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8.00 KB
  • 2021-08-30 发布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二)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江苏专用)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 ‎[主旨解读]‎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 线索一: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线索二: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古代商业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线索1 农业经济——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理清发展线索]‎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发展阶段 耕作方式变化 农具的变化 原始阶段 刀耕火种 石、骨、木 商周时期 石器锄耕(耜耕)‎ 石、骨、木;青铜农具(少)‎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铁制农具(发达地区)‎ 汉代 牛耕普及全国 耦犁→一牛挽犁 唐代 铁犁牛耕 曲辕犁 ‎2.土地制度 井田制 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一种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土地私有制 产生 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形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问题 土地兼并,社会分化,阶级矛盾激化 土地国有制 北魏、隋唐都曾实行过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 租佃制 宋代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租佃制的发展 ‎3.经营模式(小农经济)‎ 形成 铁犁牛耕的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作用 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精耕细作的主要推动力 ‎[深化历史理解]‎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由于牛耕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模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 ‎2.古代农耕经济难以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 ‎(1)政治因素:封建土地私有制很难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及向商业资本的转化。“抑商”“闭关锁国”‎ 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既不能积累财富,也不能拓展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难以推动工业化。‎ ‎(2)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商品市场的扩大和农产品的真正商品化。‎ ‎(3)思想因素:以农立国的经济思想,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成为工商业资本。‎ ‎[真题例证]‎ ‎1.(2018·江苏高考)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解析:选C 从材料中地主收租时间的变化分析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丝织业等家庭副业的收入已超过了种植业,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故C项正确。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没有反映农耕技术的衰退趋势,也没有反映出地主剥削程度的减轻,故B、D两项错误。‎ ‎2.(2016·江苏高考)《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借助材料判断出这一工具是“翻车”。“翻车”又叫龙骨水车,木制,可用脚踏或手摇。它既能把低处的水引上高坡进行灌溉,也可以排涝,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故B项正确。翻车使用的动力是人力,没有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故排除A项;标志着灌溉技术成熟和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夸大了翻车的作用,故排除C、D两项。‎ ‎3.(2015·江苏高考)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解析:选B 唐宋时期,淮北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地,但明清以来,淮北自然生态与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自然有人为因素,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政府合理作为,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表达的淮北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的主题不符,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意思相反。古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借助多种条件,D项说法过于绝对。‎ ‎[聚焦命题热点]‎ ‎1.如图是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示意图,该技术的使用(  )‎ A.推动灌溉技术的发展 B.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C.促成小农经济的形成 D.反映播种技术的进步 解析:选B 图中是耕作方法,而非灌溉技术,故A项错误;材料是代田法,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到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代田法,故C项错误;材料中“沟”“垄”反映了代田法,没有涉及播种技术,故D项错误。‎ ‎2.如图为西汉农业分布图,图中信息反映出当时(  )‎ A.铁犁牛耕在东北地区普遍使用 B.西南巴蜀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 C.曲辕犁推动黄河流域农业的发展 D.主要农业区分布取决于水利工程 解析:选B 西汉时期农耕区主要是古代山东、古代山西地区,即阴影部分,东北地区只是牛耕推广地区,非普遍使用,故A项错误;巴蜀地区在西汉是重要的农业区,且符合图示,故B项正确;西汉时期犁耕还是耦犁,曲辕犁是在唐朝出现,故C项错误;主要农业区取决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生产工具的进步,水利只是其中一项条件,故D项错误。‎ ‎3.汉代画像石(砖)上有大量妇女劳动的画面,如“一农妇在前播种,一农夫在后打土块”、“男子持杈扬场,女子抱麦子”、“一农妇连枷打场”,以及妇女采集桑叶、纺织、酿酒、饲养家禽等。由此可知,汉朝的小农经济(  )‎ A.提高了劳动妇女的地位 B.采用了家庭生产的形式 C.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 D.摒弃了自给自足的特点 解析:选B 材料体现女性在家庭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男耕女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出现是土地私有化的表现,无法遏制土地兼并,故C项错误;传统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故D项错误。‎ ‎4.《甲子语溪闵雨四首之一》云:“塘中龙骨高数层,龟坼田中纵复横。青裙箬笠倚车卧,但有空车无水声。”该诗句中提及的生产工具(  )‎ A.利用水力资源提高冶铁质量 B.推动铁犁牛耕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C.克服地势限制增强灌溉效益 D.使农田灌溉摆脱了对人力的依赖 解析:选C 材料中反映的是灌溉工具,不是冶铁也不是牛耕技术,故A、B两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塘中龙骨高数层,龟坼田中纵复横”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工具有利于克服地势限制灌溉农田,故C项正确;材料“青裙箬笠倚车卧”表明需要人力,故D项错误。‎ ‎5.检索《四库全书》,关于“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徭役”“均赋税”“平差役”一类的词语,出现有905次之多。这种现象说明统治者旨在(  )‎ A.实现社会均平理想 B.限制土地兼并 C.防范隐匿人口现象 D.维护小农经济 解析:选D 封建统治者所奉行的不可能是均平的社会理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这五个词汇,其中心思想都是“轻徭薄赋”,与限制土地兼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B项错误;《四库全书》编纂于清朝乾隆帝时期,据所学此时清王朝已经废除了人头税,隐匿人口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故C项错误;“轻徭薄赋”是维护封建小农经济的重要手段,故D项正确。‎ 线索2 手工业生产——从“工商食官”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理清发展线索]‎ 时期 发展历程 从先秦到秦汉 形成与发展 ‎(1)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 发展与繁荣 ‎(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方烧制白瓷 ‎(2)隋唐: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3)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 明清 辉煌与滞后 ‎(1)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在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手工业产品: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深化历史理解]‎ ‎1.明清时期手工业由官营手工业为主转变为民营手工业为主的原因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2)农业生产的进步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 ‎(4)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 ‎2.民营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其自给自足的特征使其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手工业的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营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历史悠久,分布广,规模大,分工细,种类多。‎ ‎(2)技术世界领先,产品远销欧亚,深受赞誉。‎ ‎(3)多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模式并存。‎ ‎(4)手工业布局的变化与经济重心南移相对应。‎ ‎(5)明朝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 ‎(6)始终是农业的补充,没有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 ‎(7)手工业技术世代传习。‎ ‎[真题例证]‎ ‎1.(2017·江苏高考)《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解析:选B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比如“鼎”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故B项正确。商周时期,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故A项错误;食具不是权力的象征,故C项错误;货币是经济的象征,故D项错误。‎ ‎2.(2012·江苏高考)《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解析:选C 从题干的描述可以看出,当时木、金、皮生产及调色、刮摩、抟埴都有专业的、固定数量的工人负责,也就是说当时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A、B、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项正确。‎ ‎[聚焦命题热点]‎ ‎1.战国时期的手工业生产中,“物勒工名”制度已较为普遍。另据《考工记》记载,当时分工细致,仅“攻木之工”就有七种;铸造不同器类有不同的合金配方,所谓“金有六齐”。下列推断最为合理的是(  )‎ A.适应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需要 B.商人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 C.商家制定严格的生产责任管理制度 D.社会化分工推动了官营手工业发展 解析:选A 所谓“物勒工名”是一种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分工细致”“金有六齐”这些都适应了当时官营手工业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需要,故A项正确;题中的手工业生产指的是官营手工业,并不是指民营手工业,故B、C两项错误;题中所述的是官营手工业的严格管理和生产方式,并不是指社会化分工推动了官营手工业发展,故D项错误。‎ ‎2.如图是1985年山西省朔县出土的汉代彩绘铜雁鱼灯。采用传统的禽鸟衔鱼的艺术造型。此釭灯由雁衔鱼、雁体、灯盘和灯罩四部分分铸组合而成。灯盘、灯罩可转动开合以调整挡风和光照,鱼身、雁颈和雁体中空相通,可纳烟尘。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汉代的青铜铸造开始繁荣 B.造型艺术体现了古代的环保意识 C.可以窥见普通百姓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面 D.说明当时山西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解析:选B 青铜铸造早在商代已经开始繁荣,故A项错误;“调整挡风和光照……中空相通,可纳烟尘”说明这种造型艺术体现了古代的环保意识,故B项正确;彩绘铜雁鱼灯采用传统造型分铸组合而成,可见技术精湛、品质优良,不应是普通百姓日常用具,故C项错误;彩绘铜雁鱼灯的出土并不能说明山西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故D项错误。‎ ‎3.如图为中国古代丝织业分布变迁示意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秦汉丝织业中心主要分布丝路沿线 B.唐宋丝织业中心主要分布黄河流域 C.元至清时丝织业中心均在长江流域 D.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影响丝织业分布 解析:选D 秦汉丝织业的中心主要分布在北方,不是在丝路沿线,故A项错误;唐宋时期的丝织业中心逐渐转移到南方,故B项错误;元至清的丝织业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故C项错误;随着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丝织业的中心逐渐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故D项正确。‎ ‎4.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载:“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材料反映了当时(  )‎ A.贵族官僚开始经营工商业 B.已经出现雇佣关系 C.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D.私营作坊颇具规模 解析:选D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官僚就经营工商业,故A项错误;“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表明不是雇佣关系,故B项错误;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表明私营作坊规模大,故D项正确。‎ ‎5.《旧五代史·食货志》有诏令言明:“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铜镜只能在东京铸造和销售 B.官营产品可以流向民间市场 C.商品交易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D.铜镜收入成为政府主要财源 解析:选B “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表明官营产品可以买卖,故B项正确;铜镜只能在东京铸造和销售,与材料内容官营产品可以买卖不符,故A项错误;商品交易不受官府直接监管是在宋朝,故C项错误;铜镜收入成为政府主要财源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线索3 商业发展——从严格控制到打破时空、相对宽松 ‎[理清发展线索]‎ 时期 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 兴起、发展和繁荣 ‎(1)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2)春秋战国时期,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秦汉时期 重农抑商,步履维艰 ‎(1)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2)商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 隋唐时期 范围扩大,贸易繁荣 ‎(1)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 ‎(2)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 ‎(3)出现柜坊和飞钱 ‎(4)对外贸易发达,广州是重要港口 宋元时期 打破时空,空前繁荣 ‎(1)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开封)城市商业发达 ‎(2)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4)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商品品种齐全 明清时期 继续繁荣,“商帮”出现 ‎(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 ‎(2)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深化历史理解]‎ ‎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变化 随着古代商业的发展,商人资本并不再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期已经以多种形式参与到生产过程。商人的地位虽有所提高,但始终未能改变“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 ‎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市场类型多样:城市中有市、庙会等,乡村中有草市。‎ ‎(2)商业城市发达:历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明清时期更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4)货币种类丰富:宋朝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时期形成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业地位低下:商业始终都是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3.古代中国城市发展演变的特点 ‎(1)从城市功能上看,早期“城”与“市”是分开的。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城市经济功能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 ‎(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区域,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 ‎(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市镇。‎ ‎(4)从城市布局和分布上看,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城市逐渐增多。‎ ‎(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真题例证]‎ ‎1.(2017·江苏高考)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解析:选A 汉武帝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目的是打击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秦朝时已实现了国家统一,故B项错误;汉武帝铸造钱币与增加百姓赋税负担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问题,故D项错误。‎ ‎2.(2015·江苏高考)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解析:选D “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反映的是吴江一带商品经济的发展,未体现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故A项错误。“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反映了当时农村人们忙于纺织,故B项错误。明清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C项。依据材料“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可知,D项正确。‎ ‎3.(2014·江苏高考)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解析:选A 依据材料“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等信息可知,唐朝后期依据户数和市场变化可以灵活设市,这说明市的建置管理有所变化,故选择A项。材料“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并不是说县不满三千户不能设市,故B项错误;C项说法明显不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材料“若要路须置……听依三千户法置”的信息。‎ ‎[聚焦命题热点]‎ ‎1.《周礼·地官司徒》规定:“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这说明了周朝(  )‎ A.工商业为官府所垄断 B.有较规范的市场管理制度 C.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百姓弃农经商现象很普遍 解析:选B 工商业为官府所垄断与材料“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不符,故A 项错误;从材料可知不同时间进行交易的人群不同,并设立专人管理,可知周朝市场管理规范,故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于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百姓弃农经商现象普遍,故D项错误。‎ ‎2.据记载,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泉州知州连南夫奏请:“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阿拉伯商人蒲罗辛贩卖乳香达30万,纲首蔡景芳招诱船货,收息钱达98万,都各补授从九品“承信郎”官衔,赐予“公服履笏”。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  )‎ A.海外贸易满足了贵族的物欲追求 B.招徕外国货船可以增加官员政绩 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民众崇尚洋货 D.政策调整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解析:选D 材料没有体现海外贸易满足了贵族的物欲追求,故A项错误;从材料“阿拉伯商人蒲罗辛贩卖乳香达30万,纲首蔡景芳招诱船货,收息钱达98万,都各补授从九品‘承信郎’官衔”,可知材料反映出不仅对招徕外国货船的官员给予奖励,也对商人给予当官的奖励,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南宋对海外贸易的鼓励,没有体现民众崇尚洋货,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南宋政府对发展对外贸易的官员和商人给予当官的鼓励,可知会使主管贸易的官员们积极地鼓励外贸,有利于提高政府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 ‎3.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有曹婆肉饼、宋五嫂鱼羹、王妈妈茶肆、王小姑酒店、丑婆婆药铺等著名店铺。这些店铺虽以妇女闻名,但前台售卖的以男性为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北宋城市的商业功能十分完备 B.北宋男尊女卑的观念已被摒弃 C.北宋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市的发展已打破时间空间限制 解析:选C 材料并未体现北宋城市的商业功能十分完备,故A项错误;材料中“这些店铺虽以妇女闻名,但前台售卖的以男性为主”表明女性地位有所提高,但男尊女卑的观念尚未被摒弃,故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时间空间限制,故D项错误。‎ ‎4.明代谢肇浙《五杂俎》记载:“山东之市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于其日聚焉。京师朔望,及二十五,俱于城隍庙为市,它时散处各方,而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亦甚便之。”由此说明草市(  )‎ A.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分散经营和集中交易相结合 C.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已经孕育着新的经济因素 解析:选B 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是在唐朝,故A项错误;“‎ 京师朔望,及二十五,俱于城隍庙为市,它时散处各方,而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亦甚便之”表明分散经营和集中交易相结合,故B项正确;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市坊制度被打破,故C项错误;已经孕育着新的经济因素是指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5.中国古代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材料表明,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 A.包含着否定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 B.体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 C.折射出由抑商到崇商的观念变迁 D.表明了商人参加科举的强烈诉求 解析:选A 材料中“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表明经商赚取利润并非是这些人的终极目标,而是之后转向科举、农业的手段,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中“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崇商的观念,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不符,故D项错误。‎ 线索4 经济政策——从“重农”的辉煌到“禁商”的落伍 ‎[理清发展线索]‎ 时期 发展历程 重农抑商政策 战国 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产生 西汉 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发展官营商业——严格 中唐以来 鼓励对外贸易,官商分利,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松动 明清 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固守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明朝 海禁政策 ‎(1)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实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专制统治 清朝 闭关锁国政策 ‎(1)内容: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寸板不许下海 ‎(2)‎ 后果: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深化历史理解]‎ ‎1.重农抑商政策长久实行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原因 ‎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根本原因)。‎ ‎②中国一向重视农业的传统思想(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 ‎③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影响 ‎①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③到封建社会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清统治者把工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些做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2.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的比较 ‎(1)出发点:明朝是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倭寇勾结,防止倭寇的侵扰;清朝是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反清势力相联系。‎ ‎(2)根本原因: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3)内容:都不许民间船只出海;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4)社会特征: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 ‎3.16世纪后中国开始落伍的经济表现及原因 ‎(1)表现:在经济方式上,仍固守家庭经营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滋长;在经济政策上,仍坚持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中外交流。‎ ‎(2)原因:君主专制强化,政治腐朽黑暗;小农经济阻碍社会分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重农抑商与海禁等政策影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和海外贸易发展;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思想,影响了科技创新;传统科技没有实现向近代科技的转变。总之,腐朽的专制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关系,是导致中国在近代落伍的根本原因。‎ ‎[真题例证]‎ ‎1.(2018·江苏高考)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解析:选D 据材料可知,民间商人由最初的不合法、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发展到通过向政府纳税就可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这一变化意味着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间商人通过纳税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不能说明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政府通过税收方式加强对商业的管控,政府并没有放弃对商业的监管,故C项错误。‎ ‎2.(2014·江苏高考)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解析:选B 材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奉旨允行”等信息说明明政府的“海禁”政策有所松动,实行有条件地开放,故本题选择B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明显错误,决策权在中央不在巡抚;D项在材料中没有提及,而明代朝贡贸易仍然存在。‎ ‎[聚焦命题热点]‎ ‎1.商鞅说:“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治民。”“三官贫,必削。”这表明商鞅认为(  )‎ A.秦国的经济政治贫弱,必须实行变法 B.商业在国家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C.只有实行“重农抑商”,国家才能富强 D.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官吏的管理 解析:选B 材料没有涉及秦国的经济政治情况,故A项错误;从材料“三官贫,必削”可以反映出商业在国家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出商业的重要地位,并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故C 项错误;材料有指出官吏重要地位,但没有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官吏的管理,故D项错误。‎ ‎2.山西柳林《杨氏家谱》认为:“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业。……寄迹田畴,则农为本业。置身曲艺,则工为本业,他如市尘贸易,鱼盐负贩,与挑担生理,些小买卖,皆为商贾,则商贾即其本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农工商皆本的观念 B.体现“重农抑商”观念 C.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观念 D.体现人应有敬业观念 解析:选B “寄迹田畴,则农为本业。置身曲艺,则工为本业……皆为商贾,则商贾即其本业”,表明农工商皆本的主张,故A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农工商皆本,表明不同行业之间的平等,故C项不符合题意;从事农业,农业就是本业,从事手工业,则手工业就是本业,表明各行各业的敬业观念,故D项不符合题意。‎ ‎3.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明成祖认为国体纲常远重于经济利益 B.明成祖认为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的利益 C.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 D.明成祖想借外商引导百姓投身于海外贸易 解析:选C 明成祖认为外商来华是“夷人慕义远来”,没必要对其征收商税,即不计较经济利益,这反映出明代统治者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炫耀国威,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故C项正确。‎ ‎4.乾隆二十年,一些原在广州贸易的英国商船来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材料表明(  )‎ A.清初注意防范殖民入侵 B.中外贸易冲击着原有的管理体制 C.清初为了增加收入开放 D.清朝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已被打破 解析:选B 根据“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可知,其目的是防内,故A项错误;根据“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可知,国家根据对外贸易的情况在不断地调整政策,故B项正确;题中没有明确数据说明收入的多少,故C项错误;根据“照粤关之便”可知能够对外贸易的地方并不普遍,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D项错误。‎ ‎5.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 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说明“海禁”政策(  )‎ A.是自然经济所决定的   B.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 C.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 D.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 解析:选B 材料无法体现“海禁”政策根源于自然经济,故A项错误;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与材料中“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相符,故B项正确;“海禁”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故D项错误。‎ ‎ [典例] (2017·江苏高考)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7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命题之“源”]‎ 本题在全球视野下将视点锁定在“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与“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关系上。命题立意契合了国家“一带一路”‎ 发展战略。试题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前瞻性,体现了大视野、高概括、广联系、深思维等特点。‎ 本题精选史料,重视材料的合理搭配。材料一反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二反映明朝海外贸易发展、海外白银流入及其影响。内容表述精炼而内涵丰富,努力做到每句话都有可用信息。本题设问包含了三个层次,现象、原因与背景、作用,逻辑关系环环相扣;概括、归纳、说明、简析四个“指令”,能力要求步步提升。为使表述更为简洁明确,三问均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本题第(1)问要求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涉及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活跃)四个方面。商品经济的繁荣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第(2)问随之而来。这一问包括两个小问,先要求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涉及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政策(开放海禁)与政府管理(设立专门机构)等方面因素。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又导致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后一小问转向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要求在世界范围内观察和思考白银流入中国这一经济现象。考生需联系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掠夺美洲白银,白银的源头大部分来自美洲),还有中外贸易的具体情况。当时,中国的手工业品(如生丝和瓷器)在海外受欢迎,而外国却没有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于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呢?至此,第(3)问水到渠成——要求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完成这一要求需要发散思维,要从中国货币、商品经济发展、中外经济联系等角度,讲清“积极作用”。如考生能想到促进中国新的经济因素增长等,应给予肯定。‎ ‎[失误之“因”]‎ ‎(1)答非所问 如第(1)问,多数考生表述的现象与农业有关,如红薯传入中国,种植桑树、棉花,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等,但没有从商品经济的角度作答,还有答海外贸易发达,棉花种植获利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再比如第(2)问第二小问,多数考生将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这一后果当作原因。还有考生答中国君主专制统治,世界市场发展,白银成为货币,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等与题意无关的答案。‎ ‎(2)思路狭窄 如第(2)问第一小问要求归纳原因,考生能够作答得分的基本都是政府开放海禁,几乎没有考生能归纳出中国商人主动参与和设立管理机构。再比如第(3)问要求简析积极作用,考生普遍可以作答的是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加强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几乎无人能够答出。‎ ‎[高分之“计”]‎ ‎(1)审清设问——问什么,答什么 审设问,其直接体现是对设问进行分层,审“四语”:‎ 限定语 在时间、空间、条件、程度、角度等方面做了限定,实际上就是对答题范围做了明确的界定 提示语 指题干中的指出、说明、归纳、概括、分析、比较、评价等 中心词 是题干的中心内容,一般位于答项语的前面 求答项 应回答的内容,通常包括原因、表现、措施、结果、影响、特点、意义、性质等 如本题第(1)问,“商品经济发展”是限定词,答案均应与之相关,明确了这一点,答题则不会跑偏。‎ ‎(2)发散思维——有多少,答多少 主观题的设问开头形式一般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也就说明答案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材料本身,二是教材知识。这就要求考生在分析总结答案时,既要从材料中概括,又要调动知识储备总结。这亦是发散思维的体现。如本题第(3)问,白银作为货币的流通,促进了中外的贸易交流,这种贸易交流强化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满分之“答”]‎ ‎(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专题过关高分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59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耦其耘。”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材料反映了(  )‎ A.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 C.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解析:选C 铁犁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与甲骨文卜辞的内容“协田”不符,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与甲骨文卜辞的内容“协田”不符,故B项错误;从甲骨文卜辞的内容“协田”到《四时田园杂兴》中“村庄儿女各当家”,反映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故C项正确;精耕细作与甲骨文卜辞的内容“协田”不符,故D项错误。‎ ‎2.阅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由此可以推知(  )‎ 省份 地点 铁器物种类 四川 绵阳 斧、锸、锛 四川 荥经 铁锄、曲柄刀、削刀 重庆 巫山 铁犁铧、长钎形器、铁削 重庆 涪陵 铁斧、铁锯、刻刀 A.西南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 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 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 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解析:选C 铁器的广泛分布并不意味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实现,故A项错误;表格所展示的只是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而非比例表,所以仅仅依据该表格难以推断铁器是否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的生产工具,故B项错误;通过表格不难看出,铁器于东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的分布已经比较广泛,故C项正确;西南地区铁器的广泛分布并不意味着该地区的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故D项错误。‎ ‎3.唐后期,孟简开凿孟渎,引江水溉田四千顷。《新唐书》记载:“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表明当时(  )‎ A.兴修水利是江南发展的唯一因素 B.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 C.江南地区成为我国的主要粮产区 D.江南粮食高产推动地域商帮出现 解析:选C A项中的“唯一”两字太过绝对,故A项错误;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是在南宋之际,故B项错误;材料中“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可知东南地区农业生产对全国十分重要,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成为国家生活的主要支撑,故C项正确;商帮是在明清时期出现的,且与题干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 ‎4.表中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形成 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解析:选A 从夏商周到宋元农民的称谓变化体现了中国土地经营制度从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到小农经济(土地私有制),再到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租佃制的演变,故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形成,故B项错误;赋役制度指的是赋税和徭役的征派,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农民称谓的变化体现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未体现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故D项错误。‎ ‎5.“开封和唐朝的都城长安一样,人口众多。但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宋代的开封成为纯粹的商业中心 B.宋政府不再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 C.开封城内坊市界限尚未完全打破 D.开封城市发展影响市民社会生活 解析:选D 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故A项错误;宋朝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城市的商业活动,但不会放弃对商业进行管理,故B项错误;坊市制度在宋朝“全面”被打破,故C项错误;题干中“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推知开封城市发展影响市民生活,故D项正确。‎ ‎6.唐朝李嘉祐诗曰:“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宋朝苏轼又说:“(居民)散在城外,谓之草市者甚众。”南宋年间鄂州的南草市,“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由此可见草市(  )‎ A.唐宋时期开始出现 B.打破贸易时空限制 C.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受到官府严格管理 解析:选C 南北朝时期就有草市,并设草市尉进行管理,故A项错误;材料仅反映了草市打破空间限制,未体现打破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草市便于商品交易,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宋朝时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故D项错误。‎ ‎7.《东京梦华录》载:“每日如宅舍宫院前……卖铜铁器、衣箱、磁(瓷)器之类……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生鱼有数千担入门……十字街南去,姜行……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馀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马行(街)北去,乃小货行时楼、大骨傅药铺,直抵正系旧封丘门,两行金紫医官药铺。”材料主要体现了北宋(  )‎ A.市场分布类化 B.彩瓷交易频繁 C.商帮经营兴盛 D.长途贩运繁荣 解析:选A 材料中“宅舍宫院前……卖铜铁器、衣箱、磁(瓷)器之类……新郑门……生鱼有数千担入门……十字街南去,姜行……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反映了不同的市场分布,故A项正确;材料中“磁(瓷)器之类”不一定是彩瓷交易频繁,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出现商帮,与材料中“北宋”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了“东京”城内的商业,并没有涉及长途贩运,故D项错误。‎ ‎8.《宋会要辑稿·食货·商税》:“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B.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 C.商税不再是政府主要财源 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 解析:选D “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表明商人的合法权益受政府保护,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排除。‎ ‎9.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解析:选D 材料描述了当时棉花的种植、加工与销售情况,反映了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故选D项;A、B、C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排除。‎ ‎10.洪武三年,沈秩受命前往浡泥国(今文莱),浡泥王称:“地瘠民贫,愧无奇珍以献。”沈秩竟然回答:“皇帝富有四海,岂有所求?但欲王之称藩,一示无外尔。”永乐三年(1405年)冬,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1402年即位)遣使贡献土产,明成祖封其为国王并赐印诰。对这种朝贡贸易理解正确的是(  )‎ A.政治目的大于经济效益 B.明清时期唯一的对外贸易方式 C.加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D.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解析:选A 材料中“皇帝富有四海,岂有所求?但欲王之称藩”表明更关注政治上承认明朝的宗主国地位,而不在乎经济收入,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在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但非唯一,故B项错误;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故C 项错误;这种朝贡贸易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而非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11.有学者研究认为,“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文化方面的原因有可能是(  )‎ A.巩固专制主义国家统治基础 B.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C.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D.“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解析:选D A、B两项是政治上的原因,故A、B两项错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是经济上的原因,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受儒家文化“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这是文化方面的原因,故D项正确。‎ ‎12.康熙年间的《乌青文献》记载:“乌镇一区,市井数盈于万户,财赋所出甲于一郡。乌镇四乡生产的湖丝,号称辑里丝,远销国内外。”清乾隆朝乌镇“升平既久,户口日繁,十里之内,居民相接,烟火万家”。这段材料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对商业控制放松 B.湖丝远销海外,瓦解了“闭关锁国”政策 C.市镇的发展,成为政府重要的赋税来源地 D.市镇人口剧增,自然经济失去了主导地位 解析:选C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康熙、乾隆年间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故B项错误;“乌镇一区,市井数盈于万户,财赋所出甲于一郡”说明乌镇的发展,成为政府重要的赋税来源地,故C项正确;古代自然经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13.乾隆帝时规定:“福建省的牯仔头是一种适宜航海的大船,桅高篷大,利于走风,未便任其置造,以致偷漏,永行禁止,以重海防。”这说明当时(  )‎ A.中外贸易日益走向萎缩 B.中国远洋航海技术严重落后 C.正式确立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商人无法开拓海外市场 解析:选D 材料没有说到中外贸易的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仅是对一种船的限制,没有说明远洋航行水平的信息,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从乾隆以前已经实施,材料中的禁造大船并不能说明“闭关锁国”政策的正式确立,故C项错误;由材料“未便任其置造,以致偷漏,永行禁止,以重海防”可知中国商人无法出海经商,故D项正确。‎ ‎14.清乾隆年间的《苏州碑刻》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这说明当时会馆的主要功能包括(  )‎ ‎①商人停宿场所 ②商品储运场所 ‎③商人贸易场所 ④政治诉求场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选C 根据“或客栖于斯”可知会馆具有停宿功能,故①正确;根据“或存货于斯”可知会馆具有商品储运功能,故②正确;根据“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可知会馆是商人贸易场所,故③正确;会馆是商人为方便贸易而建,与政治无关,故④错误。C项符合题意。‎ ‎15.清代前期,杭、嘉、湖三府是蚕茧丝绸的集中产地,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二三十年代,珠江流域蚕桑业快速发展,赶上杭、嘉、湖三府。这一变化源于(  )‎ A.棉纺织业成为杭嘉湖地区新兴产业 B.区域间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C.珠江流域民营手工业技术发展迅速 D.清政府厉行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至19世纪二三十年代,珠江流域蚕桑业快速发展,赶上杭、嘉、湖三府,主要和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只在广州一口进行,从而促使珠江流域赶超苏湖地区,故D项正确。棉纺织业成为杭嘉湖地区新兴产业与材料“杭、嘉、湖三府是蚕茧丝绸的集中产地”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区域间经济交流与珠江流域民营手工业技术发展迅速,而是强调珠江流域蚕桑业赶超杭嘉湖地区,排除B、C两项。‎ 二、非选择题(14分)‎ ‎16.中国古代是以农为本的国家,然而自宋代开始,农业中出现了“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农夫五口之家……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摘编自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 ‎——摘编自(宋)王柏《鲁斋集》‎ 材料三 一般说来,兼业的农户能比纯农业户向市场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商品,也能比纯农业户更多地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大量兼业的农民还成为工商业经营的主体队伍中的成员。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农民兼业从一开始就是与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小农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实现收支平衡,不仅减少了对纺织品、农具等一般手工业品的市场需求,而且生产出大量同类手工业品,对专业化生产构成了顽强的抵制。‎ ‎——摘编自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 ‎(1)据材料一,归纳晁错认为农民“勤苦如此”的原因是什么?政府针对这一现象采取的对策是什么?(5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出现了何种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负贩佣工”可以谋“朝夕之赢”的有利条件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的“两面性”含义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农民兼业的现象?(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从材料一“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可知政府针对这一现象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重农抑商)。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可知农民兼业(农民利用农闲经营农业之外的产业);第二小问,结合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政府政策导向、农民观念变化等方面归纳总结。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兼业的农户能比纯农业户向市场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商品,也能比纯农业户更多地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工商业经营的主体队伍中的成员”、“农民兼业从一开始就是与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小农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实现收支平衡,不仅减少了对纺织品、农具等一般手工业品的市场需求,而且生产出大量同类手工业品,对专业化生产构成了顽强的抵制”归纳概括;第二小问,结合农民兼业现象出现的意义,以及其所处的封建社会的影响说明即可。‎ 答案:(1)原因:生产艰辛,赋税徭役沉重;自然灾害;债务盘剥。‎ 对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重农抑商)。‎ ‎(2)现象:农民兼业(农民利用农闲经营农业之外的产业)。‎ 条件: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政府放松对市场的管理;农民经营观念的转变。‎ ‎(3)含义:一方面,可以增加商品流通,扩大消费,提供充足劳动力,促进工商业经济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造成国内市场狭小,不利于专业化生产。‎ 看待: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依旧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不能促进社会变革与转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