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0 K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9月台州五校高二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请用黑色水笔或钢笔将姓名、考生号、试场号、座位号分别填写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一、单选题
1.浙江某图书馆提供的馆藏资料中,详细的记载:秦始皇“在由拳乘舟过长水斩马祭河神,其地后代名马塘堰。在海盐曾建驰道,自吴城,向东南经金山,至海盐澉浦秦驻山。”秦始皇之所以能南巡海盐,得益于
①统一事业的完成
②海运的兴起
③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
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海运的兴起是在宋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是在隋朝,在时间上均不符合题意,统一事业的完成以及驰道均是始皇能南巡海盐的条件,所以本题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 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粤岭限南天设险 秦通舟楫凿嵯峨。”该诗句所反映的水利工程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
A. 关中地区成为千里沃野 B.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C. 基本解除黄河水患 D. 便于秦始皇平定岭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粤“岭”限南天设险 秦通舟楫凿嵯峨中的“岭”指的是岭南这个地点,所以,该诗句所反映的水利工程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便于秦始皇平定岭南。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水利工程的主要历史作用
3.《资治通鉴》记载,温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以下做法体现温彦博观点的是
A. 把突厥置于边疆,但散居各州县,各使耕田,变其风俗,使之“化而为汉”
B. 尊重突厥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给予突厥族以某种限度的自治权
C. 内迁突厥,但保全各旧部,把游牧民变成农民,永空塞北之地
D. 分而治之,分散突厥各部在其旧地,设都护府管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是贞观年间,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之后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群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温彦博的意见是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同时教之礼仪。同时给之以官职,这样就没有后患了,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的民族政策。
4. “或许因为他(太宗李世民)本身带有少数民族血统之故,因此无论胡汉,都能一视同仁。这种作风对有唐一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体现唐太宗“这种作风”的是
A. 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
B. 选其(突厥)酋长,使入宿卫
C.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D. 对宗教一体扶植,“示存异方之教”
【答案】B
【解析】
所述是贞观年间,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之后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群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温彦博的意见是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同时教之礼仪。同时给之以官职,这样就没有后患了。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正确;AC
均是治理国家的常用策略,故排除;D明显不合题干主旨,属于无关项,故排除。
点睛:唐代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对于缓和民族矛盾,维护国家统一产生了重要影响。
5. 唐朝诗人胡曾有诗:“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该诗中所说的“胡”主要指:( )
A. 西突厥 B. 东突厥 C. 匈奴 D. 蒙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中的“胡”是指少数民族,结合教材知识可知,A、B两少数民族主要出现在唐代,曾对唐朝的统治构成了一定的威胁,D项蒙古曾对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并最终灭宋,统一中国,只有C项匈奴在秦汉时期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秦始皇筑造长城,主要是为了防范匈奴的入侵,因此答案为C项。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
6. 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全国政权,存在满汉矛盾。作为在汉族地区成长起来的满族政治家,康熙帝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他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因中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军事征服者(如鲜卑族、蒙古族、满族)被先进地区的先进文化(汉族文化)所征服,故不选②项。
7.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贼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遂破其垒”。这一战役
A. 打击准噶尔叛乱分裂势力
B. 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
C. 打击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
D. 击退沙俄在东北地区的侵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巩固西北边境的措施,即打击准噶尔叛乱分裂势力。故答案为A项。B项发生在东南地区,排除;C项发生在西南地区,排除;D项发生在东北地区,排除。
【点睛】清朝统治者统一西北、平定准噶尔叛乱中剿抚并用,为国家统一而战。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是一次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正义战争。
8.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伏尔泰感叹孔子的学说并称其为“新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
A. 有利于摧毁基督教精神枷锁
B. 有利于建立开明君主制度
C. 有利于订立完备的社会契约
D. 有利于建立代议制的政体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主张统治者要关注百姓,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以仁爱之心调节社会关系。这些主张同欧洲启蒙思想家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符合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需要的制度有相似之处,儒家的德政和民本思想有利于伏尔泰提倡的开明君主制度的宣扬,B正确。A项是文艺复兴的目的,排除。C项是卢梭的理论,排除。D项夸大了儒家思想的作用,排除。
点睛:伏尔泰提倡孔子的儒家思想,其根本目的是借助孔子的思想宣扬启蒙思想,宣扬开明君主制度,为其资产阶级思想的宣传起到推动作用。
9.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而立”之年的主要活动是
A. 学习“六艺”
B. 删修《春秋》
C. 周游列国
D. 创办私学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在而立之年创办了私学。故答案为D项。A项学习“六艺”是在其少年时期,排除;B项删修《春秋》是在其晚年时期,排除;C项周游列国是在其中年时期,排除。
10. 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他律”指的是( )
A. 仁者爱人 B. 君主法治
C. 礼乐规范 D. 三省吾身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礼的学说,可知内部的自律指的是伦理道德,外部的他律指的是礼乐制度,故C项正确;A、D项属于内部的自律,排除;B项属于法家思想,排除。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东西方的先哲·孔子
11.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一部著作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这个著作是
A. 《形而上学》
B. 《物理学》
C. 《基督教的本质》
D. 《神圣家族》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故答案为A项。B项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提出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排除;C项《基督教的本质》是德国唯物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著作,排除;D项《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排除。
12.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之一,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积极影响涉及
①治学
②做人
③为政
④正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并主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治学严谨的态度,为后世作出典范,符合题意;②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等思想,为后世做人提供了借鉴,符合题意;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施行仁政的思想,符合题意;④孔子正名的思想是为维护周礼服务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贵贱有序的社会,这是其消极思想,排除。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孔子的正名思想是要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反对臣杀其君,子杀其父的越礼行为,名是指周礼所规定的等级名分。
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议会组建“新模范军”
②国王宣布讨伐议会
③大力发展工商业,颁布《航海条例》
④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A. ②①④③
B. ④②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1645年议会组建“新模范军”; ②1642年8月,国王宣布讨伐议会;③为大力发展工商业,于1651年10月颁布《航海条例》;④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按时间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故答案为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4.史学界普遍认为,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据此标准,克伦威尔“基本否定”之处是
A. 护国政治是走向复辟的过渡形式
B. 远征爱尔兰未能满足英国的殖民需要
C. 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
D. 在英国内战中击溃保皇党人的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伦威尔在建立共和国之后,建立护国政治,这是走向复辟的过渡,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应当给予否定的。故答案为A项。B项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并进行了大肆掠夺,满足了英国的殖民需要,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应当给予肯定的,排除;D项在英国内战中击溃保皇党人的力量,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是应当给予肯定的,排除。
【点睛】1653年4月,克伦威尔带领军队驱散了长期国会,宣布实行护国公制。护国公集行政权、立法权和军队指挥权于一身,共和国名存实亡。
15.根据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宣誓就职的誓词:“我谨庄严宣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根据美国民主制度的精神,总统
A. 对各州负责
B. 对国会负责
C. 对宪法负责
D. 对《圣经》负责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我谨庄严宣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故答案为C项。A项美国总统不对各州负责,排除;B项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关系,排除;D项美国总统对《圣经》负责不符合史实,排除。
16. 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符合其“有所不为”的是( )
A. 反对美国独立之初的邦联制 B. 参与制订了联邦宪法
C. 严词拒绝由他当国王的提议 D. 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
【答案】C
【解析】
从题干中引用部分两个对比句来看,应该是“有所为”发生在独立战争中,“有所不为”发生在独立战争后。但四个备选项都发生在独立战争后,时间上排除不了。但A、B是独立战争后“有所为”的表现,C、D才是“有所不为”的表现,但D不符合“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而排除了,而C作用正是避免出现国王专制破坏民主不利人民,所以选C。
17. 【加试题】关于右图所示纪录片封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拿破仑将他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B. 成为拿破仑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C. 拿破仑登上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宝座 D. 拿破仑兵败退位被囚于圣赫勒拿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图片上标题“Waterloo”,指的是滑铁卢,结合所学知识,滑铁卢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拿破仑战败后被放逐至圣赫勒拿岛,故选D。AC明显与题干不符。B指的应是拿破仑征俄战争的失败。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代雄狮拿破仑·滑铁卢战役。
18.斯宾格勒在《西方的衰落》中这样评价拿破仑:“拿破仑一生含辛茹苦,不是为了他自己,不是为了法国,而是为了未来。”这里评价的着眼点是
A. 拿破仑的人格魅力
B. 拿破仑的远见卓识
C. 拿破仑的民族意识
D. 拿破仑活动的进步性
【答案】A
【解析】
拿破仑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扫荡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民主、法制精神,加快了整个欧洲的近代化进程,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点睛:对于拿破仑的评价,应该主要看其对法国或世界所产生的影响的角度加以说明,对法国而言,其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其最大的功绩在于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对近代西方法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都是讨伐袁世凯,但结果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 孙中山是否直接参与领导工作
B. 帝国主义是否直接支持袁世凯
C. 讨袁斗争的群众基础是否广泛
D. 革命是否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
【答案】C
【解析】
二次革命的群众基础很有限,但是护国运动时候的群众基础很广泛,这是导致二次革命失败而护国运动成功的主要原因,故选C;ABD均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20.下列各项对下侧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准确解读的是
A. 1898年开始维新变法
B. 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
C. 1912年颁布《临时约法》
D. 1916年袁世凯暴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根据图中的“辛亥革命”可以排除A项;漫画反映了辛亥革命对“帝制”的冲击,B项不合题意;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护国运动的打击下失败的,D项不对;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
21.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A. 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 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 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D. 确立了“联俄”政策"
【答案】B
【解析】
【分析】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孙中山也从十月革命中看到了“人类的希望”,因此他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故B项正确。A项错,孙中山的思想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C项错,孙中山也仍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D项错,到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才最终确立了“联俄”政策。
【详解】
22.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得到了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广泛支持和响应,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印度与英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B. 非暴力就是印度争取独立的最佳方式
C. 甘地得到印度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D. 印度各阶层人民对资产阶级抱有幻想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是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印度独立方式的比较,无法推断出非暴力就是印度争取独立的最佳方式,B项错误。材料体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得到了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广泛支持和响应,而不是甘地得到印度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支持,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印度各阶层人民的态度,而是强调“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实质是印度与英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D项错误。
23.伦敦《新闻纪事报》曾这样评价甘地:“一位78岁的瘦弱老人竟以神奇力量震慑了整个世界,他所显示的力量,可以胜过原子弹的威力。”“他所显示的力量”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 揭开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 给英国经济造成了一定打击
C. 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 彻底完成了印度的独立大业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正确;从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开始,印度人民就展开了反抗,因此可排除A项;B项是针对英国而不是针对印度而言的,因此也可以排除;单纯依靠非暴力的抵抗是无法实现彻底独立的,排除D项。
24.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主要在于其 ( )
A.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分析问题的能力。要从本质上去认识、辨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主要在于其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答案选C。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
25.马、恩的合作被后人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合作”,下列革命理论和实践属于两人共同完成
①改造正义者同盟
②起草《共产党宣言》
③参加1848年欧洲(德国)革命
④《资本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一起参加了德国工人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着手同盟的改组工作,符合题意;②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拟定纲领,与1848年起草《共产党宣言》,符合题意;③1848年德国爆发三月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同回国参加革命,符合题意;④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两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这是二者分别完成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6.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起来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地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
A. 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
B. 二月革命中
C. 七月事件中
D. 十月革命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列宁早期的斗争是反对沙皇的专制制度,推翻沙皇专制制度是在二月革命中。
27.下列毛泽东思想的论述,按提出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②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①③
【答案】C
【解析】
①是1927年提出;②是1925年提出;③是1942年提出;④是1957年提出,依据时间排序,C正确。
28.列宁和邓小平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以下选项中能体现他们的共识的有
①重视农业生产
②建立经济特区
③主张吸引外资
④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视农业生产,主张吸引外资,利用市场发展经济均符合列宁和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史实,故①③④正确。②建立经济特区只是符合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错误。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9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
29.爱因斯坦在1933年3月28日主动向普鲁士科学院递交了辞呈。辞呈上写道:“鉴于德国目前的状况,我不得不放弃在普鲁士科学院的职务。”“德国目前的状况”主要指
A. 德国纳粹分子迫害犹太人
B. 德国科学研究的气氛不浓
C. 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状况
D. 德国发生经济危机的现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BC两项不符合史实,而D项和题干没有直接联系,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的战士,1933年,当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德国时,由于他为人类和平进行不懈斗争,被纳粹分子追捕迫害,不得不提交辞呈,离开德国,所以此题答案为A。
考点: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区别A和D,当时德国是发生了经济危机,但和题干所述事件没有直接联系,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
30.在1919年5月的一次天文观测后,媒体以头条新闻《空间弯曲了!》进行了报道。这次天文观测结果支持的科学理论应是
A. 自由落体定律
B. 经典力学
C. 量子理论
D. 广义相对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空间弯曲了!》体现的是时空的可变性,该成就的科学理论基础是广义相对论,故D项正确;自由落体定律是在16世纪,经典力学是在17世纪,量子理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故ABC错误。
【点睛】时空意识是高考的核心素养之一,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1919年”,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判定和排除即可。
31. 孙中山和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先行者。他们的共同点有( )
①借鉴西洋,洋为中用②民主科学,齐头并举
③致力实业,督办铁路④排除万难,为国尽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孙中山和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先行者,二者都是学习西方为我所用,都注重实业思想,排除万难,故①③④正确;民主科学,齐头并举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与二人的思想不符,故②错误,本题选择C项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人物评价·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历史上重大人物评价·科学家·詹天佑
32. 由于世界遗产本身具有的巨大社会效应和经济价值,“申遗”热至今在我国“高烧不退”。但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2004年的有关规定,我国每年可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只有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2004年的有关规定,我国每年可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只有2项,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说法错误,排除。
33.对文化遗产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其核心是强调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
B. 反对任何的“修复”,以保持其原貌
C. 真实性是更为基础的东西
D. 完整性是对真实性的强化
【答案】B
【解析】
对文化遗产保护核心应该是排除人为因素的破坏或者影响,真实性是其基础,完整性则是对真实性的一种强化,故ACD均符合史实;如果文化遗产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损毁,如果能有保护性修复,而维持其原貌,是值得做的,故B说法错误,所以选B。
点睛:这一题属于反向选择题(也叫否定式选择题),即选择不符合史实或者不正确的说法,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看清题目要求中的“不”或“错误”,判定是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或者不符合史实的选项,这是最重要的;另外,看全选项再选择,也是防止审题错误或者看不清题导致错选的手段,就是把题目设置的ABCD四个选项都看完,才可以作答,这样就会发现选项中会有三项是正确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没看清题目只看了一个选项就感觉表述正确而仓促选择,最终错选而失分的结果。
34.下列关于雅典卫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为了祭祀雅典保护神-雅典娜而修建
②一度被波斯人所毁
③包括山门、伊瑞克提翁神庙和帕特农神庙等建筑
④雅典卫城东面的体育场,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运动场遗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卫城是为了祭祀雅典保护神—雅典娜而修建,包括山门、伊瑞克提翁神庙和帕特农神庙等建筑,但一度被侵略的波斯人所毁,后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奥林匹亚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运动场遗址,排除。故答案为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5.建筑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文化。以下建筑中蕴含着人文精神的有
①胡夫金字塔
②帕特农神庙
③秦始皇陵
④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的维护和追求。①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专制统治的见证,①不符合题意;②帕特农神庙按伯利克里宣扬的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思想修建的,体现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符合题意;③秦始皇陵是秦朝专制统治的象征,不符合题意;④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保留着许多圣者的遗物,蕴含着人文精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6.古罗马建筑风格上讲究求真务实和雄才伟略,出现这种风格的原因有
①政治版图的变化
②建筑技术的进步
③新建筑材料的使用
④外来因素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罗马的侵略扩张、政治版图不断扩大,特别是占领希腊之后,吸收了希腊的建筑风格,并不断推陈出新,再加上利用火山灰制成天然混凝土材料,导致罗马的建筑具有讲究求真务实和雄才伟略的风格。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7.《西方人文读本》说道:“佚名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建筑物。”材料所指的“建筑物”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及用石块建造庞大而精确的金字塔,如胡夫金字塔四个底边误差不超过20厘米。①为帕特农神庙,排除;②为万神殿,排除;③为圣彼得大教堂,排除;④为金字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8. 下图是意大利的一处世界建筑文化遗产。下列对该遗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大教堂的大圆顶是古罗马以来欧洲最大的圆顶
B. 洗礼堂大门用青铜浮雕装饰,被称为“天堂之门”
C. 大教堂的建造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D. 大教堂内悬挂拉斐尔设计的挂毯,与壁画交相辉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该遗产是佛罗伦萨大教堂,A、B、C三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故选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39.在圣彼得大教堂的长达120年的建造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致使工程多次耽搁下来,其实这种矛盾和斗争的实质是
A. 新、旧教皇之间的斗争
B. 新设计师和原设计师之间的斗争
C. 希腊式建筑和拉丁式建筑之间的斗争
D. 人文主义者和反动教会之间的斗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圣彼得大教堂的长达120年的建造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致使工程多次耽搁下来”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和反动教会之间的斗争,故D正确;圣彼得大教堂的建造是人文主义者和教会之间的斗争,而不是新旧教皇、建筑样式和设计师之间的斗争,ABC不符合史实,排除。
40.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向西延伸到今天的
A. 甘肃
B. 新疆
C. 宁夏
D. 青海
【答案】B
【解析】
汉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向西可以延伸到今天的新疆地区的库尔勒,故选B;ACD均不符合“最长”的条件,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
41.【加试题】古语云:温故知新。重温历史,汲取智慧和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经指出:“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将战国时代北边诸国的长城整合为“万里长城”。蜿蜒如带的长城横亘在今天的北中国地区,长城以南,“其人耕稼以食”;大漠之间,“畜牧畋渔以食”。西汉之时,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史谓“凿空”。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00年,历20余年,沿河西走廊,曾多次大修长城。有意味的是,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曰:“安用劳民”,一笑置之。
——据《说中国》、《历史》选修教材等整理
材料二 关于长城,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长城的线路,几乎与400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②长城的兴与修,取决于实际的社会政治状况。
——摘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等
(1)阅读材料一,按照“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思路,分析并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所学,以唐朝为例,从内政外交两个层面分析指出唐太宗对修复长城建议“一笑置之”的理由。
【答案】(1)预期目的: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南下侵扰。
实际结果:保护了内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沿着长城西进的轨迹,形成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2)侧重解读①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长城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
侧重解读②贞观之治,民族团结政策;外交:积极友好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解析】
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提到,蜿蜒如带的长城横亘在今天的北中国地区,长城以南,“其人耕稼以食”;大漠之间,“畜牧畋渔以食”。西汉之时,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史谓“凿空”。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按照“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思路,分析并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是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南下侵扰。其实际产生的结果是保护了内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沿着长城西进的轨进,形成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据材料二提到,①长城的线路,几乎与400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②长城的兴与修,取决于实际的社会政治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例如,侧重解读①,长城地处北部游牧试和农拱区的分界线。侧重解读②,唐朝贞观之治,民族团结政策;积极友好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注意史论结合。
考点: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评价
42.“建筑是石头的历史”,打开它,便能读到一段时期的思想与文化,也可以见证英雄人物的命运沉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93年,佛罗伦萨行会起义,把贵族完全摈斥在政权之外。为了纪念这场平民斗争的胜利,市政当局委托迪坎比奥设计主教堂,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委托书上写着:“您将建立人类技艺所能想象的最宏伟、最壮丽的大厦,您要把它塑造得无愧于这颗结合了万众一心的公民精神而显得极其伟大的心灵。”到15世纪,另一名伟大建筑师为这座教堂增添了一个宏伟的大圆顶,犹如一把覆盖整个城市的大伞,直插云霄,使大教堂成为佛罗伦萨最具标志性的建筑。
——据陈志华《意大利古建筑散记》整理
材料二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是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宗教和政治活动都曾在这里举行。1804年12月,拿破仑在这里加冕称帝。此前拿破仑曾是卢梭民主共和思想的崇拜者。从热月政变到雾月政变期间,拿破仑的民主共和思想没有进一步深化,相反却是民主与专制思想交错在一起。雾月政变后,拿破仑进一步向独裁专制转化。随着个人权力的无限膨胀,拿破仑不但无限加强个人独断的特征,而且不断改变和破坏他早期建立的体制来放纵他个人独断。有学者指出:“拿破仑的帝国宫廷变成旧制度时期的宫廷体制”。
——摘自郑佑新《拿破仑与华盛顿的民主共和思想之演化》等
(1)请写出“另一名伟大建筑师”的名字。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概括佛罗伦萨市政当局建造该教堂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拿破仑对待“共和”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举出史实说明拿破仑“独裁专制、个人独断”。
【答案】(1)布鲁内列斯奇。纪念平民斗争的胜利;提高共和国的声誉;体现公民精神、彰显人类的勤勉与力量。
(2)变化:从崇拜共和思想到丧失共和思想。原因: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督政府的软弱;大资产阶级要求独裁统治以维护革命成果;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使个人权力欲望不断膨胀。
史实:称帝;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或取消出版、言论自由,取缔党派);迫害工人。
【解析】
【详解】(1)建筑师:依据材料“到15世纪,另一名伟大建筑师为这座教堂……佛罗伦萨最具标志性
建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另一位建筑师是布鲁内列斯奇;目的:依据材料“为了纪念这场平民斗争的胜利”“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罗伦萨市政当局为了纪念平民斗争的胜利,体现公民的精神、彰显人类的勤勉与力量,并且为了提高共和国的声誉而建造了该教堂。
(2)变化:依据材料“拿破仑的民主共和思想没有进一步深化,……拿破仑进一步向独裁专制转化”来看,拿破仑经历了崇拜共和思想到丧失共和思想的变化;原因:依据材料“拿破仑曾是卢梭民主共和思想的崇拜者”“随着个人权力的无限膨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期拿破仑受启蒙运动的影响,但后来随着督政府的软弱,大资产阶级要求独裁统治以维护革命成果以及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使个人权力欲望不断膨胀,最终逐渐的丧失了共和思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为了独裁统治曾宣布称帝,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迫害工人等。
43.亚里士多德和牛顿在世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亚里士多德)的卓越贡献……他实际上是这些学科的创始人。作为一个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寻求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秩序。……他将人类社会的各个阶级与自然界的各个等级相对应,从而证明,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以为天体是神圣而不腐坏的,……而今人们却这样把天体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并且证明天体也按照……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从前人们认为他们所居处的世界,是一个富有色、声、香,充满了喜乐、爱、美……的理想的世界,现在这个……世界则是一个……量的世界,一个服从机械规律性,可用数学计算的运动的世界。
——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三 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性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
——伏尔泰《愚昧的哲学家》
牛顿(力学)体系花了五十年左右的时间,获得了普及,导致一种伟大的智力自满。
对人的能力从未有过那么高的信心。启蒙思想家们相信,如果牛顿可以发现主宰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的话,那么用他的方法,他们也可以发现主宰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贡献。分析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2)牛顿“把天体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代表性著作是什么?牛顿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革命,即“牛顿革命”。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对自然认识(知识、方法两个层面)角度,简要阐释“牛顿革命”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分析,牛顿力学体系是如何推动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的?
【答案】(1)贡献:开创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人文科学等学科;其逻辑学三段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其人文思想成为西方人文主义之源。
特点:注重客观实际;研究领域宽广
(2)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内涵: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形成实验、归纳、演绎,数学表达的研究自然的方法。
(3)发展:使启蒙思想家坚信人类社会发展存在普遍规律,运用牛顿的研究方法定能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解析】
【详解】(1)贡献:依据材料“他实际上是这些学科的创始人。作为一个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寻求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秩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里士多德开创了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人文科学等学科,而且其逻辑学三段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并且其人文思想成为西方人文主义之源;特点:根据上述回答可以分析亚里士多德的贡献具有注重客观实际、研究领域比较广的特点。
(2)著作:依据材料“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著作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内涵:依据材料“现在这个……世界则是一个……量的世界,一个服从机械规律性,可用数学计算的运动的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革命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形成实验、归纳、演绎,数学表达的研究自然的方法。
(3)依据材料“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性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启蒙思想家们相信,如果牛顿可以发现主宰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的话,那么用他的方法,他们也可以发现主宰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来看,牛顿力学体系使启蒙思想家坚信人类社会发展存在普遍规律,而且启蒙思想家运用牛顿的研究方法定能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44.材料一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2000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在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
材料二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去试,大胆去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三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人民日报》1997年
(1)材料一中列宁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1978年邓小平在为统一人们思想和理论探索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说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
【答案】(1)依据:创建布尔什维克政党;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的关系发展经济。
(2)贡献:①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原因:南方谈话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改革开放的方向。
(3)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
【解析】
【详解】(1)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创建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的关系发展经济。
(2)贡献:依据材料“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为统一人们思想和理论探索做出了贡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谈话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因此认为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3)依据材料“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