛了。
——摘编自 吕思勉《中国通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一角度或 整体) ,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 1978 年前,多数社队企业都是由作为政社合一的社队(或作为基层政权的乡村)举办的,
在人事、劳动和工资制度等方面存在着“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的现象。从 1979 年开
始,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上半期,许多乡村对企业实行放权,通过集体承包、厂长(经理)承
包等形式,把企业承包给集体或个人,并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给企业充分的自主权。同时,企业
内建立生产责任制,切实把企业的经营成果、职工的劳动贡献与职工的物质利益结合起来。
整顿财务管理,推行经济核算,降低生产成本。1978-1984 年,社队(乡镇)工业总产值由 385. 26 亿
元增长到1245. 3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0.8% ,远远超过了全国工业和城镇集体工业的增长速度,
开始展现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面貌。
——摘编 自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社队企业改革的特点。(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社队企业改革的意义。(8 分)
46.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二战中美国宣战时,将自己描绘为受害者,无端遭受了日本袭击,正义战争神话因此很快流
行起来。民众相信国家,认为美国经济军事的强大是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之上的,不愿承认自己被
政府操纵或误导,不愿承认他们为之献出生命、金钱和感情的战争是不正义的。当时是战争状
态,如果有人对指挥官或军队提出批评,无异于叛国行为。然而,普通民众却没有注意到早在 19
世纪,美国就已插手夏威夷岛屿事务:1854 年美国海军强迫日本开放;1898 年的美西战争后,菲
律宾成为美国的殖民地。二战总体上可以说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但美军 1944 年对德国的文化名
城德累斯顿进行的大轰炸等并不是正义的,杜鲁门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的决定是否恰当也一
直有不同的声音。
——摘编自陈春华胡亚敏《西方的正义战争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伊拉克战争中的运用》
(1)根据材料分析美国民众盲信政府“正义战争神话”的原因。(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中美国对日宣战的原因。(5 分)
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I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杜佑(735 ~812)唐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
家。历事唐玄宗至宪宗六朝,长期居官任相多年,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比较了解,对
朝政弊端有所认识。他以“富国安人之术为已任”,针对时弊,捉出节省开支,裁减官员的主张,
又精于吏道,颇受朝野敬重。在淮南任职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辟海滨荒地为良田,积米至五十
万斛。公元 800 年,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死后其子求为节度使,唐廷不许,命杜佑讨伐。杜佑
调集大批战船,派部将孟准为前锋攻徐州。他公事之余,勤于著述。以三十六年的功力博览古今
典籍和历代名贤论议,考溯各种典章制度的源流,以“往昔是非”“为来今龟镜”,撰成二百卷的
巨著《通典》,为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
——摘编自《大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杜佑》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杜佑的主要成就。(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佑成就取得的原因。(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