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8.00 K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十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考点分析
考点
考情回顾
命题规律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以
1913
~
1939
年英德美苏经济发展数据曲线图切入考查
(2016·4,T28)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从地图排序角度考查
(2016·10,T29)
3.
一战爆发后的德国经济
:
以数据分析图形式考查
(2017·4,T23)
4.
美国参战
:
从美国参战的原因考查
[2017·11,
T34(1)]
(1)
本专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分散
,
由于是选考内容
,
综合性能力和运用材料能力都要求很高。考查重点集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凡尔赛体系及与中国有关的历史事件
,
考查素材多为地图和数据图
(2)
反思战争
,
珍爱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
需关注重大战役及人类为和平做的努力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1.
凡尔赛体系
:
从地图排序角度考查
(2016·10,T29)
2.
国联的作用
:
从中国对待国际联盟态度考查
(2017·4,T28)
3.
凡尔赛体系下的欧洲
:
从
20
世纪
30
年代法国一系列外交活动角度考查
(2017·11,T29)
考点
1
蒙昧中的觉醒
抓基础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
原因
①根本原因
: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
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
,
矛盾不断加剧。
②具体原因
:
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1882
年以德国为中心的三国同盟形成
;1892
年法俄结盟
,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1904
年、
1907
年英国与法国、俄国分别结盟
,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③思想因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欧洲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④直接原因
:
萨拉热窝事件。
(2)
客观条件
:
20
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
科技进步
;
生产力的发展。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1)
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
:
西线
:
英、法
——
德
;
东线
:
俄
——
德、奥匈
;
南线
:
塞尔维亚
——
奥匈。
(2)
过程
①
1914
年
6
月萨拉热窝事件后不久
,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此后
,
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②
1914
年
,
战争重心在西线。马恩河战役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
在东线
,
俄军攻入东普鲁士
,
后被德军击败
;
俄军打败奥军。双方开始形成对峙局面
,
转入了持久的阵地战。
③1915
年
,
战争重心转移到东线
,
德军深入俄国
,
但未达到打垮俄国的目的。
④
1916
年
,
战争重心在西线
,
爆发了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⑤
1917
年
,
美国、中国参战
,
苏俄在十月革命后退出了世界大战。
⑥
1918
年
,
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协约国攻势加强
,
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
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双方经过和谈
,
签订停战协定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3)
旷日持久的原因
①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
②机枪、重炮等新武器的使用
,
不利于进攻一方的推进。
③当时军队机动性不强
,
后勤保障能力有限。
(4)
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
:
经济力量方面同盟国集团处于劣势
;
军事战略方面出现失误
,
低估了对手
;
同盟国的内部矛盾加剧
;
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
日本参战、意大利背弃盟约、美国参战等
)
。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性质及影响
(1)
后果
:
一战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性质
:
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
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但从局部来说塞尔维亚和比利时从事的战争是正义的
,
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3)
影响
①一战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
欧洲衰退
,
美日崛起
,
国联成立
,
亚非拉出现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②一战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
推动了民主进程
,
提高了妇女地位
,
改变了政府机构职能
,
催生了新技术
,
和平主义盛行
,
社会主义出现。
提能力
★
理解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
政治体制不同
:
英、法、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
德、俄、日三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
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
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
美、德经济发展迅速
,
超过了老牌的英、法
,
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
3.
所占殖民地多少不平衡
:
帝国主义国家间实力对比与所占殖民地出现不相称的状况。美、德经济实力强
,
但是所占殖民地少
,
英、法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于美、德
,
但所占殖民地较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
,
美国参战的原因
1.
美国与西欧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不愿看到德国取得霸权。
2.
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由于英国实行战时海上封锁
,
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几乎中断
,
而与协约国的贸易额却迅速上升。
3.
俄国爆发革命
,
美国担心俄国退出战争可能会使协约国战败
,
美国给协约国的大量贷款将付诸东流。
4.
如果协约国获胜
,
美国不仅可以分享胜利果实
,
而且还能够凭借其经济实力于战后控制其他国家
,
夺取世界霸权。
★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1.
政治上
:
中国政府在是否参战问题上
,
引发了“府院之争”
;
战争结束后
,
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巴黎和会
,
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绝
,
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2.
经济上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英、法、德等交战国对华商品输出大幅度下降
,
商品需求则有所增加
,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工业的市场压力
,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
思想文化上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爆发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部分知识分子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开始反思西方文化。
练考题
1.
历史上欧洲版图的变化往往与大规模战争有关。与欧洲国家数量骤然增加有关的战争是
(
)
A.
拿破仑战争
B.
普法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审题定位
:
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解题指导
:C
拿破仑战争是保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战争
,
虽然后期带有侵略性质
,
但没有造成国家数量骤增
,
故
A
项错误
;
普法战争是局限于普鲁士和法国之间争夺领土的战争
,
与其他国家关系不大
,
故
B
项错误
;
第一次世界大战瓦解了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四大帝国
,
在此基础上一系列新兴国家的出现导致欧洲国家数量骤增
,
故
C
项正确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是一些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兴起
,
在欧洲
,
只是对德国分区占领
,
国家数量没有明显增加
,
故
D
项错误。
2.1917
年
,
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
,
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
80
多年后
,
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
,“
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
,
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
,
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
,
你最赞成的是
(
)
A.
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
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
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对德宣战不利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尽快结束
审题定位
:
考查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题指导
:C
“
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
并不是材料中主要评价的信息
,
故
A
项错误
;
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形势的需要
,
并不是政府的错误决策
,
故
B
项错误
;
材料中
“
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
”
的信息说明法国对中国参战给予了高度评价
,
体现了中国参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故
C
项正确
;
材料中没有说明中国参战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影响
,
故
D
项错误。
3.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
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
,
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
20
年代
,
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
,
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
·
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
:
“
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
,
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
”
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
,
法国总理白里安于
1929
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
“
欧洲联邦
”
计划
,
后又发表备忘录
,
着重强调政治行动
,
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
,
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
,
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
,
甚至表示反对。最后
,
“
欧洲联邦
”
计划不了了之。
——
陈乐民
《
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审题定位
:
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解题指导
:
第
(1)
问
,
白里安
“
欧洲联邦
”
设想提出的背景
,
可以根据材料中的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
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
,
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
”“
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
”“
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
……
之前
,
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
”
等信息归纳得出
“
战后欧洲明显衰落
;
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
,
复兴欧洲
”
等结论
;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25
年的
《
洛迦诺公约
》
和
1928
年的
《
非战公约
》
缓和了欧洲局势
,
为欧洲联合提供了条件。第
(2)
问
,
“
欧洲联邦
”
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
根据材料信息
“
法德和解为基础
”
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法德之间作为宿敌积怨太深
,
互不信任
;
依据
“
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
,
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
,
甚至表示反对
”
,
可以得出
“
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
”
的结论
;
联系教材所学
,
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
“
1929
年
”
可以联系到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
,
不利于欧洲联合的实现。
答案
:
(1)
背景
:
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
,
战后欧洲明显衰落
;
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
,
复兴欧洲
;《
洛迦诺公约
》
和
《
非战公约
》
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2)
原因
:
设想脱离现实
;
法、德历史积怨太深
,
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
;
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
;
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
考点
2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
抓基础
1.
巴黎和会
(1)
巴黎和会的召开及美、英、法、日等国的图谋
①召开
:1919
年
,
法国。
②图谋
美
:
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
,
称霸世界。
英
:
获得德国殖民地
;
联美抑法
,
实行欧洲大陆均势
;
联日抑美
,
与美争锋。
法
:
削弱宿敌德国
,
树立欧洲大陆霸权
;
扩大非洲等地的殖民地
;
建立集体安全体系。
日
:
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
,
占领德国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
(2)
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
:
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
,
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
于
1919
年
5
月
4
日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
凡尔赛和约
》
的主要内容、客观作用和局限
①主要内容
:
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
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
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
;
限制德国军备
;
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②客观作用
:
通过和约达成一定的妥协
,
根据战胜国中的帝国主义大国的利益对世界进行了新的分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了解决。
(
暂时的和平与稳定
)
③
局限
:
对德国是十分苛刻的
,
德国决不可能长期忍受
《
凡尔赛和约
》
的压制和约束。战后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
2.
凡尔赛体系
(1)
建立背景
: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
;
战胜国迫切需要宰割战败国
,
协调各种矛盾
,
召开了巴黎和会。
(2)
构成及内容
:
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
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内容涉及战争责任、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军备问题和赔款问题。
(3)
特点
:
分赃性、掠夺性、不能持久性。
(4)
影响
①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
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②使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发生很大变化
,
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
③
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
重新划分了殖民地
,
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
④体系内隐含了许多矛盾
,
如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等。
3.
华盛顿体系
(1)
背景
:
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矛盾尖锐
;
美、日、英三国在亚太地区展开海军军备竞赛
;
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涨
;
美国倡导用外交途径缓和矛盾。
(2)
建立
: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
(《
四国条约
》《
五国条约
》《
九国公约
》
等
)
构成了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3)
影响
①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
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②
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
;
确立了英美同为海上第一强国地位
;
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
重新确立了对华“门户开放”的原则。
③中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害国。
4.
国际联盟
(1)
背景
①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
②顺应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以来世界整体化的趋势。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民渴望和平的潮流。
(2)
盟约
:
“
维护和平”原则
;
实行“集体安全”
;
对战败国殖民地“委任统治”
;
“
全体一致”原则。
(3)
主要活动
:
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
;
处理国际争端、裁军
;
加强国际合作。
(4)
评价
①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
②积极作用
:
促进国际合作
,
推动世界整体化趋势
;
为联合国的成立提供经验。
③局限
:
不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
成为英法控制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
特别提醒
】
国际联盟先天不足的原因
(1)
国际联盟是美国总统威尔逊
“
十四点原则
”
的一个组成部分
,
美国希望通过建立国联来达到其参与、领导世界事务的目的
,
进而逐步掌握世界统治权
,
说明国联是大国企图控制世界的产物。
(2)
国际联盟从成立起便由英法等少数大国控制
,
并成为大国的工具。
(3)
国联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
,
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
,
美国未达目的
,
没有加入国联。
提能力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国的目的
1.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
,
企图建立“中欧帝国”
,
还要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
,
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2.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在普法战争中被割去的阿尔萨斯
—
洛林
,
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工业区
,
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3.
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半岛
,
使塞尔维亚沦为其附属国。
4.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
,
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
,
瓜分德国的殖民地
,
在西亚肢解土耳其帝国。
5.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
,
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6.
日本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
进一步侵略中国。
7.
意大利则要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和地区
,
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
8.
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争夺世界霸权。
★华盛顿体系对中、日、美的不同影响
1.
使中国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独占变为多国共同控制
,
中国的民族危机依然存在。
2.
暂时对日本起到了约束作用
,
使其不敢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但日本并没有放弃称霸的野心
,
埋下了更大的战争祸根。
3.
美国经济走向繁荣
,
在亚太地区的势力大大扩展。
★对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的综合理解
1.
凡尔赛体系是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体系则是在美国占主导地位、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
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2.
凡尔赛体系内隐含着许多矛盾
:
对战败国的掠夺
,
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
分赃的不均
,
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
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
,
深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练考题
1.“12
月
18
日
,
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
……
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
:
反对会外交涉
;
取消二十一条
;
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
……
。经全场同意后
,
致电张仲述
,
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大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高潮。”上述史实发生于
(
)
A.
五四运动期间
B.
巴黎和会期间
C.
华盛顿会议期间
D.
开罗会议期间
审题定位
:
考查华盛顿会议
解题指导
:C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5~6月,与材料
“
12月18日
”
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巴黎和会召开地点在法国巴黎,与材料
“
请其在美
”
地点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
“
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
”“
请其在美仍
‘
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大会讨论
’”
,可知体现的是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中日两国在会外签订了协定,解决了中国山东问题,故C项正确;开罗会议强调的是战后日本归还中国领土问题,没有涉及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权利等内容,故D项错误。
2.(
2017
·
浙江
4
月选考
,28
)
某学者在
1919
年撰文称
: “
各国战后所耗元气
,
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
,
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
,
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若是自己站不起来
,
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
,
可是做梦哩
!
虽然如此
,
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
,
还要尽自己的力量
,
促他的进步。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轫
,
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
,
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
,
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该文旨在
(
)
A.
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依然被动
B.
希冀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
C.
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
D.
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
审题定位
:
考查国联的主要活动及其作用
解题指导
:B
材料
“
各国战后所耗元气
,
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
,
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
,
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
”
,
是提醒国内要充分注意到列强对中国的觊觎
,
没有涉及外交的被动
,
故
A
项错误
;
“
若是自己站不起来
,
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
,
可是做梦理
!
虽然如此
,
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
,
还要尽自己的力量
,
促他的进步
”
表明希望中国要认清当时的国际形势
,
要增强自己的力量
,
不能完全依靠国联
,
但又不能把国联看的毫无价值
,
故
B
项正确
;
“
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轫
,
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
,
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
,
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
”
表明国联为世界和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故
C
项错误
;D
项明显与材料意思相悖
,
故错误。
3.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
1919
年
1
月
,
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
,
处理一战的遗留问题
,
德国等战败国未被允许参会。
5
月
,《
凡尔赛和约
》
草案传到德国后
,
全国上下群情激愤
,
柏林等地举行了抗议示威
;
艾伯特总统、谢德曼总理等人
,
都以激烈的词句抨击和约。
但是
,
鉴于战败国的处境
,
德国还是同意接受大部分条款
,
同时提出加入国际联盟、公正调查战争责任及修改和约等要求。战胜国出于私利
,
拒绝德国的所有要求
,
还限其在
5
天内必须作出答复
,
否则将诉诸武力。
6
月
,
德国政府最终被迫签署和约。签约后
,
德国许多报纸都在第一版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镶边
,
并号召准备复仇。
——
郑寅达
《
德国史
》
审题定位
:
考查
《
凡尔赛和约
》
对德国的影响
解题指导
:
第(1)问材料中
“
德国等战败国未被允许参会
”
反映出德国要求参加和会,参与和约的制定;
“
提出加入国际联盟
”
反映出希望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
公正调查战争责任
”
表明拒绝承认全部战争责任;
“
修改和约
”
则反映出德国实际上希望减轻对自己的处罚。第(2)问依据材料中
“
全国上下群情激愤
”“
并号召准备复仇
”
可知,从当时看,和约对德国的过度惩罚招致德国上下一致反对,加深了德国与战胜国的矛盾,复仇情绪蔓延;从长远看,为后来希特勒利用民族仇恨情绪上台和发动二战埋下伏笔。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概括德国针对巴黎和会与
《
凡尔赛和约
》
的诉求。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简析
《
凡尔赛和约
》
对德国的影响。
答案
:
(1)
诉求
:
要求参加和会
,
参与和约的制定
;
拒绝承认全部战争责任
;
减轻对德国的处罚
;
加入国际联盟
,
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2)
影响
:
举国上下一致反对
,
复仇情绪蔓延
;
加深与战胜国的矛盾
;
为希特勒上台和二战爆发埋下伏笔。
专题总结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
根本原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不平衡
重要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
的形成
;
争夺巴尔干
直接原因
.
经过
第一阶段
1914
年
,
几次战役后
,
双方转入持久阵地战
第二阶段
1915
~
1916
年
,
战略主动权逐渐转移到协约国
第三阶段
1917
~
1918
年
,
协约国反攻与胜利
结束
1918
年
11
月德国投降
,
失败
政治经济发展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萨拉热窝事件
同盟国集团
影响
世界格局
催生了新世界
(
欧洲衰落
,
美日崛起
,
成立
,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
高涨
)
人类社会
影响了人类生活
(
民主化进程
,
催生新技术
,
妇女地位
,
政府职能
,
社会思潮
)
国联
民族解放运动
二、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
1.
比较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体系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列强的力量对比
列强在
激化
目的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
.
的矛盾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
.
的矛盾
操纵国
英、法、美
美
亚太地区矛盾
欧洲、非洲
和西亚地区
亚太
地区
构成
《
圣日耳曼条约
》
《
纳伊条约
》《
特里亚农条约
》
等
.
.
瓦解
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实质
列强在
确立的国际关系格局
列强在
确立的国际关系格局
影响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
但由于各种矛盾不仅依然存在
,
而且呈现发展的状态
,
决定了这一体系的不稳定性
《
凡尔赛和约
》
《
四国条约
》《
五国条约
》
《
九国公约
》
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2.
瓦解
(1)
凡尔赛体系的瓦解
:
1935
年德国撕毁
《
凡尔赛和约
》,
实行
;
1936
年
,
德国出兵
,
违背了
《
凡尔赛和约
》
和
《
洛迦诺公约
》;
1938
年先后吞并
,
占领
;1939
年吞并
,
突袭波兰
,
凡尔赛体系全面瓦解。
(2)
华盛顿体系的瓦解
:
1931
年
,
日本发动
,
独占中国东北
,
突破了华盛顿会议上的
《
九国公约
》;1937
年先后发动
和
,
开始全面侵华
;1941
年偷袭
,
太平洋战争爆发
,
华盛顿体系全面瓦解。
普遍义务兵役制
莱茵非军事区
奥地利
苏台德地区
捷克斯洛伐克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珍珠港
点击进入 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