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1.50 K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北省重点中学 2020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
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
A. 异族贵族以礼乐制度维系贵族身份 B. 异族地区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C. 礼乐制度推动了西周文化的传播 D. 墓葬制度凸显了各级贵族的特权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时期异族贵族在墓葬制度上与西周贵族墓葬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
而墓葬制度是西周礼制的重要内容。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异族贵族接受了西周的礼制,也反
映了西周文化的传播,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礼乐制度对贵族身份的
维系;B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各级
贵族特权的凸显,而是礼乐制度文化的传播。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2.韩非认为,“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
所出也”,这反映了( )
A. 世卿世禄制度渐趋崩溃瓦解 B. 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C. 法家思想成为战国主流思想 D. 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韩非认为君臣之间只是一种利益关系,臣子为君主效力,君主为臣子提
供爵禄,这反映了原来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卿世禄制渐趋崩溃瓦解,因此 A 选项正确。
B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信息;C 选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各
种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没有单独一种思想能够占据主流;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
君臣关系演变对社会变革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3.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农业的起源地,到战国末期,黄河已有“浊河”之称,西汉时,黄
河更是“河水高于地上”,下游地区水患频繁,引发土壤沙化和盐碱化。导致黄河流域生态
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 )
A. 生产工具的改进 B. 精耕细作的农业
C. 人多地少的矛盾 D. 重农思想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的改
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上。战国时期,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破坏
了生态环境,因此 A 选项正确。B、C 选项并未指出此时农业发展、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D
选项错误,重农思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不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也不是导致黄
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4.《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如图所示。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
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
B. 民众的税收负担沉重
C. 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D. 财政困难和军备废弛
【答案】C
【解析】
《清明上河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
充分说明北宋城市军事职能在减弱,经济职能在增强,故 C 项正确;重农抑商是封建国
家的基本国策,故 A 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民众的税收负担沉重,故 B 项错误;该绘
画不能反映出财政困难,故 D 项错误。
5.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到:“张载立(理学),朱熹集大成,王(阳明)使之
瓦解。……王 (阳明)的中心范畴(心)则是潜藏着某种近代趋向的理学末端”,由此可知王
阳明的心学( )
A. 动摇了儒学思想的统治地位 B. 继承了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C. 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观念 D. 扬弃了程朱理学的思想学说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对程朱理学的瓦解,同时其中心范畴又是“潜藏
着某种近代趋向的理学末端”,这反映了王阳明心学思想对理学的扬弃,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王阳明心学思想是对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未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B 选项
错误,王阳明的生活时代早于李贽,其并非继承李贽思想;C 选项错误,“知行合一”指的
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践行其事密不可分,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6.阅读明清时期巡抚、总督官制沿革简表
时间 督抚设置沿革概略
永乐十九年
河南水灾,百姓流亡,右都御史王彰巡行河南发放仓米赈济,同年,
为安抚军民,朝廷还派多名廷臣巡抚天下,“暂遗即还”。
宣德年间
(1426—1435)
宣德初,命胡概巡抚苏、松、两浙。其后数年,江西、河南诸省依次
专设巡抚官。一般说来,“往来远抚”,与布政司合署办公。
嘉靖年间
(1522—1566)
总督、巡抚发展成为凌驾于三司之上的常设机构,三司只是名义上法
定的省级机构,但仍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清代前期
总督从一品,“掌厘治军民,综制文人,摹举官受,修饬封疆”,总
管一省或二三省的地方最高军政大员。巡抚从二品,主管一省军政、
民政。
下列选项中对巡抚总督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强化了地方的自主性独立性 B. 导致官僚体系膨胀效率低下
C. 有利于完善地方的治理机制 D. 有利于明清统治疆域的扩大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明清时期督抚制度由临时派遣发展为常驻久任,成为一级行政机构;
由解决临时性事务到职权扩大为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由协助地方发展为节制地方,这有利于
完善地方 治理机制,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督抚制度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高度发达的产物,它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维护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的
并非强化地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B 选项错误,该制度有利于克服权力分散带来的效率低下,
提高政策执行力;D 选项错误,督抚制度是在已有疆域内建立的,不具有开疆拓土的职能。
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7.鸦片战争后,以魏源为代表的敏锐的思想家们一面批判为“天朝”依旧作论证的宋学和对
国计民生无用的汉学,一面揭起了新学风的旗帜,他们用新奇的目光审视外域世界,写成了
一部部介绍外域史地、风土人情的著作,如萧令裕的《记英吉利》、林则徐的《四洲志》等。
这种现象( )
A. 反映国人学习西方的迫切要求 B. 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化运动
C. 冲击了中国传统思想观念 D. 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解西方,通过著书立作介绍
西方,开辟了“睁眼看世界”的新天地,这种开天辟地的思想正是近代开放意识的觉醒,对
传统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一部分先进
的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不能反映国人学习西方的迫切要求;B 选项中“直接”的
表述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9 世纪 60——90 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开启了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与材料信息不符;D 选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中日
战争后,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8.下图是 1840—1894 年间洋(机)纱(此时国内也逐渐开始自己生产机纱)与土纱使用量
情况表。 这表明当时( )
A. 允许外商在华设厂加速自然经济解体 B. 中国经济中的近代化因素在增加
C. 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 D. 中国的国内市场在不断扩大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在此时期,土纱的使用量有所减少,洋(机)纱使用量在不断增加,
这表明此时中国经济中的近代化因素在增加,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允许外商在华
设厂是在 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手工
土布的用纱情况,与民族资本主义无关;D 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此时土布的用纱情
况,不能体现国内市场规模的变化。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9.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
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
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 20
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B.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 《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二十世纪中
国的崛起”,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都发生在 19 世纪
末,不符合题干时间,故 BCD 项排除,因此答案为 A 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辛丑条约
10.1920 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
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
恶的可能性。”形成这一认识的关键因素是( )
A. 国际局势剧烈的变化动荡 B. 民主与科学成为主流思想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的陈独秀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已经表现出怀疑态度。结合所学可
知,1919 年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此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能挽救内忧外患的中国,并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用,因此 C 选
项正确。A 选项是陈独秀形成这一认识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关键因素;B 选项错误,资产阶
级民主和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它与材料中陈独秀批判资产阶级政治共和
制度不符;D 选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让中国的知识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
缺陷,并未使其形成建立劳动阶级专政的国家思想,不是形成这一认识的关键因素。故正确
答案为 C 选项。
11.下图为中国近代某著名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 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B. 是中共对日军的大规模出击
C. 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D. 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
【答案】C
【解析】
材料示意图反映的是抗战时期的平型关大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
首次大捷,故 C 正确;“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故 A 排除;百团大战是
中共对日军的大规模出击,故 B 排除;淞沪会战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故 D 排除。
12.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
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
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 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B. 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C. 不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 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制
定和起草新的法律;故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 A 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标志新民主
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B。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制度的
确立提供法律保障,排除 C。材料没有涉及国家管理有法可依的内容,而是强调以法治国成
为国家意识,排除 D。
13.下表是 1981 年——1984 年的美国、欧共体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由
此可知( )
1981 年 1982 年 1983 年 1984 年
美国 3.1% 2.6% 3.5% 6.5%
欧共体 -0.3% 2.1% 3.1% 3.1%
中国 5.2% 9.1% 10.9% 15.2%
A. 市场因素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B. 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推动经济增长
C. 欧洲一体化制约了其经济增长的速度
D. 新经济推动美国经济走出“滞胀”危机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在此时期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持续增长,美国和欧共
体的年平均增长率也基本呈增长趋势。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和欧共体在 80 年代后进一步发
挥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而中国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的
作用。综上所述,这表明市场因素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
误,1984 年以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时间不符;C 选项错误,依据材
料中信息可知,此时欧共体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也基本呈增长趋势,不能说明欧
洲一体化制约了其经济增长的速度;D 选项错误,“新经济”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与材
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14.2017 年 6 月 15 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封面: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号”从星空向
地面发出两道光,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关于量子的理
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以下评述正确的是
A. 量子论继承了经典力学关于时空的认识
B. 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最早提出量子假说
C. 量子力学的成果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D.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突破后来居上
【答案】D
【解析】
关于量子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但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
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说明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突破后来居上,故 D 项正确;量子论
弥补了经典力学关于微观世界方面的认识不足,排除 A 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首先提出量
子假说,排除 B 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运用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排除 C 项。
15.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一切给我们认识的事物都具有一个数,而没有什么数
既不能设想又不能认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任务就是去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过数量关系了解宇宙本质,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反映了( )
A. 古希腊时期数学是最基础性的科学
B. 古希腊时期数学研究摆脱了宗教束缚
C. 古希腊人特别强调以人为本
D. 古希腊人注重对理性精神的追求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中“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数量关系了解宇宙本质,试图回答有关人
类自身存在的问题。”信息可知,毕达哥拉斯学派希望通过这种数学探求而能了解宇宙的本
质,而不是用数学来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他们将数学作为一种纯粹的理性思辨的对象,
开启了西方数学文化的理性传统,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仅依据材料中信息不能说
明古希腊时期数学是最基础性的科学;B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宗教对数学研究的束缚;
C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16.古罗马时期,当事人定立“不索债简约”以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
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和解协议”。罗马法中的“和
解”( )
A. 表现了私法的灵活性 B. 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C. 实现了人与人的平等 D. 成为现代债权法的依据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中“……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信息可知,罗马法按照
契约形式解决纠纷,并且考虑债权人是否具有相关免债能力,这体现了罗马私法的灵活性,
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和解协议”是按契约解决纠纷,没
有损害债权人的利益;C 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与人与人之
间的平等无关;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该“和解协议”和现代债权法的关系。故正确答
案为 A 选项。
17.1890 年,普鲁士政府的全部候补官员中有 40.4%是贵族,1900 年为 44.6%,到 1914 年时,
这一比例达到了 55.5%。这反映出近代德国
A. 显露革命苗头
B. 政治近代化滞后
C. 军国主义强盛
D. 没有代议制特征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确立,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
根据材料文字“全部候补官员中有 40.4%是贵族”到“44.6%”再到“55.5%”可知,近代德
国政治民主化的滞后。A 项表述中“专制统治”不符合题意,排除;B 项表述符合题意,正
确;C、D 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18.对下面时间轴呈现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
③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 ④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相互推动
⑤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③⑤
【答案】B
【解析】
的
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思想都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思考,这些看似不同领
域的思想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即相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具有普遍意
义的通则,②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培根认为必须打破偶像,直接观察、研究自然界,
并通过实验和科学归纳,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这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而启蒙思想家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
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这说明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相互推动,④项符合题意,因此 B
选项正确。这些历史信息都没有体现上帝的地位和作用,①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科
学给人类幸福的内容,《独立宣言》也不是科学成果,③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知识
的作用;⑤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19.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 年)的英国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也有农民破败的茅屋草
舍;既有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也有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当时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
利曾说,英国是“两个民族”的国家,“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这一时代
的现象表明( )
A. 英国进行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B. 英国民主政治的基础被动摇
C. 工业化带来一定的社会危机 D. 自由主义不再适应社会需要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英国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影响社会的稳定。结合所学
可知,从 18 世纪中后期到 20 世纪初期,英国先后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地解放
和发展了英国的社会生产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出现了一定的社会危
机,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英国议会改革是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
选举权,不能缓和材料中贵族与农民、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B 选项错误,英国确立
君主立宪制后,其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代议制民主,并未发生动摇;D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
息无法得出此时自由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20.恩格斯在晚年不但高度评价了股份制企业的制度模式,还认为它是从私有制向真正的公
有制过渡的模式。这反映出恩格斯
A.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我反思
B. 放弃了“暴力革命”的理论
C. 借鉴资本主义私有制模式
D. 认同资本主义运行模式
【答案】A
【解析】
由“高度评价了股份制企业的制度模式”,“认为它是从私有制向真正的公有制过渡的模式”
等可知恩格斯在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A 项正确;正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在历史进程中
的积极作用,并不能说明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理论,B 项错误;恩格斯重新认识垄断和
垄断公司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不能说明他借鉴了私有制模式,也不是对资本主义运行模
式的肯定,CD 两项错误。
21.1917 年 11 月 5 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
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己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
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A.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 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C.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D. 无产阶级和平夺权胜利在望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中“1917 年 11 月 5 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
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十月革命前夜,资
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国家局势,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故答案为 C 项。A 项,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是在俄国二月革命后的一段时间,排除;B 项,俄国二月革命已经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排除;D 项,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夺取政权,排
除。
22.下图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对图表中数据变化反映 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的
A. 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 二战后各国间的关税贸易壁垒彻底消除
C. “新经济”的出现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
D.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期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不断上升,世界贸易快速发展。
结合所学可知,1944 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它
的建立暂时结束了二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二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
转,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中“彻底消除”的表述绝对,不符合
史实;C 选项错误,“新经济”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与材料信息不符;D 选项中“广泛”
一词表述错误,在此时期还有许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23.下图为刊载于法国《世界报》的一幅政治漫画,反映了某一时期欧洲与美国关系的变化。
该漫画反映出( )
A. 美国与欧盟的同盟关系破裂 B.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C.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可避免 D. 世界控制权的争夺日益激烈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此时期欧洲与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对抗关系,欧盟是推动世
界多极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一对抗恰恰体现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因此 B 选
项正确。A 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当今北约框架下的美欧跨大西洋联盟关系趋于松散化
和竞争性的一面凸显,同盟关系进一步恶化,但尚未破裂;C 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欧洲与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对抗和竞争,不是对世界控制权的争夺。
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24.“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以及启蒙理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们处
于憧憬和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
的艺术作品是( )
A. 《人间喜剧》 B. 《悲惨世界》
C. 《格尔尼卡》 D. 《天鹅湖》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 世纪上半叶,在法国革命的冲击下,欧洲各国的民族、
民主运动迅速发展,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
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
想世界的新思潮——浪漫主义应运而生,分析选项内容可知,《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
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符合题意,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人间喜剧》是 19 世纪法
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符合题意;C 选项错误,《格尔尼卡》是 20 世
纪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现代主义立体派绘画作品,不符合题意;D 选项错误,《天鹅湖》是 19
世纪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古典芭蕾舞剧的典范,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
为 B 选项。
二、非选择题
25.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探索出来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
并未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严厉批评。李立三有坚定的城市中心观念,加上他对当
时革命形势估计过于乐观,我们知道这个时期爆发了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国内
又爆发了规模浩大的中原大战,所以他认为革命高潮到来了。1930 年 6 月 9 日召开的政治
局会议上,李立三点名批评了主张“以农村中心”的毛泽东。他认为“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
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
还不能致他的死命。”
材料二 毛泽东提出了“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是不会成功的”的主张。……到 1930 年,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立了大小十几块
农村根据地,红军人数发展到一个相当大的规模,而农村根据地也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
的主要战略阵地。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1930 年时党内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观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形
成各自观点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在实施上采取了哪些措
施?其对中国近代革命带来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回顾中共革命道路的探索,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1)观点:毛:农村包围城市。 李:城市中心论;原因:毛:①中国国情:半殖半封的中
国,敌人在城市与农村的力量发展不平衡。(城市中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农村里敌人力量相对
薄弱)。②汲取教训:一系列城市起义的失败。李:①革命形势 :内(军阀混战)外(经济危机)
的有利条件促成革命高潮的到来。②成功经验:苏联城市暴动的成功经验。
(2)措施:开展土地革命;领导武装斗争;进行根据地建设。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3)①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②要正确对待外国经验,与本国国情相
结合。③要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④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中共集
体智慧的结晶。
【解析】
(1)观点:依据材料一中“李立三有坚定的城市中心观念……所以他认为革命高潮到来
了。”信息可得出李立三主张“城市中心论”。依据材料一中“李立三点名批评了主张‘以
农村中心’的毛泽东。”信息可得出毛泽东主张农村包围城市。
原因:依据材料一中“李立三有坚定的城市中心观念,加上他对当时革命形势估计过于乐
观……所以他认为革命高潮到来了。”信息结合所学从革命形势、苏联的成功经验等方面说
明李立三形成其观点的原因。依据材料一中“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探索出来了
革命新道路”信息结合所学从中国国情、革命经验及教训等方面说明毛泽东形成其观点的原
因。
(2)措施:依据材料二中“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人数
发展到一个相当大的规模,而农村根据地也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等
信息结合所学可从开展土地革命、领导武装斗争、进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指出毛泽东采取的
措施。
影响:结合所学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等方面说明这些
措施的影响。
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将外国经验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等
方面说明启示。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文明史中,有多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其实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的重塑。一种
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观体系能推动社会深入持续地发展进步。反之,如果一个社
会人们的价值观体系不能随着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状况而变动,那就不仅有观念滞后于社
会之嫌,而且价值观体系的反作用必将阻碍社会的发展。
——摘自《现代化的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展开
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 思想解放是一种价值观体系的重塑。
论证: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面对社会变化,从各自立场出发发表不同的政治
主张和见解,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
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并使儒学思想道德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
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通过对人文主义的宣扬,人文主义已经深入到社
会的各个方面.启蒙运动把文艺复兴以来萌芽的自由平等意识推向成熟且日益深入人心.构
成了西方自由平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结论:思想解放运动中的重要主张及做法构成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由此重塑社会的价
值体系。
示例二 观点:符合社会趋势的价值观体系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论证:启蒙运动,崇尚理性主义,反对封建教权、王权、特权,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
度,要求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理性王国,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
了政治民主化,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号,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动摇了传统的儒家思
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结论:符合当时社会发展与趋势的价值观体系,为壮大了社会新生力量创造了条件,推动社
会的发展与进步。
示例三 观点:滞后的价值观体系将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
论证: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将腐朽的封建思想嫁接在西方的先进科学技
术上,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不仅不会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而且阻碍了中国政治现代
化的步伐。
近代德国的统一,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尽管经济迅速崛起,跃居世界第二,但由于德国的专
制主义残余和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其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巨
大灾难。
结论:落后于社会发展潮流发展的价值观体系,残存了落后的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示例四 观点:价值观体系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双重作用。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均可,且同等给分。
【解析】
首先根据材料,提取其中的基本观点,即“思想解放是价值观体系的重塑”; “新的、符合
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观体系能推动社会深入持续地发展进步”;“价值观体系必须随着社会
经济状况的变动而变动”;“滞后的价值观体系将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等;然后按照要求
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观点,最好是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用中外历史中 2 到 3 个史实,
对所选择的观点进行评析。注意开始时首先明确观点,评析中史论结合。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9 年,经济危机到来,各国匆忙应对:
美国 英国 法国
1930 年通过了臭名昭著
的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案》将 2 万多种产品的进口
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
53%…罗斯福新政时放弃金本
位制度,实行美元贬值。
1931 年颁布《紧急进口税
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 50%,
后来又规定:…帝国内部各
邦的货物彼此实行优惠税率,
形成区域集团贸易圈。
在提向关税的同时,率先
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
口配额制度。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时代:20 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1996——2006 年世界总产出与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对比
——联合国《2005~2006 年世界经济概览》
材枓三 问:中方此前回答中美贸易问题时一直使用“贸易摩擦”,但昨天开始使用“贸
易战”一词。这一变化原因何在?是不是中方认为中美贸易冲突升级,所以才使用“贸易战”
一词?
答:你可能对我们的表态有一些过度解读。我们一直在说,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不
愿打,但也绝不怕打。把双方贸易摩擦定义为贸易战并挑起贸易战的是美方,而不是中方。
我们采取的反制措施完全是正当防卫。
——2019 年 5 月 15 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耿爽答记者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国应对危机做法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图表信息反映的经济现象。结合国际贸易体系发展的史实明该现象出
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中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但
也绝不怕打”的原因。
【答案】(1)共同点: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实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短期内保护了国内市
场发展。但不利于国际贸易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更加紧张;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
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2)现象:世界贸易总体上以高于世界总产出的速度增长。原因: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3)原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中国改革开放深化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解析】
(1)共同点:依据材料一中“美国……将 2 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
达 53%……实行美元贬值。”、“英国……对进口货物征税 50%”、“法国……在提向关税的
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等信息可概括得出三国应对危机做法
的共同点。
影响: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从短期对国内市场发展有利、不利于国际贸易发展、资本主
义国家间关系更加紧张、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中“1996——2006 年世界总产出与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对比”的信息可从总
体上得出此时出现的经济现象。
原因:依据材料二中“1996 年”等信息结合所学从 1995 年成立 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等方
面进行说明即可。
(3)结合所学从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等方
面分析中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的原因。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