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0 KB
  • 2021-08-30 发布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卷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单元检测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 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 ) A.诸子“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士阶层的兴起 D.“学在民间”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血腥”指的是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残酷性,而 “宽容”主要指文化方面宽容的政策,社会上涌现出诸子“百家争 鸣”,故选 A 项。战国时期已经开始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商人 的地位开始下降,排除 B 项。士的兴起属于诸子“百家争鸣”的条 件,排除 C 项。“学在民间”在春秋晚期已经出现,也是“百家争 鸣”的条件,排除 D 项。 2.[2016·合肥质检]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包括下列( ) ①以德治国 ②以法治国 ③轻徭薄赋 ④“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②“以法治国”属于法家思想,因此排 除含②的 A、B 两项。儒家“仁”“仁政”的主张中含以德治国、轻 徭薄赋的内容,故本题选 C 项。 3.小亮的父母喜欢读荀子的著作,有一次得知小亮在外行窃, 他们坚信荀子的理论,对小亮的态度是( )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的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所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惩罚,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 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中“坚信荀子的理论”可以判断。荀子认为人本性 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好好教育”符合 用“礼”规范孩子的行为,孩子会改正错误即符合“使人向善”,故 选 A 项。 4.“今上下之接,无子父之泽,而欲以行(仁)义禁下,则交必 有郄(隔阂)矣。且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 父子之泽乎?”韩非子此语强调了( ) A.墨家的兼爱主张 B.儒家的仁义思想 C.讲究君臣父子的秩序 D.不能靠仁义来确立等级关系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韩非子的主张。韩非子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都存 在利益冲突,何况无血缘关系的君臣,因此他抨击的是主张“仁义” 的儒家思想,B 项错误,D 项正确。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 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排除 A 项。C 项不是材料主旨。 5.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 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个同学将本班各 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B.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C.英语老师穿着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D.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风范 答案 C 解析 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代表小生产者,当然不可能着装时尚, 故 C 项错误。A 项反映了老子顺其自然的思想;B 项体现了法家严 刑峻法的思想;D 项体现了儒家仁爱的思想。 6.《剑桥插图中国史》一书中对战国时期的某派别评论道:“他 们对宇宙论、认识论或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 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以下对 该派别评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些思想家大多持中央集权论 B.他们思考的出发点是现在该怎么办 C.其思想主张与道家儒家针锋相对 D.战国时期不受重视,不能发挥作用 答案 D 解析 结合“谋略家”“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 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等关键信息可知,该派别是主张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的法家。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国富 兵强,秦王嬴政采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横扫六合、一统天下,D 项说 法错误。 7.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多方游学,广收门徒,传播学说,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这一文化教育状况到汉代发生了实质性 的改变,下列与这一改变无关的是( ) A.汉初实行黄老政治对教育造成消极影响 B.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董仲舒“春秋大一统”思想的影响 D.汉武帝建立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答案 A 解析 首先要明确汉代文化教育状况发生的改变是指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正统地位。B、C、D 三项皆 与之有关。汉初实行黄老无为政治,重在休养生息,对教育影响不大, A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8.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人们无 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 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在儒家思 想演变的进程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答案 C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加强中央集权。A、B、D 三项是春秋战国 时期的儒家思想,与之不符,只有 C 项符合题意。 9.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 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苛责自身,谋求改进。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 是由于( ) A.沿承敬天法祖的习俗 B.信奉君权神授的理论 C.汉人对天的敬畏 D.自省有助于减少灾害的发生 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天人感应”思想,故答案为 B。 10.[2016·北京朝阳一模]某学者在点评君主们执政心法时说到 “摆起面孔说教,满口仁义道德;放开手脚行事,一派杂霸之术”。 君主“得其心法”始于( ) A.东周 B.西汉 C.北魏 D.南宋 答案 B 解析 材料信息“摆起面孔说教,满口仁义道德;放开手脚行事, 一派杂霸之术”说明并不是纯粹都用儒家思想,而是杂糅其他学派的 思想,东周时儒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故 A 项错误;西汉汉武帝 时期“独尊儒术”的同时,杂糅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故 B 项正确; 北魏时期和南宋都继承这一点,但与“始于”不符,故 C、D 两项错 误。 11.[2016·南平期末]理学的出现,承担了重建儒学价值体系的职 能,使传统儒学通过理学而得以复兴,故理学也被称为“新儒学”。 其“新”体现在( ) A.提出“三纲五常” B.关注社会伦理问题 C.吸收、扬弃佛道思想 D.强调“民本”思想 答案 C 解析 理学兴起于北宋,提出“三纲五常”思想的人是汉代的董 仲舒,故 A 项错误;汉代的董仲舒就开始关注伦理问题,故 B 项错 误;魏晋南北朝玄学盛行,在唐代佛、道思想盛行,但是南宋的朱熹 却完成了新儒学的改革。朱熹的深刻之处在于把孔孟置于正宗,同时 又把董仲舒阴阳五行以及佛学高度一元化的哲学和道家无为的思辨 精神加以整理,故 C 项正确;强调“民本”思想的是战国时期的孟 子,故 D 项错误。 12.有人将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中的“狂”解释为 “狂,是自信的外现,是对人格尊严的充分肯定,是对束缚人的社会 习惯势力的蔑视”,遗憾的是在宋朝以后,中国很少再出现像李白这 样的诗人了。造成这一状况的思想文化因素是( ) A.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B.“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熏陶 C.宋代以后词风盛行 D.城市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宋代以后很少出现像李白那样的浪漫主义诗人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但思想文化原因是程朱理学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束缚,答案 为 B。 13.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 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源”。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 ) 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B.首倡“格物致知” C.提出“理”为万物本原 D.充实了伦理纲常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理学的理解。关键信息是:道教认为“道是世 间万物之源”,而理学家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故选 C。 14.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 到了 14 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 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专制制度 B.“罢黜百家” C.“三教合一” D.程朱理学 答案 D 解析 从时间上判断,程朱理学在宋朝以后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成为束缚人们的教条,阻碍自由思想的流动,把中国文化长河变成了 一潭死水,一个发酸发臭的“酱缸”,故答案选 D 项。中国整个封 建时代都实行专制,不符合“但是到了 14 世纪”,故 A 项错误;B 项是汉朝,C 项是隋唐,与 14 世纪不符,故 B、C 两项错误。 15.《明朝那些事儿》中评论道:“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 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 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 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这里的“他”与“思 想”分别是( ) A.“二程” “格物致知” B.朱熹 “存天理,灭人欲” C.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 D.王阳明 “致良知” 答案 D 解析 材料评论的是“心学”,A、B 两项不符合题意。由题干 中的“明代末期”可以排除 C 项。故 D 项正确。 16.[2017·扬州期末]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 目空一世,愤激过甚”, 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 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下列不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批判礼教的虚伪,主张童心说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内容分析得知,材料中提到的思想家是李贽,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思想,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 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故 B 项正确;李贽针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提出“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故 C 项正确;李贽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故 D 项正确。 17.下列不可以代表士人的经世致用思想的是( ) A.“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C.“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经世致用思想强调学以致 用,担负起服务于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的物质追求,A 项 过于强调个人利益,因此不正确,符合题意。 18.禁书,泛指执政者或宗教领袖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或信众的 信仰,禁止于己不利的书籍传播。他们往往采取强烈的排他行为,例 如焚书或追杀原作者。图中作品被列为禁书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 (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 D 解析 明末清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思想界出现了以李贽、 黄宗羲等人为代表的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给后世 民众以深刻的启迪。答案为 D 项。A 项是理学的主张,故排除;B 项不符合黄宗羲;C 项未体现。 19.儒家思想创立后,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下列儒家思想主 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②“理在先,气在后” ③“圣人之道,悟性自足,不假外求” ④“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 独治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董仲舒的主张;②是二程的主张; ③是陆王心学的思想;④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的主 张。 20.[2016·山西期末]黄宗羲“藏天下于天下”的思想与王夫之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的思想如出一辙。 二者实质上都( ) A.反对君主制度 B.抨击君主专制 C.主张人人平等 D.继承传统儒学 答案 B 解析 君主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两人对封建君主专制 有所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反对君主制度,故 A 项错误;两人生活的 时代,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个性解放和商品经济发展成为大势所 趋,题干材料的意思就是要求君主能够分权于民,故 B 项正确;材 料中没有出现人人平等的信息,故 C 项错误;传统儒学是维护君主 专制的,与题干主旨不符,故 D 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0 分) 21.[2016·北京东城区联考](18 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思想,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 惠则足以使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 听群众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 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 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 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 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吕氏春秋》 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 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 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2 分)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思 想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因素有哪些?(8 分) (3)据材料四,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这反映了怎样的时 代特征?(8 分) 答案 (1)思想核心:“仁”“礼”。 (2)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历史因素:国家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汉武帝为强化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 (3)态度:反对迷信孔子,认为不应把孔子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 标准。时代特征: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早期民主启蒙 思想产生。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中“恭、宽、信、敏、惠”“克己复 礼为仁”直接回答孔子的思想核心。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中 的“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能够看出战国中后期已经 有人明确主张思想统一,材料三中更明确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这表明中国古代思想界出现了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的趋 势;“历史因素”主要依据政治上的统一需要思想上的统一为其服务 来分析。第(3)问,“态度”可以根据材料四中“不待取给于孔子而 后足”进行分析;“时代特征”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 想等方面分析。 22.[2017·遵义期末](24 分)图片包含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面的绘画作者是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明朝第八代皇 帝。此幅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 左首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首为一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 团膝相接,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于两人肩上,面部被遮,只露出 光光的头顶,一手轻捻佛珠,显是佛教中人。构图合三人为一体,妙 思绝伦。人物刻画生动传神,衣纹细劲流畅,顿挫自如,显示出画家 高超的技艺。 根据材料,提取图画中包含的政治或思想的一个信息,并加以说 明。(要求提取的信息与说明相一致) 答案 (示例一)信息:三教合一(代表了本土的儒道与外来的佛和 平共处的世界宗教和谐观)。 说明:从统治者利用宗教统治、百姓寻求精神寄托、宗教的特点 来答,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信息:期望全国朝野安定团结(团结和谐或体现华夏自古 的中庸思想)。 说明:联系明朝的政治状况来答,言之有理即可。(本题为开放 性试题,只要与图相关的信息,信息与说明一致即可) 解析 首先提炼观点信息,题目明确表示可以从政治或思想角度 进行提炼。比如:希望朝野安定,三教合一,中庸、和为贵思想影响。 其次进行说明,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如:统治者利用宗教统治,儒 家中庸之道,教派争斗不利于团结稳定等角度进行说明。 23.(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顾炎武的《郡县论》认为郡县制是政治最大的弊端,“此 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郡县制是专制皇 帝最大化自己权力和利益的手段,所谓“今之人君者,尽四海之内为 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中央专权钳制之下, 地方社团和地方官毫无积极性可言,致使民穷国弱,而振兴国家的办 法就是分权于地方,让地方社团强盛,授地方官以实权,“寓封建之 意于郡县之中”,以厚民生和强国势。 ——摘编自《以政治人类学质疑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材料二 黄宗羲在政治专著《明夷待访录》中提出“荼毒天下之 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敲剥天下之骨髓”的君主是人民的“寇 仇”与“独夫”,宣布“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他主张通过学校和实行法治来监督君权。这种学校具有面对天子 直言“政有缺失”“公其是非”的职能,类似于近代的代议机构。他 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从而实现“有治法而 后有治人”的理想。 (1)结合材料一回答,顾炎武认为“郡县制是政治最大的弊端” 的理由何在?他认为振兴国家的途径有哪些?(6 分) (2)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一指出顾炎武和黄宗羲论述问题的角度有 何异同。(6 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黄宗羲思想主张的进步作 用。(6 分) 答案 (1)理由:郡县制是专制皇帝最大化自己权力和利益的手 段,在中央集权钳制之下,地方的发展受到制约,导致民穷国弱。途 径:中央分权给地方,给予地方官实权,以强国富民。 (2)相同点:二者都针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 了自己的看法和解决弊端的方案。不同点:顾炎武是从中央与地方之 间的关系来分析郡县制的弊端的,而黄宗羲则是从君主专制的角度来 分析政治制度的弊端的。 (3)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 机;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带有早期的民主启蒙色彩,对近代的 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第(1)问,结 合材料逐一概括即可。第(2)问,概括材料一、二综合回答。第(3)问, 在材料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