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50 KB
  • 2021-08-30 发布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作业)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作业(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银川统考)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 A )‎ A.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 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 C.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 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解析:分封制的瓦解使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郡县制的形成有利于中央集权模式的形成,故A项正确;皇帝制度确立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实施郡国并行不利于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故D项错误。‎ ‎2.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内史杂》明确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汉代文献中更是记载道:“公府椽(指属官佐吏)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这反映了秦汉时( B )‎ A.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B.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 C.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D.三公九卿间既配合又牵制 解析:材料“公府椽(指属官佐吏)多不视事”与皇帝独裁无关,故A项错误;据材料“必以书,毋口请”“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可知国家公务注重文案书写,反映了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故B项正确;材料“必以书,毋口请”“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与官吏拘泥行政规制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与三公九卿之间的相互关系无关,故D项错误。‎ ‎3.下表是秦始皇时期所任丞相的情况,此表反映了秦朝( A )‎ 姓名 籍贯 任相时间 位序 吕不韦 濮阳 庄襄王元年至始皇十年 右 昌平君 楚 始皇元年至二十一年 左 隗壮 ‎?‎ 始皇二十一年至三十四年 右 王绾 ‎?‎ 始皇二十一年至三十四年 左 冯去疾 韩上党 始皇三十四年至始皇三十七年 右 李斯 楚上蔡 始皇三十四年至始皇三十七年 左 A.注重实效和利益的功利主义 B.以地域划分进行管理与统治 C.丞相协助天子处理国家政务 D.大事上存在明显的制度局限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表格可知,秦朝实行左右两位宰相相互牵制,注重实效,故A项正确。根据题目中有两位宰相并不知其籍贯,B项表述错误;题目中并未出现丞相的职能和职责,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着重强调的是秦朝设立宰相的史实,并未进行评价,故D项错误。‎ ‎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 )‎ A.国家管理制度化 B.从人治到法治 C.礼仪与政治分离 D.为民主政治奠基 解析:据材料“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可知,秦朝用官僚政治取代原来的贵族政治,这种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之上,通过法律等手段使国家的管理趋向制度化,故A项正确。‎ ‎5.(2019·长春测评)战国后期,苏秦被任命为从约长(合纵联盟的联盟长),担任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这反映了( D )‎ A.中国实现局部统一的趋势 B.分封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社会转型改变传统用人观 解析:材料中苏秦一人可担任六国相,可知与传统一人代表一国不同,故D项正确。材料中苏秦“担任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相”,有六国存在,体现不出当时出现了局部统一,故A项错误;分封制是指天子分封诸侯维护统治,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信息,故C项错误。‎ ‎6.历史学家指出:战国时代晚期,国家已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秦汉后经过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材料反映出( C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 B.皇帝制度确立 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科举制逐渐形成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从战国时代晚期到秦汉统治阶层的变化,说明了官僚政治逐步形成,故选C。材料中强调的是由战国时代晚期到秦汉的演进,强调统治机构的构成,A项错误;皇帝制度是在秦朝确立的,与材料中强调“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无关,B项错误;科举制度是隋朝时创立的,与材料强调的时间不符,D项错误。‎ ‎7.秦政府规定:官吏必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要按法律治罪。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且不准带随员赴任;到了新任职位之后,也不得随意“除其故官佐,更以之新官”,违者依法治罪。这些规定,旨在( D )‎ A.强化君主专制 B.规范官吏从政 C.树立法律权威 D.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根据题目中“官吏必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 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可以看出,郡县制下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调遣,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与此有关的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A项错误;题目中“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要按法律治罪”强调的是服从中央的重要性,并非规范官吏从政,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C项错误。‎ ‎8.中国皇帝制度出现后,皇帝的居处称“行在所”,所用车马称“乘舆”。经皇帝批阅的文件称“御批”。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之印称“玺”。材料反映出( A )‎ A.封建皇帝在当时具有独特权威 B.皇帝制度顺应了当时历史潮流 C.封建皇权随时代发展逐步强化 D.皇帝专称减少了对皇权的限制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皇帝制度出现后,皇帝的居处称‘行在所’,所用车马称‘乘舆’。经皇帝批阅的文件称‘御批’。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之印称‘玺’”可知,这些为皇帝所专门设置的种种称谓都是为了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性,故A项正确。‎ ‎9.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薄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代( C )‎ A.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 B.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官僚政治的模式已经形成 D.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 解析:‎ 秦朝是古代中国官僚制度的奠基时期,其官僚体系刚刚从贵族政治演变而来且尚处于雏形阶段,故A项错误;在古代中国的地主政权之下,取代贵族政治的只可能是官僚政治而非平民政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官员之下已设置有辅助其履行政务的吏胥,古代中国官僚政治的基本模式已经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刻意突出“中央”与“文官”的特别地位且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对比,故D项错误。‎ ‎10.有学者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B )‎ A.西周与秦以后的制度没有联系 B.周秦制度的根本差异是分封制变为中央集权制 C.作者对秦以后的“独制”持否定态度 D.“大变局”指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解析:秦朝及以后的朝代还是从西周政治之中继承了若干制度,诸如贯穿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宗法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可知,西周与秦朝制度一个根本的变化就是由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故B项正确;该作者所陈述的仅是一种客观的史实,并没有夹杂个人的主观评判,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大变局”很明显指的是政治制度由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的转变而非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故D项错误。‎ ‎11.(2019·运城联考)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说:“秦王(嬴)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嬴)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D )‎ A.徙民实边,修长城 B.建灵渠,出兵南越 C.统一文字,焚诗书 D.除谥法,废“封建”‎ 解析:材料中“秦王(嬴)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 ‎,表明秦始皇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其核心是皇权至上。徙民实边,修长城是在军事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不能反映皇权至上的本质,故A项错误;建灵渠,出兵南越同样是在军事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能反映皇权至上的本质,故B项错误;统一文字,焚诗书是秦始皇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同样不能反映皇权至上的本质,故C项错误;秦始皇认为,皇帝死后,大臣对上代皇帝上谥号,是不忠犯上的行为,所以除谥法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本质,废“封建”,全面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建立奠定基础。故D项正确。‎ ‎12.《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第九条:百姓(假)公器及有责(债)未赏(偿),其日(足)以收责之,而弗收责,其人死亡;及隶臣妾有亡公器、畜生者,以其日月(减)其衣食,毋过三分取一,其所亡众,计之,终岁衣食不(足)以稍赏(偿),令居之,其弗令居之,其人死亡,令其官啬夫及吏主者代赏(偿)之。这说明当时( D )‎ A.极力推行严刑峻法 B.百姓经济负担沉重 C.官吏假公济私严重 D.注重强化官员责任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当时法律规定,官吏必须及时收缴百姓所借公物或欠债,因不及时收缴而造成的损失,负责的官吏要承担赔偿责任,这实际上是为防止官吏“渎职”而强化官吏的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河经常有淤塞河床,引起堤防溃决泛滥,造成大量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可能。……按理说来,有一个最好坐落于上游的中央集权……才可以在黄河经常的威胁之下,给予应有的安全。饥荒时拒绝粮食之接济尤其可以成为战争的导火线……‎ 各大国所控制的资源能够在赈灾时发生确切的功效,所以在吞并的战争中也得到广泛的支持。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民族的威胁已相当严重,这时已有将北万几个小国家所筑土壁结合起来构成一座相连的城塞之必要,这项工程终使秦始皇在历史上名传千古。所以这种局势的展开也指出中国即使在国防上也要中央集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以及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解析:第(1)问,从黄河泛滥、救灾赈济、应对游牧民族的威胁等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角度分析概括其必然性。‎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从“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等角度分析。‎ 答案:(1)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治理水患;中枢力量所控制的资源在赈灾时能够发生确切的功效;动员和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来加强国防。‎ ‎(2)表现: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各官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材料强调秦朝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观点可从制度产生的背景、制度的演变趋势和制度的影响等角度提取。以示例2为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论述过程中分朝代按“史实+结论”的方式进行论述即可,最后可作总结。‎ 答案:示例1:‎ 观点: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或“中央集权制度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论述: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阶级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韩非子提出了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综上所述,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示例2:‎ 观点: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论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外朝制度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刺史制度的实施则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科举制度则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进一步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把地方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适应了对辽阔疆域管辖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明朝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发展并达到顶峰。‎ 示例3:‎ 观点: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 论述: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皇权专制,导致暴政现象,如秦末暴政、隋末暴政。权力过分集中,导致最高权力者身边的人欺上瞒下、贪污腐败,且极力扩充势力范围,成为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如历史上的党争、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思想上,中央集权强调思想控制,钳制了人们思想,压抑了人们的创造力,如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 等,导致人们思想僵化,社会文化的发展受到抑制,创新乏力。经济上,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导致地方自主性和主动性的丧失,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的经济和区域经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