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 MB
  • 2021-08-30 发布

2018届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活动及思想文化教案(2)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包括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西汉(202~9年)、东汉(25~220年)等王朝,是我国的“大一统”、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上:“大一统”的实现,秦汉王朝加强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政权基本稳定;秦朝建立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时得以巩固。‎ 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两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黄河流域是当时的经济重心;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思想文化上: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文学、艺术各放异彩;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一、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统一 ‎(1)条件 ‎①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 ‎②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渴望统一。‎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经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内容 ‎①皇帝制度 a.创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b.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大权。‎ c.特点:皇帝至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图示解史 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 ‎②三公九卿制度 a.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b.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c.太尉:管理全国的军务。‎ d.诸卿分掌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③郡县制 a.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b.县令或县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2)影响 ‎①军政大事先朝议再由皇帝最后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②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归纳比较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二)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 ‎1.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中央集权的发展:郡国并行制 ‎(1)背景: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 ‎(2)措施:武帝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 ‎(3)结果: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3.选官制度:察举制 ‎(1)概况: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选官标准:孝廉。‎ ‎(3)特点: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 概念阐释 “汉承秦制”‎ ‎“汉承秦制”主要说明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监察制度、官吏选任制度、法律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维护了秦汉“大一统”局面。‎ 二、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1.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 ‎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 ‎①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西汉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 ‎①汉朝出现漕渠、白渠、龙首渠等。‎ ‎②曹魏时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2.手工业的进步 ‎(1)概况: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成就 ‎①冶金业 a.西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b.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②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业 a.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b.丝织技术相当成熟,能织出二十多个花色品种。‎ c.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 图示总结 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关系 ‎3.古代商业 ‎(1)商业发展 ‎①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总体水平不高。‎ ‎②由于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 ‎(2)城市发展:西汉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 ‎(3)政府政策: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考点一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1.秦朝中央官制如何体现君主专制 ‎(1)三公九卿分工严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分别向皇帝负责,国家军政大事的最终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2)太尉一职是虚设的,并未授予大臣,便于皇帝直接掌兵权,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 ‎(3)九卿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这都是为皇帝和皇家服务,“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2.三公九卿制的运作方式和作用 ‎(1)运作方式: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2)作用:形成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不同官职和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 ‎3.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类别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 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 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前期巩固了统治,但易导致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4.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与先秦贵族政治的不同 ‎(1)不再是族权与王权的统一,而是形成了唯一绝对的政治权力——皇权。‎ ‎(2)不再层层分割政治权力,而是将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则集中于皇帝。‎ ‎(3)君主不再依靠家族势力来行使政治权力,而是通过官僚机构和官员进行统治,各级官员都对皇帝负责。‎ ‎(4)不再是各级政权都实行世袭制,而是只有皇位实行世袭制,其他官僚都由皇帝任命。‎ ‎5.王国问题的形成及解决 形成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封国坐大,形成王国问题。‎ 解决 ‎(1)汉武帝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颁布“推恩令”;变封国为郡;贬低王国官员地位等。‎ ‎(2)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将地方分区监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和秦朝郡县的不同 史料一 (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史记》‎ ‎(哀公二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 史料二 秦朝疆域图 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已陆续设立郡县,县的规模、地位高于郡;郡县设置与兼并战争有关。‎ ‎(2)秦朝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并推广到全国;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县隶属于郡,这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017·课标全国Ⅰ,25)下表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祖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弄清题意 题干材料的内容是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行政区变化表。所提供的数据为汉初4个不同年份的郡国数目。相关知识点主要为汉初王国问题的解决。要求分析的问题是汉朝“郡级行政区”数据变化说明的问题。‎ 技巧运用 先排除容易选项,再辨析疑难选项。‎ B项错误,此题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区划,未涉及“中央行政体制”,故先排除。‎ D项明显错误,“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行政区”数目是逐步增多,“王国控制的区域”必定减少,不可能“日益扩大”。‎ 难点辨析 此题难点在于排除A项。A项,表格数据变化反映了西汉中央与王国势力消长的过程,解决王国问题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双方的矛盾斗争。故A项表述的迷惑性很大。但“渐趋激化”四字不符合史实,双方矛盾的激化表现为公元前154年的“七国之乱”。此后虽仍存王国问题,但矛盾程度趋缓,至公元前106年,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故A项为错误选项,可排除。‎ 答案正解 C项为正确选项。王国问题的解决,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央控制区域的扩大,为解决边患问题创造了条件。‎ 考点二 秦汉时期的经济 秦汉时期的经济现象的时空定位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点 ‎(1)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盛行。‎ ‎(2)广大农民只有少量土地甚至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3)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周期性发展的根源。‎ ‎(4)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 ‎2.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 ‎(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2)汉代“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3)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4)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1.论从史出 秦朝的货币政策 史料 “‎ 及至秦,分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史记·平准书》‎ 结论 秦朝统一货币,通行半两钱,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2.获取材料信息 从材料中找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发生的变化。‎ 材料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井田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1.郡县制的利弊得失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不知有司之官……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发现问题 顾炎武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认识郡县制,蕴含着限制皇权的新思想。‎ 命题角度 郡县制对君主专制的影响;郡县制的变革与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转型;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利弊。‎ ‎2.秦朝政治制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当时的“天下”,中国即成为一个长期整合的政治体……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发现问题 秦的统一和制度创新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特的地位。‎ 命题角度 秦的统一和制度创新的关系;秦朝的文明传承和制度创新;周秦政治与天下一统的内在关联。‎ ‎3.汉代“斑马式”的地方管理体制 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发现问题 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凸显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智慧,是当时的“一国两制”。‎ 命题角度 汉代郡国并行制实行的历史缘由;汉承秦制,汉代统治者的历史传承与制度创新;因地制宜,分而治之,汉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 ‎4.汉代分封与西周分封的区别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发现问题 西周分封和汉代分封在形式和实质上都有所不同。‎ 命题角度 汉代分封与西周分封内涵的不同;汉代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内在联系;如何认识贵族政治下的分封和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分封。‎ ‎5.汉代的官营手工业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 发现问题 汉代官营手工业非常发达。‎ 命题角度 汉代官营手工业发展的概况及特点。‎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时间 题号 时间 题号 ‎2016‎ 全国Ⅰ,25‎ 全国Ⅲ,25‎ ‎2015‎ 全国Ⅰ,25‎ 全国Ⅱ,25‎ ‎2014‎ 全国Ⅰ,24‎ ‎1.命题点:君主专制统治与人伦秩序 ‎(2014·课标全国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宗教,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强调皇权至上,并且皇权至上与祭天、祭祖先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C项;仅从题干材料中无法得出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的结论,排除D项。‎ ‎2.命题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开创 ‎(2015·海南高考)《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罢侯置守”指的是废除分封制的“诸侯”,改为任命郡县制的“郡守”,因此材料是指秦朝实行郡县制,A项正确,B项错误;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度,而秦朝时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C项错误;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随分封制度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瓦解,D项错误。‎ ‎3.命题点:汉代地方吏治 ‎(2015·课标全国Ⅱ,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答案 A 解析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D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 ‎4.命题点:汉代外戚干政 ‎(2015·课标全国Ⅰ,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情境,主要反映了两汉时期皇帝重用自己的舅舅、外祖父,封侯或辅佐年幼的皇帝执政,导致了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汉代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的结果,故选C项。外戚有时本身就被任命为宰相,故依靠外戚抑制相权说法错误,排除A项;“家天下”观念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故B项错误;汉武帝后,王国问题基本解决,故D项错误。‎ ‎5.命题点:汉承秦制 ‎(2016·课标全国Ⅲ,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 B 解析 根据“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可知汉朝实现对全国统治的原因是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故选择B项。材料中的“文书”为国家档案文献,而非儒家典籍,故A项错误。根据“文书之力也”可知文书发挥了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D项“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故排除。‎ ‎6.命题点:汉代农业的生产方式 ‎(2016·课标全国Ⅰ,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以判断画像砖反映了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农业生产情形,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情景,故选D,排除A;画像体现的是生产场景,看不出精耕细作的信息,排除B;汉代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C。‎ ‎1.命题点:秦朝太尉一职设而不授的历史缘由 ‎(2017·济宁期末)有学者认为:“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 A.秦设太尉官职是后人的猜测 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 C.太尉设而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答案 C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太尉没有授予某人,而不是没有或废除太尉之职,故A、B项错误;太尉一职设而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故C项正确;秦统一六国后才设置太尉一职,故D项错误。‎ ‎2.命题点:血缘维系的秦汉皇权承袭制度 ‎(2018·郑州联考)秦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想把皇位宝座千万世都传下去;汉王刘邦成为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表明(  )‎ A.中央集权得以不断强化 B.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 C.分封制依然存在 D.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 答案 D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的强化,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非治国思想,故B项错误;秦朝废除了分封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秦始皇的想法和刘邦的约定都是要保证依照血缘关系加强君主对国家的统治,故D项正确。‎ ‎3.命题点:汉武帝制衡相权的尝试 ‎(2018·北京海淀高三查缺补漏)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 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 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 答案 B 解析 材料是中央权力机构的调整,与削弱王国势力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体现加强内朝权力,有利于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C项不是主要目的和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贤良、文学”不是外戚,故D项错误。‎ ‎4.命题点:汉代经济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影响 ‎(2017·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学期第三次摸底,24)西汉中期,各种铁制的犁铧、耧、锄、镰、斧、锯、刀、锤等农业生产用具普遍地取代了青铜器,并且推广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这可从侧面说明当时(  )‎ A.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B.内外经济交流频繁 C.国内经济整体发展 D.耕犁技术逐渐成熟 答案 C 解析 汉代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也实现了铁农具对青铜器的取代并不能直接说明民族融合的进程加快,故A项错误;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都属汉代的内部交流,并未提及涉外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我们不难推断,汉代的铁农具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和推广,这就从侧面说明汉代整体的社会经济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故C项正确;铁农具的推广并不代表耕犁技术的成熟,故D项错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答案 B 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丞相诸大臣……天下之事……皆决于上”即可选出B项。A项不是材料所要反映的主旨,题目中未涉及秦朝政治制度的弊端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等史实,故排除A、C、D三项。‎ ‎2.(2017·山西三模,24)《吕氏春秋》载:“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据此判断,嬴政时,铸“半两”意在(  )‎ A.突显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B.宣传“天尊地卑”的思想 C.显示王权至上,大秦一统 D.促进大秦帝国内部的贸易往来 答案 C 解析 材料天圆地方仅表明天子顺承天意,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天尊地卑、等级秩序的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天圆地方是天子统治天下的哲学基础,体现了天子顺承天意,至高无上的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半两”钱表达了天子与天地的关系,故D项错误。‎ ‎3.(2017·北京昌平高三期末,1)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  )‎ A.能够解决地方无权 B.保证了民主决策 C.改变不了皇帝专制 D.防止了官员腐败 答案 C 解析 材料论述的是中央官制,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三公之间的分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不能保证民主决策,故B项错误;监察制度的本质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在人治社会中,监察权的独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官员的腐败,因此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4.(2017·安徽皖智教育1号卷联盟高三11月联考,2)秦统一六国后,“销天下之兵于咸阳,铸铜人十二”。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秦始皇实行此举措的目的是(  )‎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确立官僚政治制度 C.努力完成全国统一 D.实行军事上的集权 答案 D 解析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在军事上采取在咸阳销毁全国的兵器,同时规定调动军队的凭证虎符由皇帝控制,其目的在于实行军事集权以加强君主专制,故D项正确。‎ ‎5.(2018·吉林一模,2)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 A.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B.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 C.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 D.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说明朝议制度有利于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故A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皇权至高无上,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朝议制度,没有反映中央机构,故C项错误;朝议制度不能说明秦代中央官制完善,故D项错误。‎ ‎6.(2017·淄博三模)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御史台的主管御史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实行“位卑权重”的原则。这种做法(  )‎ A.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 B.阻碍了监察职能的发挥 C.有效杜绝官僚机构的腐败 D.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位卑权重”的原则,这样做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说监察官员地位低但权力很大,并不妨碍他们行使监察职能,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汉代的监察制度的效果,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汉代的监察制度,监察制度并不能起到防止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作用,故D项错误。‎ ‎7.(2017·昆明一中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训练,25)“位卑权重、位高权轻”是中国古代设置官吏的重要原则,对品级较低者委以重任便于控制。以下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A.秦始皇时期的“三公” B.汉武帝时期的“中朝”‎ C.唐太宗时期的“三省” D.宋太祖时期的“二府”‎ 答案 B 解析 西汉时期的“中朝”指汉武帝任用自己身边的侍从担任中朝决策机构,体现了“位卑权重”,三公九卿转变成了“外朝”执行机构,属于“位高权轻”,故B项正确。‎ ‎8.(2017·内江五模,25)《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汉仪》载:“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奉诏六条察州。”材料表明(  )‎ A.汉朝的封国制与周朝分封制相比较有一定变化 B.刺史行使在地方的察举权 C.刺史出现对丞相权力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D.造成刺史滥用职权干预地方的现象产生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奉诏六条察州”说明汉代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这与周朝的分封制有所不同,故A项正确。‎ ‎9.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  )‎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答案 C 解析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信息,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是实行人治,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国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故C项正确;西周时代并不是君主专制,秦代也不是君民共治,故D项错误。‎ ‎10.(2018·河南高考诊断A卷,25)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  )‎ 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答案 A 解析 东汉放宽盐铁官营的经济政策,有利于盐铁相关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经济政策的变化与地主兼并土地无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国家对手工业和商业的政策,与小农经济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材料中盐铁官营经济政策的松动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无关,故D项错误。‎ ‎11.(2017·佛山月考)古代民众生活艰难的现象,战国时期的记载大多类似“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西汉以后多有类似“卖田宅、鬻子孙”的记载。这种变化反映了(  )‎ A.战国时期井田制得到完善 B.汉代民众生活更加艰难 C.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 D.商品经济呈发展趋势 答案 C 解析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买卖,而且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故A项错误;“天饥岁荒,嫁妻卖子”“卖田宅、鬻子孙”说明战国和西汉民众生活均困难,故B项错误;从战国时期“嫁妻卖子”到西汉民众“卖田宅、鬻子孙”说明土地成为人们的主要财产,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买卖属于迫于生存的手段,没有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12.(2018·延安调研)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是在东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铁农具的广泛应用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推动了冶铁技术的发展,故C项正确;当时占主导的是官营手工业,材料反映的也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秦在中央设立了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其长官是御史大夫。在御史大夫之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史等各级监察官员,而以监察史负责地方各郡的监察事务,汉承秦制,以御史大夫为全国最高长官,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亦称御史府,又称御史大夫寺,别号“宪台”。汉代在御史大夫之下设有御史中丞和中丞,其具体的职务是内掌图书秘籍,外督十三部刺史,举劾案章,居殿中察举非法。御史中丞之下设御史、侍御史,其具体职责是监察违法、举劾违失、受理中央诸公卿奏事,典法度、掌律令、督察部刺史等。汉代在完善中央御史府机构的基础上,还先后设立了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司直系丞相,司隶则直属皇帝。汉代在地方设立监察区,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州部,各州部均设刺史一名,直接听命于皇帝及皇帝属下的中央御史府。 ——《从秦到明清监察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归纳秦汉监察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汉监察体系的作用。‎ 答案 (1)特点:以皇权为中心;相对独立,垂直体系;层次分明,相对完备。‎ ‎(2)作用: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确保了监察权运作的相对独立性,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权力的滥用与地方势力的膨胀。(言之有理即可)‎ ‎14.(2017·芜湖、马鞍山三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封建社会结构  西欧中世纪社会结构 ‎ ——摘编自金观涛《兴盛与危机》‎ 在“中国封建社会结构”和“西欧中世纪社会结构”中任选一则,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探讨社会结构对近代化转型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示例一:地主经济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基础,农民被地主严密控制和残酷剥削而极端贫困;官僚政治使皇权为代表的专制势力渗透到社会的深处;儒教极力维护专制统治。且三位一体相互依存,使新的资本主义因素很难破坏和分解。因此,‎ 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转型。(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西欧中世纪的领主制维持领主与附庸的相对松散的关系,使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变成可能。贵族政治易于民主平等和守法思想的滋生。基督教的一统地位因其自身的腐败,在宗教改革和西欧民族主义潮流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相对而言,西欧中世纪社会结构有利于近代化转型。(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材料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求学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和西方中世纪历史要有宏观而系统的理解,才能够紧扣题目要求。如果选择中国,那么就要围绕左图,从经济、政治、思想三大方面来组织答案。组织答案的立足点是题目中的限制词“近代化转型”,学生要清楚近代化转型的内涵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等核心。明确围绕这些,组织答案就可以有的放矢,从中国或西欧的经济基础是否有利于向工业化转变、政治模式是否有利于向民主化发展、思想文化是否有利于向理性化演变等角度具体阐述即可。‎ 第5讲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秦汉时期的思想 ‎1.秦朝“焚书坑儒”‎ 原因 ‎(1)秦王朝的建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就需要统一的学术形态。‎ ‎(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 ‎(3)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制的主张不合时宜。‎ 内容 秦始皇于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术音述,术士,即儒士)的事件。‎ 影响 ‎“焚书坑儒”事件的影响是极为消极的,表明秦王朝在文化领域由博采先秦诸子学术向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化专制转型,新官学的内容也由综合宽容转向了专制。‎ ‎2.董仲舒的新儒学 ‎(1)背景 ‎①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③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 ‎①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③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 ‎(3)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易错提醒 “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的本质目的相同 ‎“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 ‎3.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 ‎(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①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②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③教育 a.教科书: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 b.中央:兴办太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地方: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轻巧识记 董仲舒的新儒学 二、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1)造纸术 ‎①概况: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意义: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数学:《九章算术》‎ ‎①概况:成书于东汉,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许多算术命题。‎ ‎②影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3)农学: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4)医学 ‎①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②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2.文学:汉赋 ‎(1)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3.绘画 ‎(1)概况:绘画门类已很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板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2)代表:《夫妇宴饮图》。‎ ‎[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 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其次是青铜器和玉石器。春秋时期,竹木简牍盛行,丝帛也成为书写材料。由于简牍笨重、丝帛昂贵,汉代人发明并改进造纸术,纸在我国逐渐普及并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考点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与影响 ‎1.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2.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差异 董仲舒新儒学 先秦儒学 重点 讨论神学问题 讨论现实问题 功能 为现实政治服务 是对“真理”的追求 特点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包含民本思想,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 地位 官方化,是封建正统思想 只是诸子百家之一 ‎3.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 ‎(2)‎ 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1.论从史出 从汉朝祭孔的礼仪看儒家地位的变化 史料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 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 公元59年(汉明帝永平二年),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祭孔的由来》‎ 结论 汉朝祭孔的礼仪越来越隆重,说明了孔子及儒学地位的逐渐提高;汉代全面肯定了儒学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2.获取材料信息 在材料中找出古代儒家教育在童蒙教育上的体现。‎ 材料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问世后,汉代民间小童大多六岁进入乡里贤儒创办的书馆,接受两年识字、习字为主的学前教育。常有幼童因书法丑陋,仁顺礼敬不周受体罚。出馆后再初步诵读《论语》《孝经》等经典,孩童们诵读粗知经书大意即可,“使之乎者也顺口而出,使书上文句如出己口”不求甚解的学习模式为历代延续。至北宋,小童5岁左右进入地方州县设的小学,或地方办的私塾、义学。朱熹编撰《小学》以切合蒙童年龄需要,要求儿童以“志于道”为己任,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并且采纳地方的“宗约”“义约”,编入教材,使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与同一时期的《三字经》《小学诗礼》等读物一起成为官方民间共同采用的童蒙教材。 ‎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汉代儒家垄断教育后,从童蒙开始进行教育熏陶,材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儒学经典为教材蓝本;注重识字、习字,为书馆教育奠定基础(目的是向专经教育的过渡);注重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引导;办学形式多样(地方义学、私学、政府官学等多种办学形式);名家宿儒参与教材编修;学校教育与地方教化相结合等。‎ ‎1.汉代儒家思想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发现问题 材料表明汉武帝重儒学对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规范官僚集团、关注国计民生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命题角度 汉代儒家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的关系;汉武帝重儒学的实质;先秦民本思想的弘扬。‎ ‎2.董仲舒新儒学在法制上的体现 汉代董仲舒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主张“德主而刑辅”。董仲舒主张司法中以儒家经典为指导,经律相矛盾时不惜以经破律。“春秋决狱”的特点是“以经断狱”和“原心定罪”,在量刑时要着重考虑犯罪的动机。在董仲舒看来,社会上的君臣民等级制都是天意的体现。“三纲五常”是上天赋予人类必须服从的美德,否则就是犯罪,皇帝就可“代天刑罚”,皇帝既然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故“口含天宪”,言出即法。‎ ‎——摘编自李文兰《试论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基本特征》‎ 发现问题 董仲舒用儒家思想来改造当时的法律制度。‎ 命题角度 “春秋决狱”的实质;汉代儒家与法家的关系;古代中国法制体系的特点。‎ ‎3.董仲舒思想的反动性 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大教育家。以上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别是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王永祥《董仲舒评传》‎ 发现问题 材料表明董仲舒的思想在封建社会初期利大于弊,但在封建社会的后期成为了社会前进的障碍。‎ 命题角度 董仲舒思想的现实价值;董仲舒思想与近代社会转型的关系;以唯物史观看待董仲舒思想。‎ ‎4.汉代儒学的官方化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 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 发现问题 汉武帝崇儒的一些举措反映出儒学的官方化地位的确立。‎ 命题角度 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原因和表现;儒学独尊与汉武帝的治国之策。‎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时间 题号 时间 题号 ‎2016‎ 全国Ⅰ,24‎ ‎2015‎ 全国Ⅰ,40‎ ‎1.命题点:从儒学经典认识儒家思想的渊源 ‎(2016·课标全国Ⅰ,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 C 解析 儒学在汉代被称为“周孔之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其思想多从西周时期的政治文化中汲取营养,而“五经”多是记载西周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制度,因此说儒家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C。“五经”是儒学思想的核心载体,并非是为了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的,排除A;汉代儒学是对孔子儒学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排除B;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并没有断绝儒学传统,因为仍有人将儒家经典和其他一些古书埋藏起来,排除D。‎ ‎2.命题点:向古人借鉴历史研究经验 ‎(2016·天津文综,1)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  )‎ A.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 B.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 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 D.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 答案 D 解析 “未必尽同”说明历史不会重演,故A项错误;虽然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是可以借鉴的,故B项错误;今人可以借鉴古人的做法,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历史未必相同,不能照搬历史经验,要因时和势而变,故D项正确。‎ ‎3.命题点:儒学在汉代的创新与发展 ‎(2015·课标全国Ⅰ,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 答案 (1)不同: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解析 分别归纳孔孟的儒学思想和汉代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孔孟思想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以民为本,以道德教化民众;汉代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供理论依据。‎ ‎1.命题点:汉代新儒学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2018·全国卷高考模拟调研三,24)自汉武帝开始使用“建元”年号后,汉代年号大量出现了“元”“始”“初”等字,即所谓“与民更始”就是说从头重来一次。然而一次一次的“更始”,使上帝的意志也慌忙得不亦乐乎。此年号现象说明汉代(  )‎ A.确立了“民本”治国原则 B.新儒学影响了政治理念 C.武帝后政治局势长期动荡 D.崇尚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年号现象没有体现出对民意的重视,故A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因此“上帝的意志也慌忙得不亦乐乎”,影响到政治理念,故B项正确;材料中年号的变化并不能反映出政治局势的动荡,故C项错误;材料与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无关,故D项错误。‎ ‎2.命题点:时代变化对儒学的影响 ‎(2017·太原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4)有学者认为,汉代儒学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其试图努力去把儒家从讲起来很好听的比较迂阔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这说明汉代儒学(  )‎ A.继承了先秦儒学的神学思想 B.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 C.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 D.契合时代要求而重新整合 答案 D 解析 汉代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先秦儒学不含神学思想,故A项错误;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是宋明理学,故B项错误;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汉代儒学没有哲学化倾向,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是陆王心学,故C项错误;汉代改造儒学,想要把儒家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目的是为了满足时代的要求,故D项正确。‎ ‎3.命题点:汉代儒学对教育的影响 ‎(2017·佛山二模,25)‎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设立太学,置儒家的五经博士,后又为之置弟子员,使之成为政府设立的最高学府,学习经学成为入仕的正式途径。由此可知汉代(  )‎ A.诸子百家的成分发生了新的变化 B.原始的民主思想彻底消失 C.知识分子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 D.孟子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并不能看出诸子百家的成分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原始民主思想彻底消失,而仅仅是统治者对思想的控制加强,是一种文化专制的表现,故B项错误;在中央设立太学,学习经学成为入仕的重要途径,必然加强了儒学对知识分子的吸引力,从而改变了知识分子的构成,故C项正确;孟子的地位上升是在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之后,故D项错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江西临考冲刺押题卷,26)《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文中的“动机”主要指(  )‎ A.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 C.消灭异端学说 D.繁荣学术文化 答案 A 解析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思想文化政策,汉武帝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文化的专制(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正确。‎ ‎2.(2017·潍坊二模,24)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 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答案 A 解析 董仲舒生活的汉武帝时代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为了实现官学体系的“大一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故A项正确;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神化儒学的信息,故C项错误;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这不是在探究人性发展本原,故D项错误。‎ ‎3.(2018·湖北高三调研,25)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丞相计21人,22人次,考其出身地域,其中齐鲁人合计7人,8人次。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了(  )‎ A.地方豪强地主势力不断壮大 B.儒学的政治影响力显著增加 C.察举成为人才选拔主要途径 D.黄河下游成为政治文化中心 答案 B 解析 丞相为百官之长,是中央官员,并非地方豪强,故A项错误;齐鲁地区儒学昌盛,丞相中齐鲁人占了三分之一左右,说明儒学的政治影响力增加,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察举制,故C项错误;西汉时期政治中心在黄河中游,故D项错误。‎ ‎4.(2017·咸阳三模,24)先秦儒家在社会道德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这种变化(  )‎ A.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B.体现了道家休养生息政策 C.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 D.使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以得出这种变化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道家休养生息政策的任何信息,故B项错误;从“父慈子孝”到“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体现不出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故C项错误;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故D项错误。‎ ‎5.(2017·淄博高三摸底,2)公元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太学的兴办(  )‎ 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 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C.建立了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 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 答案 A 解析 太学教授的内容是儒家经典,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思想大一统,故A项正确;太学博士子弟合格者入朝为官,并没有促进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是形成于隋朝的科举制而非西汉时期的太学选官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问题,故D项错误。‎ ‎6.(2018·重庆一模,25)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 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 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中儿子依据汉律,应论死罪,但儿子出于孝心应当无罪免刑,再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儒学推崇伦理道德,故A项正确;材料中审判先是依据汉律,但最终判决依据孝心,可知汉代审判有依据标准,不能说是混乱,故B项错误;“唯一”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司法审判的依据,并不能全面反映孝治天下,故D项错误。‎ ‎7.自战国至西汉时期,两种思潮历经盛衰方向相反的变化。这两种思潮是指(  )‎ A.法家与道家 B.法家与儒家 C.墨家与兵家 D.黄老与儒家 答案 B 解析 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术建议,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不符合材料要求,故A项错误;法家主张运用法治加强中央集权,被秦采纳深受推崇,汉武帝执政后,一改前朝“无为而治”的治国思路,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成为封建官方正统思想,故B项正确;墨家“兼爱”“非攻”等思想主张难以被统治阶级认可,故C项错误;黄老学说在西汉前期作为政府执政指导思想而盛极一时,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定,故D项错误。‎ ‎8.(2017·汕头质检)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 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 C 解析 据题干提示,孟子的主张可以通过A项和B项得以体现;D项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故应排除;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故C项正确。‎ ‎9.(2017·临沂月考)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儒生群体进入政权 B.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 C.士人官僚的“规谏”‎ D.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没有提及儒生参政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体现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说明皇权受到儒家思想的指导,故B项正确;士人官僚的“规谏”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信息,故C项错误;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10.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  )‎ A.郡国并行 B.独尊儒术 C.察举取士 D.士族兴起 答案 B 解析 郡国并行是汉朝初期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与题干中由“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的转变无关,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推崇儒家思想,精通儒学成为选官和教育的重要内容,形成了“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故B项正确;察举取士是选拔官吏的方法和手段,与政府特点的转变无关,故C项错误;士族兴起是在汉代以后的魏晋时期,故D项错误。‎ ‎11.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母刘氏在大泽坡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后怀有身孕,生刘邦;《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时出现了“红光满屋”的怪异现象。这表明统治者(  )‎ ‎①掩饰自己出身低微以取得上层支持 ②制造天命观以树立君主的政治权威 ③美化改朝换代行为是顺应天意之举 ④宣扬迷信思想为实行愚民政治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汉高祖、明太祖此时已经成为统治者,不存在“取得上层支持”,故①错误;统治者通过这些怪异现象制造“受命于天”的天命观,以树立自己的政治权威,故②正确;汉高祖、明太祖都是新朝代的建立者,制造天命观,以美化其改朝换代行为是顺应天意之举,故③正确;统治者的宣传,与实行愚民政治无关,故④错误,故选B。‎ ‎12.(2018·深圳联考)材料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材料二:《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书用品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一反映了造纸术诞生于西汉,材料二反映了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A项对材料的理解是片面的;B项说法错误,蔡伦改进而非发明造纸术;D项说法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因此两汉时期纸并不是唯一的文书用品;只有C项表述全面,故选择C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之同罪……”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 答案 (1)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 ‎(2)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3)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的政策虽也有钳制思想的消极作用,但扩大了儒学的影响,使儒学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与儒学的发展。‎ ‎14.关于人性与道德的论述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 ‎ 材料二 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圣人之性”者与“斗筲之性”者,一为天生的善,一为天生的恶,无可改变,惟“中民之性”者可经教化而为善。 ‎ ‎——张世英《儒家与道德——在基本人权平等前提下容许差等之爱》 ‎ ‎(1)结合材料一概括孟子关于人性论和道德观的基本观点。‎ ‎(2)依据材料二,董仲舒对人性论看法与孟子有何差别?董仲舒这一思想的理论依据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案 (1)观点:孟子宣扬性善论,认为人皆有四心;提出仁、义、礼、智的道德观。 ‎ ‎(2)差别:提出“性三品说”,将人性分为三等;认为只有“中民之性”可教化为善。‎ 依据:“天人合一”学说。‎ 目的: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 解析 (1)本小问基本观点,据材料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可知孟子在人性论方面宣扬性善论,认为人皆有四心,据材料一“仁之端也”“义之端也”“礼之端也”和“智之端也”可知孟子在道德观方面提倡仁、义、礼、智。 ‎ ‎(2)第一小问差别,据材料二“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和“惟‘中民之性’者可经教化而为善”可知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将人性分为三等,认为只有“中民之性”可教化为善;第二小问理论依据,据材料二“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理论依据为“天人合一”学说;第三小问根本目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