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1.50 KB
  • 2021-08-30 发布

【历史】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2020届高三12月联考试题(解析版)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2020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 ‎1.《左传·襄公十二年》:“秋,吴子寿梦卒。(襄公)临于周庙,礼也。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临,哭也)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材料反映了 A. 分封制等级森严 B. 奴隶制渐趋强化 C. 宗法制亲疏有别 D. 封建制尊卑有序 ‎【答案】C ‎【解析】‎ 由“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临,哭也)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可以看出凡是诸侯的丧事,异姓的在城外哭吊,同姓的在宗庙哭吊,同宗的在祖庙哭吊,同族的在祢庙哭吊,由此可以看出宗法制是有亲疏之别的,不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等级现象;B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奴隶制的发展概况;D项错误,题干中涉及到时宗法制不是封建制。‎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临,哭也)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结合宗法制的内容进行判断选择。‎ ‎2. 桓宽在《盐铁论》中这样描述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的情况:“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卒徒烦而力作不尽。……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啖食。铁官卖器不售,或颇赋与民;卒徒作不中呈,时命助之,发征无限,更徭以均剧,故百姓疾苦之。”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本质上反映了汉武帝实行重农抑商的后果。‎ B.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目的于巩固其统治的经济基础。‎ C. 盐铁官营加重了民众的负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 盐铁官营给地方官剥削民众的机会。‎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卒徒烦而力作不尽”可以看出盐铁官营中铁官用料节俭,从“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可以看出盐铁官营导致价格高,老百姓不愿意购买,从“发征无限,更傜以均剧,故百姓疾苦之”可以看出盐铁官营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综上可以看出盐铁官营加重了民众的负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汉代盐铁官营)‎ ‎3.《传习录》载:“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材料体现了这位思想家 A. 反对迷信权威 B. 反对封建礼教 C. 抨击君主专制 D. 提倡经世致用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来看,《传习录》这段话表达的含义是判断真理的标准是是否合乎本心。与本心不一致,即便是孔子的言论,也不能认同;与本心一致,即便是庸人所说,也不能否定。所以他表达的关键是不能以孔子的言论作为标准,因此体现出反对封建迷信的态度,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与经世致用思想无关。‎ 点睛:解答本题可以从《传习录》入手,如果课外知识量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得知《传习录》是王守仁的作品,所以这段话是王守仁所说,也就是体现的是他的心学思想。以此为基础有助于我们对选项内容的判断。‎ ‎4.“(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A. 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 B. 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 C.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 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等信息说明军机处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故本题选择C。其他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清朝军机处 ‎5.据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江浙和广东是中国两大产丝区,但是生丝市场价格不是在上海,也不是在广东,而是在纽约和里昂决定的。这一现象说明 A. 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B. 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设厂的特权 C.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主导的市场 D.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答案】C ‎【解析】‎ 市场价格“而是在纽约和里昂决定的”即是由资本主义国家决定的,说明了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主导的市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895—1927时中国早已经丧失关税自主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通商口岸和自然经济解体的问题,所以选项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6.191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第二天,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1月13日,临时政府要求:新旧二历并存,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这些规定表明 A. 近代社会风俗开始呈现中外融合特点 B. 临时约法的颁行推动了社会风俗变迁 C. 近代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增强 D. 南京临时政府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活动 ‎【答案】C ‎【解析】‎ 首先使用新历表现出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体现出一定的开放性。但是旧历并没有被废除,而是两者并存,且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这说明相比于之前,不科学的因素被删除了,科学性增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在“融合”上,从材料来看: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两者并没有融合,而是相对并立;B选项没有体现出具体的变动形式,说法空洞;D选项错在无法从材料中的出“一切”的概念。‎ ‎7.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分析认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说明正面战场 ‎①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②在相持阶段坚持抗日 ‎③成为相持阶段抗日的中流砥柱 ④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仍发挥一定的作用,国民党作出了相当大的牺牲,故①②正确,A项符合题意;相持阶段期间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发挥了主要作用,国民党采取的单纯依靠政府与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故③④错误.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A ‎8.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时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联合政府》‎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论十大关系》‎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现在时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摆在我们的面前”结合所学可知,当前处于抗战时期实行统一战线下的全民族抗战,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详细阐述了中国的革命任务及战略,故A项正确;《论联合政府》发表于解放战争时期,排除B项;《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前夕,排除C项;《论十大关系》发表于1956年,与材料时间与主题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 A ‎9.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一讲话( )‎ A. 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B. 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 C. 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台 D. 反映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亚非会议的“求同存异”方针,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是日内瓦会议,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亚非会议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无直接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一边倒”,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10. 下图是上海工商业界庆祝公私合营的场景,新中国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是为了 A.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完善工业体系 B. 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C. 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建立 D. 调整生产关系巩固私营企业地位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期间,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公私合营的方式,目的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故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 ‎11.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 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 D. “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信息“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的内容,可知题意反映的是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和所学知识判断可知是指中国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故选B项。AC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现代中国的科技·人造卫星发射 ‎12.王圣志在《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 小岗村的合作社是退回到人民公社的老路 C. 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D. 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来看,小岗村由包产到户的单干到“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体现的是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是现代农业集约式、规模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故答案为C项。A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排除;小岗村的合作社并不是人民公社,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依然属于国家所有,排除。‎ ‎13.如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折线①所代表的国家是 A. 西班牙 B. 荷兰 C. 法国 D. 英国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可知,西班牙最早建立了殖民帝国,其船队在16世纪处于鼎盛时期,到16世纪末被英国打败后,西班牙船队开始没落,故①不可能为西班牙,故A项错误。荷兰在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后来在英荷战争后,荷兰开始没落,荷兰船队也走下坡路,时间点和①相符,故B项正确。英国在18世纪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霸主,其船队也处于领先地位,不可能是①所显示的在1780年处于低位,故C项错误。法国的船队17世纪在西欧国家中一直处于弱势,不可能出现图中的变化情况,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是典型的图表型选择题,通过曲线的变化来反映事物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曲线变化,根据图表中的时间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结论。‎ ‎14.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十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 A. 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B.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 C. 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D. 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像牛顿先生……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是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体现了对理性的推崇,而不是依赖外在权威,故C项正确;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属于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权力的制衡防止暴政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伏尔泰主张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故D项错误。故选C。‎ ‎15.彼得格勒工人在国际妇女日这一天开始了罢工和游行。工人队伍按习惯走向市中心涅瓦大街,打出了“面包!”“打倒战争!”“打倒专制制度!”的口号。此次罢工直接导致的革命事件使俄国 A.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很快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 出现苏维埃和临时政府政权并存局面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打倒专制制度”可知,导致的事件是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二月革命,此时的俄国还没有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选项中完成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与史实不符,故A排除;依据史实可知促成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十月革命,与材料中“打倒专制制度”不符,故B排除;1917年11月8日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个法令-----《和平法令》,宣布苏俄退出战争,材料中涉及的事件是1917年3月爆发的二月革命,故C排除;依据材料“彼得格勒工人罢工”、“国际妇女日”、“打倒专制制度”可知这是俄国的二月革命,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故D正确。‎ ‎16.对如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 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 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 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 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答案】A ‎【解析】‎ 据图片信息可知,每次工业革命都引起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技与生产未紧密结合,排除B项;C、D两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 ‎【考点定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片形式切入,考查四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历史综合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对四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进行综合分析。‎ ‎17.下图是创作于1957年的时政漫画《祝君晚安》。画面上,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床头的小牌上写着“美国导弹基地”,他们的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对此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美国成立北约对苏联进行核威慑 B.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欧洲冷战对峙加剧 C. 北约集团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 D. 美国大力发展核力量以扶植西欧盟友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三位病人……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表明病人属于北约集团内部,材料中“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不是治病而可能要命,表明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C项正确;材料中“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表明病人不是苏联,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集团,与“1957年的时政”不符,排除A;材料中只有“北大西洋集团”,没有涉及两大阵营,B项错误;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植和控制西欧盟友,D项错误。所以选C ‎18.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撤销了前工党政府的3000多个项目,使公共部门的借贷削减大半。为了鼓励民众工作的积极性,1979年个人所得税基本税率从33%降到30%。1981-1987年,英国政府将1/3的国有企业转为私有。撒切尔夫人政府的这些举措 A. 促使“混合经济”得到发展 B.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开创了“新经济”发展模式 D. 造成了经济“滞胀”局面 ‎【答案】A ‎【解析】‎ 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70年代由于滞胀出现,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混合经济”模式,A正确;B是二战后到70年代;C是20世纪90年代实行;D是20世纪70年代。‎ 点睛: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一些新变化,各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普遍发展,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出现“新经济”。‎ ‎19.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B.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D.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结合所学知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即使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可见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非洲国家,排除A;而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关贸总协定就已经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排除B;七国集团是一个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排除D。‎ ‎20.下图《胆小的农夫》,塑造了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农民形象。这幅画的特点是高超的艺术技巧、深刻的心理揭示以及画面的完整性。下列创作理念与该作品最为贴近的是 A. “专注于对自然任意和瞬间的描绘”‎ B. “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 C. “最美的艺术品就是要传达出艺术家的纯粹的幻想”‎ D. “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印象派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与材料中“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农民形象……画面的完整性”不符,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兴起了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美术,“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言外之意是表现社会现实,与材料中作品的特征相符,故B项正确;现代主义美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符合“纯粹的幻想”,但与材料中“农民形象”不符,故C项错误;“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表明是现代主义美术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与材料中“农民形象”不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 ‎21.自汉武帝以来的历代盐法改革典型地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商业政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秦至西汉之初,战国商业自由发展的势头在武帝时期止步。帝国政府出于财政的考量,以行政手段介入商业。如果说还有什么动机,就是桑弘羊所担心的“罢盐铁以资豪强”“私门成党”。帝国政府以国家身份介入商业流通,官方经营盐铁(官产、官收、官运、官销)的方式,不论是在两汉,还是在而后历代王朝都时断时续。‎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安史乱后,刘晏对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盐商在盐司纳榷取盐后,在转卖过程中不再加税,对于各地所设的针对盐商的征取,“晏奏罢州县率税”。‎ ‎——据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三:洪武三年,山西行省言:“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烦。请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凭证)。”……帝从之。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其后各行省边境,多召商中盐以为军储。……各边开中商人,招民垦种,筑台堡自相保聚,边方菽粟无甚贵之时。‎ ‎——《明史·食货志》‎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汉朝政府“以行政手段介入商业”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刘晏盐法改革的主要举措。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盐法改革有何显著特征?‎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盐法改革的积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商业政策含义的理解。‎ ‎【答案】(1)方式:盐铁官营。‎ 目的:增加财政收入;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2)举措:盐业商运商销;减轻盐商税负。‎ 特征:官商共利。‎ ‎(3)影响:充实了军粮储备;有利于边疆开发;促进晋商崛起。‎ 理解:统治者重视商业;发展官营商业;官商结合。‎ ‎【解析】‎ 古代中国的商业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1)第一小问,“方式”从材料信息“官方经营盐铁”得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出于财政考量”“担心私门成党”可以得出增加政府收入,打击富商大贾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还可得出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2)第一小问,“主要举措”依据材料信息“转鬻商人,任其所之”“奏罢州县率税”可以概括出来。第二小问,“显著特征”需要与材料一相比,即引入商人和商业机制,允许商人参与经营,保护商人,因此得出官商共利。‎ ‎(3)第一小问,“积极影响”从材料信息“军储”“各边招民垦种”可以概括出充实军粮储备、开发边疆;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晋商崛起。第二小问“对古代商业政策含义的理解”,要综合上述材料,全面、准确理解古代商业政策的含义是抑制商业发展,并对此加以批判性理解。‎ 点睛:材料解析题解题的关键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找到有效信息。读材料时要善于抓关键词。无论材料的文字有多少,无效信息的干扰程度有多强,材料的涵义往往都在几个关键词上。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22.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其故何由?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同治朝筹办洋务始末》卷二五 材料二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追求》‎ 材料三戊戌维新勃起于甲午战败之后。实由同、光变法运动孕育发展而成。然青出于蓝,后来居上。……至戊戍则兼欲师用西洋之政教。盖西学传播,得译书、留学、报馆、学校之助而渐深入普及。当时士大夫之世界知识既较丰于同治诸公,其政治思想亦更合乎近代之标准。‎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认为中国“火器万不能及”的原因,概括他提出的自强主张。‎ ‎(2)19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据材料二加以说明。‎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 ‎【答案】(1)原因:中国制器存在“理”“事”分离的弊端。‎ 主张:引进西方机器来制造机器;增设科举科目培养实用人才。‎ ‎(2)说明:承认西方政制的优越性;认为西学也有本末之分。‎ ‎(3)陈旭麓先生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从近代中国前期的历史得到印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开展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而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戊戊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制,又反过来冲击“中体西用”的宗旨。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戊成变法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作用,这些又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可见,陈旭麓先生的精辟论述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解析】‎ ‎(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即可,关键是要注意表述准确、概括全面。‎ ‎(2),解题时要在上一问的基础上,即懂得材料一反映了洋务派的学习停留在“器物”层次,分析材料二的关键信息,即省略号后面的材料。‎ ‎(3)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解题时首先要明确论证的观点,即题序中陈旭麓关于“中体西用”的论述;然后根据题序中观点的三个层次,结合三段材料的关键信息,以及洋务运动及其影响、戊戌变法及其影响的相关内容,寻找相关论据。需要注意的是,三个层次的论据必须与相关观点一一对应,这样才能体现史论结合。同时,要注意表述准确、流畅,逻辑清楚。‎ ‎23.近代美国和德国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宪法的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力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按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 ‎——摘编自[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材料二 美国议会民主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地方分权,并且在其分权的幌子下又隐藏着集权的本质,即通过相互制衡把权力集中在最高权力机关中的大多数人手中。但宪法第五条规定,若两院议员2/3多数认为必要,或2/3以上的州议会提出请求,可提出对联邦宪法的修正案,经适当方式批准后即可生效,又赋予宪法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增加了联邦宪法的生命力。‎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三 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宪法的缔造者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指出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2)美国议会民主制开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新模式。据材料二,归纳美国议会民主制的特点。‎ ‎(3)据材料三,概述德国代议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近代美、德代议制的不同特征有何认识?‎ ‎【答案】(1)问题: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力分配;大州和小州的矛盾。‎ 解决:联邦政府拥有大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在国会选举中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确定。‎ ‎(2)特点:地方权力与联邦权力相互制衡;以权力分立防止过度集权。‎ ‎(3)特征 选举:议会选举体现民主性,但未能组成政府;议会立法:议会拥有立法权,但不能监督政府;议会立法受行政权力的控制。‎ 成因:德国在长期分裂后完成统一,巩固统一成为首要问题;普鲁士专制色彩浓厚,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4)认识:美德代议制的差异是由各自国情决定的;权力制衡方面的差异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 ‎(1)第一小问从材料“‎ 把各州权力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中较易得出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力分配问题,还要从议会名额分配的争议中看到大州与小州的矛盾。第二小问结合1787年宪法从联邦政府权力特点以及国会议员选举规定回答。‎ ‎(2)据材料“美国议会民主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地方分权”归纳美国代议制的特点;依据“过相互制衡把权力集中在最高权力机关中的大多数人手中”归纳出相互制衡以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回答。‎ ‎(3)依据所学可知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选举和议会立法,因此解答本小题时需要从这两个角度概述出德国代议制的特征,依据材料三“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归纳出议会选举体现民主性,但未能组成政府;依据“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归纳出议会立法受行政权力的控制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围绕德国的国情从德国分裂走向统一过程以及普鲁士专制色彩浓厚角度回答。‎ ‎(4)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对近代美、德代议制不同特征的认识应该从材料所提供的角度回答,“国情的差异”这一认识较容易得出。还需要从美、德两国权力制衡的差异方面思考问题。‎ ‎24.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两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在诸多方面赶上或超过了俄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攘夷”这一强烈的目的意识,使维新领导者们的思想有着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他们认识到当时攘夷是行不通的,从而转向了积极的开国论,即通过学习西方,由“文明开化”、“富国强兵”而最终实现攘夷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们一直没有忘记利用天皇的权威和民众的纯朴信仰来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 ‎——崔世广《明治维新的思想历程刍论》‎ 材料二 责任感和时代要求的结合,促使他(亚历山大二世)充满活力地在其任期的的头十年完成了改革的绝大多数工作。……在其统治末期,他成了一个悲剧性人物,……他以及俄国的悲剧在于他没有明确的思想,……不知道该怎样把其基本保守的本能和19世纪下半叶现代化的要求协调起来。由于不能高瞻远瞩,所以,他在许多同时代人眼中有时像个改革家,而有时则又像个改革的反对派。‎ ‎——【美】沃尔特·G·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治维新领导者思想的“两重性”,并结合明治维新中教育改革的举措加以说明。‎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在政治体制和司法制度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据材料二,分析他在统治末期成为“悲剧性人物”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俄日两国改革中得出的改革启示。此资料来源于:中学 ‎【答案】(1)两重性:学习西方文明;利用传统达到政治目的。‎ 表现:仿照欧美国家,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强调效忠天皇,灌输忠君思想。‎ ‎(2)措施: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废除等级审判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司法制度。‎ 原因:改革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 ‎(3)启示: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改革者的思想认识影响改革的成效 ‎【解析】‎ ‎(1)根据材料一“通过学习西方,由“文明开化”、“富国强兵”而最终实现攘夷的目的…利用天皇的权威和民众的纯朴信仰来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可知两重性为学习西方文明及利用传统达到政治目的,并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 ‎(2)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亚历山大二世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并废除等级审判制度,司法上建立资产阶级的司法制度;二问根据材料二“他以及俄国的悲剧在于他没有明确的思想…由于不能高瞻远瞩”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是否顺应时代潮流及改革者主观意识对改革成效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可。‎ ‎25.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乔治华盛顿在开创与完善美国民主政治制度方面贡献突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英国的设计,总督的权力是绝对凌驾于议会之上的,他不仅握有行政全权,而且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可以提出立法建议,可以否决法案。但是,总督在与议会尤其是与议会下院的权力斗争中节节败退,逐渐处于下风。然而总督的权力及地位的某些方面却被后来的总统制继承。独立战争开始后,开国元勋们看到了重建行政权的必要,起码在州一级的政府中是如此。尽管开国元勋憎恶这些行政权力,但他们对于那些为独立战争做出重大贡献的强州的州长仍怀有敬意。毫无疑问,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制宪者将纽约和马萨诸塞的强州州长制做为新宪法的模版。‎ ‎——李秀红《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 材料二:宪法对行政权的规定含糊不清,这使得第一任总统在权力的运用上缺乏明确的引导。实际上之所以会如此,可能是因为华盛顿是制宪者心目中总统的不二人选。他们认为华盛顿会恰当使用总统权力……在他就任后不久,他开始就重大问题向自己的部长咨询;最初是个别征求部长们的意见,1793年后逐渐改为会议形式集体咨询,会议由总统主持。这一会议就成为历届总统执政的一个重要工具——“内阁”。‎ ‎——摘编自【美】西德尼·米尔奇斯《美国总统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影响美国总统制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成为总统“不二人选”的原因,并概括他在括他在完善美国总统制方面的贡献。‎ ‎【答案】(1)因素:英国总督制的影响;强州行政权的示范作用;制约议会的需要。‎ ‎(2)原因:领导独立战争胜利;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心系国家,不恋权位。贡献:立内阁;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树立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范例。‎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依据材料中“根据英国的设计,总督的权力是绝对凌驾于议会之上此的”、“制宪者将纽约和马萨诸塞的强州州长制做为新宪法的模版”等信息,从英国整体、强州的示范以及制约会议等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结合华盛顿的历史贡献去分析归纳,如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的胜利、主持制宪会议以及国家利益为重等方面分析归纳;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回忆华盛顿在“总统制”方面的贡献作答即可,试题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