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50 K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双流中学2020届高三1月月考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西周以前,贵族社会流行多妻婚姻;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 强化周天子的权威
B. 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
C. 降低了女性的地位
D. 削弱了贵族的特权地位
【答案】B
【解析】
由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可联系到西周的宗法制,妻所生的儿子为嫡子,妾所生的儿子为庶子,而嫡长子是最高权力的继承者,该制度有利于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故B项正确。周天子的权威与婚姻制度关系不大,故排除A项。不管是一夫多妻制还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女性的地位都较低,故排除C项。从一夫多妻制到一夫一妻多妾制,贵族的特权地位并未被削弱,故排除D项。
2.下表是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世界”观念。这反映出历史观点
A. 历来都强调标新立异
B. 受时代及文化背景影响
C. 基于历史叙述而形成
D. 不能客观呈现历史事实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地圆学说是符合实际的,不是标新立异的观点,所以历来都强调标新立异的说法有误,故排除A项;由天圆地方到四大部洲再到地圆学说,可知中国古代关于“世界”的说法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受时代及文化背景的影响,故选B项;题干无法体现基于历史叙述而形成的内容,故排除C项;地圆学说呈现了客观的历史事实,故排除D项。
3.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
A. 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 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
C. 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 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
【答案】C
【解析】
察举制以“孝、廉”为选官依据,这体现了儒学的地位,“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并不能说明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故A错误;察举之士“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与扩大统治基础无关,故B错误;“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体现了对选拔官员的才学和能力的考查,说明当时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士族门阀遭到抑制,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授试以职……参加考试”,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对选拔官员的才学和能力的考查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4.唐朝女性服饰图案丰富华丽,色彩鲜艳,多有富贵之气。而宋朝女性服饰纹样清秀,颜色淡雅,风格趋于含蓄简约。这一变化根源于
A. 统治者意识的影响
B. 社会环境的变化
C. 各民族融合的程度
D. 学术思想的衍化
【答案】B
【解析】
唐朝开放繁荣,是空前的大一统帝国,表现出宏大的盛世景象;宋朝商业经济繁荣,文化气息浓厚。因此女性服饰变化的根源是社会环境的变化,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对这一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符合题干中“根源于”的要求,排除B、C、D项。
5.清前期,广东冶铁业中,“矿徙”“山贼”等雇工因官府的禁采、停炉造成失业而反抗;苏州的纺织业中,踹匠因克扣工钱而多次罢工,被政府压制。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A.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体制
B. 经济由盛转衰的趋势
C. 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
D. 无产阶级政治意识逐渐觉醒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题中反映的是清代前期手工业中的罢工反抗现象,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传统体制造成的冲击,但不能说明经济由盛转衰,也没有体现君主专制的强化,故排除B、C项;清朝前期中国的无产阶级尚未形成,故排除D项。故选A。
【点睛】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对传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由于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始终未能产生新的生产力因素。
6.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广东十三行生意明显萧条,原本最开通的广东人突然变成最激进的排外主义者,以为广东现在的不景气,都是这些洋人惹的祸,当时广东人的排外主要是由于
A. 民族意识的增强 B. 列强的资本输出
C. 贸易体制的改变 D. 清朝宫员的指使
【答案】C
【解析】
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十三行同外国进行贸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允许五口通商,广州的贸易地位逐渐被上海取代,导致广东贸易的不景气,C正确;民族意识增强不符合材料贸易体制转变的信息,A错误;此时列强主要是商品输出,B错误;材料中现象出现是贸易体制转变的结果,并不是清朝宫员的指使,D错误。
7.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把军阀、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者,取消他们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定给予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转变
A. 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反映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
C. 适应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
D. 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C
【解析】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材料中“1935年瓦窑堡会议则决定给予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是为了团结抗日,适应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中是针对“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涉及国民党,无法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故A项错误;材料中“1931年”至“1935年”间,社会阶级结构没有发生巨大变化,故B项错误;1949年,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与材料中“1935年”不符,故D项错误。
8.1953年我国城镇个体劳动者有900万人,占当时就业人数的一半,1956年为16万人,1963年一度恢复到231万人,到1978年仅为15万人,1981再恢复到113万人,1999年发展到3160万户.以上情况本质上反映了
A.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B. 个体经济成为国家经济支柱
C. 我国经济制度体制的变迁 D. 全民经商新理念的日趋流行
【答案】C
【解析】
1956年至改革开放之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1963年实行国民经济调整导致个体劳动者增多。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允许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导致这一数字再次增加。1992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促进个体工商业者数字增多。这一过程体现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变迁,C正确;材料不是说明城市化进程的问题,A错误;个体经济只是我国经济的组成部分,不是国家经济支柱,B错误;材料中现象的本质不是经商理念的流行,D错误。
9.1989年10月,中国领导人会见尼克松时表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处理问题的。这表明,当时中国
A. 致力于经济建设与对外开放
B. 消弭与西方的意识形态差别
C. 确立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D. 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反帝斗争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体现出中国外交原则是不结盟,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需要一个和平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当时中国出台不结盟外交政策就是致力于经济建设与对外开放,A正确;“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说明不是消弭与西方的意识形态差别,B错误;材料目的是确立不结盟外交原则,C错误;材料不是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反帝斗争,D错误。
10.柏拉图指出:“雅典的民主制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分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据此可知,柏拉图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
A. 丝毫没有体现平等的理念
B. 容易造成国家管理无序
C. 压制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D. 导致雅典城邦国家的衰弱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目中“不加区分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得出在某些方面体现平等的理念,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雅典的民主制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得出容易造成国家管理的无序,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雅典民主制压制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故C项错误;柏拉图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无政府状态的管理形式,并未说明导致雅典城邦国家的衰弱,故D项错误。
11.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 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
B. 取得了人与上帝直接沟通的权利
C.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D. 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表现为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宗教改革运动把人的信仰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则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缚,确立起民主、平等、法治的价值观念,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与材料中“从神的权威下解放”相符,故A项错误;人与上帝直接沟通是宗教改革运动,但与材料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不符,故B项错误;宇宙运行的奥秘是科学而非个人的解放,与材料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不符,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的主体地位,与材料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相符,故D项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12.据估计,16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10倍。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
A. 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 B. 推广大农场经营方式
C. 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 D. 稳定农村社会阶级结构
【答案】B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10倍”可知英国推广大农场经营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稳定农村社会阶级结构,故D项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背景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年轻时,范仲淹曾勉励他读《中庸》,学儒家之学。张载读完仍未感满足,又读遍佛家、道家之书。几年后,又发现这些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回过头来求之六经,悟出了儒、佛、道互补的道理。回乡后,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前者是为了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后者则是为了缓和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对井田制,张载用心最多。他与学生买了一块地,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企图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根据龚杰《张载评传》整理
材料二 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在英国一个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欧文从小目睹了资产阶级对广大工人和劳动人民所进行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1800年,欧文管理了一个拥有2500多个工人的工厂。他在自己的工厂里开始了第一步实验。他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禁止使用童工,取消针对工人的罚款制度,尽力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他创办了工人食堂、托儿所、幼儿园,设立工人学校,设立医疗费和养老金制度。欧文在提高了工人福利的同时也积攒了一大笔钱。
1821年,他公开提出建立一个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共同劳动的新社会。1824年,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从英国来到美国。他在印第安纳州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按照自己的理想建立起一个“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新和谐公社”的建立,引起了全世界注意,人们从世界各地纷纷赶来,热情参加和谐公社的建设。
——根据柯尔【英】《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和《欧文文集》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载和欧文各自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张载和欧文都探索了理想社会,分析两者的异同。
【答案】(1)张载:儒学危机和三教合一的趋势;商品经济繁荣对民俗民风的冲击;土地兼并严重。
欧文:工业革命开展,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尖锐;工人生活悲惨。
(2)异:①方式上:张载以复古的方式在儒家经典中寻找理想社会;欧文: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开创性地探索理想社会。
②内容上:张载的理想社会是以奉行儒家伦理道德和维持等级秩序为特色的;欧文的理想社会是财产公有,权利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
③前提:张载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欧文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
同:两者都缺乏实现的社会基础(空想);两者都充满了理想色彩;都强调天下大同(为公);都重视实验验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空想社会主义。
第(1)问,张载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依据材料“几年后,又发现这些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回过头来求之六经,悟出了儒、佛、道互补的道理”结合时代背景得出思想上儒学出现的变化,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习俗造成了冲击;依据“回乡后,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前者是为了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后者则是为了缓和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得出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欧文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依据材料“1800年,欧文管理了一个拥有2500多个工人的工厂”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工业革命开展,工厂出现;依据“欧文从小目睹了资产阶级对广大工人和劳动人民所进行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得出阶级矛盾尖锐,工人生活悲惨。
第(2)问,不同点,依据材料“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得出张载以复古的方式寻找理想社会,依据材料“他在自己的工厂里开始了第一步实验”得出欧文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开创性地探索理想社会;依据材料“他与学生买了一块地,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企图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出张载的理想社会是以奉行儒家伦理道德和维持等级秩序为特色的,据材料二“1821年,他公开提出建立一个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共同劳动的新社会”得出欧文的理想社会是财产公有、权利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联系时代背景得出张载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欧文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相同点,联系时代背景并结合他们实验的方式、过程和结果得出其相同点。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是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的权威刊物,三十多年来,美国史研究成为世界史学科的重中之重。截止2012年,共刊载526篇美国史论文,约占《世界历史》发表论文数的近八分之一。下表是对美国史论文发表的统计: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三十多年来美国史研究的变化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合理充分。)
【答案】【示例】趋势:三十多年来,我国对美国史的研究从外交史、政治史入手,并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
原因: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开启了美国史的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决定融入世界,美国史是当时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1979年中美建交,此时正值“冷战”时期,美国外交史、政治史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经济史等略有涉及。
90年代以后,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我国更加重视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因此城市史、经济史、移民史研究成果也较多。
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史、经济史的研究较热;随着环境恶化问题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桎梏,学术界也开始重视环境史的研究。
由此可以得出,三十多年来,我国美国史研究从外交史、政治史入手;进入90年代,研究内容不再局限于政治、外交等主题,研究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研究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根据题意内容可知,我国对美国史的研究一方面是研究论文数量增多,另一方面是研究的领域增多,特别是对美国的研究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如,在七八十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和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对美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交和政治方面;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对美国的经济史、城市史、移民史等内容关注增加;21世纪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城市史、经济史的研究更加深入。所以我国三十多年来美国史研究的变化趋势一是数量的变化,二是研究领域的变化。根据相关内容确定主题,史实引用得当,论述言之成理即可。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孙中山游历日本期间,对日本具有现代民主管理色彩的乡村治理颇感兴趣,认为“人民自治是政治的极则”。这些蕴含浓郁民主色彩的乡村治理思想为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乡村治理提供了制度依据和实践尺度。在民国政府酝酿乡村自治时,晋、苏、浙、赣等省已有较为成型的乡村治理实践,特别是山西村治运动颇有声势。晏阳初的定县实验与梁漱溟的邹平探索也给国民政府提供了参照范例。乡村治理既有国民党维护“三民主义”的政治需求,也有当政者对乡村社会实行有效管控的现实压力,乡村治理成为国家与社会寻求平衡的突破口。
1928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县组织法》,标志着孙中山村治思想的全面展开。但是,具有民权色彩的现代乡村制度并未走太远,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为了强化国家行政权力对乡村世界的直接掌控,以削弱日益壮大的中国共产党,民国政府重新开始实施保甲制度,改变了乡村治理的制度走向。这一制度转变带来的恶果是,南京国民政府始终未能破解社会阶级矛盾,激发农村内生活力。
——摘编自《清末民初乡村治理再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乡村自治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转向保甲制度的影响。
【答案】(1)西方乡村自治思想传入中国;孙中山的乡村治理思想提供了制度依据;国民党维护“三民主义”的政治需求;部分地区的乡村治理实践已见成效;军阀割据;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六点任取五点,每点,
(2)—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社会阶级矛盾长期无法缓解;民权被践踏,农村缺乏发展动力;政府离心离德,失去民心。(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答一点给,任答两点即给
【解析】
(1)根据材料“对日本具有现代民主管理色彩乡村治理颇感兴趣”可知西方乡村自治思想传入中国;根据材料“这些蕴含浓郁民主色彩的乡村治理思想为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乡村治理提供了制度依据和实践尺度。”可知孙中山的乡村治理思想提供了制度依据;根据材料“晋、苏、浙、粉等省已有较为成型的乡村治理实践,特别是山西村治运动颇有声势。姜阳初的定县实验与梁漱溟的邹平探索也给国民政府提供了参照范例。”可知部分地区的乡村治理实践已见成效;根据材料“乡村治理既有国民党维护‘三民主义’的政治需求”可知国民党维护“三民主义”的政治需求;根据材料“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可知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根据所学可知军阀割据。
(2)根据材料“为了强化国家行政权力对乡村世界的直接掌控”可知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始终未能破解社会阶级矛盾,激发农村内生活力。”可知社会阶级矛盾长期无法缓解;民权被践踏,农村缺乏发展动力;根据所学可知政府离心离德,失去民心。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加以评析。
【答案】(1)背景:①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②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形恶化;③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社大,工人组织出现;④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2)政策:①推行《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②布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评析:①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②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③在一定程度上改带了民众生活,级解了社会矛盾。
【解析】
(1)背景:依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可知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依据材料“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人生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可知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形恶化;依据材料“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的信息和所学可知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的壮大;结合所学还可知道是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2)政策:依据材料“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可知推行《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依据材料“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可知提出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评析:依据材料中俾斯麦颁布的措施从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以及改善民众生活和缓和社会矛盾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